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研究(3篇)

幼儿美术教育研究(3篇)

第一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能力教学指导

1引言

目前,随着家长们对孩子学前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各种学前教育的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这些兴趣班中,美术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兴趣爱好,受到广大家长们的重视。在美术教育中,尤其是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中,一定要有方法,要根据孩子们自身的认知水平去开拓他们对美术这门学科的认识,去教会他们识别美,欣赏美。当然,这种识美、辩美的能力是要一步步培养的,是要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不同认知水平来进行指导教育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美术教育,才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能力的发展阶段

2.1形成期教育

对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要根据孩子们不同时间表现出的对美术的兴趣程度来做科学的分析和课程安排,这样才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真正地转移到美术教育当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孩子刚刚接触美术教育时,会对美术形成一个自我的认知,这时候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形成期教育。对于形成期的美术教育,关键是要把握孩子的好奇心理,对他们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在满足孩子自己猎奇心理的同时把他们往美术这个绚烂多彩的大世界中指引,让孩子自己在美术的天地里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一旦孩子们自己找到兴趣点,再加上老师的引导教育,慢慢的培养形成固定的兴趣,那么对孩子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2.2发展期教育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发展期是最为关键的。在发展教育阶段,孩子们的兴趣是最浓厚,也是最容易产生偏颇的,因为这个阶段,他们的兴趣爱好经过培养已经初步形成,并慢慢的发展,但是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兴趣发展是不稳定的,很容易走向别的兴趣道路,这时候的美术教育,应该在全面引导的前提下进行重点培养,将孩子们的美术兴趣点通过放大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对美术世界的渴望,进而去打开他们在思路和视野,让他们在美术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兴趣与快乐,当孩子们建立起自己对美术的兴趣后,这条兴趣道路就会在老师的进一步培养下顺利的走下去。所以发展期的美术教育,关键点就是全面引导,重点培养。

2.3稳定期教育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在经历了形成期和发展期之后,会到一个稳定阶段,就是稳定期。在稳定期,孩子们的兴趣稳定,美术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孩子们也更愿意在美术的世界里去寻找乐趣,所以这个阶段是老师教学最轻松阶段。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稳定了,老师的工作也就减少了。但是这个阶段,老师还要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当然,这个教育不是模式化的,而是开放式教学,用认知的眼光去指导孩子如何去发现美、辨别美、欣赏美。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孩子们具有审美的眼光,而这审美的眼光就应该是学前教育的稳定阶段中,美术教育重点培养的。只有在这个阶段里培养出对美的认知,孩子们才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用审视的眼光去辨别美。

3教学活动指导

3.1思想指导

一个好的老师,并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帮助有多少。在学前儿童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都是低下而纯净的,所以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一定要有好的思想指导。思想指导主要是指帮助学前儿童去建立自己对世界初步的认知观念,老师们要用符合孩子思考方式的手段,去引导孩子,对他们的思想进观念进行辅导,让他们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的一种健康而简单的交流理念,为他们更高层次的认知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此外,思想指导还包括对孩子们学习思维的开发与启迪,要做到思维开发,就要利用孩子们单纯的好奇心去启发他们认识新事物,了解新观念,一步一步的做到思维上的创新与开拓。

3.2实践指导

学前儿童的教学,是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有思想指导外,实践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指导,指的是对学前儿童动手,动脑能力的指导与辅助。要做到素质教育,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导做到的是德智的开发与教育,而实践指导则是对孩子们的体美劳等能力进行开发。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当中,实际动手能力也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手工、游戏等方式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而且可以增加小朋友们动手的机会和互相合作的机会,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仅对于孩子的心智是一方面的成长,对于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也是重要的课程。

4结语

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普遍关注。美术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提升孩子识美辩美能力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并且对其教学指导活动给出意见,目的就是帮助老师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孩子们的学前教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郝建宇 单位:河北大学

第二篇:美术教育幼儿心理发展实践

一、当今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由于受上个世纪计划生育国策、青少年升学就业的压力、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家庭教育还没有全面普及、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留守儿童往往接受隔代教育、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不完善、教养方式及指导的不当、专业知识的缺乏,更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今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以下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缺乏坚强的意志,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遇到困难,许多幼儿往往表现为逃避、哭闹、乱发脾气、让他人帮助解决;

2.自我意识发展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幼儿过高过低的自我认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心过剩等;

3.缺乏人际交往及应对事情的方法和能力。主要表现为:不善于与人交往、合作、交流。

二、美术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人生发展道路上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幼儿美术活动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美术想象创作,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身边事件的初步感性的认识和体验,是幼儿心理活动的真实展现,也是为发展幼儿思维、情感、性格、智力搭建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情绪情感形成。美术活动是大多幼儿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幼儿通过创作一幅幅独特的作品,以自己的眼光表达对多彩世界的认识,从中品味成功的喜悦。可以说,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丰富情感的一个载体,在具体创作中需要幼儿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始终以良好的情绪情感进行构思、想象并完成美术创作,通过细致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描绘节日的景象时,大部分幼儿在绘画涂色时采用的都是红、黄、蓝等明亮、愉悦的色彩,表达的是他们在欢度期待已久的节日时幸福、欢喜、满足、放松的情绪,这些都是幼儿愉快、稳定的情绪情感的表现。

2.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及意志品质形成。美术创作是一项体现心理健康与否的活动,需要幼儿细心观察、耐心描绘、专心致志、不怕挫折,才能尽情展现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创作出鲜亮成功的作品。要帮助幼儿顺利完成绘画,需要正确的办园理念,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需要家长积极配合,经常引导和教育幼儿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科学运用赏识性语言,安排一些有梯度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孩子的需求,要引导幼儿自觉克服盲目、冲动、任性、烦躁、马虎等不良心理特征,在描绘创作中收获自信、收获成功。

3.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美术教学不仅是幼儿的个人活动,其中还有许多需要幼儿团队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共同完成的契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作作品时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相互争辩,然后共同完成。如有的负责介绍创作思路,有的负责构图,有的负责涂色,有的负责向大家展示,通过大家的分组合作、共同创作、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友好合作、团队协作意识,为幼儿将来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尝试

1、教师首先要充分明晰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1—3岁幼儿往往在手、眼配合的动作中感到愉悦,他们常常会高兴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睁大眼睛望着大人的脸,期盼得到表扬和认可。针对这个阶段的幼儿,教师要注重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绘画,放心、自信、大胆地描绘,专心致志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尽情与他们分享快乐,了解幼儿情感感受。4—7岁幼儿对什么事情都充满无限的好奇心,遇事好表现自己,常常喜爱写写画画。针对这个阶段的幼儿,教师要科学引导他们在尽情自由展现自我的美术教室里,尽情想象,尽情创作,张扬个性。

2.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氛围。良好物质环境的创造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了有效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在幼儿园的配合支持下,尽可能创造一些轻松愉快、丰富适宜的物质环境,如教室中悬挂或张贴一些名人绘画,布置一些色彩艳丽的情景,引导幼儿借鉴欣赏,从中获得丰富的设计元素和美的体验,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展示和表达;要注重为幼儿搭建自由创作和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很大,有时甚至远远超越大人的想象,所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在活动内容、形式、材料工具、创作方式等方面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有利于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和创作绘画,无拘无束地大胆思维和创作,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进而促进幼儿心理更好发展。

3.教师要创新美术教学观念。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挖掘美术活动中心理教育内容,正确对待幼儿作品和多元化评价,多渠道促进幼儿心理素质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张丽伟 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第三篇:少儿美术教育认识与思考

一、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

少儿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探究我国少儿美术教育,需要从艺术教育的现实大背景下去探究。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对青少年提高艺术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能力,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艺考热”、“考级热”、“选秀热”不断升温,少儿艺术教育迅速发展。出现了艺术教育功利化、成人化、商业化倾向。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艺术专业招生异常火爆。在所有艺术类专业中,美术成为最为热门的专业,约占艺术类考生总数的80%。在功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艺考热”不仅没有提升少儿美育工作的地位,反而出现了弱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如音乐、体育、美术一再被数学、语文、外语等所谓的主科挤占,另一方面各种艺术类的“特长班”、“实验班”泛滥,有的学校甚至将文科班转成艺术班;同时,中小学校内艺术教育活动名存实亡,而社会上各种培训班火爆异常,不少家长以走捷径的方式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临阵磨枪,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高考前恶补艺术专业课,希望学会一些应付考试的技巧和方法。结果文化课受到影响,专业课也基础不扎实。

二、当前世界少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关注人文,关注多元文化

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已经不再把关注点放在追求单纯的目标和实现上,而是转向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更重视以学生为本,表现在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爱。包括理想的文化取向、心理素质的培养,把过去对技艺的强调转为对“人”的教育,尊重少儿的个性,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艺术教育中得到升华,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培养。先进的教育理念要从自身视角和立场摒弃传统的对技艺的过分追求,注重在素质教育中强化人的身、心或知觉、情感、潜能等发展。

2、设立综合课程

与我国传统的以师带徒式的灌输式单纯技艺学习方法相比,现代少儿美术教育更加强调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因此,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包括少儿教育在内的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避免教育的单级化、以偏盖全。21世纪信息化、智能化的科技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体系和综合课程体系,使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成为催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助推器。

3、把美术教育纳入文化教育体系

当代少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对美术教学多样性的文化情境创设,提高文化含量,加深对传统文化、现代思想和社会历史的认知,积极引导学生探求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相结合的方法。美国、俄罗斯及欧洲许多国家都认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应当真正的把它看做为一种文化学习。应该说,注重艺术文化的学习是现代及未来艺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我国少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得以蓬勃发展,但是根深蒂固的旧教育观仍在负面影响家庭或者学校的教育行为。基于社会改革现状及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少儿美术教育仍处于低级阶段。相比以往,少儿美术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效,但是理念以及模式等仍禁锢于传统思想当中,未暴露或有待改革的问题仍需长期摸索和改进。

一是相较西方艺术教育,我国的少儿美术教育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尚无系统或系统的教材和理论,尤其在中西部偏远地区,幼儿美术教育近乎空白。

二是我国传统的少儿美术教育偏重于技能和理性知识传授。老师在教学中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基本途径,少儿只能被动接受僵化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抹杀了孩子的灵感和禀赋。

三是过去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往往抑制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美术物象的造型是人的精神产物,是人们表达情感的独特视觉语言。对学生来讲,每个人的生活境遇、生活感受体验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必然千差万别。美术临摹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但对少儿来讲,临摹往往容易扼杀他们的天性,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作业缺乏个性,出现呆滞、僵化和千篇一律。

四是社会不良因素对少儿美术教育造成了冲击。在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冲击下,少儿美术教育被引入歧途。各种私立美术培训班兴起。这种美术培训班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获取暴利,背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

五是教学模式不完善。许多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师都知道一条著名的曲线,是有关中国与欧美孩子创造力的对比。我们看到,中国的孩子在5到10岁期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很棒,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到14岁以后就直线下降。欧美的孩子则相反,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与中国同年龄孩子相仿,8岁到11岁左右低于中国的孩子,但从14岁以后,孩子的想象力就一路上扬。之所以呈现如此对比,反映出我们目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问题,在14岁之后,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限制,过于目标导向,老师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干什么,导致创造力的减弱和下降。

四、用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理念提升少儿美术教育水平

一是要准确把握少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走出少儿美术教育误区。我们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从每个孩子具体的发展需要出发,把教育目标的定位指向塑造少儿个性、开发少儿潜能和培养持续创造力上,使孩子终身受益。

二是要准确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少儿美术教育领域的“教”与“学”跟其他领域一样,确是一对比较难以处理好的矛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少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强调尊重少儿的主体地位,就是鼓励和尊重少儿的自主发展;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坚持在教育中引导,使教育教学与支持少儿发展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要让少儿在感受体验、操作尝试甚至信笔涂鸦中去观察、探索、发现理解知识、学习技能。

三是要正确处理“短期效应”与“终身发展”的关系。少儿时代是人成长的最初阶段,我们要根据这个成长过程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他们选择既贴近生活又引发兴趣的美术教育内容。作为教师要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教育。例如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故事化教学,充分运用古诗、寓言甚至科幻情节构筑故事内容,引导少儿用绘画、泥塑、小制作等美术表现方法来再现故事内容;又如组织孩子到各种美术馆、博物馆参观,让他们直接感受各种形象,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感悟和视角通过绘画来表现看到的情景。

四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具有关键的主导作用。优秀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兴趣、性格,然后因势利导,谆谆善诱,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去丰富孩子的情感。根据调查显示,在一些地区美术教师中,美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只有5%左右;大专毕业生有35%;中专毕业生有45%;还有一些是兼职。很多美术教师在套用自己的以往学习模式教学,缺少理论的钻研和支撑,在教学中过度强调技巧训练,观念滞后于发展要求。

五是少儿艺术教育应从精英走向大众。与我国重视培养艺术“专才”的传统艺术教育取向相比较,许多西方国家,对艺术教育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可以说,艺术和艺术教育对人类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出台《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作为开展儿童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在俄罗斯、法国等国家,艺术教育被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从小接受艺术活动的熏陶,看展览、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必修课。所以,回归本质的少儿艺术教育应该是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转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教育。

六是在普及少儿美术教育方法上下功夫。当前,少儿美术教育面临教育成本高和教育速成化、办班泛滥化的倾向,教育大众化的平台建设滞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许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以电视为例,有关部门和电视机构必须克服追求收视率的办台思想,与教育、美术等单位联合搭建电视教育教学平台。我国目前仅有的书画频道基本是成人教育,有时播放一些少儿书法讲座,也难以达到效果。充分挖掘和利用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功能,有针对性的组织制作适合我国特点和国际少儿美术教育潮流的专题教育片,将极大降低少儿学习成本,使更多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喜欢的东西,特别是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山区的孩子提供接受艺术教育熏陶的机会。

五、结语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造发明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在重视科技的同时,高度关注艺术教育和发展,我们在重视物质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精神的需求。少儿美术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要从事关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不断创造良好的社会艺术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少年儿童在艺术的海洋中吸收丰富的养料,健康成长。只有将少儿艺术教育抓好了,整个民族的艺术素养才能得到提升和进步。

作者:程章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