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思考(4篇)

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思考(4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教学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不少老师们觉得有很多的教学内容,尽管老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反复进行讲授,重难点逐一突破,还配合各种大量习题巩固加强,部分学生最后还是难以掌握,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而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往往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有效性

1.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惯性于采用纯粹的讲授式,或者是表现形式、手段单一,或者是缺乏情感交流,对于用这种方式讲授的内容,有些学生当时不能立即接受,有些学生虽然接受了听明白了,但由于缺乏情感上的体验,印象不够深,过后容易遗忘。

2.课堂教学设计不尽合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思路和灵魂,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果教学设计呆板、缺乏逻辑性、启发性低、内容贫乏,则会导致学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被抑制。

3.教学中缺少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课堂提问少,问题的思考空间不大,对知识只重传授,不重视知识的探究和拓展,思维方法训练不当等,都会让学生感觉独立思考的机会少,不能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应用,久而久之,学生在思维上就会产生惰性,越来越依赖老师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意愿低下,也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就会常常出现这样的想象,学生平常做题时,在老师的点拨下能够解决,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目,没有了老师的指点就做不出来了。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在培训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效果低下造成的。

4.教学中没有把握好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在展开教学前如果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层次、思维水平和目前掌握知识的程度,没有分析教材学习目标要求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拔高难度、深度、广度,不仅让学生难以接受,教学效果低,还造成课程进度慢,教与学和谐性失调。长期以往,学生甚至会对化学科学习丧失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越来越难以开展。

5.教学社会生活脱节。化学科来自生活用之生活,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或者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或者是由于准备相关的材料的工作量大,不少老师对联系实际这一块内容一笔带过,但这样做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进行情感教育的机会。

6.不重视化学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的设计。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可以展示实验现象,反映物质性质,揭示客观规律,更可以教会学生研究一般化学问题的方法。如果在实验教学中,只是将实验简单的演示一遍,或者只是让学生在哄哄闹闹中做完,没有做实验设计、深入分析和拓展实验,教学效果都会受到极大的削弱,有些学生甚至刚做完化学实验就遗忘了实验内容,更别说是理解做这个化学实验的意义所在,实验等同白做,更说不上有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结合化学科自身的特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师生共同参与,加强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立足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不论在教学语言上要文明得体,在教态上要和蔼可亲,而且在关注学生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还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品质不好的,都要关注到位。只有当学生体验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他们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不容易在思想上开小差,制造不和谐因素,影响教学进程。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要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多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也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推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多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热情。为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色彩变化,声音变换,丰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兴奋,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更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像一些肉眼无法观察、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微观原子、离子反应,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都可以得到很直观的表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例题和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上必须选择典型例题和训练题组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所选典型例题,既不能太难又要有代表性,对同一类的题目可以放在一起做类比,帮助学生发现解题规律。题目在精不在多,做题要起到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的效果。

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前,一定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搞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甚至是每个步骤的目的、作用),实验操作、实验仪器、实验安全等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验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本着以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出现只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现象。实验后,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对实验现象、规律的理解,甚至还可做些适当的拓展。由于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结合课本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或者将一些容易操作的较为安全的演示实验做重新设计,变成由老师指导、学生分组的探究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探究问题、设计实验、控制实验条件、验证问题和总结规律的一般方法。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的学生意料之外一些偶发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提过了教学效率,有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五、加强课后反思是增强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误的原因,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思考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教学与发展[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篇:增强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得到化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使教师完成教学的目的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教学行为。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不断地优化化学教学的质量。本文根据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增强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对策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面临最大的挑战的是我们教师,新课程处处体现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新,却没有一个具有普遍实用的成功模式,只有依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在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地方:教师普遍感到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谈不上讲评习题。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5.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二、衡量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1.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与发展

一堂课教学的有效性,是需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呈现出来的。教师对学生通过课堂知识内容的讲授,通过关注学生的接受和信息反馈来了解知识是否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都要以学生为活动开展的主体,课堂活动的每一个具体实验环节,都要以学生为本,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发展,在原有基础上促进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时间和效率的关系。不能追求节约时间就减去其中的重要环节,也不能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不考虑课时数。

2.一堂课后,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记忆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化学的记忆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记忆上的窍门和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才能大大提高化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增强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要高中化学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向课堂要效益。课堂效益的衡量标准,绝不是教师在一节课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具体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转变观念,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第一,让教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得师生间公平、平等。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更要关心学生,和同学多交流互动,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都要平等对待。

第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毫无保留的与学生分享经验、想法和感情,最终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要强、态度温和,用饱满的热情去感化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设计。

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对所讲知识掌握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删掉一些学生能力达不到的内容,等到有能力和知识再去解决。把学习的内容不要仅局限在课本上,让学生及时了解化学发展的新动态以及研究成果。对于完善课堂结构设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学习下一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讲课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讲课内容,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接近末尾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学习。

3、“讲授”和“提问”有效结合

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和探究学习,教师的“讲授”似乎显得不重要。但是,恰到好处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

4.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好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大胆的展开想象,引起学生的注意,提出一些合理、科学的问题,而且问题不要过难也不要过于简单,涉及的内容包含所学的内容,这样又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使得课堂教学效率等到进一步的提高。

5.适当增加实验课,引导学生创新探索。

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依靠实验功能的发挥。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适当增加实验课。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用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不懂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教师也可以进行探究性教学,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适当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培养学生勤动手、多动脑的能力。

6.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内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案例: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时,采用动画演示;例举生活中的电池实例时,用图片展现;最后,对整堂课的知识要点以板书框架结构呈现,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多媒体课件呈现快捷、方便、信息容量大,图片形象生动,再加上简洁明了的板书,有机结合以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相得益彰,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生动性。

四、结束语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我们在学中应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更应不断地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只有不断总结更新,才能让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方大学.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向[J].化学教学.

[2]王丽萍,李政.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

[3]祖浩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4]任宝华.中学化学课堂探究教学的教学策略[N].新思考网.

第三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

【摘要】 许多高中化学教师都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重视书本上相关概念的传授。因为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比较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要知道了化学概念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化学概念,就在宏观层面上把握了化学理论的框架,进一步深入学习也就相对容易了。但实际上,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的实验教学更为重要,因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那么学生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学懂这门学科。本文将着重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化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当服务于现实生活。对于高中生来说,上化学课是很有趣的,因为他们在化学课堂上可以观看教师做一些新奇的化学反应实验,也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观察到许多奇异的化学现象。实际上,高中化学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而是要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化学知识的印象,进而达到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打牢化学知识基础,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思考。以下将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简单地介绍。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不能进行主动思考与研究。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首先会讲明相关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教师开始演示实验来验证自己所讲的理论知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应该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在问题设置、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小组的讨论总结等授课环节上不断创新,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实验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主动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思考,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与探索,最终可以正确地解决问题。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应该养成自主预习课程的习惯,这样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的疑问,进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

(二)在进行无危险且操作简单的实验时,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实验;而相比较那些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操作复杂的实验,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探究的形式来完成实验。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同学能够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吸收与理解。下面以“海带中提取碘”为例来阐述化学实验教学步骤:

1、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提取碘实验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预习,对不清楚的问题要做好记录,在课堂的实验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在进行实验时,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如下:①通过分析,自己来选择实验中用到的相关仪器,并对海带进行灼烧、浸取与过滤;②选择正确的氧化剂来完成碘离子的氧化步骤;③将在化学实验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单质碘进行正确提取与隔离;④对实验中产生的诸多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分析灼烧的作用,应该选择何种氧化剂进行实验才正确,碘元素怎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完成各种转化,并且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

按照这些步骤来进行实验后,学生不仅解决了课前预习产生的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进而研究出了实验过程的改进方案,并且这种方案与以往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十分可行。可见,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就会进行充分思考并寻找问题的答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与实验的操作水平。

二、进行分层教学

在以往的化学实验课上教师通常都将不同班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符合课改的要求,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因为对基础好的学生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会导致其学习能力更差,根本没有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能力进行教学。因此,在以后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每位同学之间的差异,根据每位同学的化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化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来因材施教,完成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践

想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做到将化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将化学的实验教学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例如:教师在讲解胶体的化学性质时,应该先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实验,对实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现象应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然后,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将生活中时常出现的一些现象作为参考对象,依据胶体的相关性质来进行分析,像入海口三角洲与夜晚光束的形成原因。到课程结束后,教师结合现实生活来进行实验的总结,最终研究出胶体所具有的化学性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同学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化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也可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化学水平。

四、总结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化学实验、理论讲解、习题演练和能力提升几个方面。这几种课程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学内容,有待于教师去探讨和适用。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和深入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化学的殿堂,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体会化学的奥妙。

参考文献

[1]李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2,5(20).

[2]刘玉霞.刍议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6).

[3]袁虹.精心设计,适时引导——探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5(26).

第四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也是一门在教学上极具挑战的学科。近些年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关键还是依靠课堂。在下文中,笔者将分别从三个方面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进行方法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案例分析

如何做好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直接关乎着高中化学教学效益的提升。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将自身的体验和经验进行积累。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氧化还原反应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论述,谈谈笔者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教学实施中也是这一道理。任何一堂课的实施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为教学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高中化学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就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一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备课要明确目标,一个是学生要及时地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预习。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学生的预习是为了在课堂学习之中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因此,这两者缺一不可,下面笔者就以学生预习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进行论述。

预习其实就是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性的学习,借助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并且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中会涉及到的重要考点。因此,笔者认为在预习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学习。

教学实施:

教师在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考纲包含有:

1.掌握化学反应的几种基本类型。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含义。

3.掌握常见的几种反应。

4.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以及数目。

此外,在预习阶段教师还可以预先将该部分一些重要知识点指出来,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学会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教学反思:

通过在课前准备阶段的这种预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在预习之中学生就能够有方向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环节之中。

二、课堂教学巧设计

课前的准备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依然值得重视。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一定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巧妙地借助设计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巧设计主要是指要设计出教学情境,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设计出声、像、形兼具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下面笔者就以创设情境来引出还原剂、氧化剂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教学案例:

教师问:在初中阶段,大家学过哪些基本的反应类型?

学生1: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学生2: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着多媒体中出现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问:Fe2O3+3CO■2Fe+3CO2,这个反应是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讨论,发现该反应并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于是断定在化学之中还存在别的反应类型。

教师又问:那么大家再根据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结合初中的学习来分析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3:都有氧这个元素的存在,如C+O2■CO2,CuO+H2■Cu+H2O。

教师问:那么,这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呢?

学生讨论,两者皆有,且有得氧就一定有失氧。

最后,讨论得出结论: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得氧必有失氧,有失氧必有得氧,得氧为氧化反应,失氧为还原反应。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失氧的物质叫氧化剂。

教学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并最终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多种方式开展课后复习

任何的一个教学过程都分为三个基本步骤——预习、学习、复习。高中化学的学习也一样离不开复习环节的实施。

通过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和脉络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习题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发现自身学习之中的盲点,从而更好地巩固学习所学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实施:

在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学习之后,复习可以这样进行: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该部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教师出题学生做: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如CuO+CO■Cu+CO2;CO2+C■2CO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两种方式开展复习,学生就可以分别从理论的层面和训练的层面对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知识深化认识和了解。教学的效果将得到巩固,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将得到提高。

四、小结

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法探究是一个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上文中,笔者所言只是自身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别的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泓遐.上好一堂课要切实解决的几个问题——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例谈,化学教育[J].2010年第4期

[2]祝莹.利用演示实验搞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J].2013年第3期

[3]吴兴怀.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探微,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J].2013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