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价值取向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价值取向

摘要: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知识、技术、社会和人本四种价值取向。“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教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了新的走向,即知识取向融入实践内容,技术取向凸显教学智慧,社会取向重视精神价值,人本取向关注生存与超越。只有根据新的价值取向,更新和完善教师教育课程,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教师。

关键词: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价值取向

“互联网+”以其跨越时空界限、联通一切的特性,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了新的走向,新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体现这些新走向,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教师。

一、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四种价值取向

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曾出现过四种价值取向:知识取向、技术取向、社会取向和人本取向。[1]其中,知识取向和技术取向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知识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强调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中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只要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就能外显于教学行为,这种由内而外的课程认知,将实践技能看作理论知识的附庸,致使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度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培养出的教师虽满腹学识,却无教书之能,更是缺乏教学智慧,难以应对灵活多变的课堂与学生,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受到了较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应运而生。技术取向植根于技术理性,视教学为一种技艺[2],追求教学能力的培养,认为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技能。因此,很多师范院校和职后培训,大幅度提高实践知识类课程的比重,将教学分解为一项项操作性技能进行反复训练,而忽视了教师素质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合性。这种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虽然满足了各级学校和教育系统对人才的需求,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却片面理解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忽视了人的品质和内在精神的培养。[3]在这种课程价值取向下,培养出的教师容易成为教学工具,缺乏持续发展的专业认识与能力,难以跟上教育迅速发展的步伐。面对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弊端,社会取向和人本取向的课程价值观得到了广泛认同。前者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位需求为出发点,旨在培养符合时展所需要的教师。社会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虽然凸显了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却难以避免将教师当成生产工具进行培养的弊端。人本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观,以教师的需要、兴趣及发展潜能为落脚点,重视培养教师完整的人格,强调教师个体的自由发展,符合教师教育的初衷,但要培养出这样的教师,需要相关院校和职后培训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重组和大胆创新,实现难度较大。这几种价值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在资源极大丰富,并对优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的“互联网+”的环境下,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需要有新的发展与体现。

二、“互联网+”环境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一)知识取向融入实践内容

作为知识本身,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本来并不分离,只是当课堂教学成为专门技术后,理论与实践才对立起来。[4]这种知、行分离的课程价值取向,既打破了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也导致了理论无法灵活应用于实践的尴尬局面。正当课程设置开始有意识地增添实践内容时,互联网的发展为此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互联网可以使实践知识更加具象化,并超越时空界限,将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促进了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与教学实践呈现理论知识的双重转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知识取向,将实践内容融入其中,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加透彻、清晰地理解教育本质,将自己的教育信念贯穿于教育实践:不是照搬课本、脱离实际、机械僵硬地教书,而是合理创生、结合生活、灵活机智地育人。知识取向的这一发展趋势,既遵循了教育发展的内在价值规律,也符合教师素养的时展要求,能够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双向发展的复合型教师。

(二)技术取向凸显教学智慧

日益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多媒体平台与高端的操作程序软件,使课程的技术取向从以往一味追求操作熟练化与自觉化,渐渐转向行为专业化和科学化。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和操作程序建构专业化与科学化的培养模式,将机械、零散的教学技术重新统整为灵活应变的教学智慧,不仅仅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新突破,更是教育理念转变的必然结果。面对教育发展乏力的困境,基于教育改革的宝贵经验,人们迫切呼唤教育智慧的生成,这就对教师教育的实践性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模板化的教学技术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规律的体现教学智慧的技术,才是教师教育和课程建设的迫切需要。于是,基于动态课堂、翻转课堂、生成性课堂等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就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这样的课程,兼容了教学技术与教学智慧,能够培养出顺应时展要求的优秀教师。

(三)社会取向重视精神价值

由于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育出数量众多的教师,这种课程价值的社会取向,在一定时期内能有效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后程乏力的困境。在时展、社会演变、政治革新、经济增长、文化融合等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教师的专业精神与职业价值日渐重要,特别是不少中小学不再局限于学业成绩的提高,而是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养成与未来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精神与职业境界,站在“育人的高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有这样的专业精神与职业境界,需要教师既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坚守教育的本质,不能在眼花缭乱的社会变革中迷失了教育的本义。在重视精神价值的社会取向下,培养出的教师才能既把握住时代脉搏,也具有探寻教育本真的情怀。

(四)人本取向关注生存与超越

从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看,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和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课程设置,常常被放置在边缘地带,得不到关注与重视。究其根本,在知识经济时代,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是最主要的目标,因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世界,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发展不仅未被关注,甚至还受到知识学习的排挤与压制。近些年来,在“知识大爆炸”的强烈冲击下,人们意识到了生存与生命的意义,人本取向的课程价值也显露出发展优势,教师的存在感和职业归属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推崇的人性化意识,更应充分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人性教育”“生命教育”“主体性教育”等,呼唤教师教育对教师个体存在的关注。基于对教师生存价值的关注,教师自身的超越也成为人本取向的新特征,追求自身完满之外的超越,是教师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生涯不再一劳永逸,而是挑战自我、拼搏进取的良性循环。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人本取向也因此更富时代感与生命力。

三、“互联网+”环境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实现

(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要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中落实上述价值,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融入实践内容的价值取向,还是凸显教学智慧的技术取向,或是重视精神价值的社会取向,抑或是关注生存与超越的人本取向,都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养理念。由于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外界因素不断变化,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出现了多维度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教育课程紧跟时代改革步伐,体现教育变革要求,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自我认知与教学技能,为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了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课程理念上,要加强渗透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教育信念;在课程目标上,要促进教师的持续超越;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强调教师终身受益的思维、技能与方法,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培养新时代教师的全过程中去。

(二)科学理性的态度

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无论选择何种价值取向,都应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经济迅速发展的浪潮和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促使人们逐渐关注精神世界的建设,追求生命意义与自我超越。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也由此出现了迷茫与矛盾:是满足社会需求,还是实现自我价值?是激情绽放自我,还是理性对待知识、技术与教育改革?……这些成了教师教育避不开的话题。化解这些迷茫的“良药”,就是科学理性的态度。雅斯贝尔斯曾说:“理性打开了通向理解之路,以阐释来加深相互的联结,保证生存的连续性。”这种生存的连续性,既需要独立的存在者去延续,也需要整个社会团体来维系,而理性就是两者间联通的桥梁,以及矛盾间的润滑剂。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之所以要坚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就是要充分发挥理性的联结与理解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忽视社会发展或放弃个人追求,而是在理性的指引下,统整双方需求以达成共识,实现两者利益的最大化。

(三)多元的课程价值观

课程价值观是课程价值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5],它影响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实践;而且,教师的课程价值观,也同样制约着课程价值的实现[6]。因此,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对理性选择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实际意义。从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看,课程价值观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统一、和谐发展的趋势。单一的课程价值观,已无法满足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多元的课程价值观既是时展的必然,也是课程价值内在规律的深切呼唤,它能够消解不同课程价值取向之间隐藏的危机,并彰显各自特有的生命活力。所以,只有在多元课程价值观指导下选择课程价值取向,并以此建构的教师教育课程,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时代需要、教育需要、学生需要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王芳亮,杨必武.当代教育观视野下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2001(9).

[2]许海深,刘颖.试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2010(3):48-49.

[3]李丽华.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构与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2(11):48-50.

[4]雅斯贝尔斯,著.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C].余灵灵,徐信华,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35.

[5]陈功江.课程价值观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39-41.

[6]费金有,刘惠莲,陈万金.教师课程价值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2(7):35-39.

作者:张铜小琳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