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教学分析(6篇)

小学计算机教学分析(6篇)

第一篇:浅谈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进入计算机系统,大大拓宽了计算机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范围。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资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的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小学阶段变得极其重要。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它高效、高质地管理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它轻松自在地组织教学,从而使我们的小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全新的革命。本文就以我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自己对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基础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法制教育的意义;法制教育的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展性特点的新兴课程,在教学中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充分实现“人机对话”、“人机交流”,这为我们的小学教育带来新气象。教学中我们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它高效、高质地管理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它轻松自在地组织教学,从而使我们的小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全新的革命,从而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下面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创设兴趣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名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过程中的游戏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恰当地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这里的游戏包括比赛和益智游戏软件。比如在打字教学中,由于打字是枯燥乏味的,对知识的巩固,打字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定困难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就采取了比赛的形式,个人比赛,小组比赛等。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劲头十足,水平提高很快。益智游戏软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软件,它对学生学习起到辅助作用。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欣赏音乐、观看图片、倾听故事,甚至玩游戏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计算机充分地锻炼、展示学生的能力,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在教学中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点"的计算机学科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重任。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如利用现有条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还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直觉力。还有在教学中老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我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三、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计算机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本人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其它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的自律意识

很多学生会认为网络是自由的,可以在网上随意自己的想法、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样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一切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在网上仍需要坚持,虚拟并不代表虚假。同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宣传和学习《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学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网络。同时,采取有利措施避免学生在互联网上可能遭遇的各种淫秽和黄色垃圾信息的不良侵蚀,例如: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广告、淫秽图片和反动、***等,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过滤一些反动、淫秽和黄色站点。但是仅仅这些是无法让学生绕开不良信息的侵扰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的同时懂得自律,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由他律走向自律,做文明上网的小公民。

五、在信息课堂中实施法制教育的策略

(一)顺应学习内容的要求

法制内容存在于各种意识形态,只有学习内容要求和允许,才有利于结合法制教育;在网页制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对文章的转摘要注明出处,对于有版权的图片,不能随意转发,对于未经授权的软件不能私自提供下载;在多媒体信息处理章节中,学生喜欢恶搞,这时让学生了解肖像权等基本知识是课堂教学中所必须提及的;学生在线交流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线的发言若有涉及诽谤、污蔑性质的,或危害国家安全的法制内容,教师有义务制止并进行教育。

(二)把握学生心理的要求

每位学生对网络都很感兴趣,对信息文化的本身并不在意,教师必需因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在《音频和视频处理》课时中,以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引入,使学生倍感亲切,在引发心灵共鸣时隔不久,抛出任务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样,进行法制教育时,先让学生感受法制背后的伤痛,当学生心里感到震慑时,教师提出法制的威严,比如,学生学习防火墙软件时,教师可以通过木马软件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干涉,再提出相关的法制意识,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三)坚持长期教育的方针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法制教育需要长期的灌输,需要在多种环境中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和法制在不同程度上的危害。在开学第一堂课中,教师就得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课后关机和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全面提升法制意识。在新课程中,只要信息教学中涉及法制内容,教师就应该抓住机会进行教育,当然,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法制内容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要求我们自己去不断探索、总结、交流。同时。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展性特点的新兴课程,它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来共同关注。在小学计算机教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打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以及知法、守法的自律意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浅谈如何搞好小学计算机教学

【摘要】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和“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重要批示,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和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同时,教育部也在教基[2000]33号《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方法;合作;环境;组织教学

传统的电脑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给小朋友上《计算机的组成》的组成时,我避开了复杂难懂的计算机结构,从课桌上的一台计算机说起,首先给小朋友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大家看一看各个设备的后面有些什么。小朋友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弯下腰去查找,有的说显示器后面有两条线,有的说键盘后面有一条线,还有的小朋友说主机后面有很多很多线。然后我又引导他们顺藤摸瓜看看这些线都连到什么地方去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小朋友不仅了解计算机的各个设备,而且掌握了计算机的连接方法,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一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在学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电子幻灯片的活动,同学们自愿结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大家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策划、有负责收集资料、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另外各个小组之间还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局域网中共享。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三、利用网络教室构建学习环境

在信息社会,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教学平台或自己动手建立教学网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教师通过网上专题讨论为各个学生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在富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我尝试着引入了留言板、聊天室等网上交互方式,在讲解申请免费邮箱时,同学们都纷纷拥有了自己的邮箱地址,但是要发信时却不知对方的地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及时引入了留言板,让同学们将自己申请到的地址放在留言板上,这样不仅本班的同学之间可以通信,留言板上的信息同样可以让其它班级、其它年级的同学看到,这样交流的范围就变得更大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四、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中有一用《动画自己做》程序来制作动画故事,该程序为学生提供了背景、静物、动画角色等素材,十分地直观,操作也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只是随心所欲地将各种素材拼凑在一起,而并没有掌握到动画的制作方法。于是我提出了三个动画制作任务:1、让一个小朋友从左向右跑去。2、两位小朋友赛跑,要求同时起跑。3、两组小朋友进行接力赛。这三个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加入一个动画角色到加入两个动画角色,并要能控制角色的动作时间,最后一个任务要改变动画角色。学生在这一连串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面临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正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第三篇: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策略

“计算机”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小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小学生能在未来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我们要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兴趣教学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呢?以下是我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感情投资,使学生“想”动

感情投资就是教师对学生倾注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课师生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即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感情投资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为此,教师要明确表达对学生的爱。通过交谈和信息反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其生活,了解其思想动态,洞察其细微变化,和学生交朋友,让他们真正亲近你,热爱你,尊敬你,支持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喜爱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爱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先导条件。

实践证明,上述各种激发培养兴趣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教给操作方法,使学生“会”动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灵活、熟练、正确地操作键盘和鼠标来达到需要的目的。但我们不能让小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键盘和鼠标,而是要让他们明白键盘和鼠标的功能是指挥计算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怎样让小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呢?计算机游戏的操作就是最好的“导体”之一。计算机游戏的操作成为学生们对键盘和鼠标绝好的“练兵场所”,例如在《扫雷》和《纸牌》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必须熟练操作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和单击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的击键游戏中,也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键时,才能得到高分。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使用技巧会自行琢磨,不用教师多说,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为以后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并且建立信心。计算机游戏对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激发探求兴趣,使学生“爱”动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展开课堂学习。在给二年级学生上指法课时,如果单纯地照书本练习,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他们先掌握了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时候,我将《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中,使学生进入到一个专门练习指法的游戏天地中。只见字母符号从“天”而降,由慢到快,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键,才能击落它,如果正确率高就能得高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从而激发上进心,也将枯燥乏味的指法课变成了游戏。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输入速度。

四、发展特长兴趣,使学生“乐”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第二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乐土,它不仅打破了教学中全体学生齐步走的局限性,更使部分学生通过互相探讨、交流和学习,获得更广更深的知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在第二课堂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根据知识水平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发展他们的特长。比如:我在第二课堂中安排了文字编辑、漫游Internet网和编程三个兴趣小组,参加文字编辑的同学不仅学习文字录入、编辑的技巧,而且利用所学知识编辑班级作文选,负责设计板报。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设计出了一期又一期内容丰富、封面精美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作文选、板报,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夸奖。漫游Internet网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学校计算机与因特网连接,通过网络查询、浏览有关信息,讨论有关“话题”,开拓视野,还结交了一批网友。编程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用LOGO语言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阶段,不仅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简单常识和基本操作,而且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应用上。选择、编制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四篇: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策略

"计算机"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小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小学生能在未来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我们要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兴趣教学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呢?以下是我粗浅的看法:

1.注重感情投资,使学生"想"动

感情投资就是教师对学生倾注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课师生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即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感情投资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为此,教师要明确表达对学生的爱。通过交谈和信息反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其生活,了解其思想动态,洞察其细微变化,和学生交朋友,让他们真正亲近你,热爱你,尊敬你,支持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喜爱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爱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先导条件。

实践证明,上述各种激发培养兴趣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长期不懈地努力。

2.发展特长兴趣,使学生"乐"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第二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乐土,它不仅打破了教学中全体学生齐步走的局限性,更使部分学生通过互相探讨、交流和学习,获得更广更深的知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在第二课堂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根据知识水平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发展他们的特长。比如:我在第二课堂中安排了文字编辑、漫游Internet网和编程三个兴趣小组,参加文字编辑的同学不仅学习文字录入、编辑的技巧,而且利用所学知识编辑班级作文选,负责设计板报。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设计出了一期又一期内容丰富、封面精美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作文选、板报,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夸奖。漫游Internet网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学校计算机与因特网连接,通过网络查询、浏览有关信息,讨论有关"话题",开拓视野,还结交了一批网友。编程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用LOGO语言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适时引导,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推波助澜

3.1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创造性思考。一位哲学家说过:哲学始于惊奇。新奇的事物往往使个体产生惊奇的情感,对打破人的思维定势与惰性有重要作用,能启发人的创造性思考。学生如果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好奇,他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对这个问题进行主动、积极地研究,产生创造性的结论。可见,兴趣和好奇是创造良好的开端。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媒体单调僵化的面孔,使得课堂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造性活动。"想象是创造之母",想象能力越强,人的创造能力就越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该是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想象不是凭空的,它需要有所依托,它需要不断地刺激,而我们知道,视觉对人的刺激远远深于听觉,而如果把视觉和听觉加起来,那么起到的效果就会更好,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它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4.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参与

学生是一个个鲜明的个体,因先天因素、家庭环境与认知水平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中,学生基础知识与接受水平的不同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提出一致的要求,而是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法,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主动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进行分层教学的首要条件是进行学生的分层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是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对于他们,我提出侧重理解且有探索空间的问题B层次的学生是基础与接受能力一般的对于他们,我提出一般性的问题。C层次是基础与接受能力较差,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学困生。我侧重于提出基础性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护所有学生学习的自尊心,使全体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以更大的学习动力参与到今后的学习中来,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道德规范教育

摘要:随着计算机教育的迅速普及,对计算机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参与。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道德教育;必要性;途径;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正在向普及化方向发展,信息课程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笔者认为,在普及电脑知识,教会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对中小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在接触计算机的同时,能够真正获取知识,从而健康地成长。

一、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计算机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进步,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发展,实现了知识传播方式的质的飞跃。但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计算机领域也不再是一块清净之地。计算机病毒、黑客、色情网站等,这些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的计算机“病”,成了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大敌人。

从学校教育来看,信息课程尽管已经开设,电脑技术也已在传播,但与此相配套的计算机道德教育相对滞后,而信息技术又相对超前,这就造成了当前青少年计算机道德教育问题的日益严重。加之社会上的各种形式的电脑培训班、网吧等场所,一些业主只顾经济利益,电脑硬盘里都隐藏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就网络聊天而言,一些色情的不健康的词汇和不雅图片更是令人不堪入目。不少家庭由于平时缺少必要的监管,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子女或沉迷于游戏,或误入色情网站,导致“中毒”,甚至导致犯罪,其教训可谓深刻。

从国外一些计算机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情况来看,计算机道德教育也是不容乐观的。一些学生将网络当作“施展技能”的天地。网络便成了许多小黑客搞恶作剧的场所。2000年2月7日,雅虎、美国电子港湾等几大门户网站个个都像醉汉一样步履蹒跚、反应迟钝,原来是黑客们搞的鬼。这起全球最严重的黑客事件造成1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一名化名“黑手党男孩”的黑客竟是一个小孩子。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势在必行,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计算机及其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媒体,突破了时空的束缚,实现了对信息资源共享,它大大地方便人们更广泛地传承文明、交流信息,这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一些网络名校,让无数莘莘学子圆了“成才”梦。

1.社会要重视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

面对病毒、黑客的袭击,电脑界也正面对严峻的考验,笔者以为,除了要从技术方面解决外,当从源头抓起。为了严厉打击黑客,各国政府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早在2001年12月28日,就推出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这为惩治黑客,破坏网络安全的人提供了依据,一批“黑客”先后落网。打击“黑客”、封杀色情网站,杜绝这些计算机“病”,是治源治本的一种有效途径,定将为计算机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对社会上形形式式的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进行清理整治。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青少年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家庭要重视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

在家庭教育方面,计算机已经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学习的好工具,如能合理运用,定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但父母事先也要充分考虑到计算机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防范。首先,是给电脑装上“防火墙”,以避免计算机给教育带来的不利因素。其次,在言行方面,给孩子以有益的引导,使计算机在教育中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最后,要多与孩子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

3.学校要重视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

学校要制订有关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教育当以人为本。尽管计算机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但是,计算机还仅仅只是机器,它只能按人们预先设定的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离开了人的智慧、人的操作,它永远只能是机器。“电脑”代替不了“人脑”。因此,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电脑教育教学的同时,仍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法律意识和道德感,增强学生的自我素质,反病毒、反黑客。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获取更新更多的知识,而不可沉迷于娱乐、游戏之中,要让计算机变为学生学习的益友,能自觉地维护网络信息资源,让

网络变得更明净,让网络信息的源头不断有“活水”,让更多人去共享。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计算机,切不可搞恶作剧,破坏网络信息资源。

今天,享受计算机这一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为人类带来的利远大于弊,但究竟如何才能用好计算机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以为,要从娃娃抓起,普及计算机道德规范教育,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开展综合治理。

人类渴望蓝天,电脑呼唤文明,网络需要安全,我们中小学生也离不开电脑。愿这朵文明之花开得更鲜更艳!

第六篇: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兴趣学习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爱好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要在认识倾向,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牵引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表现最为明显,因为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乏味、枯燥的练习和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毫无吸引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培养兴趣;教学模式

1优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创设情境教学,给予学生感官的认识,并使学习者进入情境十分必要,特别是面对的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更要注意运用形象法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如《认识计算机》一课教学时,由于农村的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时,怀着好奇、畏惧的心理,很“看看”计算机可以用做什么,更想切身“摸摸”计算机体现一下乐趣。此时,学生热情高涨,都想体会一下,顺势就抓住学生心理导入新课,问道:"你了解计算机吗?"、"计算机能做些什么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紧接着告诉学生我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演示,通过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此时,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模糊了,知道计算机可以进行制图、制作动漫、编辑文字、声音,演算等工作,明白计算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想法。此时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倡协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协作学习是指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刚开始进行计算机课时,不急于进行教学,而是先了解学生情况,然后进行分组,将同桌两人分为一小组,6个同学组成一大组,并要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互相配合,“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懂就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共同进步;各小组之间还要进行竞赛,已互相促进。如在综合训练时,让学生玩“游戏”,通过屏幕滚动的字母,让学生按对应的键盘,且要求指法正确,这样放手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同桌帮助指正错误。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这样就激起学生们的好胜心,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对于集体的比赛,只有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获胜。让学生明白在竞争中掌握本领,培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学的良好品德。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3加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即模仿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小学创新教育的主要模式。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学也不例外。通过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敢于创新,要去创新,让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质的提高。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学生间进入互动,自由讨论,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培养创新能力目的有机结合。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最好检验方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教材特点联系实际情况,有目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得到飞跃,。然而计算机科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将眼光放在课本上,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做到学生的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是小学生的天性,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的最好教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教LOGO语言时,我先利用LOGO语言趣味程序演示其绘图和演奏音乐的功能,而美丽的图形和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从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学生迫切学习新知的心态下,讲授了如何使小海龟向前走、转弯、捉迷藏等命令,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命令编制过程,令海龟随时等候指挥,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指挥海龟构成多种美丽奇妙而有趣的图形。兴趣引诱了学生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画出了电脑、学校、军舰等图形,还画出了一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的图形,可以说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5利用投影,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很多学校都买了计算机,由于资金问题,暂时还不能实施大屏幕教学和网络教学,这样就出现了教师在讲台演示,而由于显示器屏幕小,学生多,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的难题。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我想到了学校常用的幻灯机投影放大,不但解决了上述难题,而且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集中了学生注意力,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生“DOS操作系统常用命令”一节时,将使用DIR命令带参数和不带参数后的计算机屏幕显示内容分别制成幻灯投影放大,使全班学生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些不同显示结果,然后让他们自己根据这些显示结果,找出显示方式的不同点与共同点,从而总结出什么时候用DIR命令时不带参数,什么时候带/P参数,什么时候带/W参数。通过对比,学生很快掌握了显示文件目录命令的使用方法。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小学计算机教学虽然不难,但要讲好这一门课却不容易。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充分运用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通过学生的实践,坚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定得到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