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应用(8篇)

初中化学教学应用(8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微课的应用

微课,即为微型视频课程,是以短小的视频内容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微课是近年来教育家们研究发现的一种情景化的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时间极为短暂十分钟以内,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引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利用微课帮助教学,让原本抽象难懂的化学和化学实验变得更为具体,学生可以通过微课了解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让化学更加简单易懂,弥补了原本教学中的缺陷,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把握技术特点,提升初中化学微课理解

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微课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定的产物。自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开始流行,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了。近几年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中,人们在不断推动发展信息时代的进行,这些都为微课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加上现在的学生从小就熟悉很多电子产品,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用品了,相较于书本或是其他教学方式而言,电子屏幕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次,微课的出现也是对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有教育家曾经说过一点,一堂课中最精彩、最激动的环节是瞬间的,学生的视觉只会停留五到八分钟,所以,将课堂上一些重点难点的部分录制下来给教师去借鉴应用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有限地视觉接收时间之内理解重点难点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知识。而且每个视频不能超过十分钟,如果与学生的视觉集中记忆时间相差较大的话,那么视频的作用效果也会大大减弱,学生也无法记忆长时间视频内的所有内容。微课的内容短小、精练、集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二、化解抽象概念,突出初中化学微课作用

微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化解抽象复杂的概念,突破化学中的重难点。初中时期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而化学知识中是有许多非常抽象的概念的,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学生若是一开始就遇到理解上的困难,那么对化学也就会渐渐失去兴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只能依靠教师的一些阐述和自己慢慢理解,而且有时候教师也无法阐述的那么清楚,学生只能依照自己的想象去学习。而微课就能将一些复杂的化学知识抽丝拨茧,一层层剖开,将整个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理解。比如,在学习物质结构的知识时,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是看不见摸不到,学生不知道它的形态,一时间对这个知识点无法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将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屏幕将其中的结构放大展示给学生观察,学生就能够知道它们的结构体系,自然理解地也就更为透彻。这样教师就可以很快解决教学的难点重点问题了。微课还可以为教学提供一些实验素材。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化学中很多知识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得来的。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实验器材等东西的缺乏,教师无法将实验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也无法亲自操纵实验。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得不透彻,经常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所以,微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化学中无法了解实验的不足。比如,镁的燃烧生成氧化镁:,这个实验最后生成的应是氧化镁,但是许多学生会写成:,这种写法是错误的,纵使教师讲述了很多遍,仍有血多学生仍会写错,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将实验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了镁燃烧的实验过程和现象,那么学生便会对方程式的记忆更为深刻。再有如:,学生总是将氧气分子写成氧原子,这些低级错误教师都是可以通过微课来避免发生的。

三、优化设计安排,落实初中化学微课应用

教师运用微课最重要的便是要合理设计微课教学。微课不应该只是单独存在的,微课应与知识点更好地契合在一起,要与知识点更加连贯地放在一起教授。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先明确好自己的教学计划,先制定好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整个课程体系,将整个课程划分成几个块,哪几块需要运用到微课,哪些块不需要,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安排好时间长度,保证微课在其中得到高效的运用。而且教师不仅仅只单方面地运用微课,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填充微课的内容。微课不应该在教师讲授新的知识点时得到运用,微课也可以用来作学生的课后练习的需要,以确保学生理解了教师讲课的内容,消化了上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微课还可以反应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熟悉化学教师教学的节奏,能够在上课时熟悉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师讲课的知识点。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评价反馈的内容,学生在学习微课时可以将自己在其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知道自己在设计的微课中存在的为题并及时改正。这样,就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微课的运用可以降低教师讲解重点难点的难度,增加学生的听课效率,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点,弥补了化学教学中无法进行实验的不足。教师可以紧跟信息时代的潮流,积极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提高微课在化学课堂中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

作者:范荣海 单位: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学

第二篇:初中绿色化学教学渗透

【摘要】

所谓绿色化学便是指设计出在学习、生活、经济和技术方面切实可行的方式,同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教学过程,这也被人称之为清洁化学、环境无公害化学和环境友好型化学。本文便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的关于初中绿色化学的来源,简述了在初中化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几点关于初中化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可以帮助绿色化学教学更好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绿色化学;理念;来源;对策

绿色化学最大的特点便是在化学教学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零污染和零排放,可以有效的防止污染的情况的出现。所以,如果想要科学合理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依赖于绿色化学。而目前在初中化学教学阶段中,学校老师都融入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具有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保持责任心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做到爱护环境和关注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的来源

化学本身便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帮助人类探究自然界的奥妙,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物资方面的需求。当步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物质水平逐步提升,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化学生产工程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使环境遭到深层次的破坏,致使环境不断的恶化,人类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危害,这些都使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了使社会可以持续的得到发展,实现人类生活的需要,在经济与环境允许的状态之下,便提出了新的理念即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和之前的化学工业不同,它不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还可以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条件。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理念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程度越来越深,人类也逐渐对生态环境重视起来,“绿色”逐渐成为人类最热聊的话题和重视的词语,绿色化学、绿色产品和绿色食品等也逐渐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使人类对绿色相关的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解。由此可知,绿色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保护臭氧层、水土资源、杜绝温室效应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绿色化学也融入到了教学中,但是初中生的环境意识较差,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强,可以随处看见踩踏花草、乱扔垃圾等现象。因此,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应从小进行教育,老师必须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思想意识去保护环境,正确的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现实生活的危害。当然,为了凸显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兴致,老师可以利用绿色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真正的学到绿色化学知识。

三、将绿色化学理念渗入绿色教学理念的对策

1.运用化学实验,传授学生绿色化学的知识。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绿色化学理念具体化,不会像理论知识那样无味,它使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绿色化学对社会和环境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学生对绿色化学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老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可以诱导学生对废品进行回收和再次利用,让学生意识到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有效资源。另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学会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思考问题,进而在实验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当进入带有污染的实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实验进行优化,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深度,例如,在学习“硫的燃烧”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少用硫的量,减少二氧化硫的排出量,当对集气瓶进行封闭之时可以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的液体,减少有害物质的出现。通过这样的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更加有兴致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绿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保护环境的益处,并多开展一些日常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对绿色化学知识的运用。

2.利用课外活动学习到绿色化学。老师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知识的传授,不但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还可以有效的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开展丰富生动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绿色化学的学习中,更好的积累绿色化学知识。例如:(1)老师可以和学校附近的化工厂进行沟通,和学生去工厂中仔细观察工厂对废气、废液和废渣是怎样处理的,也可以引导学生当场进行指标实验,透过对水质、下雨的水的ph值、废气的排放等指标进行实验和测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领悟环境污染对社会和人类的危害性。(2)还可以引导学生办一个学校的宣传栏,让学生们担任宣传绿色化学知识的大使,让学生将自己通过老师讲解、实验和感悟到的绿色化技术对降低环境污染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给学校其他学生,使学校中的学生都逐渐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总之,初中化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学是非常正确的教学策略,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了化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有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这样对于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必然是有益的,也可以使国家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作者:董燕琴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晓龙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金晓霞.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4(08).

[2]刘玉生.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科技资讯,2014(19).

[3]陈为明.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探讨[J].中华少年,2015(22).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范例教学应用

摘要:

初中阶段学到的化学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积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采用范例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有更高的接受度,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整体素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范例教学;教学应用

1.初中阶段应用化学范例教学应当遵守的原则

在初中阶段进行化学教育时使用范例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复杂的化学知识结构,为此,在使用范例教学时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注意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1初中化学范例教学应当遵循基本性原则。在使用化学范例教学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遵守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的时候使用的范例不能脱离基本的化学知识及化学概念,使学生学习范例的时候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相关原理的时候,对于如何理解原子是最小的微粒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将化学微粒分为分子,再对其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各个原子,而到原子阶段,就不再进行分解。又如在讲解化合物与单质的概念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元素的角度区分单质及化合物,在课堂上进行范例讲解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从范例的角度进行讲解,辅导学对知识进行理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初中化学范例教学应当遵守基础性原则。基础性的原则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应用范例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接受知识的能力,选择范例的时候应当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学习基本经验及生活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原则及选择范例时的原则,例如:在讲解氢氧化钠在空气中的变质等知识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将碱知识变成教学范例或者故事给学生讲解,方便学生理解,并且给学生营造更轻松的学习氛围。

1.3初中化学范例教学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在进行范例教学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师在选择范例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将制作的范例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讲解初中化学中催化剂相关知识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催化剂比喻成贴近学生生活的中介物品,使得学生对于催化剂的认知更简单,对其的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选择化学课堂教学案例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给学生理解更多可以参考的生活案例,帮助学生在轻松的化学氛围内充分理解和吸收化学知识。

2.在初中化学教学阶段使用范例教学的教学策略

2.1在初中阶段应用范例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使用范例教学的时候,初中化学课堂学习氛围更轻松有趣,为了利用范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应用范例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思考,进而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范例讲解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多地提问,自主解决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使得初中化学学习氛围更能够吸引学生参与。

2.2在使用范例教学的时候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在初中化学学习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都是比较基础的,在选取范例的时候,化学教师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选择的教学范例应当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温习以往学习的化学知识,还要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另外,初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教学案例,不仅要与化学课本结合,还要具有学生学习程度的针对性,最好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有恰当的范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3在范例教学之后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进行反思思考,提高日后范例教学效率。为了使初中化学课堂范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根据现阶段教学成果进行反思与分析,课下与学生进行学习情况交流,使得初中化学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教学接受程度,为之后课堂范例教学优化做更多的准备,并且,初中化学教师在当堂教学的时候,应强化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对于范例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以此评断自己选择的教学范例是否合理,并且课下的时候与学生交流,不断优化范例的选择及使用,以此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3.结语

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都是非常基础且实用的,范例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及锻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对于范例教学的应用不是十分理想,为此,本文分析了范例教学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的课堂自主地位,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断完善化学课堂教育及范例教学模式。

作者:刘国锋 单位:高邮车逻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吴良根.初中化学用语范例教学模式探析———以《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教学片断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5(26):92-93.

[2]陈娟.践行初中化学范例教学模式之我见[J].数理化学习,2014(11).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范例教学

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初级阶段,并且是培养学生化学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用好范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一、合理选择范例,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选择范例教学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或者是结合课堂教学将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范例能够达到巩固或者提高的作用。另外教师应注意根据范例的类型,来配合对应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范例教学的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考验。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范例解读的方式来分析化学问题。如教师在讲述酸和碱的内容时,可以先以钠为例,结合化学实验来操作,首先将钠放到水里然后发现钠产生白光,并且发出微弱的声响,接着将苯酚滴到水中,能够观察到水的颜色变成了粉色。学生观察了现象会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主动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再根据这些现象将原因都解释给学生听,从而更好地引出新课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范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进行差量法方面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具备一定开放性的练习题,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习。如用氢气对10g氧化铜进行还原,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以后量得固体的重量只有8.5g左右,问这个反应中产生的单质重量是多少?对于这种类型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突然就给学生讲解差量法的概念,应该多鼓励学生去思考,应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去解答,从而得到更多的提升。

二、布置实践活动,优化化学范例引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在讲解催化剂这部分内容,可以把催化剂比做交易活动中心的中介人,形象又贴切,中介人虽然参与活动,但不涉及交易活动的利益分配,就和化学反应一样,虽然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但其自身在反应中并没有发生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通过结合生活中一些学生熟悉的内容,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掌握相应的化学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兴趣,设计出适合学生,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案,达到玩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来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练习题,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其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进步。又如在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者的性质,从而更好区分两者。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化学实践活动,然后通过亲身感受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其思考,鼓励其多提出自己想法和问题,与学生或者教师适当的讨论,活跃化学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解原子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案例以及多媒体让学生明白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就是原子,引导学生理解化学中分子可再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在讲解制取氢气时,引导学生掌握部分活泼金属和酸反应能够产生氢气,通过观察反应,帮助学生了解酸的性质。

三、训练学生能力,发挥化学范例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范例教学充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教师在选择范例时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如讲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这句话中的“最小”的实际意义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变成其他原子。又如在讲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时,这两个概念中都要强调一个前提,此物质是纯净物,让学生记清楚,然后引导学生在通过物质的组成元素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概念,将一些物质当成单质,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相应的具体事例来掌握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过程,从而更清晰深刻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并且教师应善于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表面现象,从而掌握本质。并且教师应从各种复杂的事例中选择一些能够反映本质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事例来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燃料及其利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件,并结合事件设计问题:瓦斯爆炸后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瓦斯爆炸后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采取什么措施抢救?引起矿难的可能原因是什么?通过引导式的问题,学生经过相应的分析能够慢慢了解到其中蕴含的知识点,也能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范例教学的有效应用能够很好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峰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内容摘要】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化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缺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关系到教学目的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为此,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探究,以资借鉴。

【关键词】

初中化学;学习兴趣;问题情境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直接提到激发、增强或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地方至少有九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依托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遵循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依托人文知识实现对学生的兴趣发掘与心智启发;第三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第四要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激发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兴趣。

一、依托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确保学生在课堂具备足够的投入度,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依托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藉由对特定问题的思考进而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从实践角度来看,导入环节所创设的问题通常会使学生产生足够的知识探知欲,在此种探知欲的驱使之下,学生将进入课堂高效听讲、学习状态。考虑到这一缘由,化学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创设能够促使其产生强烈探知欲望的问题。如在学习“分子”的相关知识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数学题:“50+50=?”学生很不屑一顾地回答:“100。”他们认为这么简单的数学题提出来实在是没有必要,而我却写成了“50+50≠100”,学生们个个疑惑不解。然后,我又让学生把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混合,他们清楚地观察到混合后的总体积是小于100毫升的。这个时候学生心中的疑惑更加升级了,在这个时机,我们就可以顺势导入新课: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子》这一课,之后就可以明白原因了。教师通过课堂初始阶段为学生创设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迅速使学生由课前的兴奋状态调整为听讲状态,同时亦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产生了解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之道的兴趣。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考虑以同化学相关的故事、化学家轶事等方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便调动学生的听讲注意力与学习投入度,最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遵循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依托人文知识实现对学生的兴趣发掘与心智启发

初中学生通常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了解渴望,因此化学教师应当以此为教学突破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人文知识融入于化学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人文素养亦能够得到增进,还能够使学生产生全新的化学知识学习体验。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碳元素知识时,引用了于谦的《石灰吟》一诗,以此使学生对石灰石的化学性质形成了感官认识,并且活跃了教学氛围。此外,化学教师也可以根据进度的安排,在一些章节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化学知识记忆竞赛、成语典故猜化学物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任何知识的目的均在于实现学以致用,而并非将习得的知识简单地用来应付考试与测验。化学教师务必使课上教学内容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以便使学生产生共鸣感,从而热衷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如笔者为学生讲解《碳的化合物》一课内容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知识内容后,回家亲自进行实验,实验对象为家中热水瓶中积淀的水垢,每个学生应当利用课上习得的相关知识清理水垢。这样的课后实验作业形式使学生形成了浓厚的兴趣,其能够在亲自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独特魅力所在。在带领学生学习《酒精、醋酸》时,笔者为学生进行了适度的知识拓展,向学生讲解了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学生不但深化了对本节课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亦使学生受到健康教育。

四、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激发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兴趣

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综合锻炼与系统提升,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其创造性思维。笔者组织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在课后进行“烧不焦手帕”等趣味性实验,让学生在这样的颠覆其认知的实验过程中,对化学知识学习养成足够的兴趣。

五、结语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部动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并且立足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创设教学情境,积极研究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的课外拓展渠道,以便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实现显著的进步。

作者:魏小为 单位:江西省奉新县澡溪学校

【参考文献】

[1]焦慧.培养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与途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高孝美.化学兴趣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徐飞玲.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尚瑞琦.农村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与分析[D].西北大学,2013

第六篇:初中化学教学创新学习研究

摘要:

创新学习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学习技能,当下初中阶段的教学总体来讲都是缺乏创新性的,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关于创新性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的角度加以探讨。

关键词:

初中化学;动手能力;探索能力;认知能力

化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极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否灵活应用到其他实验活动的知识上,是能否学好化学学科的关键。化学知识包罗万象,化学学科中的知识小到分子原子,大到宇宙探索,这些从微观到宏观的知识都是化学学科所要学习的东西,化学知识不仅仅是对已有文化物质的简单继承,而且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知识的发展,这就是化学学科的知识内容特点。对于这样一门学科,教师需要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的一个基础阶段,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

1创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主动学习是当下初中阶段教学的最高教学目标,教师在把必需要讲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学以及自己的兴趣,去开发自己的主动学习之路,这是一门课程教学的最高目标。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来讲,学生主要是学习简单的化学用品、化学物质以及一些简单的化学公式和基础的化学实验,这是整个初中阶段化学学科的知识梗概。化学学科和物理学科都是以实验为主的,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学生的学习上,实验永远是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学习的主要方式。而对于这种实验性极强的学科来讲,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虽然都是基础的,但是对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来讲,这些实验无疑是新鲜的,具有挑战性且有一定难度的。这些实验对学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所以,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发展能力,根据教学经验来讲,化学教材中所学习到的知识都是学生拓展能力所必需的知识,但是在真正的考试中学生基本不可能遇到自己平时练习的原题,因为平时训练的题目都是为了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解题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通过平时的题型训练,学生具备了化学类型题的解题思路,能够慢慢的养成一定的化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一个“新”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千篇一律的去讲一种物质,因为化学中的元素物质多种多样,不同的化学物质能够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将每一种化学元素都进行细致的讲解,所以,前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为后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准备。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创新能力之后,大脑皮层中的创新思维就可以驱动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探索一些课外的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打破应试教育下的教学对学生思维禁锢的弊端。主动性学习与被动性学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主动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去探究,被动型学习就是当下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真实写照,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时无论是学习的思维还是学习的步伐都缺乏很大的主动性,教师甚至完全掌握着学生的学习节奏。这两种学习能够产生截然相反的两极差距,所以,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够驱使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化学世界,对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化学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创新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

化学世界本身就是个奇妙的探索世界,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上,教师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掌握一些化学中的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之上,学生自发的根据教师讲授的知识去进行探索,举例来说,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化学中的知识来解释的,比如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层锈质。生活中有很多这种现象,比如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医院消毒酒精的浓度是百分之七十五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可以去探讨的。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受限,学生可以根据客观实际情况,与同学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学习把自身的创新思维发展融合在一起,犹如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我们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多种思想”。思想交换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一种学习行为,对于学生而言,创新思维不是长久保存,也不是层出不穷的,当学生头脑中有了一定的创新思维以后,学生就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不断地去探讨更多的新的化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标准下的教学要求,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去探索更多的知识,为日后的化学学习做更充分的准备,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充分准备。

3创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学生的特点以及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来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需要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去打破,而化学学科的知识具有无限性,前者的局限性与后者的无限性有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能力上。单纯的接触课本知识并不能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创新思维和创新性学习却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思维驱动下的创新行为是学生主动探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头脑中固有的知识与自己探索发现的知识有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可能会使学生的知识观发生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积极的,对学生有利的。通过创新行为探索得出的知识可能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也有可能是自身知识存储的差错,但无论是哪种原因,这种变化都会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打破学生的知识限制,犹如给禁锢的思维导图插入了一支关键性的箭头,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种指引相对于教师的有意引导更加有意义,创新学习下的探索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这种结论能够在学生头脑中扎根,比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有意义得多。

总而言之,创新性学习对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化学学科是一门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学科,创新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以无限的潜力去探讨无限的化学领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将这种主动性发散到其他学科,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潜力。

作者:冉广英 刘勋 单位:彭水县彭水中学校

第七篇:初中化学教学微课应用

摘要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要求不仅在于向学生们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探究知识的综合能力。本文便以微课教学为立足点,着重对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展开分析,以期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微课;应用

微课教学又名微型视频的课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并针对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具有多种优点的新式教学方法,此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一、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一)微课教学的含义

微课教学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短小、紧密的教学视频的利用,帮助学生设计出可供情景化、多样化学习的网络课程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借助这种方法完成课本中的重难点学习任务。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学科中的运用有着多方面意义:一方面,微课教学更易于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初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因其抽象的特点,一直成为同学们学习的“老大难”。例如在对物质的微粒形态进行学习时,肉眼难以看见的微粒、分子很难让学生形成具体认识。而通过观看微课资源视频中水电解的过程,便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氢分子、氧分子以及其他粒子等都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整个观察学习的过程是生动、活泼的,同学们经过微课学习也会对化学知识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微课教学含有的丰富资源,能够为实验性教学提供巨大帮助。初中化学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实验必须要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而微课教学则能够为这种教学环节的安全漏洞做到有效弥补。例如,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酸碱性实验,其实验内容中包含了浓硫酸液体,该物质不仅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给人体造成伤害。而利用了微课教学,老师则可以通过对实验视频进行链接,实现实验环境的模拟,同样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以沪教版课程为例分析微课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微课教育在沪教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溶解性》为例,要完成这一章节的微课教学,则需要按照以下步骤逐一进行:首先,老师预先要对课本内容有一个深度的把握,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此章重点内容可以拆解为:对物质溶解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内含以及转化方式,溶液浓度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等几大部分的内容。其次,在完成课前准备后,老师将学生引入化学情境教学中。此时,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物质溶解性的理解,便要利用微课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多种物质在水、油或其他液体中的溶解状况,通过观看实验,学生能够对物质溶解形成初步概念,而从实验中观察得出的溶解速度快慢与溶解能力大小等不同的现象,又会牵引着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例如,学生通过观察看到:盐可以在水中溶解却无法在汽油中溶解,而油脂能够溶于汽油,在水中却不易溶解。据此,同学们可以经过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对物质的溶解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属性(内因)和温度、压强(外因),等等。再如,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观看溶质与恒温蒸发溶剂在增加的情况下,溶液饱和程度会逐渐变化,并得出相关理论:溶剂的增加能够使得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而大多数物质在升温的情况下会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是也有少数物质例外,如氢氧化钙就是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的注意事项

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微型实验在化学课堂中最具特点。要达到更好的运用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首先,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两部分内容统一把握。在进行实验展示之前,老师可以将实验包含的理论原理向学生清晰地表述出来,然后在学生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或是主动参与探寻知识内容的环节中。例如,教师先将需要讲解的化学元素向同学们加以介绍,再进行简单提问:盐酸溶液里的H2O、H+与Cl+,哪种元素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于是学生可以分别将水、NaCl溶液、硫酸、盐酸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同学们再对其反应现象进行观察,不难得出H+具有此项功能。其次,微课教学是多元化的,因此,老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应将化学知识局限于课本内容中,而要通过增加一些趣味实验以及投入更多的学习工具、材料,以此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学习。例如,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实验中,老师要准备相关材料,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过程,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进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总之,将微课运用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解决了化学实验的局限性问题,也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

作者:张素华 单位:福建省惠安岩峰中学

参考文献

[1]黄图伦.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50-51.

[2]康江兰.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4(08):102

第八篇:科学探究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摘要:

文章从科学探究学习模式的内涵着手,对科学探究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在实践教学经验中摸索适用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制定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课堂质量。

关键词:

科学探究;化学教学;实践活动

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初中化学教学以科学实验为主,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学生通过科学性的实验去发现事物变化的表象,思考变化原因,了解变化本质,这是构建科学性探究课堂的重要过程。近几年来,教育领域加快了推进教学改革实验的步伐,遗弃了传统“赶鸭式”的应试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根本。

一、科学探究学习模式的内涵

化学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来展示知识的理论阐述。科学探究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运用自身已掌握的技能、知识来进行主体性的研究和探索,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同时获取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享受科学研究与思维方式的体验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化学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基于理论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学观念,通过让学生采用实验调查、观察参与等方式来获取知识信息,从对化学学习与日常现象的观察中提问,然后进行假设与猜想,自主设计相关活动方案及实验操作,寻找证明问题的解决依据,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1]。

二、科学探究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变化规律,培养其持续学习的耐力,增强其学习化学的信心。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围绕实验实践展开,其本身具有吸引学生注意与引发学生兴趣的魅力,而简单的验证实验只能让学生的兴趣停留在浅层好奇的初期阶段。而科学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中来,更深层次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学探究学习模式不会直接公布实验结论,而其核心内容在于“探”。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探究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整个过程来实现知识的获取并构建对物质新的认识。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转变传统教学的“师为主、生为客”的教学互动关系,充分放开学生被抑制的创造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科学探究学习模式为学生在对未知领域的求知创建了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无限潜力。

三、科学探究学习模式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适合学生的科学探究性实验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开展适合学生的科学探究性实验,同时教学内容要面对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可先进行谈话引导,通过假设化学发生反应前与反应后生成物质质量的总和有什么关联,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3]。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例如,重量、天平的平衡状态等,以备结论分析时作为参考数据。然后,教师进行白磷燃烧的实验,在此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最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结果的原因,初步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通过实验让学生对定律含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开展辩论调查的实践活动

在科学探究学习模式下开展辩论调查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学生针对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展开调查,能够促使学生探究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同时让学生体验并参与研究探索的过程。例如,在教授“水的净化”的一课时,通过结合本地水源在水壶内容易结垢,用过的毛巾经过一段时间也易变硬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并对测定区域的水源进行水质检测,在此过程中,找出改善水质方法[4]。

四、结语

科学探究学习的模式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教学质量,通过科学探索的过程,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蔡亚云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附中

参考文献:

[1]黄明忠.浅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34):50.

[2]谢淑华.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J].赤子(中旬),2014,1(2):189.

[3]蒲建春.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5(6):177-178.

[4]郑勇.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8(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