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育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育学论文

反思理论下教育学论文

一、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历史考察

1“.学日”阶段。

20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在《教育世界》中引入教育学,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开始在中国传播,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及班级授课制的普及,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在当时的教育界风靡一时,人们对五段教学法很是痴迷。在这之前,我国只有《论语》、《学记》此类的古典教育著作,这些都是基于个别化教学的背景编写的,而且论述比较零散,无法适应班级授课制的大趋势。

2“.学美”阶段。

上世纪20年代,杜威来华,将实用主义带入中国。其他学派的教育学说及教育著作也陆续被引入国内。

3“.学苏”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热潮。主要表现为翻译苏联的教育学,邀请苏联专家来讲授教育学,还有积极引进苏联教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甚至是把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当作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经典著作来读,却忽视了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956—1976年期间,我国学者开始积极探索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

阅读全文

Seminar哲学和教育学论文

一、Seminar简介

(一)Seminar的由来

18世纪初期,教育家弗兰克在自己创办的师范学校中使用了一种新式教学手段——Seminar。起初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引入德国哥廷根大学。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引进此种教学方法,从而推动了美国大学学术的快速发展。霍尔于19世纪90年代,在美国建立了著名的心理学Seminar。至此,Seminar成为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

(二)Seminar的基本步骤

1.主持人介绍。

介绍本次Seminar讨论的主题,并概要简述相关问题。

2.主题报告的宣讲。

阅读全文

学科范式下我国高等教育学论文

一、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学科合法性基础尚不牢固

学科合法性是指某个研究领域或学科作为一个学科何以可能,即合乎学科的标准、规范,得到学术共同体认可,为高等教育体制所接纳,在大学里获得建制,得到政府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资助。换言之,一个新学科的合法性可以分为行政合法性、社会合法性和学术合法性三个部分,其中学术合法性是一学科区别其他学科的关键所在,是该学科合法性的基础。有专家指出:“学科首先是一个以具有正当资格的研究者为中心的研究社群,各个体为了利于互相交流和对他们研究工作设立一定程度的权威标准,组成了这个社群。”无疑,整个学术社群或学术共同体对于高等教育学的认同,是其作为一门学科合法性的关键所在。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直接以学科设置切入,是以学科建制发轫,使高等教育学在事实上成为一门“学科”,已具备作为一门成熟学科的外在建制的支持与保障条件,达成了一门学科的行政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但其内在建制尚未建成,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规范性、科学性等还没有得到学科同行的充分认可,学术合法性这一最为根本的层面尚未达到。毕竟自己称自己为“学科”或被政府设置为学科,并不是学术界判断相关研究能否称为或成为一门学科的充分条件。学科设置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或政治行为,与学科自身的学术合法性关系并不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学虽然在制度上已经学科化了,但在质量和内涵上并没有完全达到,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是还没有达到学科成熟标准的“应然”学科。

(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确立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需要的推动下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建立起来的,而非学科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发形成的,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高等教育学很快就确立了其在教育科学界的学科地位。但“由于缺少学科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建构学科体系所必需的基础,所形成的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带有明显的模仿特征”。考察中国高等教育学产生的历史不难发现,模仿的对象是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高等教育的工作体系,特别是其理论体系直接脱胎于普通教育学,从研究对象到学科内涵都相当一致,只是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增删,原创性较少。这种理论体系的模仿性反映出自身理论研究的匮乏,表明其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再就是,近10多年来,不少学者围绕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理论体系建构上存在思路单一问题,总容易陷入‘逻辑起点’的误区”。多数学者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找寻上,以便从抽象到具体,进行层层推导,逐步展开,构建严密的逻辑体系。但实践表明,这种僵化的学科建设思路和单一的体系构建模式成效并不大,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三)方法体系规范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多学科研究在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也取得良好的成效,但却很少运用于学科建设。虽有学者尝试利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学科问题,但由于缺乏理性的选择、学科间理论与方法兼容性的考量,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简单套用、移植和复制现象十分普遍。试图把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直接往高等教育学科这个“筐”里面装,结果导致多学科的资源无法被有效利用。再就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问题研究交叉融合不够,甚至存在着相互排斥的现象。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基本上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引导着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方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以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是理所当然的,它在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合法性来源。但仅仅是围绕着问题转,而没有学科理论的深入研究,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便会失去方向和灵魂,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和“泛化现象”,回答与解决实践问题难以有说服力与穿透力。另一方面,有些研究者的心中只有“纯粹的学科”,无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直面高等教育实践不够。脱离实践的理论往往苍白无力,以至于研究出来的成果空洞、晦涩,对高等教育实践作用甚微。其实,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理论基础,而后者则可以为前者注入新的实践源泉,有助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阅读全文

实践性教学与公共教育学论文

一、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何谓实践性教学?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扬州大学陈军博士认为实践性教学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将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二是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曾对实践性教学作过精辟的论述,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性教学的各种教学的总称,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注重和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感受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既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非常重视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强调以实践性为主。可见,实践性教学是一种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强调师生直接参与的教学。对于师范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来说,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教育学基本理论教学而言的,它要求将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强调主动性、突出参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教育学基本理论教学相结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比如公共教育学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育学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学生试教、组织学生观看与讨论教育教学影视作品等;二是为师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比如课前演讲、三字一话训练、教学技能展示等;三是教育调查、教育参观、教育教学设计、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从公共教育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分析看,它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一些实践性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的为师技能得到锻炼和培养。第二,在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中,学生有较高的热情,主动性较强,积极参与,直接体验与感受,有助于学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第三,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而且更多地通过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等实践来开展。

二、加强公共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价值分析

1.从理论学习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这种学习又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主要是以教育学教科书为媒介,通过教科书陈述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来进行的。由于教育学理论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间接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滞后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时,常感到困惑与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实践性教学训练,学生就会不仅觉得教育学课程是花架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对掌握了的有限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也会很快遗忘。因此,为了便于学生较好地掌握教育学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注重教育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着力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可视、可感、可操作的现实环境中体验,由外在于学生的“公共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达到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真正掌握之目的。

2.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习得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育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率,它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师范专业学生未来从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习得在今天的培养活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习得?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仅凭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教育学理论学习是不可能真正获得与提高的,只有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身临实际教育教学情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活动,才有可能形成。比如,课堂教学技能的习得,就应该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当“教师”,以教师的身份不断尝试、体验。可见,学生将来从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的。

阅读全文

微格教学护理教育学论文

一、概念介绍

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ing)作为其中一种日渐兴起的教学方法,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简化,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常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微课堂”等。RemeshA在研究中指出微格教学法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知识获得阶段、技能实施阶段、反馈、转化阶段。微格教学始源于教师训练教学技能。近年,国内学者对微格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也在逐年增多,尤其是针对技能训练方面的教学过程。其中应用在护理领域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包括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分析,具体实施过程,评价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我校2012级护理专升本、2012级护理四年制本科学生共计122人,在其《护理教育学》课程中应用了微格教学法,其中男生8人,女生114人;年龄介于21~24岁,平均年龄为(22±2.3)岁。

2.方法:

教学实施过程:①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微格教学法的主要内容、目的、实施过程、评价等具体内容的理论指导;②学习有关教学技能、备课编写教案;③学生模拟教师角色,进行教学约为5~15分钟,用摄像机记录下来;④观看录像;⑤自我反馈;⑥讨论分析(填写评价表),评价内容包括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调查内容:从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自身提高与表现、评价与讨论五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对上述五项内容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分值设定采用的是5级赋值,即“非常满意”至“非常不满意”,分值依次为5~1分。了解学生对微格教学法的课堂总体满意度情况。研究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

阅读全文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有一些问题尚待有效突破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框架已经形成,虽然许多理论认识都还有待深化,但对以下几个问题寻求突破则更为迫切:

1.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作出了不同的观点提炼、归纳和表述、论证,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理论掌握群众”等,研究基础很好。不同的理论表述都有经典著作的理论依据,都揭示了同一实质。“理论掌握群众”的观点,不仅意味着领导集体既要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教化,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而且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求真理的力量与领导集体人格力量的统一,否则理论掌握群众便难以实现。但是,这一理论是否能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究竟如何表述更好、更科学、更准确,尚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理论交锋,深入比较论证,实现综合创新。

2.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问题。

有的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要求这两个规律。不少研究者则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中,多概括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即适应超越规律。这两种研究是否都有必要,还是只要一种?如果两种观点都正确,那么它们是什么关系?一般来说,规律不宜提得太多,但有一种意见认为,规律是可以分层次、成体系来认识和论证的。显然,在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前提下,亟待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早日达成有学科特色的共识。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范畴问题。

阅读全文

思想政治哲学思维的教育学论文

阅读全文

我国小学教育学论文

一、小学教育学面临的问题

小学教育学作为师范生就职前一门重要的学科,应该为培养优秀的师资打好基础教育,提高师范生的教师技能。但是,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小学教育学的教学状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培养的质量。造成这种情况的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小学教育学的教材更新换代速度慢,已经与现代的小学教育脱节。教材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缺乏新意与实际操作训练。小学教育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教会学生理解教育,学会教育。但是理论知识过于繁多,就会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非常的枯燥无聊,就只是与小学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堆积,并不能真正学到如何去教学。其次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小学教育学中的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理解体会理论知识。师范生基本上都是大四才会有实习的机会,理论知识如果不经常使用就会遗忘,也就失去理论知识的价值了。另外是因为高校的教授小学教育学的教师们,大多都是很少真正接触过小学教学,无法向学生例举生动形象现实的例子。而且大多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上课的生动性与多样性。还有是因为学生们对小学教育学的不重视。自认为小学教育学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认为只要到讲台上讲几次课,自然而然也就清楚该如何教学了。简单来说,小学教育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种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是教材陈旧,不能与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其次是实践过少,无法达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是教授小学教育学的教师们,没有一线教学的经历,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还有就是因为学生们对小学教育学的不重视。

二、采取积极的措施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分析了解问题是最关键的,面对问题采取措施是最重要的。虽然,小学教育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应该紧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性对措施。首先关于教材的守旧,过多的理论知识的问题。虽然教材的编订是由专门的人士进行,但是也是需要集结大家的力量。在学习教学中有新的发现新的观点,都可以与编教材人员联系谈谈自己的想法。凝聚每一滴水,便可以形成大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在一起进行讨论,取其精华,才能编纂出优秀的教材。其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问题,教师与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可以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可以举办相关的赛客等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再者教师缺乏一线实践的经验,忽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的问题。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不仅仅将课本上的知识教授于学生,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反省自我,改进教学。小学教育学的教师们虽然很少有机会亲身接触一线的教学,但是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了解一线小学的教学情况。现在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都组成团队,研究小学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这个学科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当播放优秀小学教师的授课视频,适时向学生报道现在的小学教学情况。教师们应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可以让学生讲解某个章节;可以与学生讨论某个教育方法的利与弊;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学教育的调查研究。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不重视。学生们首先应该重新认识小学教育学,正确对待这个学科。小学教育学是师范生必须通过的一门考核课程,对于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作为师范生眼光不应该仅仅盯住课堂,课堂教师所能传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是应该利用高科技产品,多方位全面的了解小学教育的现状,学会思考小学教育现在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既然已经是成年人了,就不应该幼稚到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听某个课程。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不能过分以自己的标准评判教师,学会适当宽容教师,有些教师年龄很大,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发展,不能够与时俱进,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所以,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小学教育学。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教育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教育学课程教材观念陈旧,教师教学方式单调,学生不重视,实践机会少,造成小学教育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教材的编纂,集结大家的智慧,编出与小学教育紧密结合且适合教师传授的小学教育学教材。教师应该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也应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们应该正确认识小学教育学,不能因为教材的枯燥,教师的守旧,就因此放弃小学教育学。学习本就是自己的事情,而且自己也是学习的最大受益者。不应该幼稚地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放弃学习。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小学教学情况,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学会思考关于小学教育学的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师技能,不断发展自己。

作者:杨芳 单位: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