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改革创新(3篇)

高校课程改革创新(3篇)

第一篇:高校声乐课程改革创新

【摘要】

本文拟从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入手,基于教育转型背景下的声乐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更多音乐学习者和艺术教育者进一步深入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声乐;民歌;教学

声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声乐课程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教育部门课程新标准的颁布,新形势下的音乐课程必须密切关注创新和改革,进而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当然,新局面下的声乐教学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也面临着问题和困难。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声乐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要培养民族特色的音乐师资,如何制定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需要什么样的具体的实践教学,是当前相当紧迫的任务,更需要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在现阶段的高校声乐教学中,虽然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努力的尝试加入一些新理念,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具体表现为长期的一对一小课教学,缺少多样化的教学设置;另外声乐教学目标比较模糊,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重视歌唱的方法,而忽视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最后使得学生只会简单的把歌曲唱会,而缺乏的作品的音乐性,艺术性,并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最后还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为了应付每学年的考试,部分老师布置的考试曲目盲目的贪大,而不顾忌学生学习基础的建立。

一、将地方民歌加入声乐教学中

在把地方民歌加入到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多创造一些学生亲自体验的机会。如组织民歌演唱比赛,组织学生深入大山深处,探访地方民歌老艺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体验民族民间音乐,更加贴近民歌的原生态。另外可以加强地方民歌理论课程的设置,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并掌握老旧民歌,运用一些地方特色乐器进行伴奏,达到一个更好的演唱效果。加强民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对原有课程进行创新,将民歌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电脑音乐制作,合唱等课程,从而增加学生对多个学科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将地方民歌引入声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民歌的诞生地采风,对民歌的历史背景有切身体会,感同身受的体会当地民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样的学习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不同内容的地方民歌,让学生相互比较学习,进而使得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内容更丰富。

二、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声乐课堂中

声乐课堂中一对一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声乐课堂中已然成为声乐课堂的新潮流,学生的乐感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其直观性更加有助于学生提高声乐学习能力。在课前,老师可以将曲谱和演唱视频、歌曲背景,演唱要求,统一发送到学生的多媒体设备里,使学生更好的做好预习工作。节约了课堂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中可以运用动画效果演示发声原理,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发声器官的动作,发声时如何变化,如何更好的运用发声器官。通过录音设备将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可以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声音上的不足,了解自己的音色,清晰的找到演唱的错误位置,通过老师的指导加以纠正,再反复地录制,听辨,以加深学习印象。在课堂中播放歌唱家的演唱视频,教师加以讲解,更加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演唱的优缺点,哪些地方是可以和优秀歌唱家学习和借鉴的。通过幻灯片进行声乐理论知识和文献的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知识理论储备,清晰的感知学习的重点难点,同时也能增加声乐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地位由“教”变“导”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高校的声乐课堂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填鸭式”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认清当下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积极的加强自身角色和地位的转变,以期能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和素质教育的优秀人才。

(一)“教学者”转变为“引导者”

高校声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学习方式上的改变,特别是被动教学的方式,这种改变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和学习的机械性,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由主导变引导的教学方式,由简单的教授知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和自主学习的方式,甚至自己布置适合自身学习阶段的作品,请老师检验学习成果,教师找出问题和不足,再加以纠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增强学习劲头,有效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传授知识这个功能性还需存在,只是教学地位和角色的转换。

(二)“独角戏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教学”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过程,因此需要教师摒弃自己单独讲解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对话。改变传统教师的中心位置,改变其知识权威者的角色,把“话语权”多多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教与学平等交流的场所。

(三)教学者也是研究者

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学者和研究者往往是分开的,理论研究往往只承担教育研究的工作,不参与教学,而这种情况使得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理论研究成果不能转换为教学成果,淡化教师的反思意识,然而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往往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可以更好的进行理论研究,同时也可以将研究成果用来指导教学,相互促进,成为声乐课堂的教学者和研究者。

(四)教学者也是课程开发者

在以往的高校声乐课程中,国家教育部门共同制定的课程,教学者只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执行人员,但是在教育转型的新形势下,课程已经不是只由国家统一安排,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加灵活机动,这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教学人员同时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水平差异而因材施教,使声乐课的内涵得以拓宽和加深。

四、声乐教材的多样化编写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我国声乐也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高校的声乐专业的学生更重视外国作品的演唱,由于外国作品语言的特点,有些学生用外国作品考试更加可以掩盖自身的演唱方法的不足,从而导致许多学生不接触或者很少接触中国作品,然而教材的选择必定会影响学生的歌唱习惯,学习的质量,教学的侧重,甚至关乎民族音乐的传承。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语言多种多样,因此产生出我国色彩丰富的民歌,很多传统民歌改编后的作品很具有教学价值,比如《山歌好比春江水》、藏族民歌《心上人像达玛花》等等,只有加大对中国音乐元素的选择,学生走入课堂学习民族音乐和走出课堂传播民族音乐,才能将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更好的保留和传承下去。高校声乐教材的内容普遍单一,只是一些曲目的简单罗列,可以尝试将曲谱,作者简介,创作年代背景,曲式分析,演唱要求,和声像资料同步编写进入教材,这样也大大丰富了学习内容,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声乐作品的曲目选择上,教材老旧,内容缺乏新意,与现代声乐教学目标脱节,然而声乐教材的建设方面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时尚、经典和生活贴近。因此,加强对流行歌曲、戏曲音乐、新创作歌曲的编撰,收集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和思想先进的歌曲加入教材,丰富高校声乐的教材建设,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多样化发展。声乐课堂教育的改革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的过程,本文在探究了当前高校声乐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局限性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提出了将地方音乐融入声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声乐教学,教师角色由“教”变“导”,高校声乐教材的创新性编撰等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为推动高校声乐改革创新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作者:钱芳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郜锋.对我国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实践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24).

[2]崔颖.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24).

[3]张敬忠.原生态唱法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通俗歌曲,2016,(24).

[4]李萌.创新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探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24).

[5]韩佳.地方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行性探讨J[].音乐时空,2015,37(12):176.

第二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阻滞现象

摘要:

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其体育素养。针对体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推行的课程改革,对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课程改革出现了阻滞现象,导致体育改革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延续。本文主要是分析体育课程改革阻滞现象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提出改变这种现象的几条策略。

关键词: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阻滞

大学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身体锻炼的重视程度,增进学生体质,提高其体育素养。体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普通高校内推行体育课程改革,对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培养人才有很重要的意义[1]。课程改革初期,普通高校先后在教学计划编制和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多调整,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也更受学生喜爱。由于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出现了课程教学体系模糊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符合预期目标,导致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阻滞。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阻滞的表现

在普通高校设置体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意识,通过接受体育课程教育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为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升其体育素养。虽然很多普通高校为了响应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号召,进行了体育课程的改革,对教学内容编排和教学评价方式都作了很多改进,但由于课程体系模糊,导致课程改革出现了阻滞现象。以前更多的是统一教学,现在也有很多高校尝试自主教学和俱乐部教学这些比较考虑到学生个性需求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受到场地、体育器材以及教师人数的限制,一般来说这种自主选择很难实现,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其中就有一些转向了分阶段教学,虽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兼顾有效的资源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但由于基础课和选项课不能很好的分离开来,课程体系模糊,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实现角色的转换,还有就是师资力量和课程内容配套的基础设施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要求,这些都导致了教学质量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课程考核,难以有实质性的收获。结果就是改革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也就是出现了阻滞现象。

二、体育课程改革阻滞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科学具体的理论教学指导

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自从在高校开设体育课程以来,教育界的相关学者在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面的研究就层不出穷,其中不乏对现实教学有积极影响的优秀理论成果。但是,从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的角度来看,还是缺乏与教学实际联系紧密的完整的理论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不能一味全面否认旧的课程教学模式,应该遵循旧中有新、新旧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找出改革阻滞的根本原因[2]。教学理论应该是基于教学实践的,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计划,这样才能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反过来能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实践。

(二)体育课程改革缺乏持久性

体育课程改革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种效果之所以不能持续下去,还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持久性不足有关。不同的教学理念下出现了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全面体育”下的统一教学,“快乐体育”下的俱乐部教学和三自主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转变应该是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应该将改革的目标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校由于教学场地、与教学项目配套的设施、教师专业等限制,会出现选课人数与教学场地的矛盾,开设课程与教师专业的冲突,导致革新的教学模式难以持续地开展下去,教学质量自然得不到提高。

(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执行达不到要求

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是由体育课部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工作是由体育教师进行落实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执行力不足,也是产生阻滞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说,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起着安排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的,改革后学生的自主性更多的体现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上。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在执行教学计划时,设置的教学项目容易单纯考虑学生的兴趣而忽略了教学的可行性和持久性。现在的高校学生在选择体育课时除了考虑到兴趣爱好,还会考虑课程考核是否容易通过,这样不利于学生体验更全面的体育项目,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三、体育课程改革阻滞现象的改进策略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本分悟守

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要避免与教学实践脱节,课程改革是教学模式在纲要的指导下执行教学计划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障碍。无论是研究者、教学计划制定者还是执行者,都应该正视并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当课程改革已经凸显出问题时,可以组织各高校的体育课部的专业教师和相关领域的学者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相关领域的学者应该提高对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关注,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教学改革提出理论支撑。课程改革要有实质性行动,不能流于形式,要避免为了改革而改革的倾向。

(二)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的执行力

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不能一味地考虑到是否迎合了学生的兴趣,执行者需要有更多的理性,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体能上的承受能力、以及学校的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能否很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在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执行者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不能避重就轻。此外,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坚持课程改革原则,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各种资源去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执行,改善体育教学考核机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体能和擅长的体育项目形成正确的认识,必要时,可以提供选课指导。在制定教学项目和教学过程安排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也要结合教学实际。

作者:许钊 张丽丽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体育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毕雁.教学改革的价值认同与境界提升[J].2015,11(10):245-246.

[2]曹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阻滞现象研究[J].运动,2014,12(14):119-121.

第三篇:高校英语课程改革职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

职业能力;英语课程;教学方法;英语能力;教学模式

摘要: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职业能力成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面临着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滞后。因此,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创新英语课程教学形式,完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等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安排英语教学内容,设计英语教学方法,整合英语教学资源,以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级英语人才。

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的意义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数学运用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等一般职业能力;胜任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跨职业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职业能力是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国际经贸往来的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强的英语交往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但是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与企业、社会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加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市场需求为目标,立足专业、岗位等设置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是顺应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规模急剧膨胀,高校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不争的社会现实。这就需要高校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学校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开展英语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要求等安排教学内容,将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2高校英语课程职业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2.1英语课程教育理念落后

在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应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等为目标开展教育活动,将这个目标落实到英语教学中就是注重学生英语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技能;但是许多高校仍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片面重视英语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教学,忽视了英语应用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忽视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脱离了就业岗位需要[2]。例如在教材选择上,许多高校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基本英语教材,教材内容缺乏职业特色,甚至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很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评价上,许多高校仍只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英语考评,用标准化试题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这种评价模式使英语教学陷入了应试教育误区,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2.2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许多高校都采用相同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开展英语教学,围绕考试目标进行模拟训练,采用统考、英语等级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这种统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法、英语词汇、英语阅读等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详细地讲解英语语法、词汇、翻译方法等,将英语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于是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并未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导致英语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当前许多高校仍以应试思维指导英语教学,将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教学评价标准。有些学校将英语等级考试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大一应付“应用能力考试”,大二时开始参加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这种以考试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制约了高校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差。例如许多学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英语应用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英语能力要求;有些学生的英语成绩很好,却看不懂英文说明书,不会用英语写个人简历,不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等等[3]。

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的方法路径

针对高校英语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僵化、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现实状况,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应以市场需求、学生就业为出发点,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1以职业能力为标准来选择教材与内容

在英语教材的选择上,应以专业情况和岗位要求等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不同专业或班级选用不同的教材,例如文科类专业可选用以经贸知识为主的《新职业英语》,工科类专业可选用职场通识英语教材《高级职业英语》。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办公英语、物流英语、文秘英语、艺术设计英语等课程,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开设英语阅读、英语翻译、英语演讲课、英语视听说等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职业场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文科类专业,应以“会用为主”的标准选择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在商务办公环境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对于理工科专业,应以“够用为度”的标准选择英语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使学生能够阅读外文资料[4]。

3.2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来创新教学手段

在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基本目标,不断创新英语教学手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例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往往参差不齐,如果采用大班统一授课的方式开展英语教学,往往无法兼顾英语基础较好或较差的学生,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消”。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英语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此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听、说、读、写等训练机会,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应坚持以“理论够用、技能实用”为基本原则,按照岗位要求精选英语知识和理论,强化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力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可以针对生活话题、问题情境等开展情景教学,让学生就某个热点话题展开广泛讨论,或用英文进行辩论比赛,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开辟第二英语课堂,通过英语角、报告会、舞台剧、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开展英语教学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英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同时应充分利用外贸模拟实训室、翻译实训室等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加强英语实践教学,通过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

3.3建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指出:“在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中,应以评价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用英语处理与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为目标”。但是许多高校并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只是简单地将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能力AB级考试等作为教学评价指标,并未采用针对性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英语应用能力等。因此,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考试与考察、开卷与闭卷、场内与场外、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英语考试评价模式,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等方式考核学生的英语能力,以中英文翻译、英美文学赏析、日常情境对话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英语应用能力等,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英语职业能力评价体系[5]。

3.4建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GCD”模式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职业能力是其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英语教学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英语教学模式。“GCD”模式就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G”是指“Generalabilities”,即通用能力;“C”是指“Coreabilities”,即专业能力;“D”是指“Developmen-talabilities”,即专业拓展能力。“GCD”模式是一种“双证制”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竞争力。以镇江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其将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列入行业通用课程,通过英语精读、听说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将商务英语函电、电子商务、外贸业务操作等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以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将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商务谈判等列为专业拓展课程,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这种“GCD”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中,可以借鉴镇江高专的“GCD”模式,制订专业知识、岗位能力、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以能力本位代替知识本位,以通用能力“精”、专业能力“强”、拓展能力“会”为目标培养学生,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此外,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考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等级证书,或让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英语技能的鉴定考试,如商务英语翻译、英语口语翻译、法律英语证书等,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就业筹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6]。

4小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应重新审视英语教学目标,改变强调基础知识、实践性不强、应试倾向严重等课程教学现状,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兼顾层次差别的英语课程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作者:赵素妮 连俊峰 黄泽云 梅芳 李娟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媛慧.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课程建设路径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9):39-40.

[2]周今华.高职英语课程建设路径分析:基于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视域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2):72-73.

[3]苏根林,桑爱江.构建培养职业能力及基本素养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基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4):79-81.

[4]方玉琴,肖德钧.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探索:以机电大类高职英语课程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2):23-24.

[5]黄朝晖.基于“工学结合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职业英语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15):122-123.

[6]陈曼倩.岗位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