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论文(5篇)

高校美术教育论文(5篇)

第一篇: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思考浅议

一、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每年进入高校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数都在递增,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学校各项专业设施与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问题、新状况的出现为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培养有用的人才,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量扩招使入学新生素质降低

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艺术专业学生增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艺术生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艺术,有些艺术生只是因为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比较低而选择艺术专业。这些艺术生步入大学课堂后,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作为一线的授课教师,对这一点感触颇深。这些学生不仅文化素质欠缺,而且对美术也没有兴趣,其是通过突击集训而考上大学的。扩招使入学新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素质的降低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学生并不适合学习美术专业。

2.应试艺考培训使学生思维僵化

绘画技能单一的集中式艺考培训几乎成为当前考生入学前的“必修课”。艺考培训的主题就是训练学生具备在两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内完成表现对象的绘画技巧和套路。这种应考模式使学生在绘画入门时就简单、机械地理解造型关系,进入大学后依然概念化地塑造形象,导致大学一年级美术基础课上的绘画作品千人一面,缺乏创造力。

3.高校美术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健全

美术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考核方式要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观察教师的示范,在学习过程中按照教师的绘画思维走,这就失去了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意义,教师不可能永远为学生做示范,学生要学会自己主动思考,跟着教师后面亦步亦趋永远没有长进。

三、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完善性策略思考

1.从实际出发,创新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体系

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上文提及的不少学生造型基础薄弱,美术学习兴趣淡薄,自信心不足,如果放任自流,那么这些学生将会在百无聊赖中虚度自己的大学时光和青春岁月。美术教学不像某些学科那样考核标准相对单一,美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趣味和创造能力,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强化基础训练,夯实基本功,可以使学生重拾自信。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中西造型理念不同,有些学生素描虽然画不好,但是对于中国画的线条可能有很好的领悟;有些学生性格外向,耐性不足,可以让他们尝试意象画风。

2.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创造意识

以往的美术教学重视技法传授和再现摹写,基础训练与艺术创作环节之间明显割裂,加之当前短期艺考培训出来的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所谓的创作训练也大多是对照片的复制和再现。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第一,在美术教学中,可以用素描的结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空间想象的细节美、节奏美、层次美。第二,积极训练和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学生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3.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国教育重视人格教育与品质培养,很多艺术大师都是德艺双馨的楷模。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花费在网络、社交和娱乐上的时间要比用在书本上的多,主动了解艺术知识的兴趣淡薄,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应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够在课堂上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旁征博引;另一方面,还要改变教学思路,联系课堂内外,指导并组织学生课下学习,布置相应的课后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如,室外写生课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画家的创作手法进行表现,让学生在课前广泛查阅相关画家的资料,研读其艺术作品,揣摩其技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向大师学习、向自然学习的观念,而且使学生在查阅艺术家资料的过程中丰富了艺术理论知识,提高了其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四、结语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有其复杂、系统的特点。高校美术教师要从现实情况出发,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深入研究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真正满足学生和社会两方面的需求。虽然教师的一己之力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但关注教育发展,与时俱进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转换教学思维,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解荣昌 单位:宿迁学院

第二篇: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具有开创性思维的活动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发展人类认识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开发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脑力劳动,其过程离不开复杂的推理和想象。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是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国家注入新的生命力,国家才能更富强。创新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禁锢的思想打破,正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中国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代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成为目前教育事业的弊端。事实证明,美术的教育和学习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画家,而是为了改变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存在方式,从而使人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利用美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这是当今中国美术教育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话题。由于我国教育水平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有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未能全面深入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因而导致我国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严重缺失。但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和应试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学历高文凭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目前我国学生创新能力差已成为阻碍教育事业改革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对学生的限制太多,严重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是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严重忽略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创新动手能力,从而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

三、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如今,以科技发展为主导,社会的竞争也不再是知识经济的竞争,而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利益。

(一)有助于对大学生潜力的挖掘和个性的塑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意味着未来中国将拥有高素质的建设者。当代学生也将拥有一个发挥自己才华的平台,也可以应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进一步可以使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

(二)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学生是弘扬和发展我国文明的主要继承者,其特点具有鲜明的创新思维意识等,因此,培养专业型人才才能使我国的文明得到创新与继承,使我国的文明源远流长,从而使我们的中华文明更加璀璨,在不远的将来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四、怎样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如今为了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以及美术专业型人才,高校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每个学校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应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弊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画画是手与脑的综合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要在美术教学中尝试“启发式情景教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播放音乐或讲相关故事。用音乐来配合美术教学,能更好地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这样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美术和音乐在节奏、意境、情感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声音对人有着特殊的作用,能够产生出不同的情感,从而配合感情。用美术形式表达联想的结果,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

要积极的鼓励学生的思维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要从不同方向去思考,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重新组合,突破习惯的思维,产生出独一无二的思想。这样才能够获取更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以及学习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启发式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三?高校美术教师应增强实践及沟通,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作者:钟景华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第三篇:高校美术教育现状及策略分析

一、前言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其所指包括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美术最初所涵盖的艺术门类相对较少,直至视觉时代到来,美术的概念才被扩展,工艺、建筑、影像、电脑、行为等都被纳入美术的范围内,这表明“大美术”时代已经降临。袁运甫是我国最先提出“大美术”这一概念的人,他认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之间的隔阂应该被打破;他也是主张我国美术教育做出改变的先行者。本文将针对“大美术”语境下,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推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大美术”语境下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尽管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下获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在面对“大美术”时代降临之时,仍然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整体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状态。

(一)高校美术教师综合素质较低

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需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即可保证教育质量。“大美术”时代的到来,让美术教育的范围被扩展,其所涉及的知识也更多,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的一些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美术教师在整体上呈现出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我国的高校为适应“大美术”语境,加大了引进教学人才的力度。但结果是引进的一些教师不仅专业能力不足,知识面也相对狭窄,从而导致高校教师整体综合素质的下降。

(二)课程设置不能保障教学质量

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体现在公选课的设置上,美术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不少高校在不断地扩招,生源的增多增加了课程设置的压力。学校为适应“大美术”的发展,开设了一些新的选修课程,但是在增设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开设的情况。一些学校设置的课程数量和师资力量不成正比,可投入的师资力量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学生和课程数量的增长,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学校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会大量引进师资力量,造成前文所提及的降低教师综合素质的问题。

(三)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知识不足

美术专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可以被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所以,大多数美术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十分重视专业技能的传授,但这样倾斜教育重心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上也不符合“大美术”语境的要求。“大美术”语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动作用,而这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的文化素养能够为他们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审美、创新等不同的元素进行结合,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美术专业教育资金投入较少

目前我国开设美术专业的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比起其他专业,美术专业的学习、教育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美术教育对学生、学校的消费要求较高,属于贵族教育的一种,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将难以顺利进行。由于学校是非营利性的组织,依靠国家扶持,因此并没有很多富余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而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进行扩招,扩招的专业当然不只有美术专业,其他专业也在扩招。学校为保证扩招的顺利开展,会将有限的资金分摊到其他专业上,间接导致投入美术专业的资金变少。美术教育对设施有较强的依赖性,然而资金的短缺使得美术专业相关设施的建设遇到困难,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美术教育缺少相应评估体系

美术教育不止包括课堂上的教育,还需经常开展一些相关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根据一些评价指标作为支撑,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各高校依然没有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健全、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能够增强美术教育的学术氛围,推动各项学术活动的顺利展开,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过迄今为止,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评估体系,他们对此重视度不足,没有认识到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美术专业的学术活动及学术成果对美术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够给学生提供动力,推动该专业的发展。但是,如果缺乏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指标,即便积极开展活动,也难得成果,这对于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工作来说是一个发展中的瓶颈。

(六)美术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不强

我国的教育模式至今还未得到有效的转变,仍然深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这种课堂上被广泛应用的模式延伸到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则被放大,这不仅增强了师生间的距离感,还让学生处于被要求的地位,不利于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高校学生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段,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有主见,不希望被别人过多地干涉,但是高校采取的管理模式又过于强硬,而且缺乏针对性。学校对这些长期积累起来的管理方法只管沿用,不求改变,并将其作为死板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灵活地解决问题,一些学生也不愿意积极地配合,导致管理上出现问题且得不到及时解决,不利于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

三、解决“大美术”语境下高校美术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学校在引进美术教师的问题上,不要为了增加师资力量而盲目招收教师,要制定考察标准,对应聘的教师进行考察,选取满足任教条件的教师,尽可能保证学校教师资源的质量。其次,在学校的美术教师间展开培训和学习的活动,让教师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此外还要给予教师自由发挥和创新的空间。最后,对在校的美术教师进行教学上的考核,合理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并创设学生评价的平台,利用这种督促的方式让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合理增设美术专业选修课

虽然目前美术专业进行扩招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种做法,但是学校切勿进行盲目的生源扩招,不能因为美术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想要学习美术的人日益增多就无限制地降低招收的标准,一定要坚持原则,保证生源的质量。在设置选修课前,应结合“大美术”语境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来进行设置,避免设置的选修课脱离学生的培养道路的现象;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是否能够承担这些新设课程的教学任务,既不让教师过于负担,又要确保每一门课程都有教师任教,以保障美术教育的质量。

(三)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力度

教师要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明白文化教育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前提。美术教育高度体现了充满美学的人文精神,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高校的美术教育要适应“大美术”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要注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理想。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单纯地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利于他们的全面进步。因此,要注意把美术专业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结合起来,保证文化课程的教学课时和质量,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也能够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增加美术专业的资金投入

为培养出符合“大美术”语境需求的美术人才,学校势必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而这些学习和锻炼需要足够的资金予以支持。鉴于美术专业对教育经费的要求较高,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酌情增加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积极建设、完善美术专业所需的设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外出写生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接触外界开拓自己的视野。若学校的能力不够,无法满足本校的美术专业建设所需的资金,可以尝试申请相关的项目、活动经费;或者在开展相关的学术活动时,争取企业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团体、组织的赞助,以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还可以组织多种课外活动,展开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这样既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又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得到锻炼。

(五)建立、健全教育评估体系

首先学校要认识到建立美术教育评估体系的重要性,认识到如果缺少系统、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开展再多的学术活动都将是徒劳无功的。事实上,高校对评估体系的不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专业科研忽视的问题。对此,学校应该给予美术教育科研工作足够的重视,支持美术专业的师生进行科研,鼓励美术专业在校内举办或参与校外的学术活动,并参考国内外的一些关于美术教育的评价指标,建立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评价机制,将其运用到学术活动的开展和结果判断上,促进良好、浓厚学术氛围的形成,从而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学术活动的发展。

(六)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美术教育的范围随着“大美术”的出现得以拓宽,这间接影响着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要求标准;学校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要积极做出改变,转换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该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应死守所谓的规则或标准。灵活应对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刀切”,用同一种方法对待一切事物,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还应适当“示弱”,尽可能不用太过强硬的手段去管理学生,避免学生对学校、教师、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促使学生进步。

四、结语

美术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正处于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大美术”概念的出现,让美术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而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但同时也遭遇了不少问题。不过只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践,定能让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在“大美术”语境中顺应时代的潮流,获得顺利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作者:梁勇第 单位: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第四篇:藏族高校美术教育设计教学问题探析

一、目前我校藏族图案设计教学现状

我国对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十分重视,不仅因为藏文化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藏文化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部分是藏传佛教绘画。因为藏族人民信奉佛教,因此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是藏族人民以及国际教科组织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尽管如此,大多数藏族高校地区在我国该课程并没有充分引起重视。有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有的模式偏重于对藏族图案样式的讲解,缺乏深入的分析;有的则偏重于联合当代艺术,而忘记了藏文化这一根本属性;有的则过于对藏族图案系统性地学习,而忽视对其艺术特点的讲解。目前很多学校藏族图案教学缺乏藏文化的特点,还主要以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不能满足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或者过于重视对藏族图案的学习,忽视联系现代艺术,使学生的作品不满足当代的审美要求。就目前的教学效果而言,结果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其难以让人满意的方面主要有三: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对教学质量影响,目前藏族图案课程设置数目偏少,在较短的课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吸收藏族图案的要素,还要创造自己的作品,这对稍微接触到传统文化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就算他们能完成,也多半是模仿的,这对学生的创新培养是不利的。藏族图案对于普通的艺术作品来说是复杂的,包含了宗教含义,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然而在实践中,他们要将绘画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在一起,将现代艺术手法与藏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作品在具有藏文化的同时富有现代文化气息。最有难度的是藏族图案教材的选择,藏族图案是一个复杂的美术体系,也缺乏对其系统的研究,所以并没有很多与之相配的高校教材,这很不利于进行藏族图案的讲解工作。

二、传统藏族图案的特点

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藏族图案器具无处不见,例如藏族人民居住的帐篷、服饰、宗教器具等,藏族人民将特殊的图案描画在不同的器物上表达了不同的含义。藏族图案在形式上主要以纹为主,如三角纹、十字纹等几何图形,这些图形以曲线变化和几何面的分割来表现出令人称赞的视觉效果。还有一种是植物纹,这些形状以植物为蓝本,经过抽象化的处理变为奇妙多样的莲花纹、牡丹纹等。还有以动物为蓝本的动物纹和以宗教、历史为主的花纹。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丰富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也美化了他们的生活环境。

三、藏族图案课程教学思路

对于藏族图案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应该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与该科任课老师进行讨论研究,凸显出藏族高校办学的优势与特色,充分表达出藏族地区高校的特色之处。在具体操作时,学校应对藏族图案教学的课程结构、教材选择、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改变不适应当代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也应充满藏族特色,从大纲上完善教学计划,实时通过教学情况的反馈来修改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发展学校所在地域的优势,教育学生树立民族特色,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综合各方面,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课程设置。

(一)改革教学课程体系

在藏族图案教学时,应结合藏族文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学时、学习内容、考核方式的改革。同时对藏族图案教学大纲也要进行完善,由于藏族图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课程,其在教学方式上还有诸多不足,教学内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性设置。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实时进行教学情况的调查,组织教学经验丰富或相关学者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改,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对学生的培养需求。在教学时,应该注重藏族图案设计的两个主要方面,对传统的教学和对创新的探索,从根本上确定改革的方向。教学结构和学时安排也是藏族图案教学的关键因素,应结合实际情况的反馈积极地对教学结构做出调整,使教学紧扣课程对实用性和综合性的需求,同时教学应利用藏族图案文化的特点,树立本专业教学的特色。课程的结构需牢牢抓住对学生培养的需求,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文化拓展作为教学定位,形成教学各个环节的统一性目标。总而言之,在藏族图案教学时应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结合本课程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让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对学生有特殊的作用。

(二)改革藏族图案教学思路

藏族图案教学不能离开优秀的藏族文化这一根本,但也不能忽视现代艺术潮流。所以高校藏族图案教学应在融入藏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既有藏族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也充满现代艺术的魅力。这样做即为传统藏族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培养了一批藏族文化的接班人,同时也使课程充满现代文化的气息,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让藏族文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能够服务于现代生活。在教学时也应注意理论知识与实际例子相结合,既要有课程的综合研究,也要有专题的探讨。在研究过程中要参考优秀资料,用比较论证的方法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发现传统藏族图案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点,使教学能够被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平时也应注重对传统藏族文化背景的学习,以便在藏族图案教学时能够结合其他藏族文化,让学生能从传统的文化中获得灵感。同时也应注重对国内外最新研究的收集,积极进行学术交流,让学生获得最新的业内进展。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藏族图案,并把现代实际元素与藏族图案相结合,使学生通过现代艺术观点来审视传统的藏族图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藏族图案中表现出现代元素,从而符合现代人生活中对艺术图案的要求。传统藏族图案离不开现代审美观的评价,所以在教学中也离不开对学生当代艺术观的介绍,使学生设计出具有现代审美观的藏族图案作品。

四、高校进行藏族图案教学的意义

(一)传承了优秀的藏族文化

面对现在很多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的局面,在高校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对文化的传承有很大意义,藏族图案也不例外。高校可以利用文化教学强有力的背景来进行藏族图案的教学,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传统藏族文化的了解,使他们学习到藏族图案的精华,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们见识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增加高校课程的丰富性

将藏族图案融入到当代美术教育中可以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形成高校美术教育的特色,开创独特的艺术教育体系。高校进行藏族图案教育不仅能使高校获得新的教学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了解了不同文化的独特内容,这对学生的文化积淀有很大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藏族图案是藏族人民千百年来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图案,是一种通过实践创造的艺术形式,是藏族人民审美观的体现,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学生通过对藏族图案的学习可以领悟到藏族人民的智慧,借鉴藏族人民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抽象的藏族图案,这对学生美术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可以学会藏族人民处理图案的技巧,从而在实际绘画中运用这些技能。

五、藏族图案教学改革分析

第一,对教学大纲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进行反馈,从而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联系藏族图案与当代美术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艺术层面上理解藏族图案。第二,结合藏族图案进行实例教学,让学生通过有代表性的图案来审视藏族图案的内涵。高校应组织学生到藏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藏区人民的风俗习惯,这对学生理解藏族图案的发源很有益处。学生在进行实地考察的同时也见识到了不同地点、不同器具上的图案分布。收集最原始的生态图案,让学生知道不同图案的意义,从而对藏族图案的审美上有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第三,教学要体现藏族文化的特色,这是藏族图案教学的关键,但也应结合现代艺术,使其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时没有丢弃现代的艺术观。第四,加强学生对传统图案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由于缺乏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在对藏族图案的审美上也不甚乐观,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传统图案审美的培养,使其对藏族图案的内涵理解上有较好的把握。

六、结语

藏族图案是藏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对藏族图案的教学能很好地促进藏族图案的传承,让后人也能够欣赏到充满神秘的藏族图案。但目前高校藏族图案教学还有诸多不足,不能较好适应藏族文化的特点和当代对美术的要求,所以本文就高校藏族图案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给高校美术在藏族图案方面的教育提供帮助。

作者:向?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第五篇:高校美术教育创新探究

一、创新是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对美术教育多元化的需求,需要我们对美术教育不断创新,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见解独到、富有更高审美情趣的合格人才。因而,高校美术教育应适应时展的需要,改变旧的模式。作为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应相应改变,需要了解世界美术发展动态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美术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创新。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的,可以看出,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作为大学主体的一部分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从事创新活动,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现实中的可能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美术教育理应承担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职责和任务。

(一)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绘画审美理念

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教育,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原来已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在美术教学中表现为教师比较重视学生模仿技巧的训练,模仿得惟妙惟肖通常会得到鼓励,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却重视不够。评价学生的作品时也只会拿客观事物去对照,认为所描绘的对象越逼真、与实物越像就越是一件好作品。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求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特内心世界和巨大生命潜能的个体,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思考探索,让学生成为美术知识技能的创造者和开拓者。

(二)营造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

在专业方面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尤其是要有尊重、爱护和理解具有不同观点、不同审美情趣和审美取向的学生的气度,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和营造尽可能宽松自由、崇尚个性的教学氛围。自由是人的天性,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更宜于学生个性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因而,在教学和绘画实践中应创设宽松的环境,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爱好去选择运用合适的工具、材料、技法,培养标新立异、善于创新的勇气和智慧,鼓励个性与独特,使高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展自我,在平等自在的环境下,释放自己的审美感情,养成学生自信自强、善于表现自我的学习心理。

(三)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美术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美术教学必须保证学生充足的时间用于绘画和鉴赏,这是一种智慧技能型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技能和技巧训练中,不拘现有的绘画模式和表现风格,不断引导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探索。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美术教学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是美术作品。因此,美术教学离不开工具和材料,美术材料的广泛性决定了美术造型手段的多样性。为了处理那些形形色色的材料就要用上多种多样的造型手段,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新材料,并加以创造性地处理与运用。

三、美术教育的创新途径

(一)培养创造型教师是实现美术教育创新的关键

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引导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美术教育创新的关键因素,所以其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要积极吸取国内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实现教与学角色创新。首先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美术教师要发展个人创新能力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如何学习,并及时提供参考意见,收回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

(二)强化课程建设是实现美术教育创新的基石

建构以人为本,规范、科学的美术课程是开展美术教育创新的基石和桥梁。对于课程设置,应展开广泛性调查和咨询,为教师、学生建立一个互相交流的网络平台,以便充分发掘美术资源。与一般知识教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同,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直觉和审美观念的发展,以及促进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美术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应该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都应该依从这个审美育人的规律。

(三)变革教学方法是实现美术教育创新的手段

信息社会的高新科技,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学生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知识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美术教育要变革传统的师徒授-受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课题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教育的水平。美术教育是一个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的过程,应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投入到各种审美活动和美术创作实践活动中去,根据创新教育的特殊性,进行教学组织和方法的变革,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提供自由尝试和充分表现自我的平台,并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予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价值体现。

作者:张艳姝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