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解析(4篇)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解析(4篇)

第一篇:浅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在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高中历史课标尚未正式出台,这不等于说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等闲视之,何况大纲和教材已有了较大改动,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1.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1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3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2.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2.3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正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3.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只作为选修,必会削弱本身的地位,因此如何在两难局面上照顾学生对历史在古今中外内容的学习,是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初中阶段这些内容高一学生都已学过,但对初高中的要求深度、广度不同,中国古代史学生相对还熟悉点,但世界史内容他们是在初三学的,由于初三升学压力,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好世界史的内容。所以,若在高中阶段学生不接受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就会出现严重脱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教育“三个面向”中“面向世界”的要求;从微观角度来说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中国是世界一部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在高考综合科目考试中,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内容又是出题的“热门”内容。所以,高中生掌握世界史,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内容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这一点上决不能囿于大纲,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对高一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在给学生讲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时就不能单纯从中国国内历史的演变去考虑,而应将其置于世界历史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之中进行分析。新教材已注重到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认识,“引言”就很重要,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用好这些内容,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教材,找出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和结合点。

第二篇: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问题的思考

近几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面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新教材,新教材同老教材相比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对每一名历史教师来讲,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把握历史教材?如何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脱颖而出?这些成为老师们工作之余常谈的话题,我结合自身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粗浅的认识,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是顺应新课改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性被扼杀,从长远看学生还谈何发展。新课改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从学什么到知道怎样学,课堂的教学鲜活了起来。夸美纽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只在学校中,通过学校而且将在一生里洋溢和传播着教育。”这句话是对新课改理念最好的理解和阐述。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遂,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显著的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时代感强的长处。知识要点深遂,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如何践行这些学习理念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例如关于的性质,在教学中就可跳出教材观点的束缚,设置新的问题情境“有人认为是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此你有何看法?”

其次,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开展专题性课堂讨论一定要精心选题,周密安排。

再次,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三、历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研究性学习上,历史教师就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广州执信中学的刘琴老师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国旗制作活动”。“制作国旗”这一活动是上完《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后实施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态度端正与否和制作的国旗质量好坏为准,制作国旗所考核的主要是学生的态度,通过活动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普遍反映明白了制作国旗,必须遵照有关法律规定的尺寸比例来制作,否则不单违法,还会损害国旗乃至国家的形象。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较好地进行了团结协作,分工制作国旗,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本人就曾经组织过学生进行了历史演讲和歌唱历史歌曲的活动。通过活动,有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在历史课上勇敢地站出来演唱了《闪闪的红星》、《红星照我去战斗》、《东方红》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有的则用微型话剧的形式再现敬爱的总理在外交中的种种机智,或是十年中的笑话故事,从另一角度展示那个时代的无奈。

综上所述,新课程所需要的发展性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了评价学生的“将来”。

【参考文献】

[1]史永健主编.《全面讲解》(高中历史必修2).吉林教育出版社.

[2]任志宏主编.《优秀教案》(高中历史必修3).南方出版社.

[3]薛金星主编.《中学教材全解》(高中历史必修1).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4]《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华中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6]荣德基主编.《高中历史点拨》.学苑出版社.

[7]杨兆亮主编.《高中历史完全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

第三篇: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崛起让世人瞩目。回顾过去,我们国家经历了无尽的沧桑,曾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和武力侵略。踏着历史的足迹,我们中国人满怀信心展望未来,那是一个世界关注的国家,它的各项改革、进步都将引起世界的密切注意。未来的“世界大战”将是人才大战、国与国的“教育大战”,谁的教育优越,谁就可以屹立不倒。目前,英、美、日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掀起了教育改革浪潮。中国的教育改革核心――倡导素质教育之风电吹遍了祖国大地的城市和农村,试观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效果,硕果累累,特别是在城市学校,还在进行“教死书”的教师和“填鸭式”、“满堂灌”的古老课堂模式已少而又少,绝大多数都在试探着“新课堂”。“新课堂”新在没有固定模式,新在教师的灵活把握,新在学生乐学,新在开放,新在减压,新在交流,新在自信,新在成功。历史学科是他山之石。传统上看,历史除了告诉学生以前有什么文明成果,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涌现了哪些杰出人物,哪些地名、人名最重要的要求学生记住就行了,仿佛一节历史课除了认识、记忆以外别无它求,难怪有学生说历史课是古董课,历史教师仿佛都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僵尸”,死板不灵活。其实不然,历史课堂照样可以生龙活虎,相反,历史课在某些方面还具备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要设计一堂新颖的历史课,作为“导演”的教师必须从师德、知识到实践技能全面武装自己。怎样设计一堂课式开放的课堂,试以《中国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进行说明尝试。

1、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育人”的根本原则,但“育人”不单只通过“教死书”这种形式来达到,每一节教学内容要达到“育人”的目的,方式、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甲午中日战争”这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它应根据历史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方法。由于是初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他们至少知道一些日本的过去和现在,也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知识,因此选择“问题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展示教学法”、“读、讲、练三段教学法”、“情境复现教学法”、“助读教学法”等,试举一例。该内容在授课中可提这样一问:“有一个日本人,他叫阿倍仲麻侣,有许多中国人都认识他,比如唐朝大诗人李白、王维都是他的好朋友;有一个中国人,他叫鉴真,他双目失明,六次东渡到达日本,许多日本人都认识他……请问朋友们(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做学生中的首席、故应在某些课堂环节中应和学生身份、地位一致),阿倍仲麻侣认识鉴真吗?他们的故事能说明中、日之间的什么关系?”假如能得出“友好交往”的结论,教师便抓住契机可以深化问题了,比如,中日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程度如何?到清末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相关的问题便一个接一个,会让学生激情万分,教师应接不瑕,课堂因此而变活了。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甲午中日战争”这节内容要求达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还得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哪些该讲,哪些删去;哪些精讲,哪些略讲;哪些内容怎样板书、展示、带什么情绪,用什么语言、语调等都应在上课前进行创造性劳动――备课、课堂教学设计。因此,必须先研究学生对象,然后深人研究教材,创造性组织教材,最后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教书虽说是四十五分钟的过程,但教书过程无细节,处处是关键,必须让一堂历史课内容如高山流水般自然。“甲午中日战争”在内容设计上可按“天使(过去)――魔鬼(现状)――地狱(结果)――花儿与芒刺(未来)”板块设计。之所以要创新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从视觉感官和灵魂深处都乐于接受。

3、多方位的情境创设。“窗明机净”利于读书,“听轻音乐”利于快速进入学习情景,紫色、蓝色便于集中注意力……实践证明,设置一定的历史情景,使学生能主动获得知识,提高智能,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甲午中日战争”这堂课中,它的情景设置至少有四处。从形态上讲分成静态设置与动态设置两大方面。首先是静态情景。这节内容需要教室的环境颜色有绿色(象征和平、友好)、黑色(代表罪恶,因讲的是战争)、紫色或蓝色(代表平静、沉着,因为大家要理智、冷静的思考)、红色(代表激烈,激情,因为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会因为中国惨败的结果而愤怒,需要渲泻情绪)。

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转变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历史教材完全体现了新课程新标准的理念,删繁就简,图文并茂,教材结构新颖,是学生乐读爱看的教材。该套教材的知识点比同类教材要少,这就为学生的学习留出了空间。有空间,才有可能。从目前实验区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反映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比起传统教学大大增加。新教材还专门设计了学习与探究课型,学生在这类课堂,充分体现了合作交流与探究,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从被动接受状态开始走向了主动探究。目前,实验工作在向纵深发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在向常规课堂延伸。同时,活动探究课堂教学自身也在研究,如何在探究与交流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生成新的成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历史学科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式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望被打破,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完全有可能找到它应有的位置。

第四篇:浅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在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高中历史课标尚未正式出台,这不等于说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等闲视之,何况大纲和教材已有了较大改动,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1.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2.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①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②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正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3.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世界近现代史教学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只作为选修,必会削弱本身的地位,因此如何在两难局面上照顾学生对历史在古今中外内容的学习,是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初中阶段这些内容高一学生都已学过,但对初高中的要求深度、广度不同,中国古代史学生相对还熟悉点,但世界史内容他们是在初三学的,由于初三升学压力,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好世界史的内容。所以,若在高中阶段学生不接受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就会出现严重脱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教育“三个面向”中“面向世界”的要求;从微观角度来说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中国是世界一部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在高考综合科目考试中,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内容又是出题的“热门”内容。所以,高中生掌握世界史,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内容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这一点上决不能囿于大纲,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对高一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在给学生讲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时就不能单纯从中国国内历史的演变去考虑,而应将其置于世界历史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之中进行分析。新教材已注重到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认识,“引言”就很重要,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用好这些内容,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教材,找出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和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