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模仿内涵结构与类型

教师教学模仿内涵结构与类型

摘要:

教师教学模仿是指教师主体通过对他者教学的观察、效仿、内化、表现和创新,进而促进专业成长,并提升教学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的交往活动。教师教学模仿结构由模仿目标、模仿主体(教师主体)、模仿中介(符号、语言、身体)、模仿对象(他者教学)以及时空场境构成。基于教师教学模仿活动的要素,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教师教学模仿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适应性模仿和发展性模仿,无意识模仿、自主性模仿和他主性模仿,隐性模仿和显性模仿。

关键词:

教师教学模仿;教师主体;模仿中介;他者教学;时空场境

从广义角度而言,模仿就是一种影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各个阶段的教师(新手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教学名师等)在执教过程中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他者教学进行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模仿。作为教师的日常存在方式,教学模仿使教师的专业身份在教师群体中得以确证,进而获得集体归属感,消除由新异环境和偶发事件滋生的焦虑感和危机感〔2〕。然而在实践中,教师教学模仿的本真受到了遮蔽,人们或将教学模仿等同于复制抄袭,或将教学模仿视为机械行为,或将教学模仿看作教学创新的对立。为此,在理论上探讨教师教学模仿的内涵、结构与类型,是形成合理的教师教学模仿观的前提,是揭示教师教学模仿本真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发挥教学模仿的积极功能与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和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所需。

一、教师教学模仿的内涵

随着人类的诞生,模仿现象相继出现。模仿活动渗透在原始初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有助于人们适应自然、求得生存,并促进相互之间的交往〔3〕。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模仿思想,如“法”、“象”、“效”等表示模仿的词大量出现和使用,可谓蔚为壮观。这一历史时期的模仿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彰显人伦规范的圣人之道的模仿。如《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记载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论语•泰伯》篇中讲述的:“魏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些观点体现了先秦时期对自然之道和人文之道的模仿思想。在西方,模仿一词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德谟克里特(Democritus)曾说过,“在许多基本的重要事情上,我们是动物的小学生”,通过对蜘蛛、燕子、黄莺等的模仿,逐渐学会了织补、造房和歌唱〔4〕。柏拉图(Plato)则从复制、叙事修辞、教育和本体论等角度对模仿进行多维解读〔5〕。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则从遗传能力的角度解读模仿,认为儿童在幼年期即表现出模仿的能力,并在模仿中获得知识和欢愉〔3〕。随后,模仿广泛运用于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领域。由此可见,模仿是指主体通过对他者的感知与观察、分析与借鉴、效仿与创新,进而逐步与他者相似而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社会活动。模仿具有三层意蕴:一是从模仿的性质而言,它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主体际交往活动。模仿不仅是社会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和多元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现实路径,也是个体社会化和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二是从模仿的对象来看,“他者”是具有丰富想象性的对象,“与他者的关系是每一个社会和每一个社会主体构成的一个基本条件……他者是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发现自己和审视自己”〔3〕。在模仿活动中,他者或可能是具体的事物和人,或可能是抽象的道。他者的丰富性使得模仿活动丰富多彩。三是从模仿的目的来讲,模仿并非是对他者的完全复制和机械照搬,而是主体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需要对他者的局部或者整体的观察、效仿、内化和创新,从而逐步与他者相似并超越他者。由此可见,模仿并不是低级的认识活动或者机械的复制和照搬。相反,作为一种意义表达和传递方式,模仿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个体和社会的交往实践活动中都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是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并达致精神相遇的过程〔6〕。据此,教师教学模仿是指教师主体通过对他者教学的观察、效仿、内化、表现和创新,进而促进专业成长,并提升教学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的交往活动。

二、教师教学模仿的结构

作为一种交往性实践活动,教师教学模仿具有其基本的结构,通常包括模仿目标、模仿主体(教师主体)、模仿中介(符号、语言、身体)、模仿对象(他者教学)以及时空场境。

(一)模仿目标

模仿目标是教师主体对教学模仿所能达到效果的预期,是教师主体拟通过对他者教学的模仿所预先期待的结果,对整个教学模仿活动的运行发挥着激发功能、引导功能和动力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模仿目标通常包括本体性目标和延伸性目标。本体性目标内蕴于教学模仿活动之中,是教师教学模仿活动本己功能的外在体现,主要包括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与价值性目标。知识性目标是指教师主体通过教学模仿在知识水平上的预期发展结果,一般表现为知识数量的积累、知识品质的提升以及知识结构的更新。在实践中,教师主体通过对他者教学的模仿,不仅能够获得多样化的教学知识,而且在将他者教学知识有机内化到自身知识系统中,在实践与反思的作用下能够提升知识品质,并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能力性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模仿,教师主体教学技能技巧的获得与提升。尤其是通过对经验型教师或者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模仿,教师主体能够更为快速有效地理解教学情境,获得基本的教学技能技巧,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价值性目标是一种深层次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模仿教师主体在教学思想、教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变化。对教师主体而言,教学模仿价值性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教师主体的深度变革与境界提升。教学模仿价值性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主体自身的深度模仿、学习、反思与实践,而且更离不开教师主体与模仿对象之间的实质性交流与互动。延伸性目标是本体性目标的进一步拓展,是本体性目标的间接体现。教师教学模仿的延伸性目标具有间接性,一般表现为教师主体通过对他者教学的模仿,在促进知识创生、技能习得、实践经验生成以及理念变革的基础上,对教学情境的有效适应及推动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实现教学模仿的个体功能向群体功能的拓展。

(二)教师主体

教师是教学模仿活动的发起者和教学模仿行为的施动者,是教学模仿活动的主体性力量。现实中,首先,教师主体是作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而存在,因而必然受到各种网格化社会关系的制约,致使其教学模仿体现出较为复杂的社会属性。其次,作为国家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的传播者,教师主体被赋予了不同于一般社会个体的角色,教师主体需要有意识地弘扬经典文化、彰显意识形态并积极地传播正能量。因而,教师教学模仿不仅是一种知识性模仿或者技能性模仿,而且更是一种意识性模仿与价值性模仿。其次,由于教师是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和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他者,这也间接使得其教学模仿具备教育性与发展性的属性。可见,由于教师主体本身的多重属性和责任担当,不仅致使其教学模仿存在着差异性和变化性,而且也导致对其认识与理解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在教学模仿过程中,教师主体的教学模仿意识、教学模仿行为、教学模仿反思决定着教学模仿的质量,制约着教师主体对他者教学的有效模仿与学习以及教师主体自身的专业成长。首先,教学模仿意识涉及到教学模仿目标的制定意识、教学模仿对象的决策意识以及教学模仿活动的实施意识。教学模仿目标的制定意识制约着教学模仿活动的清晰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教学模仿对象的决策意识影响着教学模仿对象选择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模仿范畴的广度与深度。教学模仿活动的实施意识则决定着教学模仿能否从理念走向实践、从空想走向现实。其次,教学模仿行为是教师主体在模仿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行为方式,是教学模仿从理念走向实践的外在表征。教学模仿行为通常表现为教师主体对他者教学动作、语言等的效仿,以及教师主体在对他者教学进行模仿、学习、内化和创新基础之上的教学再现与教学表达。教学模仿行为既包括教师主体自身的身体运动,也涉及教师主体与模仿对象之间的教学互动行为。一定程度上,教师主体与他者之间的教学互动决定了教学模仿的深度和质量。再次,教学模仿反思是教师主体对自我教学模仿以及整个教学模仿活动的反观自省,是教师主体对教学模仿的自我监测与深度认识。教学模仿反思意味着教师主体的教学模仿已经进入到了自动化水平,超越了教学模仿的无意识阶段和他主性层次,是一种水平较高的自主性教学模仿。因此,教学模仿反思在深层次上决定着教师教学模仿的效果,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模仿中介

模仿中介是联接教师主体与他者之间的重要纽带。在实践中,教师主体与他者之间的模仿中介主要包括身体、语言与符号。首先,身体是教师主体开展教学模仿的重要中介,“一方面,个体通过身体的中介作用与原型建构模仿关系;另一方面,原型或者范本的特征也将通过身体的中介表现出来”〔7〕。在教学模仿活动中,他者教学的理念、思想等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体现出来。教师主体通过对他者教学的身体模仿,进而认识和理解其内在的教学思想。同时,教师主体也通过身体的中介作用,表达自我的教学理解与教学观念。身体模仿是一种实体性模仿,是教师教学模仿的外在表达和直观显现。其次,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模仿媒介,通过语言描述不仅可以生动地再现模仿画面,而且还可以增强模仿的目的性、清晰性与系统性。在教学模仿过程中,语言通常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语言将模仿对象虚拟化并间接呈现,同时语言还可以将现实中片段化、非连续性的教学模仿进行有机整合,还原其整体面貌;二是语言能够促进教师主体与他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深度交流,进而在语言的互动过程中,教学模仿得以从单向模仿走向双向模仿、从表层模仿走向深层模仿、从动作模仿走向精神交往。语言模仿更多体现为一种想象性教学模仿,即通过他者或者自我的语言描述,教师主体可以想象模仿对象的动作、姿势,而且还能够在想象中将他者教学的整个过程系统化,以及使自我的教学模仿过程实现语言的再现。再次,符号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或者事件发展过程的抽象所形成的标志或图像。符号具有历史性、文化性与发展性,符号不仅表征着特定的事物或者事件,而且隐含着人类的生活文化、交往文化与精神文化。在教学模仿过程中,他者教学可以通过一定的符号得以呈现和传播,尤其是通过文字符号或者图像符号的形式,可以实现他者教学从具体走向抽象、从非连续性走向连续性、从断裂化走向系统化。在教学实践中,符号模仿主要体现为一种象征性模仿,即教师主体通过他者教学的象征物进行的教学模仿形式。符号式教学模仿能够突破教师教学模仿的时空阈限,促进教学模仿的宽领域拓展。

(四)他者教学

在教学模仿活动中,他者教学是教师主体的模仿对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教师主体而言,作为人的存在,他者既包括作为个体的他者,也涉及作为群体的他者;二是从具体的模仿对象而言,教师主体的模仿对象是他者教学,集中在教学范畴。因此,教学模仿对象的抉择既要注重榜样的示范性、正面性与匹配性,又要考虑其教学范畴的广延性与深刻性。首先,在教学模仿活动中,他者是教学模仿活动得以运行的重要构成性条件。一般而言,教师主体的模仿对象通常是个体的他者,尤其是在师徒制学习中,通过个体之间针对性的模仿与指导,能够提升教学模仿的效率和品质。作为个体的他者成为教学模仿对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有较高的教学综合素养或者在教学的某一方面有独特的专长,集中表现为显著的教学成效。教师教学模仿对象除了作为个体的他者之外,还涉及到作为群体的他者。在实践中,尤其是在非正式的教学模仿过程中,教师主体往往是对不同的教师进行模仿,并“择其善者而从之”,达致取长补短与自我发展之效。其次,就具体的教学模仿范畴而言,教师主体对他者教学的模仿涉及到从外显的教学行为到内隐的教学思想。通常情况下,教师主体对他者教学的模仿遵循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以及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因而其教学模仿对象的范畴包括表层的教学动作、教学姿态、教学语言,中层的教学思维、教学逻辑,以及深层的教学思想、教学价值观与教学理念等。为此,在教学模仿活动中,教师主体既要注重对个体或者群体的他者的有效决策,进而提升教学模仿对象与自身教学实际的匹配性与适切性,实现真正模仿具有榜样性和示范性的他者,同时又要加强对他者教学范畴的深度拓展,进一步推动教学模仿从动作模仿走向理念模仿,从形似模仿走向神似模仿,逐步形成彰显自我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五)时空场境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发展的社会性活动,教师教学模仿以一定的时空场境为载体,并置身其中,特定的时空场境对教师教学模仿发挥着激发作用或者抑制功能。通常情况下,在教学模仿活动中,时空场境主要涉及到课堂场境、学校场境以及社会场境。在实践中,时空场境及其内蕴的学习文化、教学文化以及教师文化等对教师教学模仿行为的发生、调节与控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场境是教师教学模仿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课堂是教师的立身之地,它不仅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特定的课堂空间及其内蕴的文化、仪式和氛围使得教学活动更具庄严性与规范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存在感、安全感与神圣感。在有意识的自主性教学模仿中,教师主体在课堂场境中对他者教学的过程进行观察、学习和模仿,使得教学模仿更具直观性、清晰性和情境性。与此同时,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教师主体不仅能够本真地观察到他者的原生态教学,而且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以及师生关系等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他者教学的真实效果,进而提升教学模仿对象决策的针对性以及教学模仿的有效性。学校场境是教师存在的重要载体,为教师教学模仿活动的运行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尤其是学校场境中的校园文化、教师文化、人际交往文化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主体,进而间接地作用于教学模仿活动。积极向上、开放包容、和谐创新的校园文化,谦虚谨慎、不耻下问、乐学上进的教师文化,平等交往、民主互动、相互学习的人际交往文化,能够为教师教学模仿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持、文化支持和精神支持。社会场境是教师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场所,特定社会场境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对教师教学模仿活动的运行发挥着间接的作用。处于社会场境中的教师个体往往会受到社会变革、突发事件与个体遭遇的直接影响,以及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社会文化的间接作用。这些要素不仅规约着教师主体的身体,而且作用于教师主体的心理,进而影响着教师主体的行为与活动。社会场境对教师教学模仿活动的影响是间接发生的,具有持续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因此,在教学模仿活动中,教师主体要善于自我调控,充分利用社会场境的积极影响,降低或者消解社会场境的负面作用。

三、教师教学模仿的类型

教师教学模仿是教师主体与他者(教学)之间借助符号、语言与身体等中介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要素发生的交往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师教学模仿必然涉及教师教学模仿的目标、主体、内容、过程等要素。因此,从活动构成要素的角度,对教师教学模仿进行分类,既要遵循教师教学模仿的要素逻辑,又要符合教师教学模仿活动的现实形态。基于此,教师教学模仿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一)适应性模仿和发展性模仿

根据教师教学模仿的目标指向,可以将教师教学模仿划分为适应性模仿和发展性模仿。适应性模仿通常见于新手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面对新异的教学环境与活泼可爱、好奇多问的学生,经验较为缺乏的新手教师一般会模仿指导教师或者经验型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教师的衣着打扮、教学语言、动作姿势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流程与教学评价等。教学模仿有助于缓解新手教师的心理焦虑和不确定感,增强其教学的信心和确定感,也有利于新手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明确教学规范,进而提升其教学适应性。可以说,教师教学适应性模仿是教师生存的重要方式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性模仿是指教师为实现自我成长,通过模仿他者的教学,促进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旨在强调教学模仿对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促进功能。发展性模仿一般见于各个层次的教师个体之中。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专家型教师,都存在通过对他者教学的模仿,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现象。教师发展性教学模仿不仅局限于模仿他者的外在教学细节,而是重点模仿他者的教学理念、整体教学过程,从而深入地掌握他者教学的内在思维和过程逻辑,促进教学创新,并形塑自我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发展性教学模仿是教师获得教学尊严、促进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当然,教师适应性教学模仿和发展性教学模仿具有密切的关系。适应性模仿旨在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性模仿也是为了教师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或者适应新型的教学。二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二)无意识模仿、自主性模仿和他主性模仿

依据教师主体的参与程度,可以将教师教学模仿划分为无意识模仿、自主性模仿和他主性模仿。无意识模仿是人类的天赋潜能,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它不受特定目标的引导,没有确定的模仿对象。“在无意识模仿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通常是处于混沌状态,融为一体的。”〔8〕教师教学的无意识模仿体现了教师主体作为人的向学属性和发展本质,是教师主体的日常存在方式和模仿他者教学的潜意识行为。它有助于教师主体从多个层面获取教学信息,拓展教学范畴,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并促进其专业成长。自主性模仿具有特定的目标、明晰的对象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是一种有意识的模仿行为。教师教学的自主性模仿是教师主体为学习他者教学经验,形成自我教学风格,主动观察、学习和效仿他者教学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自主性模仿通常表现为教师主体对他者教学成功经验的分析,以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合理改造,并经过同化和顺应机制有机地融入到教师主体的认知结构之中。教师教学的自主性模仿是教师主体自觉自为地发展的体现,是教师主体意识的萌生和能动性发展的确证。他主性模仿是一种被动性模仿,模仿行为的发生是由模仿对象或者模仿环境所诱发。如模仿对象的权威性、突出特质以及模仿对象的行为产生了主体期待的结果等会引发主体模仿行为的产生;或者主体所处的环境尤其是特定风俗文化的浸染会使主体产生模仿行为。教师教学他主性模仿是教师主体受他者教学的影响或者教学环境的制约所产生的行为。尽管教师教学的他主性模仿是教师主体的被动行为,但这能够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使教师逐渐地融入特定的群体和文化环境。

(三)隐性模仿和显性模仿

根据教师教学模仿过程的显现程度,可以将教师教学模仿划分为隐性模仿和显性模仿。隐性模仿是指模仿过程的发生是在意念中进行的,或者是通过想象而实现的,它不是外显的行为,因而不能够被直接感知和观察。隐性模仿是主体习得社会规范、明晰社会秩序以及理解社会风俗的重要途径,对主体的态度、情感、思维等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教学的隐性模仿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教学模仿的对象是隐性的,如教师主体对他者教学理念、教学思维的模仿;二是教师教学模仿的过程是隐性的,如教师主体通过想象、推理方式对他者教学展开模仿。教师教学隐性模仿不仅是教师主体在日常教学中的存在方式,也是教师主体丰富和更新教学信息、拓展教学世界的重要路径。显性模仿是指主体的模仿行为是外显的,主要由一系列的动作与图像等构成,可以被他者感知和观察。显性模仿是连接主体和对象的桥梁,是主体拓展交往范围、与外部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同时,模仿过程有助于推进教师主体与他者之间新的关系的建立和理解的达成。教师教学的显性模仿是指教师主体借助身体、符号与图像等中介与他者教学的互动交往活动。教师教学显性模仿的典型表现是在师徒制教学中新手教师对指导教师的模仿。例如,新手教师通过学习和效仿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以及结课等方面的技巧和艺术,将其有机地植入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并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和表达。

总之,教师教学显性模仿是教师主体获得教学实践经验和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

作者:崔友兴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第二版序)〔M〕.〔美〕埃尔希•克鲁斯•帕森斯英译,何道宽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2〕崔友兴,李森.教师教学模仿的多重特征与实践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5,(9):103-107.

〔3〕〔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教育人类学〔M〕.张志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3.61.142.

〔4〕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3.

〔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5-98.388-395.

〔6〕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7〕邱关军.学生模仿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