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微格训练教师教育论文

师范生微格训练教师教育论文

一、美国两种对立的教师教育观

反思性实践观是在批判技术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核心是反思。杜威最早在《我们如何思维》中指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的理由及其导致的结果,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缜密思考的行为。”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强调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把教师看作反思性实践者和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人员。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进行自我评价,持续发展,是促进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方式。反思会引起有目的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反思型教师的特征是:发现并解决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质疑自己对教学的假设和价值观。就评价方面来说,要求未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做出自己的回答,评价内容也不限于知识和技能。

二、启示

(一)我国当前的微格训练倾向于技术理性主义

我国高师微格训练的主要步骤大致是先对各个单项技能(例如引入、提问、讲解、小结等)进行理论传授,接着观看示范录像,然后在微格教室进行训练,最后借助量化评价表对教学进行评价。从以上操作流程可以看出,首先,将教学技能分解为单项技能,带有明显的行为主义特征。目前对微格训练的研究已经从最初关注单项技能的掌握向提供完整的教学经验发展,并指导师范生在真正的教室中教学的方向发展,因为单项技能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综合技能的提高;其次,师范生通过示范录像可以模仿怎么做,但很难有机会探究到优秀教师之所以这样做的背后因素;最后,量化的评价表虽然内容全面丰富、标准明确易操作,但从外显行为出发的评价很难检测到受训者内部的隐性教学思想。从以上分析可见,当前我国的微格教学训练倾向于技术理性主义观念。其实,技术的掌握比内在理念的发展更加快速和容易。因此,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相对变小,如果教学技能仅限于此,不仅会使少数优秀师范生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机会,而且不利于大部分未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二)微格训练是培养教学反思的良好“温室”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就如同树木的生长需要在温室中培育幼苗。反思能力也应当在大学校园里进行“培育”,让师范生利用好科学反思的工具。实际上,微格教学活动为师范生进行反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一,微格教室为师范生提供了模拟的教学环境。反思性教学来自具体经验,是一个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对实践经验作理性分析并逐步提升为清晰明确的教学原理或知识,遵循实践逻辑而非认识逻辑。在微格教室中,师范生所进行的活动正是实践活动而非认识活动。另外,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需要不断改进与实践。微格教室的设备及教学活动的可重复性为这种循环提供了条件。第二,微格训练过程为师范生进行反思性教学营造了开放、合作的氛围,它既是一种自我批判的反省性活动,也是一种合作互动的交流活动。在学校中进行的微格教学活动,可以借助指导老师及同学们的及时评价、交流和反馈形成集体策略,养成反思者开放、合作及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习惯。第三,微格视频为师范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工具。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面而反观自照的结果,借助录像的反馈,使师范生可以作为评价者对作为被评价者的自己进行审视,同时做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基于反思和微格的这种关系,下面笔者以反思性实践观为指导,提出4条培育途径,希望能在微格课中帮助师范生养成反思意识、反思习惯,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为教学实践之路铺垫好第一块砖。

(三)利用微格训练“培育”教学反思的途径

1.反思主题明确化———有的放矢

肖恩是一位在反思性实践运动中有影响的思想者。他认为,由于专业实践的情境性,“问题”不是既定的。因此,专业实践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问题。虽然反思起源于直接经验情境中产生的困惑或怀疑,但是,对于没有反思经验的师范生来说,指定一个反思主题是切合实际的做法。因为师范生此时处于教学起步阶段,即使在微格教学中获得一些感受,但是教学时间有限,这些感受往往是模糊的、多样的、说不清的、转瞬即逝的,因此形成明确问题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与在职教师的问题更加贴近实践不同,由于微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初始环节,因此师范生的问题应当与在校所学理论知识更加密切。为了强调在课堂中体现教育教学思想,师范生在微格训练前应当确定一个主题,主题的选择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从教育教学理念出发,例如,要体现“学生中心”或者选择一个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学科特点出发,例如,数学学科可以选择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概念的形成、推理能力的发展等等。这个主题应当作为小组活动的主题,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全体组员应当查阅相关资料,交流达成策略,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2.教学内容“新鲜”化———有感而发

微格训练中,台上的“老师”会对台下的假“学生”感到焦虑,怕他们反映太快便没什么可讲的了,而“学生”为了配合“老师”,经常在面对“老师”提问时不知所措:到底“回答”还是“不回答”是他们此刻真正考虑的问题。“老师”和“学生”经常会为自己在镜头中的这种装傻行为忍俊不禁。可见,教学行为中没有师生间关于教学的本质交流,微格这种“模拟教学”活动如同儿童用玩具做菜,不会担心菜肴的“美味”。因此,教师无法判断也不会反思自己是否把“课本知识转化成了易于学生接受的形态”。原因很简单,因为师范生选择讲授的内容一般都是义务教育阶段或者高中必修的课程,这对他们来说没有学习的意义。这种情况由于“老师”和“学生”水平相当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但也有一个可以稍稍变通的方法,例如,高中数学课程中提供了丰富的选修内容,但由于高考的原因,即使是考入数学系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也只学习了系列三中的1个或系列四中的3个,而大学数学系课程并非覆盖了所有高中选修内容,因此在高中选修系列中可以找到合适的较“新鲜”的内容作为微格教学的题材,这样就避免了因内容太熟悉而造成的“假相”。课前,指导老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情况调查表,统计一下师范生对各个选修内容的了解情况,再按照情况分组,这样各小组进行的教学内容就比较新鲜了,反思时不再言之无物,而是有感而发。

3.反思体验文本化———有据可查

自我反思意识导致了行为的变化,其机制是使教师通过对实践经验的反省和缄默知识的分析转变为明确的知识。所谓将缄默知识分析转变为明确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将隐性内容外化的过程。外化必须借助语言,并且要将这种语言呈现为可反复思考和分析的形式,最佳的方式应当是文字,文字形式不仅利于保存,重要的是可以使教师把有限的经验、直觉或某些不能清晰陈述的隐性东西呈现出来,避免进行低效的、重复的感性教学实践。这些文字形式可以包括如下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的想法,例如,参考的资料、选取资料的原则及教学设计;第二部分包括个人和小组对第一次上课录像的分析和反思、录像,及对教学设计的反思;第三部分是对第二次课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对第三次课的分析;第五部分是小组成员与全班同学分享的经验。反思性实践观认为有两种不同的个人行动理论对行为的稳定和变化至关重要:信奉的理论和运用的理论。信奉的理论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在课堂上提倡的教育理论,它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运用的理论则植根于师范生的意识中,不能清楚地加以说明,这就使得我们很难清晰地意识到问题所在,行为因此难以改变。要想让问题浮出水面,必须呈现我们的行动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会成为个人学习的动机和变化的刺激。只有当人们发现一个问题并将它作为自己的问题时,行为变化才有可能发生。因此,文本反思的内容,在做自我评价时应该考虑的重点有:我本来打算怎么做(计划),在真实教学时做了什么(实况),为什么会这样做(原因)?通过这种问题回顾的方式让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间的差距明晰化,从而触动反思。而当小组讨论时,则将重点放在组员没有即刻听懂的地方,以文字的形式列出3项优点和3项缺点,并给出具体的证据,例如,在录像的几分几秒,“老师”做了什么。

4.反思进程螺旋化———有始无终

反思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反思性实践是一个包括经验、观察和反思、概括重构过程、积极实验4个阶段,辩证的、螺旋式发展的学习过程。在具体经验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明确问题,问题的来源最有可能是个体从觉察到的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中得来,并产生不安全感,驱动个体进入下一阶段的活动。观察和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师范生要做3项工作:收集包括视频、同学反馈、教师指导在内的反馈信息,进行冷静批判,并做进一步描述。第三阶段是概括与重构,根据上阶段分析提炼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搜集新的理论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构。最后一阶段是积极实验,这一阶段回到起始点,通过新的教学活动产生新的具体经验,形成一个螺旋式发展的持续过程。当然,这样的循环在校内是有限次的,但由此形成的反思意识和习惯不会停止,它将帮助未来的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思考和进取。

作者:谢海燕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