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特质探究

美术教育特质探究

摘要: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国画随着中国历史延续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将中国画纳入美术教学中,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中国画操作技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懂得美术不仅是绘画本身,而是运用绘画语言将思想和情感表达落于笔端。随着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提高,人格修养也得到了锻炼。该论文针对中国画的特质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

中国画;美术教育;特质;作用

中国画是东方艺术的代表,其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且绘画风格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吻合。通过解读中国画,就可以对中华文化加以解析。中国画与西方画有所不同,西方绘画创作以写实为主,中国画则不然,以意象创作为主。所以,对中国画的评价往往会与创作者的品格密切相关。中国画所发挥的效用并不重在画的内容,而更为重视画家的人格魅力,所以,中国画的创作与画家的人文修养存在着必然联系。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中,中国画课程教育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专业基本功,然后才能从临摹向创作过渡。中国画理论知识教学周期长,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创作,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训练,潜在的绘画能力更无法发挥出来。在美术教育中,对中国画的特质加以解读,融入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非常有利。

1中国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带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经逐渐与经济融合,使呈现出来的中国画更具有时代感,且创作空间更为宽泛,创作方式多样化。中国画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不再拘泥于传统规范,而是将自己的理念、思想和个人好恶等融入中国画创作中,形成了审美多元化取向。这些都与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必然联系[1]。纵观中国著名的国画家,无不接受过美术教育,且教育内容并不局限于美术本身,而是能够接触到相关的艺术形式,扎实的艺术基础造就了艺术素质,为艺术创新创造了条件。比如徐悲鸿、刘文西、潘天寿等,他们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作品,促使中国画提升到学术研究层次,并在现代美术教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早在以前,中国画以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进行传承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画家接触到西方美术教育方式,就将西方的美术教育方式引入中国,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创建了符合中国美术教育环境的学校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门派式封闭教育形式,而是以现代美术教育意识构成,将美术教育向社会普及。中国画所释放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绘画语言表达方式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即运用意象思维作画,使中国画的审美不局限于画面内容本身,而需要发挥想象力,了解创作背景,才能够对画作准确解读。可见,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绘画创作的技艺,还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美术修养,以将中国画创作领域扩宽,从原有技法的学习转向创作形式的学习、绘画语言表达的学习[2]。

2中国画的意境表达

中国画创作受到传统思想影响颇多,特别是中国古代这些思想,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儒家思想在中国画审美上所发挥的“教化”作用促进了思维转化;道家美学讲究精神自由、精神享受。中国画的自由创作则需要从中国画创作的角度来讲解。当深奥的哲理运用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是绘画创作技巧与人文思想的融合,意境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的意境更多地是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的。中国画的创作意境可以从诗歌中领悟,观赏者在观赏中国画的过程中,会将主观思想融入其中,由此而建构了中国画思想。既然意境中存在有主观的成分,就必然融合了时代审美。处于不同时代的绘画创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发生变化,其中不乏时代因素的影响。哲学思想具有实践性,思想的发展是动态的。虽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延续至今,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哲学思想也会体现时代性特点[3]。比如,20世纪初期,中国画家开始逐渐接触西方绘画作品,并着手于研究西方绘画创作手法和艺术思想表达。至此,中国传统的国画创作手法发生了改变,在艺术表达上,中国画与西方画开始融合。张大千就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国画家。他所开创的泼墨泼彩画法,就是将西方艺术中的写实创作手法与传统的中国国画创作手法相结合,使中国国画在写实的基础上表达意境,不仅体现出国画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还作为一种思想传递方式,将中国画创作者的思想传达出来,让人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涵,从主观意识出发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中国画欣赏者的文化背景、审美层次都会对国画内容的解读产生一定的影响。国画的意境表达是综合美的因素,将现实感悟运用绘画语言表达,使绘画创作者将主观思想恰当地融入中国画创作中,将中国画艺术升华为完美境界。

3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绘画基本功,还能够提升学生美术专业创作能力和美术素养。在中国的教育设置中,美术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更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按照中国目前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人才。美术教育承担着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特别是中国画教学引入美术教育中,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的同时,还为学生开展了道德教育[4]。中国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结晶,是中国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的精神意义,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美术教育中,引入中国画教育可以实现民族教育。其二,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造型素质。中国画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基本造型意识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造型审美,运用恰当的造型方法和造型技巧表达出来。其三,学习中国画可以提升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国画以着色表达意境,美术教育中,讲授国画的着色技巧,使学生在认识自然色、有效运用自然色的同时,还能够随着对色彩的深入理解和运用的灵活程度,逐步过渡到运用单纯色表达丰富色彩的自然界。其四,随着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到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会深化对中国画的理解,并不断地效仿中国画的创作手法和创作者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建立起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画的创作也会发生改变。中国画创作的意境表达也发生了改变。中国画是绘画技艺与意境的完美结合,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力,而且还注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在美术教育中着重中国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

作者:沈启玲 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张梅.浅谈中国画绘画语言中的线条[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30.

[2]张国军.艺术的语言生命的符号——论中国化的线条艺术[J].科教论坛,2010(8):16-18.

[3]范丽青.论中国画在中等职业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J].科教导刊,2011(1):39-40.

[4]周凯.对中国画美术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5(1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