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培训质量提升

乡村教师培训质量提升

摘要:本文从宏观的思想、政策上以及微观的激励机制、培训评价补充机制、运行机制等层面提出一系列完善乡村教师培训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使乡村教师的培训质量得到提升。有利于构建出具有我国乡村特色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真正提高乡村教师的培训质量,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乡村教师;培训质量;提升研究

1乡村教师培训质量的现状

1.1目前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状况

首先,到目前为止每到一个阶段乡村教师在职培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核心内容,例如从最初只关心提高乡村教师的学历为主要内容,到后来的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到如今演变为以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也会跟着改变。在许多学者看来,教师培训主要指的是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教育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职培训的目的是改变教师的内心世界并使之发生变化,如在培训中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且能够不断反思,不断提高。从目前看来,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已逐渐转向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但从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看来,在职培训中有许多的乡村教师并没有遵循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内容来进行,而是过于注重改善当前状况,只关注既有用又且方便的培训内容,如千篇一律的阅读、借用教学辅助材料、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等传统形式。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又不利于完善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发展。[1]其次,我国城乡教育质量差别过大,要想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那么就得从提高乡村教育工作入手,这时就需要一支能扎根于乡村并且能够服务于乡村,具有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乡村教师队伍。[2]因此,建立一个灵活又完善的在职培训体系是有必要的,首先规划好乡村教师培养目标,其次优化好乡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最后创新乡村教师的培养模式,由此看来提高乡村教师培训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来说我国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体系尚未形成,只立足于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发展起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两个文件都提出要以乡村教师为主,在乡村教师当中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术的领军人物。从有关乡村教师的政策和制度中的文件来看,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乡村教师培训的关键任务就是壮大乡村教师的队伍和提高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以防止乡村教师在我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中不会拖后腿,以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最后,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乡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但是在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困难,而且并没有达到此计划要求的目标。有些乡村在职教师曾提到:“虽然这几年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乡村教师在职培训工作也给予大力支持,但培训效果却不容乐观,培训的乡村教师层次不一,每个人的需求也不一样,而且乡村学校和老师面临升学的压力,学校只看重学生的应试成绩,所以乡村学校也不是很重视乡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另外,乡村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以及知识结构老化,眼界窄,从培训方式上看,乡村教师更喜欢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更为简单的培训模式,如阅读期刊、相互听课等方式。再加上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制度和经济保障不足,专业培训机构稀缺、执行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乡村学校的环境差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的展开,降低了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质量。

1.2目前乡村教师在职培训所获得的成就

首先,学历上:直接评判乡村教师队伍质量好坏的标准是学历,也就意味着乡村教师的普遍学历水平等同于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发展情况。《教师法》对教师的学历有着明确规定,小学教师的最低学历为中等师范学校即高中毕业,初中教师最低学历为专科毕业,而高中教师的最低学历为本科毕业。但随后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对教师学历的标准就更高了,如在2010年前后,一些地区要求小、初教师的学历分别提高为专科和本科,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中任教老师在一定比例上的学历为硕士。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指导下以及乡村教师的自身努力下,我国关于乡村教师在职培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我国乡村教师的学历都普遍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些成功都离不开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的进步。其次,综合素质上:教师是一名专业者,因此在校期间就只专注于自己所学的学科,这就造成了教师的知识面较窄。根据乡村学校的实际状况看来,在现今的背景下乡村教师亟须更新自己的知识量以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习新的教学技能。就目前看来,乡村教师在职培训时培训内容比较丰富多彩,不但包括最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包括最新的专业技能、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等,通过对乡村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这就大大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综合素养。显而易见,现代许多教学设备已经走进乡村教室,乡村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教师的知识面也逐渐扩大。因而乡村教师已经从当初只看重提高学历水平的阶段转变为看重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的提高。

2提升乡村教师培训质量的措施

2.1增强乡村教师在培训时的针对性

在培训目标的设计上,既要扩大乡村教师理论面,也要关注乡村教师实践性和技术性知识的获得,以及指导乡村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所遇到的问题并给他们解决,在设定的时候真正关注乡村教师培训发展的需求。在培训过程中,每个乡村教师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培训的需求也不同。在培训工作中及目标设定上应体现出这种差异,在培训活动中应关注不同层次的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目标,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上,乡村教师培训必须从乡村教师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乡村教师,适当采取分层培训。从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维度,结合乡村教师的实际需要,选择符合需要的培训内容,构建具有分层级、分类别和立体化的有效培训课程体系。[3]另外,制定并完善自主选择性培训模式,如把将要培训乡村教师的内容列一个清单,让乡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并自主选择需要培训的内容项目,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方式的完善上,重视乡村教师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如大力开发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灵活的运用。实施乡村教师培训课程时必须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采用灵活的、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同时,培训方式应适用于乡村教师的学习特点,使培训内容更加切合乡村教师实际,使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创造个性化的培训环境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及有效的评价[4]。

2.2对乡村教师培训考核评估制度进行完善

具有成效的考核评估机制不仅能调动教师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培训专家的责任心。构建对培训工作的评价、对培训专家的评价、对参训教师的评价三重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培训项目评价机制,可以提高培训项目本身的质量;通过对培训专家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通过参训教师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监督和促进教师参加培训项目的积极性。三项评价活动相结合,可以实现通过培训评价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对培训工作和培训专家的评价时间,可以放在培训完以后由评价主体(参训教师)在网络上进行评价,评价的信息可以直接进入培训管理部门的官网上查看,并非要在现场进行评价,不当场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并且能让评价的结果和以后的培训项目的审批相关联及对培训专家的聘请。对参训教师的评价,一方面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来获取乡村教师参训时的态度的相关数据,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评价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乡村教师参训后的行为,虽然带着强迫性质,但这也是有必要的,这可以通过外在的制约来转变乡村教师在参与培训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专家也可以通过有效的作业或测评的方式,对乡村教师培训结果来进行评价,来反映参训教师的培训效果。根据这两个方面得出来的评价分数可以由培训项目负责人确定参训教师培训等级水平,此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制定,将这个培训等级与职称评聘挂钩,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和激励乡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同时给乡村教师更多提高职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肖丽琴.教学改革中乡村教师的教学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刘姝.乡村教师在职培训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3]容中逵.“国培”背景下乡村教师研训问题研究———基于浙江、河北、四川三省调研情况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7-10.

[4]邵晓霞.基于翻转课堂的“国培计划”培训模式探究———以天水师院“国培计划”中西部乡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20-24.

作者:黄丽娟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