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师培养模式下教学改革现状

卓越医师培养模式下教学改革现状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文简称“纲要”]中已经提出了关于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的计划要求,可形成国内医学教育工作与国际教育之间的接轨机遇,促进医学教育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医学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夯实人才基础[1]。且在卓越医师培养模式之下,可促进临床医学教育方面的改革创新,使得临床医师的工作能力全面提升,不仅可以适应国家的医学事业发展,还能满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下的人才需求。当前,我国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脱节的问题,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稀缺,教育工作水平较低[2]。因此,在时展的背景之下,应积极探索医学新形势之下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完善的计划方案,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培养临床医师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医患沟通技巧,创建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卓越医师;教学;改革现状

0引言

在全面分析医学发展趋势的情况下,高等院校在教学中应适应新的发展形式,创建卓越医师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保证可以培养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在此期间需结合《纲要》的要求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模式,明确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不仅要做好高校医学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还需深入探索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各医学院不断探索与更新卓越医师培养模式,其教学改革与培养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树立正确观念,创建完善培养体系

在学校培养卓越人才的过程中,应树立正确观念,创建完善的培养体系,并保证思想有所转变[3]。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办学理念与精神进行创新,追求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观,结合卓越人才的培养标准,创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将其作为卓越医师培养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此期间,需要按照《纲要》的标准,提出人才培养的规范,将市场需求作为主要的导向,针对人才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创新,以此适应当前的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战略,创建五加三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4-5]。对于此类人才培养体系而言,主要就是前五年设置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内容,后三年设置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内容,针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教育,并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活动,加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力度。当前,很多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开始推行此类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以将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与临床实践培训联系在一起。

2针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促进教育体系的全面整合

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教学改革工作,针对社会科学课程内容与临床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其作为基础,应用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岗位能力中。对于课程整合而言,是针对医学教育工作计划创新程度的主要评价指标,应将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作为主要的内容,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医学教育先进方式,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基础知识、临床知识等相互交叉的情况下,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在对课程计划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重视综合应用要求,加大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创建人文社会方面与自然方面科学知识的结合体系,培养学生的临床医学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树立正确观念。在课程设计工作中,应重视新型课程体系的创建,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内容,使用PBL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

3对实践教学进行规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应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操作教学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能力与知识之间的良好融合,创建学校、医院课程一体化的模式,使得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操作中,促进知识与素质之间的协调。在教育工作中应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促进其未来的良好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可以重视卓越医师的培养模式,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医患沟通、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能力,从而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学校必须重点开展实践教学,且规范实践教学基地培训机制及流程,使医学生迅速投入临床角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确保教育工作效果。

3.1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的能动性。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职业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之后可以独立开展诊断治疗活动,并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成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在创建卓越医师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加大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教育工作水平,保证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例如:学校将临床技能教育、理论知识教育、临床医学思维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联系在一起,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在培养学生动手与操作能力的情况下,使其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充分发挥卓越医师教育模式的积极作用。

3.2医学生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学生的数量增加,临床教育资源略显不足,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也有所减少。而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之下,患者与家属的维权意识增强,医患矛盾有所增加,如果医学生没有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将会出现拒绝临床操作的现象。同时,临床医师在实践中会涉及到很多医疗方面与科研方面的工作,加之在考核机制的导向之下,临床医师的工作精力都会投入到医疗与科研中,未能意识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此期间,如果不能引导学生针对临床医患纠纷问题、责任问题与利益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医学生的技能操作机会匮乏,将会影响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技能教育质量。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临床带教。在医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属于较为重要的引导者,其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等,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需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大临床带教人才的培养力度。且在卓越医师培养的过程中,应创建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较高的带教队伍,并树立正确的教育工作观念,转变传统教师主导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心[6]。且在临床医师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保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操作经验,熟练的使用操作技巧,具有一定责任感,可以在参与带教工作的情况下,树立正确的认知,加大学习与探索力度,拓宽自身学习视野,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升整体工作效果。

4卓越医师综合素质培养

对于卓越医师而言,在培养工作中应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符合要求,树立正确的责任观。经过调查可以得知,我国很多临床医疗工作人员的压力很大,都存在心理疾病等问题,忧郁症的患病概率较高,是普通人患病概率的400%左右。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医务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无私奉献精神,并增加自身工作时间与精力。同时,还需重视人才性格与意志力方面的培养,提升心理综合素养,保证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4.1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当代医学行为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培养,应合理的融入科学技术,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观念。在人文科学角度开展分析工作,应加大卓越医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其人文素养。同时,学校应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理论,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活动中,在树立正确责任感的情况下,提升其交流沟通能力,保证临床医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4.2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于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学校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需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夯实卓越医师教育工作基础。在此期间,学校需遵循与时俱进的教育原则,在医学发展的背景之下,将学生创新沟通能力作为目标,创建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开展学科统筹建设等工作,促进医学院校特色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4.3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创建卓越医师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沟通与交流能力,使其掌握基本技能。医学高校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情境创设方式与临床指导方式培养学生与患者的交流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以便于提升医患关系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在教育工作中,需重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提升其专业素养,并引导学生养成关爱患者与尊重生命的精神。综上所述,在医学高校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将卓越医师人才的培养作为长期而有效的任务,应遵循改革创新原则,树立正确观念,在实践探索中积极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建设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保证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完成当前教育任务,在提升工作质量与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后续工作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西藏教育,2010(10):3-6.

[2]张燕堂,张颖,聂斌.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5(3):100-101.

[3]张微,王洪志,谭玉柱,等.中医院校卓越医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4-5.

[4]罗素新.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617-620.

[5]任一兵,刘文全.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促进卓越医生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3-4.

[6]张晓方,赵静,蔡闽,等.卓越医师培养背景下预防医学教学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4(11):921-923.

作者:戴雯 熊斌 姜峰 李粹 单位: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