残疾学生三生教育研究

残疾学生三生教育研究

摘要:

帮助残疾学生正确看待“三生”(生命、生存和生活)是特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三生教育”是关照主体人生的教育,旨在帮助残疾学生认知生命,提高生存发展能力,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三生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关注残疾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残疾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在教育智慧上,用爱触摸残疾学生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

三生教育;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智慧

“三生教育”指对残疾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将认知教育、体验教育、感悟教育相结合,是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它追求的是,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通过生存教育使受教育者认知生存,提高实用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通过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生活、热爱生活,为获得幸福生活而努力。在“三生教育”中,首先应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只有关注生命,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亲近学生主体,使教育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诗意,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少一些对生命的漠视,让残疾儿童成长得更自由、更快乐。

一、在教育目的上,增强关注残疾学生的生命意识

特殊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主张对残疾学生施加正面的积极影响,渗透生命和生活的理念,让残疾孩子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引导他们欣赏生活的多彩,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扇门,你只要找到进入孩子内心的那把钥匙,奇迹就会发生。让残疾学生了解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丰富他们心灵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残疾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生存、生命、生活离不开个体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参与。残疾学生最终要独立走向社会,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转变旧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将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表现出来。笔者就曾遇到很多忽略学生主体性的事例。某些家长因为对残疾孩子失去信心,就不让孩子接受教育。我们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这些孩子,说服家长,让他们来学校学习。笔者遇见过一位盲生,双目失明,看不到丰富多彩的绚丽世界。父母疯狂地、无目的地求医,却四处碰壁,整日无奈与叹息,最终放弃了求治,只好认命,将孩子关在家里,很少去过问和关心他。这时,我们应说服家长鼓励孩子走出封闭的世界,让他们珍爱生命,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另外,有些孩子在家里孤独惯了,没人陪伴,到学校里会有千百个不适应。所以,教师在第一、二学期不能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能在生活上自理自立,这就是孩子很大的进步。教师应多鼓励,多喝彩,让他懂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价值:“哇!自己也会独自上厕所了,自己真伟大,要有勇气活下去!”这是生命教育的基础,树立了孩子的信心,今后的成长就有了动力。很多事实证明,只要给残疾学生以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尊重与信任他们,发挥他们的潜能,残疾学生就完全可以成为人类财富的创造者。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充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尊重他们个人的发展意愿,让其主动地参与到生活中去。

三、在教育智慧上,懂得用爱触摸残疾学生的心灵

特校教师应把职业融进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中,用爱去呵护残疾学生。这种爱不仅仅是有关爱和保护学生的意识,教师更要懂得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表达这份爱,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聋孩子的早恋是令教师头疼的问题,由早恋引起的性行为,甚至怀孕事件也时有发生。早恋现象,被许多家长和学校德育工作者视若洪水猛兽。对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学生从生理科学的角度来认识生命。预防学生早恋时,教师要解放思想,在性教育问题上,不能含糊,不能遮遮掩掩,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科学的讲解,不要给“性”蒙上神秘面纱,否则诱发学生对性的不当兴趣,就适得其反了。因为这也是残疾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要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再比如预防残疾学生的偷盗问题。我班有一名同学看到别人吃零食,因为自己家里穷,没钱买,便偷了钱。我知道后去教育他,他怎么也不承认。后来我逐渐明白,孩子也大了,有了自尊心,所以就转而用“心”和他谈话,交知心朋友。最终,他懂得这样做是不对的,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特教老师要用心“经营”的生命教育。

总之,对残疾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为此,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每个残疾学生的生命自由发展与个性充分张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将生命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中,努力提高残疾学生的整体生命质量。

作者:荣道田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特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