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类教师教育研究

职教类教师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政策的深化调整,向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应用型院校转型逐渐成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明确方向。但其转型绝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教师教育优势,相反,应该以此优势为基础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顺应整个社会发展趋势、国家高教政策调整以及自身传统优势,地方性高师院校必须尽快超越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大力开办应用型专业的发展阶段,大步走入以职教类教师教育为特色、全面发展应用型专业的新阶段。

[关键词]

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

地方性高师院校,主要指那些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省内的地市级城市中所举办的高师院校,也就是除了国家重点师范大学以及省会城市举办的省级师范大学之外的高师院校,它们构成了我国高师院校在数量上的主体。最近20年来,中国的地方性高师院校一直经历着一条艰难而坎坷的发展道路。上个世纪末,在研判中国高等教育尤其师范教育发展总体发展走势的基础上,国家提出了教师教育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移的总体思路。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师范院校参与非教师教育,一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显著气象。地方性高师院校在这场变革中深受冲击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在艰难的行进中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4年以来,基于对社会发展形势、人才需求形势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总体把握,国家再次提出了所有新建类本科院校都需要由学术型向应用型院校逐渐转型的政策主张。这意味着,以教师教育或学术教育来自我设限的地方性高师院校,需要再次从灵魂深处来反思、修正或者确认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地方性高师院校必须接受这样一种客观的事实,整体上走向职业类或应用类教育是其必然出路。只管知识传授而不管技能获得的时代,已经在正式地向我们作别远去。对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注定意味着新的整体性的转型之痛。但既已来临,唯有更为冷静的应对才是正道。首先当思者,便是地方性高师院校在这场向应用型高校转向的大局势中,究竟要转向什么样的应用型高校。为我们要转向的应用型加一个定语或者修饰词,使之更加清晰,便是本文的论旨所在。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国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基本事实性依据,从更为宏大的社会经济及教育背景去把握和领会国家的政策意图,才能知其真正之所以然,这是讨论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重要前提。其次,既然转型已成必然之途,那么如何去把握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独特之处,这是讨论的关键所在。最后,应该如何确定地方性高师院校总体上的转型之道,这是本文讨论的落脚点所在。

一、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大势所在

国家在2014年提出了既有本科层次普通高校中,约有一半左右,也就是那些2000年以来升级或者新建的普通本科院校,都要逐渐地转型成为应用类或职业类为主的应用型院校。这个政策迅速在全社会领域引起了热议,甚至一些误解。在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师生中间,更是如此,因为地方性高师院校大部分上都在此政策的调整范围内。其实,这个政策之所以出台,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及教育方面的因素。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与我国总体的人才结构不相适应。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因素,尤其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三次产业内部更为具体的行业比例,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从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实践来看,一般而言,都必然地经历着一个依此从农业为主、工业为主到第三产业为主的主导性产业的更替。在这个产业更替的大过程中,会逐渐产生对技术性人才、技能性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求整个国家的人才结构发生相应的转换。如果人才结构的转换速度或水平,跟不上国家产业更替的发展需要,就会反过来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其实,目前在我国正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即总体的人才结构不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在一个第三产业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其健康的人才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即高端的学术型、原创型人才和低端的体力型人才都不会占人才结构的主体,在中间数量最为庞大的应该是技能性人才。在很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结构中,都是如此,即技能性人才占据了最主要的份额。如果没有大量足够的技能性人才,那些高端的学术型、原创型人才的价值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毕竟他们的原创性发现或者成果,需要更多的技能性人才去转化和实现它。我国目前却仍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从上到下依此是高端的原创性人才、技能性人才、技能缺乏型劳动者。这样的结构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对大量技能性人才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多地发生的技工荒现象就是明证。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和普通农民工,由于缺乏特定的技能或技术,而难以顺利地就业。大量的毕业生在离开大学时,理论知识相对丰富,却不可能都去从事更为深入的理论学习或从事理论性工作,实践技能则极为缺乏,无法胜任劳动力市场中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于是,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一方面大量的技能性人才无处寻觅。这种人才供需的极度不对接,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顺利升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其内部结构不合理状况却仍然突出。经过十来年的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已经跃居世界首位,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全世界已经居于前列,中国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但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学术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之间的比例极度不合理,尤其在中国12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学术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所占比例极少。这种状况严重地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即市场更多需要的是技能性、应用型人才,而本科高校培养更多的是学术型、知识型的人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集中于专科阶段,然而由于专科层次高校的数量有限,且生源质量亦有限制,因此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完全胜任整个中国经济对高层次的技能性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极度不合理,一方面导致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所学无所用,从而造成了广为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经济结构升级所需要的大批高层次技能性人才,无法从大学毕业生中获得。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技能性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亦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必须服务于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为现代经济生产培养与其所需相适应的优质足量的高层次人才,是其基本职能之一。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在培养市场所需的高层次技能性人才这一职能上还较为薄弱,因此亟需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转换调整,增强其培养高层次技能性人才的职能。这就需要现有的12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中的那些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性、技能性人才为目标,调整转换自己的办学思路,更加主动地适应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需要,从而为自己拓展更为广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发展之困

其实对于那些亟需转型的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重新审视、修正和确认自己“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并据此展开对整个办学思路的调整与转换。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向应用型的方向发展,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对地方性高师院校并不是一个新提法。但“老提法”之所以能够在中央政策层面得以更加彻底、更为系统性的确认,也意味着我们真得需要对之有一种全新的、更为彻底的思考。其实,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教师需求数量的逐年下降,以及高师院校师范生数量的总体增加,师范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生存危机的重要表征之一。通过大量地增加非师范专业,目前在很多地方性高师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已经占到了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但又不能放弃传统的师范特色,于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普遍打出了“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的办学思路。这样的思路,为其有效地拓宽了办学空间。然而,囿于过去举办师范教育这样一种学术性的传统,又囿于大力发展非师范性应用类专业的思路,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不明显,反而相互牵扯似乎更多。具体表现在,与过去相比,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的师范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同时,新发展的非师范专业也更多地表现出以知识教学为主的特征。最终结果便是,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地方性高师院校在最多时有近200所,是中国各专业类高校中比例最大者,这与当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师资的大量需求有内在关系。在其鼎盛之时,基本上很多地市级单位都有自己的师范专科学校,很多县级单位也都有自己的中级师范学校。然而随着普九任务的完成,以及基础教育师资紧张状况的逐渐消除,中级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由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而来的地方性高师院校,也随着升级转型,也逐渐发展成为兼有大量非师范专业的、综合性的师范高校。在地方性高师院校中,也往往保留有一半左右的师范类专业。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地方性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历史使命也已基本完成。目前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中,真正能够从事基础教育的并不算多。原因并不复杂,目前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大多属于补充性、结构性的需求,而其现有师资在总量上基本饱和。这就意味着中小学根本需要不了那么多新教师,也就是说,现有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的规模仍然严重过剩。况且诸如省级高师院校甚至一些重点高师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师范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也参与到原来属于地方性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中来,出现了同质性竞争的局面,加剧了地方性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地方性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原有就业空间越来越狭窄。所以,服务于基础教育师资需要的历史使命,对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已基本结束。就生源质量而言,地方性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既不能与省级以上高师院校相比,较之高校扩招前师范专科或者中等师范时期的生源,在质量上也有很大不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果要满足基础教育所需要的结构性、补充性的师资需要,每个省份能够集中举办一两所省级重点师范大学,汇集全省师范教育的高精人才及相关资源,以集中性的优势办好师范教育,就基本可以满足要求。这就意味着,地方性高师院校如果还以一半的人、财、物的精力去开办普通的师范教育,存在着师范教育资源的不充分利用甚至一定程度的浪费,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损失。然而,就目前而言,让地方性高师院校完全放弃这种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既存在着心理上的难以接受,也存在着实际上的不可行,因为这牵涉到许多相关者的利益调整。不过,维持下去又没有出路,况且中央已经明确给出了整体上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政策指令,那么如何在充分利用自己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一个有高师风格的转型之路呢?

三、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高师风格

转型是任何现代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转型,意味着对组织之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思路的总体性调整。对一个现代组织而言,转型往往同时蕴藏着机会与风险,可谓危机并存。既有组织通过转型获得了新的发展生机,也有组织未能顺利地度过转型之痛而走向衰亡。但所有顺利通过转型而获得新生的组织,都有一个共性:即它们绝对不会完全放弃组织原有的优势和传统,而是对原有的传统优势进行了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利用,从而使得这种经过创造性转化后的优势变成了组织获得新生的出发点和根据地。这种思路,对地方性高师院校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也就是说,问题在于要真正走出一条属于地方性高师院校的转型之路。那么地方性高师院校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高师风格的转型之路呢?我们也必须思考,如何对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原有传统优势进行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利用。毫无疑问,地方性高师院校的传统、优势,就在于其师范教育,就在于培养教师。地方性高师院校,在建校之初就是以培养地方普通教育所需要的大量教师为基本使命,而且在培养教师方面积累了几十年的办学经验,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与思考,形成了大量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成果。这方面的优势和传统,不是其他地方性高校能够轻易模仿到的,可以说是地方性高师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其所积累起来的成千上万计的校友资源,遍布全省甚至全国的各类教育战线甚至其他战线,这也为其在研究中深化和提升教师教育经验,提供了可贵的条件。所以,地方性高师院校要真正走出自己的转型特色,就必须从培养教师这一传统优势上做足功夫,尽一切智慧使得培养教师这一传统优势的土地上能够生长出更多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新智慧。离开培养教师的核心优势去谈转型,无疑是以己之短来学人之长。地方性高师院校在培养教师上的优势,具体地体现在文化优势、经验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等四个方面。对这些优势的深入分析,是我们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利用的前提。其文化优势,在于地方性高师院校经历数十年以上的历史积淀,已经基本形成了独有的培养教师的教育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在学校领导者、组织管理者、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甚至所有师生员工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以及言行举止上面。以至于地方性高师院校中的师生对于培养教师都有某种程度的自觉意识和文化心理。其经验优势,在于地方性高师院校在数十年的办学中积累起来了大量的如何培养教师的经验,这种经验既可以体现为文字性的理论反思成果,如文件、规章、论文、报告、专著等,也可以体现为缄默性的办学思路、思维模式、教育方法、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智慧等。这种经验既体现于一系列的物质形态,更体现于每一个部门乃至每一个教师个体的身上。相对文字性或者物质性的形态而言,那种缄默性的、部门性的、个体性的经验形态,更为广厚和博大。其人才优势,在于它拥有数量庞大、经验丰富的能够从事教师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以及已经在教育战线做出杰出成就的众多校友。其政策优势,在于作为传统的师范类院校,能够更为便利地获得政府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在其从事教师教育方面的政策支持。要真正走出一条具有高师风格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之路,就必须在深入分析这些具体优势的基础上,对之加以创造性的转化和利用,进而形成新的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具体优势。这就要思考,如何将地方性高师院校在从事教师教育方面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文化优势,如何将地方性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经验优势转化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经验优势,如何将地方性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人才优势,如何将地方性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政策优势。诸如此类,等等。简言之,地方性高师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从文化、经验、人才、政策等具体方面对自己传统的教师教育优势出发,对之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利用,努力采取基于传统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从而走出一条具有高师风格、高师气质、高师特色的转型之路。

四、向应用型高校发展的转型之道

要让地方性高师院校的转型能够充分利用其高师风格,获得其区别于其他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就需要从其从事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和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出发,去寻求真正适合于自己的转型之道。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思路,在实质上就是要将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职业性的人才,或者说培养大批量的技能性人才。这样才能将来自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千万计的普通大学生,真正地转化为国家经济结构升级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千万计的技能性人才,使得他们从有知识无技能的“半人才”真正地转化为有知识有技能的“全人才”,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这在实质上是一个将隐性人才显性化的历史过程。然而这样的总体定位,还需要各类新建本科院校从各自的既有传统优势出发,加以更为具体化、精准化的运用。同样是应用型,各类院校所要发展的应用型绝对不会是全然一样的,甚至各个具体院校要走的应用型也应是各具特色的。没有特色,就难以在竞争中生存,更妄谈发展壮大,所谓转型也就沦为空无。地方性高师院校要走的转型之道,必须从教师教育和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结合点上去考虑。在地方性高师院校如何参与培养技能性人才?从其既有情况来看,可以有直接培养技能性人才和间接地培养技能性人才两种思路。所谓直接培养技能性人才,就是直接开办或者转办职业教育,以直接培养各类型的技能性人才为培养目标。所谓间接地培养技能性人才,就是通过培养职教类教师来间接地培养技能性人才,以培养职业院校所需要的各类型职教类教师为培养目标。前者的就业领域,是就业市场上的各类型用人单位;后者的就业领域,主要是各类型的职业院校。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然需要大量的职教师资,而从目前情况看,职教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有待大力发展的。因此培养职教师资,是适合于国家社会经济形势和政策形势需要的一种主动选择。目前,职教师资的培养,主要由那些职业师范院校来完成,不仅在培养数量上远远不够,在生源质量上也存在不足。那些学术型的高校,自然无兴趣来全力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其生源质量自然无法与那些纯学术型的高校相比,但较之既有的职业类院校仍有一定的优势可言。因此,如果地方性高师院校参与职教师资培养,除了其传统的从事教师教育的文化优势、经验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政策优势,还有着鲜明的生源优势。如果要直接地培养技能性人才,对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则在资金上、设备上、经验上、人才上、文化上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因此,职教师资的培养,正是教师教育和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结合点所在。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必须抓住职教师资培养这一潜在的特色。职教师资的培养,一方面符合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方面又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职教师资培养,不能再仅仅定位于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增长点,而应该重新定位于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努力焦点。应该以职教师资培养,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转型之特色所在来发展和培育。鉴于为普通教育培养师资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又鉴于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地方性新建院校转型的历史使命,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应该理性审视其过去的办学定位,勇敢而理性地承担起培养职教师资这一崭新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从而在积极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努力顺应于社会经济发展之大势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和生命活力,从而再次创造性地张扬和发挥其培养教师的传统优势。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亦必须大力开办、转办应用型专业。职教类教师培养,确实应是其努力重心所在,但由于职教类教师的培养,还需要大量应用型专业作为后盾,以及职教类教师的需求数量亦有限制,所以,大力举办应用型专业亦是地方性高师院校必须抓住的另一个重心。如果没有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作为支撑,职教师资的培养就只能局限于师范素质而失之于专业素质,也就无法与具体的专业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无法真正培养出来合格的、时代所需要的职教类教师。现在职教类教师中普遍要求的双师型即是此理。同时,如果没有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作为支撑,学生就业全部集中到职业学校去当教师,既不符合学生差异化的就业兴趣,也不符合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因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力争在两手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以职教教师培养的高度,统御学校发展全局,以大力举办应用型专业的内容,为学校转型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地方性高师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对其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利用,努力地从“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更具体地转化为“以职教类教师教育为特色”,同时全面发展应用型专业作为其支撑和扩展,从而真正走出一条具有高师风格的转型之道。

作者:吴永胜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J].人民教育,2001,(7).

[2]高等教育酝酿大变,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EB/OL].cpc.people.com.cn/n/2014/0515/c83083-25020701.html

[3]赵光辉.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探讨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5).

[4]李立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

[5]余国宇.师范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