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幸福感与家庭教育论文

高职学生幸福感与家庭教育论文

1幸福感的产生和不同的原因

高职学生在高职学校的阶段处于受教育阶段,这期间高职学生的认识慢慢地从自身转变到了与他人的对比中,在此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基于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认识和自身现在处于的状况总结后得出的自己的定位。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深入高职院校剖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现状,也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比如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热情不高,他们对各类活动不热心,存在被迫心理,如班级组织民主生活会,部分学生认为是多余;学校组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演讲比赛,一些学生不愿参加;对国内外重大的事件,表现出冷淡的态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高职学生的幸福感各尽不同,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学习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与同学的对比,各种压力导致幸福感的差异。在校学生最大的交集就是学习这件事,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成绩将对学生自身的认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高职生在学业上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让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改变命运,但有时目标往往不切实际,导致他们常常处于一种紧张和压力之中。

(2)家庭环境的比较导致的心理差距。在校高职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这样就使得在课余生活中每个人对于自己家庭的认识有着不同的差异。通过长时间的相处与了解必将产生幸福感的差异。这种幸福感的差异本质上不是家庭的差异,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对于自己家庭的认识,并不代表实际家庭状况的差异。

(3)情感的发展也对幸福感的产生有一定影响,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异性的兴趣刚刚形成。在此过程中会对异性产生一种莫名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的存在使得学生在自身情感体验方面有了新的体验。情感的发展也就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幸福感的一大因素。

(4)对于自身身体的认知,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成长并不是对等的,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性。在这种差异中会产生学生身体状况的差异,这就对学生关于自身认知产生了困扰。如果这种困扰没有很好的引导和正确的认识,也会在幸福感认识的过程中产生障碍,以此作为幸福感评判准则产生主观的幸福感差异。

(5)少数高职院校大学生不能全面了解社会,认识趋于极端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卑感普遍较重。他们虽然也是当今的大学生,但因为学校和社会对高职院校宣传不够,社会上对高职认识模糊,有的人还认为是职高,加之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心里就不愿就读,但最后迫于形势又不得不读,因此影响其幸福感。

2不同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幸福感产生的影响

对于不同学生产生不同幸福感因素大致有以上五种。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对于每个高职学生是一致的,之所以幸福存在差异除了个体的差异外,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教养的方式也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原因在于个体的差异往往是普遍存在,这种差异并不是主观能够改变的,但是幸福感的产生除了对于差异的认识外也有对于自身认识的评定。而自身的评定就是在家庭中产生的。①家庭作为一个人在社会生存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场所对于学生对于社会最基本的认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②家庭中的关系使得高职学生在其家庭生活中没有戒备心,而父母作为日常生活的主题必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③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背景的种种差异使得家庭的教育中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差异,这种差异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建立起着最重要的决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最早影响个体的社会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影响也在不断积累沉淀,从而在孩子们的个性结构中逐渐反映出来,同时这也影响着个体将来的发展。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NancyDarling,LaurenceSteinber,1993)。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的童年以及其性格,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并且父母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父母的理解、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保护、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然而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的众多使得每个家庭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并彼此不相同。这其中有家长教育背景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所在城市的差异等等众多因素共同决定。但依然可以总结出几种类型,通过观察发现这几种类型的家庭教育背景下对于高职学生的幸福感产生有着共性的影响。

(1)首先是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间接影响子女的思想。并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影响处在家庭里的高职学生。大致趋势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事物的认识越客观,子女对于自身的定位最客观准确。父母文化水平若比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能力差,许多家长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一般经验教育孩子,不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难以做到科学育人,将不利于学生幸福感的形成。

(2)其次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程度。家庭中孩子作为尚未成年的个体,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这种关爱的缺失或者过剩都将对学生自我认定产生影响。父母关爱过少将使得学生在社会中产生自卑的心理,不利于幸福感的建立。

(3)家庭和睦程度,高职学生幸福感在产生之前家庭幸福感就会存在。这是由于家庭幸福感总是在人生很早的时期就产生了。家庭和睦程度影响家庭幸福感程度,家庭幸福感间接影响自身幸福感程度。

3高职学生幸福感建立中对于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庭教育在不同的角度都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幸福感,有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家人的共同努力改变的。有些虽然不能在很短时间内改变,但是通过其他方式的变通也能产生对高职学生幸福感建立有益的影响。就目前探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首先要提高高职生家长的素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良好素养、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对引导高职生积极进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家长要不断充实学习,用最新的理论观点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且对于大是大非问题,要坚持原则,不能颠倒黑白,唯唯诺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意自己言行对高职生的影响。父母为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高职学生幸福感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

(2)在高职学生幸福感建立之前建立气氛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幸福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才不会有畸形发展。这种环境下的成长也将更加注重于自身优势的发展,避免了其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高职学生幸福感的建立。

(3)对新时期的高职生来说,在思想上还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容易产生行为的偏差,需要有人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指导,而在现有的辅导员制度下,学校辅导员一个人需要面对的是300多名学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异常现象。而作为家长,子女上大学之前的陪伴者,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当孩子在思想和行为上有异常表现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干预,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其幸福感的确立。

(4)在家庭中主动鼓励并对子女提出积极上进的要求,并在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积极了解和参与到孩子的情感世界中,同时,高职学生应该树立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控制自己的生活是与自己的努力有极大关系的,要把自己和别人取得的成绩看做是努力的结果,那么自己也能刻苦学习,建立自己的信心,从而提高幸福感。

(5)尽量多进行全家一起的聚会,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孩子建立自己自信心,并懂得社会的构成,在此过程中懂得合作和理解别人,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也对自身的认识有更加准确的定位。重视家庭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关系。

4结语

高职学生幸福感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和家庭教养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学生在家庭背景中形成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通过家庭教育方式和教养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相关的关系。

作者:陈赛珊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