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教学方法定位研究

创新人才教学方法定位研究

【摘要】

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教学方法的确立是以创新能力教育为导向,需要解决理念、定位和实施三个层面上的问题。在制订方法上,首先是采取基于应用导向的理论教学目标定位,其次是倾向于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主开发导向的实践教学定位,包括实践教学目标、方法和组织形式定位,并着力于综合素质导向的开放教育定位,从而构建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形成恰当的定位策略,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及措施保障目标的有效实行。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创新型人才;目标定位;实践教学;开放教育

所谓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明显的首创精神,能够超越前人的成果,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是经过后天锻炼而培养提高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是围绕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法和管理措施。在内容上,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包括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和实验活动以及通识教育活动等设置;在空间范围上,人才培养途径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等环节;在学习性质上,包括系统性学习、交流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陶冶性学习、搜索性学习等方面;在职能上,在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能够起到课堂教学所起不到的作用。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应该建立以能力系统化培养的教学体系,统筹规划教学内容上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拓展体系,将理论、实践、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或论文)有机结合起来,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始终。具体来说,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应用性类型的理论教学目标定位

理论教学是所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也是本科教学的知识基础部分。作为应用型层次的办学类型,首先需要围绕学科培养目标,以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为基础,转变传统的以书本知识系统化教育为手段的教学体系,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从对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出发,全盘考虑教学体系,把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作为“三位一体”贯穿起来。

(一)理论教学目标上的定位

理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知识为中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以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知识为基本目标,以增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为基本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有着不同于学术研究型本科人才和高职实用型人才的特点,应该突出行业性、应用性和社会性。由于其学制有限,应使基础课程设置适当。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有两大方面,分别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作为基础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组成部分为政治理论(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自然科学基础(数理化)、工具技能类(外语和计算机技术)以及体能训练(体育军训)等课程,这类课程约占全部课程总学分的30%左右,【1】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是两个不同阶段,通常是按课程以及分时段进行,前两年是着重专业基础训练,同时包括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课程,后两年则是比较集中地开展专业教育。【2】对于强调应用的课程设置来讲,基础课程不必强调对该门类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掌握,而是应该针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所侧重,有选择性压缩基础课程比例,从而有充分的时间保证专业课程的精深。因而,这种对理论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二)理论教学方法上的定位

通常在理论教学方法上,较为常用的是讲授法,强调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通过课题现场面授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还有其它一些理论教学方法,例如讨论法、谈话法、案例法、演示法等。其中,案例教学是以企业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剖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集体讨论为前提,为他们提供自由表达、质疑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既要依据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动态以及本行业的现实情况,及时收集与其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的案例,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现实针对性,【3】使专业知识得到初步的应用,稳步提高理论教学水平。

(三)理论教学手段上的定位

在理论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方式是依靠教师在讲台上一边口述同时一边在板面上即时书写及演示。近年来,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将文字、图画、声音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元素以综合的方式显示出来,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对立体场景的全方位状态模拟效果运用,从而较为充分地表达教学内容,可以把一些原理以直观的方式展现,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并能将一部分教学内容与互联网连接,为学生构建开放式教学平台,便于课后反复自学,可以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理论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定位

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所普遍采取的一种理论教学组织形式。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来说,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必须一道学习相同的课题内容,而当学生对讲授内容有疑惑时却无法及时做出交流,听课的学生不可能在一堂课中始终集中注意力等。因此,在比较中外高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把“讨论式教学法”加以运用,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个性特长,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班理论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的理论教学形式,【4】在大班授课的讲授方法上应该注重互动交流,老师将课程中的精华和难点提示给学生,布置自学与讨论任务,提出目标要求,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者逆向的想法,指导他们学会阐述自己思想的方法,论证自身的观点。

二、倾向于综合技能和创新精神导向的实践教学上的定位

实践教学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实习、实验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实践教学目标上的定位

实践教学是以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活动为措施,以领会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和倡导创新精神为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顺利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针对具有研发潜能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向,在实践教学途径的选取与运用上,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方法上的定位

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包含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就是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方式,从任务上划分,有实验教学方式、实习教学方式、实训教学方式和毕业设计教学方式等形式。在实验教学方式上,包括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形式,这些实验法的共同特征是安排学生在现场由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既能使他们深刻领会所学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其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以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设置实验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进行实验实践,以完成任务的结果来检验及总结操作实习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育手段的广泛采用,新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既可以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又能反复实验,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此方面,作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黄河科技学院实施了校内实验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合办公司和行业学院、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等“五位一体”的举措,设置了融教学、科研、实习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多方面相互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达到了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近距离接触,开辟出一条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其中,该校校内的实验室在平时及假日对学生全面开放,并设定专任技师义务提供上机操作指导;“校中厂”开辟了现场“实战”环境,免费提供专属场地吸引了多家企业来校内开设办公室,企业方也相应留出若干工位让学生顶岗作业,使学生零距离接触职业岗位工作;“厂中校”设立在校企合作单位,使学生到生产第一线体验“真刀真枪”,以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性;实体公司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务,成为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对56个工种进行初、中、高级的培训与鉴定,向学生提供职业引导。在实习教学方法上,包括校内外的社会实习和专业实习。在活动上,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进行仿真有效训练,提供真实的社会环境,将基础实验教学纳入到产业链中,通过重点实验室与实训基地训练平台的纽带环节,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产业联系起来,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实验、工程操作、生产实训、毕业实训、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等一体化的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教学方法上,包含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导向上应该强调毕业设计和论文选题内容上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项目和热点问题,优先选择应用性类型,实题实做,紧贴市场需求并获取第一手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难题,鼓励他们到企业进行团队合作设计。

(三)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定位

实践教学任务在组织形式上通常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布置,每一位学生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分别完成相同的课题任务,这在实验项目和技能培养方面能够使全体学生达到预定的目标。不过,由于实践项目和教学方法上的同一性,不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际项目要求灵活的时间及场地安排上,难以做到与有固定时间和地点要求的教学进度相匹配。因此,还需要开拓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例如,在实践性课程中推行项目化教学训练形式,给学生一个真实化的工作环境或者模拟化的工作环境,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通过项目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的能力,能够为毕业后的上岗奠定能力基础,从而缩短职业适应期。项目化教学的主要环节一般要包括项目设计、活动组织、项目分析、项目实施及操作、成果测试以及结果评价。

三、着力于素质导向的开放教育定位

国内外许多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一些知识、技能和素质是在课外获得和提高的,课外活动对学生某些能力的形成,往往能起到课堂教学所起不到的作用。【5】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全面的、综合的,全面的素质包含有道德素质、文明素质、专业素质和生理与心理素质,在综合的素质上包含公共素质和专业素质。

(一)课外活动上的定位

课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对课堂教学做出补充,具有生动的教育价值,其中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大学生社团,其活动涉及文艺表演、社会公益和志愿义务等多方面,参与的学生人数多,形式丰富多彩,为此,首先要对社团进行分类组织,对活动的内容实行学分制管理,并纳入整体培养方案之中。

(二)学科竞赛上的定位

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变能力和拼搏精神。因此,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的措施方面,应该在培养方案之中纳入竞赛训练项目,将其作为创新学分,同时加以提供组织、指导和经费等方面的条件保障。

(三)社会实践上的定位

社会实践是让学生接触社会、体察民情的重要途径,被一些高校当做第三课堂。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及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具体活动安排上,可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外出参观,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者公益服务、举办知识培训等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相应成果作为必修学分的成绩。

(四)产学研上的定位

在产学结合方面,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结合企业生产现状,以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在研学结合方面,教师的科研活动是以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为目的,发挥其作用;在产研结合方面,应该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产学研三位一体主要是包含着两个方面,其一是学校与企业实际生产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就业做好铺垫,例如联合办学,其二是课程要与科研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发潜能。在此方面的资源配置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激励机制方面的有效举措,给予相关企业在税收和鼓励政策方面提供支持,推进校企合作。【6】近年来,国内有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做出了成绩,例如,东莞理工学院在政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嵌入式课程以及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厦门理工学院形成了“亲产业大学”体系,学校围绕所在区域的产业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共赢的联合体开展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材选配上紧跟企业,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定、教学任务、技术项目研发、特色教材编写、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测评等环节与企业共同完成。【7】

综上所述,在以创新型人才教育为导向的前提下,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构建教学与课程体系,确定各门课程和各个实践项目在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学中的具体功能。

作者:曾秋菊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姚民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平衡点何在[J].世界教育信息,2012(11):68.

[2]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5.

[3]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5-152.

[4]周春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路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6(2):93.

[5]傅进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0.

[7]曾小彬.开拓转型发展道路,培育本科应用人才[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