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管理探究(3篇)

继续教育管理探究(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二级管理模式已被高职院校所广泛采用。在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相关想法和措施,以提高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校院二级建制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理顺学校和二级学院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而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办好继续教育,使得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履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职能,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都采用了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笔者所在的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也是采用的这种模式。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继续教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代表学校履行管理、指导与服务职责,同时作为教学业务部门负责实施二级教学学院无法承办的职业培训项目和成人学历教育项目。而各二级教学学院作为具体的办学单位,参与到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负责继续教育项目的计划制定、教学安排、学员管理等具体工作。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学校对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归口管理,合理规划配置,实施考核监督;各二级学院能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充分调动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但由于继续教育学院和各二级学院在行政上是平级单位,继续教育学院缺乏对各二级学院强有力的监督与考核,各二级学院在实施继续教育各项工作任务方面,往往需要多方协调才能落实,从而影响了继续教育工作的效率。因此,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与协调能力以及各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和大局观念有较高的要求。

二、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一)明确继续教育工作的功能定位

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宏观层面上,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是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发展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高职院校内部应自上而下地形成重视继续教育工作的共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应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和学校规定,积极支持和开展继续教育相关工作。

(二)建立继续教育校级领导机构

为了确保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指导全校继续教育工作,必须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学校继续教育领导机构。高职院校应成立由一把手校长担任组长,分管继续教育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学工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各二级教学学院院长。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继续教育工作,规划继续教育事业的战略发展。主要职责是负责审议继续教育重大事项,审议继续教育相关管理制度,协调继续教育各项目工作的开展,审核、督查继续教育的经费使用等。

(三)实施管办分离,建立专职的管理机构与办学机构

要推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各院校首先要在制度设计上实现管办分离,成立负责统筹归口管理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的专门管理机构,设立继续教育管理处。该机构的功能是:规范继续教育招生、教学、管理、服务和合作办学等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代表学校与校外单位洽谈签署开办继续教育的协议;继续教育项目备案等。同时,继续教育学院不再承担管理职能,成为校属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在二级学院层面,亦应成立相应的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设立继续教育中心。

(四)处理好继续教育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人才培养是核心,也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职能。发展继续教育不能挤占正常的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同时要对人才培养工作有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开展的学历继续教育工作,让高职在校学生提升了学历层次,改善了学习风气;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了就业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继续教育活动,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间接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通过对行业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加强了校企合作的纽带,给相关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五)处理好继续教育专门管理机构与继续教育办学机构之间的关系

根据二级管理模式的特点,学校应出台二级管理办法的相关细则和工作指南,明确管理机构和办学机构各自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对于继续教育专门管理机构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各项工作统一规范,使得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在从事继续教育工作中能依规办事;二是作为代表学校职能管理部门的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将继续教育办学机构所承担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列入到学校对各个二级教学单位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中去,监督他们把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本单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奖励继续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办学机构,充分调动各方办学积极性,扩大继续教育办学规模,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另一方面,对于继续教育办学机构而言,也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本部门的继续教育相关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并报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备案;二是按照继续教育工作规范,积极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工作,确保继续教育质量,完成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服务任务。

(六)处理好校属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

应该在学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在任务范畴上做一些区分。对于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计划、对外招生宣传、录取、学生学籍、毕业审核及证书发放应由校属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负责,各二级学院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于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工作重心和业务范围上应有所区分。校属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更多承担的是学校尚未开设相关专业的职业培训项目和综合性强、专业涉及面广,且二级学院难以独立完成的培训项目,可以统一对外口径,统一教学标准。各二级学院则偏重于与自身专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类培训,这样师资更有保障、教学更深入、教育科研促进作用更明显。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必须要理清继续教育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种关系,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以期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效果,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

作者:王小红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晓丽,郑彩儿.论优化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二级管理模式[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4):115-117.

[2]周清明.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06(6):54-55.

[3]王兆娣.继续教育二级管理刍议[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108-110.

[4]李慧勇,陈莘,严虹,等.完善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之对策[J].当代继续教育,2014,32(4):18-20.

[5]李翠红,林世员,王林,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推进路径与政策建议[J].继续教育,2015,29(2):23-26.

第二篇: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摘要:

最近阶段,中国职业院校纷纷进行组织机构健全、会计教师培训改造、软件自主开发、标准作业流程规划等工程,旨在令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进一步将日常教学管理实效提升至较高的等级层次之余,为今后继续教育成本缩减做足充分的过渡准备工作。基于各类会计专业学生、教师和上级监管机构的支持,笔者决定针对日后中国职业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加以深入性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些许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操作要点

一、引言

信息技术如今在中国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中得到全方位普及,对于会计教学流程规范、继续教育管理实效提升,有着极为可靠的支持效用。归结来讲,开展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单单直接决定高校今后可持续竞争发展前景,同时对于高校设置的成人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等服务功能,有着极为强劲的支撑效果。经过和全日制教育模式对比校验,当前中国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水准明显不尽人意,所以尽快探讨出科学化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点,显得尤为紧迫。

二、进行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最近阶段,中国职业院校继续教育事业得到全面新生机遇,其间继续教育形式多元化且覆盖范围持续扩张,截至至今,不同类型非学历每年培训量已然提升至15000多人次,同时各类学历教育在籍学生数量为6000多人,而职业技能鉴定的亦有10000人之多。作为职业院校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承担的事务异常繁重,最为矛盾的是,继续教育管理难以共用职业院校既有管理信息系统,因此需要抓紧处理好这方面信息化建设事务,这样才能大幅度提升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实效,避免管理中耗费过多的成本费用。

三、针对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革建设的要点

第一,合理组织员工参与专业化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培训。想要切实改善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质量,第一要务便是组织一类熟练掌握高端信息技术的员工团队。在确保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客观性评估之后,相关管理主体就必须选取一些表现突出的会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令其透过会计信息化管理理论学习和相关案例分析,改善自身综合素养,为今后会计教学中各类信息技术问题轻松应对,积累实力。第二,加快推动信息化改革体制、标准和流程上的建设进程。信息技术最为核心的特征便是依照规章办事,即任何和会计信息化教育相关的事务,都必须依照预设的规章制度和合作流程加以操作。最近阶段,有关院校陆续出台和会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规章体制,包括《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等,同时更赋予一类标准化作业流程,涵盖了会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准备工作、实施步骤、后期处理要点等细节。截至至今,职业院校会计教师任何一次的函授学院报到工作,都会结合标准加以逐层贯彻,会计信息化操作教学效率自然变得愈加理想。第三,自主开发全新操作类程序和系统。依靠校内信息技术和师资等优势条件,在面对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过程中,许多会计教师都在确保掌握基础性信息操作技术之后,自主性开发应用相关程序和系统。如面对职业院校会计教育规模日渐扩张和管理压力日益繁重的状况,有关令导开始启动专接本管理平台项目,经历了各类优质化会计教师和技术型人员的共同研究过后,系统成功地得到开发并投入使用,使得会计专业新生报名、考试报名、学费收取、学籍管理、毕业管理等功能得到全方位的改良和整合,今儿大幅度提升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专接本的信息化管理水准,如今该类系统也得到省自考评组的大力认可。另外,许多职业院校还开发应用了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系统,其将教育、非学历培训管理、继续教育在线拍照和考试等管理系统完全融为一体,并且申请多项软件著作权。第四,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本身属于一类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便可顺利完成的,为了尽量维持该类建设工作流畅和高效性,笔者整理出以下规范举措:其一,构建起一类专业化会计教学信息化系统开发和维护团队,保证和预设信息化改建项目进展的同步性,同时交由继续教育机构加以牵头管制;其二,保证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的合理性,在机构年度预算之中列出专项经费,同时积极透过上级单位获取所需的科研经费;其三,维持各类机构的协同性。主要是凭借信息工程系统、网络中心等机构力量,使得服务器、存储、网络接入等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得运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长时期的职业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改建之后,涉及各类管理主体预设的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基本上得以顺利贯彻,并且和以往人工管理模式相互对比校验,明显存在优势性。现阶段中国正紧锣密鼓地布置拓展后轮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项目论证活动。具体来讲,信息化平台建设,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类背景下,作为专业化会计教师,要时刻铭记统筹规划、面向未来等规范性原则,长此以往,职业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接连赢取更为理想的成绩。

作者:郭清兰 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汉群.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3(01):155-162.

[2]刘珊.浅谈国内网络继续教育现状与未来[J].新课程学习(中),2012,11(09):77-89.

[3]吴志勇.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3,15(10):155-164

第三篇: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化的发展,继续教育档案管理逐步趋向信息化管理,本文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化的管理措施,希望有利于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信息化;继续教育;档案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扩展以及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项活动中都积累了丰富的档案资料,档案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使用的频率也在快速提高[1]。在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无力应对目前要求的情况下,推广并完善信息化档案管理措施就成了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最好的选择。

一、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为依据,也缺乏专门的管理软件进行管理。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随意性较大,对于档案文件的归档、整理方面还缺乏统一的标准作为参考。存在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分类、保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水平欠缺,业务素质不高,以及档案管理信息化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档案的管理效率不高、档案收集不全以及整理归档存在问题等。

二、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完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很多设备档案收集不全,各项资料的填写不规范,包括相应的修改、备注和变更等,加上学生对档案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使档案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要完善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对档案资料管理的监督力度,做一个完整的规划,各项资料要进行多项备份,利用信息化管理设备进行文字备份、图像备份,而实际材料也要分类收集。管理人员要多次审阅,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制定一个时间段对学生以往的实际纸质档案进行抽查,信息技术人员也定期要对网络平台的基建档案资料进行筛查,维护各类信息设备的安全性。通过完善信息化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基建档案规范化管理,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保证档案资料的质量。

(二)招聘信息化设备管理的专业人员及强化培训。

某些档案管理人员或信息系统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学生方面也缺少信息化设备的基建档案管理人才。对此,要加强对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引进信息化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直接保障,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可以通过在职技能培训,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知识,或到更好的学生进修。鼓励管理人员加强自身技能学习,参与信息化档案管理交流学会,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能力。同时在招聘相关档案信息系统技术人员时要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学历、个人态度和工作能力,以保障能引进熟练掌握信息化管理档案资料的人才。

(三)加大对基建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

当下,我国大多数学生的基建档案管理科的分配用房较少,档案资料、信息设备所处的环境也缺乏安全保障,不符合防湿防潮、防火、防高温等基本要求,很多信息化系统或设备没有进行更新或升级。因此,要加大对基建管理科的资金投入,要改善档案管理设备和资料的存放环境,保障其安全性。要设立独立的档案资料库房对资料进行分类存放,信息化设备仪器要和原始图文资料库房要分开,设置档案借阅室和办公室。同时购进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协同相关信息技术公司,开发一套符合学生的应用软件。安装局域网实现全院查阅平台,设置查阅权和使用权限。设备仪器需具备高分辨率扫描仪、三维立体图像储存。可对文件资料、声音、视频和图片进行统一管理,有编辑、查找窗口,有打印学生档案和统计应用等功能,方便归档。并和办公系统联网,实现不同部门之间档案信息的共享、接收和移交。应制定健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来规范信息化建设过程,并规范管理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等,使信息化建设过程更制度化、规范化。

结束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除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还提高了查询检索效率,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因此,要完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加大对档案资料管理的监督力度,要求对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对,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大对基建管理科的资金投入,改善档案资料的存放环境,以便于资料的借阅、存放和管理。进行全院联网,实现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保证学生信息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质量。

作者:谢书鹏 单位:烟台市校舍建设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田东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探究[J].兰台世界,2015,S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