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大多数学校开始注重对教学方式的调整。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还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需要进行改革。对此,该文就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改革当前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高中开展美术欣赏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够积极,缺少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改变角色,创设和谐的欣赏氛围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美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转变自身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创设和谐的氛围。如,教师在教学古代中国山水画内容时,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古代山水画的特点,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作品,如黄公望、范宽的作品等。这样做主要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促使学生对这些作品的风格进行交流。学生的交流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活跃性,增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之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得出的不同观点进行评价。对于一些积极发表看法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帮助学生理顺思路,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师改变角色、创设氛围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满足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开展专题欣赏,深化学生的审美情趣

1.以纵向的形式,承托作品背景,重现作品的意境

专题欣赏是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该教学环节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中以固定的欣赏专题进行教学。简单来说就是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著名肖像画《蒙娜丽莎》时,既要向学生详细介绍达•芬奇的经历,又要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较为繁盛的背景进行讲解。另外,教师还要适当引入其他相关作品。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欣赏作品,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作品的艺术背景,还会进一步学习和探究作品呈现出的特点,从而提升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2.以横向的形式,依托作品,突出作品的艺术特质

高中美术教师在开展专题欣赏课时,不仅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欣赏,还要选择一定数量且类型相同的作品,以突出欣赏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特质进行欣赏。如,教师在讲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时,由于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主要体现的是宗教和人文精神,教师在专题欣赏上就可以相应的背景为主题,即“宗教与社会文化”。在该专题中,教师可让学生欣赏相应的作品,如《犹大之吻》《最后的审判》等,并向学生介绍画家。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特质,进而认识欧洲绘画。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欣赏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山水画所体现出的意境。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先让学生体会相关古诗的意境,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古诗存在一定的联系,大多数高中生掌握的古诗比较多。因此,教师可结合这两方面进行教学。如,在陶渊明的诗作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表现出的意境与北宋山水画体现出的意境存在一定的相通性。将古诗与山水画相联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山水画,还能够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欣赏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得知,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高中美术教师需要重视美术欣赏课程,并针对自身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教师只有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培养出审美能力较强且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加元.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分析.新课程(中学),2016(1).

[2]胥霞.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教育研究,2017(24).

作者:周宁 单位:山东齐河县黄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