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初探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初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要理解其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内涵和学科属性定位入手,分别分析学科中体现的科学性、意识形态性、理论性、应用性,及其统一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性;意识形态性;理论性;应用性

一、学科属性之一———科学性

首先,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学者的不断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了一门新兴科学。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以及正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研究对象;以批判的方法论、实证方法论、诠释学的方法论为基础,发展出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包括张厚粲、郑永廷、刘建军等学者的庞大的研究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些学术成果也被人们承认、应用。以上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鲜明的科学性这一特点。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其指导思想、方法以及内容上。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的。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将科学性与革命性二者相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因此科学性这一特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已经得以体现。另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变化而来的,是与之一脉相承的,几种思想共同构成了当前我们所坚持并将继续坚持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第二,方法的绝对性是受多种社会因素综合决定的。如“灌输”曾经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一种教育方法,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日益复杂,再片面强调“灌输”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得非科学化。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包含信息论、系统论等科学的方法论,方法体系内容更加丰富,适应各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研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也体现了明显的科学性。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理论说服群众最终转变为实现用理论掌握群众,因此就一定要具备科学性以及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高度真理性,其内容就必须具备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一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同时,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是科学的。综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因其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自己的学者队伍,也有自己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对这些成果的享用和评价方式,以及科学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而具有科学性。

二、学科属性之二———意识形态性

对于“意识形态”一词,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描述,但都包含一个共同特点:将意识形态当做一个政治哲学和上层建筑的基本范畴,反映的是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因此,根据“意识形态”这一词语本身具备的阶级性,我们可以认为“意识形态性”体现为政治性和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一般被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虽然看法不一,但阶级性、政治性、群众性等都被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性”这一属性也被理论界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上就能够得以体现。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功能及其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意识形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一,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为一项属于特定社会阶级的活动,总是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相联系,服务于党的根本利益和统治要求,因此意识形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得到体现;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为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其中意识形态功能体现为———向受教育者传播和灌输意识形态的作用,从而达到社会整合,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的目的。任何社会的统治者都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从而向民众灌输其主导思想意识,巩固其统治地位,实现其统治利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根本性功能之一即为意识形态性。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性也体现了这一学科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虽然是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的,但其核心的意识形态内容却一定是固定不变的,若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丢失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要的特性之一即为意识形态性。综上,我们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需要服务于一定阶级的一定政治目标。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实践”这一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独立学科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而这种意识形态性也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在学科中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存在并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其能够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能够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趋势,还要保证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才可能存在和发展,这体现了意识形态性;而其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又必须符合时展,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这体现了科学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需要以科学性来支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的,学科体系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从根本上说,二者辩证统一,互为前提,互促互进:意识形态性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客观真理,必须借助科学的理论成果才能真正说服人,从而达到阶级统治的政治目的;同时科学性也需要运用一定的政治目标,政治手段才能实现。因此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是统一的,是相互结合的。

四、学科属性之三———理论性

首先,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的理论基础,还是其教育与研究的主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价值性以及系统性等特征自然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具备理论性这一特征。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理论虽然不能代替实践,但它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当理论足够“彻底”,即可以“说服人”并“掌握群众”最终成为能够与其他事物对抗的“物质力量”。这既肯定了理论的重要性,价值性和科学性,也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与达到“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这一学科功能,而这个功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这也体现了学科所具备的理论性这一特点。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具备的高度的理论性还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构成这一问题,学术界虽然存在着不同看法,但当前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四个部分。这一结论的形成是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发展、完善的,因此体现了学科的理论性的特点。综上,思想政治教育解释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就在于其理论性。高度的理论性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的理性标准之一,因此从学科建设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认为,没有理论性,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根本无法建立起来的。

五、学科属性之四———应用性

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得以产生,最初是因为政党迫切的应用需要,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实践产生之后才逐渐获得发展,这一学科的发展以及建立的目的也都依赖于应用,因此应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必不可少的学科特性之一。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中就体现了其鲜明的应用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与一级学科相同的学科内涵和特点之外,还具有与其他四个二级学科不具备的特点,即应用性或教育性,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育中,这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的应用性也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的作用上。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从真理性的理论向能够被人们更加广泛接受的实践转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发挥这个作用就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因而必然具有高度的应用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的应用性还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现实社会以及现实的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上。因此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到人民群众中,解决人民思想意识问题,将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认知,如果仅仅停留在其自身对理论的理解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具备的应用性特点在这一点上也得以体现。综上,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独特的现实性与实践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体现出了应用性的特点。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应用性作为其必不可少的特性之一,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能够得到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六、理论性与应用性在学科中的统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中,理论性与应用性在其中互为前提,在二者的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不断得到发展。在这里我将理论性看作认识,将应用性看作实践,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为基础,探讨理论性与应用性之间的关系。首先,应用性是理论性的来源、发展的根本动力、最终目的和检验的唯一标准。因此理论要关注现实问题,要考虑理论的发展方向就要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理论的发展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如果在现实中没有可以发挥作用的机会,理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更没有发展的必要。在应用中,理论得到检验,从而不断发展完善。另外,理论性对应用性也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能够指导应用,错误的理论会对应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4]孙晶.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

[5]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7).

[6]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Z1).

[7]刘建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及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

[8]张想明杨红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科学性、文化性及其关系[J].前沿,2013(1).

[9]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规范与建设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2013(7).

[10]伍丹.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11]黄世虎.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12]佘双好.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及发展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1).

作者:安文卓 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