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观对美术教育改革的探讨

后现代课程观对美术教育改革的探讨

【内容摘要】后现代课程观是以开放性为根本特点,建立在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后现代的、过程导向的教学与课程观,这对当下主导美术教育体系中线性、序列性、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提出了挑战。文章以综合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后现代课程观对本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高校美术教育;综合材料课程

后现代主义思潮滥觞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当代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和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在文学、艺术、哲学、教育等研究领域内被广泛运用,不断呈现新的理论和方法。后现代课程观是本世纪初从美国舶来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思潮。在艺术创作领域,笔者首次接触到“后现代”的概念,在此后的学习、创作和教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后现代课程观所具有的怀疑精神和反思态度对现行实施的综合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所具有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美术教育现有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后现代课程观与现行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观的比较

所谓课程观,是对课程概念、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后现代课程观以多元、开放为基本特征,认为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灵成长。而现行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所秉持的工具论价值观,把课程当学生学习的教材知识内容,即先于教学过程编制好知识体系,教师以线性、单向、权威性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这两种课程观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动态、交互式的,后者是静态、单向、被动接受式的。动态、交互式的教学允许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挑战性,在探讨式的教学过程中更易于激发双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现行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观,从被广泛诟病的美术高考模式和硕博升学招考体系中可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师生大都习惯于静态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没有思考和改变的压力,教与学双方的思想都被束缚在规定性的知识中,缺乏拓展想象的空间,按部就班的教学导致想象力和创造力丧失。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美术创作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变革往往走在时代前列,美术创作的发展必然与突破以往的观念和范式密切相关,而这种变革的思潮不可避免地波及到美术教育体系。当今西方高校的美术教育和课程呈完全开放的态势,没有绝对单一的专业,譬如油画、版画、水彩,教学内容大都根据社会需要而开设,也会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或需求设定深度与广度,突出为个体成长发展服务的宗旨。社会上也没有单纯的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而是可以用多种语言阐释自己独特见解的艺术家,整个社会对美术的认知是大美术的概念,特别强调综合性、融通性。艺术创作以发散性思维方式为特点,美术教育学科拥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快速感知和接受新生事物的优势。尤其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与架上绘画和后现代艺术形式紧密联系的综合材料艺术,作为新型课程进入到高校美术教学体系之中,其开放的课程观对传统美术课程的变革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助推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综合材料艺术多元的观念和方法对根深蒂固的精英艺术价值观的影响,综合材料课程进入静态的高校美术课程体系可能产生的干预作用。在综合材料课程实施之始,笔者把改变思想观念、建立新的课程观作为教学改革的优先战略,并将新的课程观努力贯彻到教学之中:立足综合材料艺术创作多元的特质,从突破单纯的技法媒介入手,用开放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综合材料课程各个内容单元的学习内容(坦培拉、材料、肌理、拼贴等)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互为穿插,每幅作品的实验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过程、阶段也是不可复制的。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双方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再是权威,因为谁也无法预料材料创作中下一步可能出现的状况,更多的是平等的讨论,即教师作为课堂中的“首席”,分享自身的创作经验。每个参与者都以不同的存在作为社会异质共存的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个体,教师要以多元的观点审视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成果,对不同的价值取向予以尊重,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个体健全人格的形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目标改革的启发

课程目标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培养目标在特定课程门类或科目中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在21世纪初,教育部门针对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以“知识”和“学科”为本位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提出符合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建立了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课程要以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最终目标,重视和关注非知识性的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学校的教育中,除了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生存工作的能力之外,更要具有改善和发展自己以及能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课程目标从过去的“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体现素质教育三维呈现。国家新课标大量吸收了后现代课程观中的积极因素,促使高等教育各学科对课程目标进行反思。综合材料创作实践没有既定的形式、风格,创作思路、方法和表现形式也不存在唯一性。譬如在进行有色底的实验时,不同浓度和不同色相的颜料被泼洒在画布上四处流淌,相互冲撞、融合,谁也无法预料画面产生的结果,教师应利用这种材料在创作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偶发现象,引导学生在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同时,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讨论的发起者、反思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升华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力。

三、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启发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由此可见,这一概念的描述参考了后现代课程观的积极思想,并综合了当下我国教育现状。后现代课程观对课程内容选择的观点具有多元性、综合性和不确定性,选择综合材料课程作为高校美术教学改革试验内容,正是该课程在教与学两方面具有多元性、综合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综合材料课程的技能、策略、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等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深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材料课程内容宽泛,没有绝对的规定性,较之大部分成熟完善的高校美术专业所呈现的保守、僵化的课程内容更具新意。综合材料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广、因素多、层次丰富,各种材料与媒介的联系错综复杂,与多种边缘学科和科技交叉融通,具有跨学科的特征。综合材料课程内容在大方向上是确定的,但实践中的每一项内容又是不确定的。譬如“材料肌理”章节的内容,是让学习者体会、感悟、利用乃至创造材料肌理,而不是简单地挪用和抄袭,选择的材料也是没有限定性的,给每个人都留下了广阔的实践、探索和创作的空间。

四、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实施的影响

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课程观贯彻的深度与广度、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高低、改革计划实施的成败都有赖于课程实施。例如,有人将课程实施当作一个课程方案执行,而有的人则将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看待。对课程实施的认识不同,必然会导致课程实施的策略选择、课程实施的取向以及实施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传统教育观的课程实施策略是以忠实为取向,即无论课程设计的合理与否,教师都会通过课堂忠实地将学习内容传递给接受者。 后现代课程观的课程实施是以动态过程为取向,将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找到适合于个体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强调多种因素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突出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导地位,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实施变革。

五、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美术课程评价的启发

新课标借鉴了后现代课程观的思想,呈现出全新的格局,课程评价策略更加多元。课程评价包含多方面,除了对教学结果做出判断外,也可以运用评价的方法去考查课程实施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各阶段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从而整体把握课程的改革方向。课程的评价策略必须针对其特点建构评价机制。综合材料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注重过程性,实验成果形式就呈现出不确定性和丰富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者的判断。因此,综合材料课程学习活动价值和成果的评价,更适于采用动态、过程性的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有利于教学管理者和授课者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动态的评价信息可以使师生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调整教学过程。

六、结语

以综合材料课程实践为契机,用后现代课程观考察高校美术教学的改革思路,旨在实现课程设计思想的反思。综合材料绘画是当代艺术的创作方法,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不是以学生掌握某些知识、技巧为目的,而是使学生通过对综合材料与技法创造性的运用,在表达自己独到见解和观点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这意味着课程变革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的跃进,体现出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陈扬.对现行美术教育模式的一些思考[J].体育与艺术,2010(12).

作者:刘磊霞 单位:怀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