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要】高等教育市场化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参与竞争成为高等教育的主题、自由选择成为高等教育的常态、提高效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进一步探讨了高等教育市场化前提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从而把大学生更好地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化是世界上不少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市场化的印记不断增多。201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试点高校开放办学,适应市场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这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发展。事实上,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必然对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的高校各项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新特征

认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新特征,是分析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前提。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有不同的定义,其中获得更多认可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8年对其的定义,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共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1]。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以下显著的新特征。

(一)参与竞争成为高等教育的主题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竞争成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涉及各个方面。从学校间地位变换、经费筹措、生源争夺、科研项目的获取,到校内教学活动安排、教师的聘任与晋升,再到学校与社会间的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等,无不体现出激烈的竞争。高等教育市场化使高等教育系统几乎成为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每所高校都想方设法进行改革,寻找适合自己的办学思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避免落后甚至被淘汰。从目前各高校推出的层出不穷、争奇斗艳的招生宣传就可管窥竞争的激烈程度。

(二)自由选择成为高等教育的常态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把高等教育当成一种可交换的商品,以市场为主要调节形式,遵循等价交换的规律进行自由的选择。它表现在社会支持与高校的关系、工作者和高校之间的关系、高校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等多个方面,逐步形成了高校的外部市场(高校与政府、企业的选择关系)和内部市场(高校与学生、教师的选择关系)。如高校的招生、学生的就业、社会支持、科技推广等都取决于市场调节,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自由选择。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高校通过人才输出和科技服务,政府、企业等社会部门进行购买,出售和购买通过一定的议价形式自由选择,打破了计划体制下的通过计划主导高校的行为。工作者和高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打破了以前的计划分配形式,工作者和高校实现了公平的双向互选,改变了以前的一次选择定终身的现象,人员的流动成为常态。高校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表现为:高校提供教学服务,学生给付学费,增加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三)提高效益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自由选择的深入人心,高校提高效益成为在竞争中获胜和在自由选择中被优先选择的重要法宝,因此,效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益,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如:开展学校的形象宣传;加强教学改革,强化特色发展,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意识,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治理结构日趋企业化;提升科研的转化率,日益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结合社会需求开展科研;不断创办校办企业,增进学校的融资渠道;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校友的联系,拓宽学校的融资渠道,等等。事实上,我国这些年高校的发展,给效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做了很好的注释,如:2013年我国校办企业资产总额排名前5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资产总额达到2533.86亿元[2]。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高等教育市场化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了更加多样性的教育需求。这些变化一方面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高校片面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部分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一)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监控弱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条件下,社会包括政府引导高校实现竞争、促进自由选择、实现效益目的最大化的手段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评估,二是排名,三是筛选。从三者关系来看,评估是基础,排名是结果,筛选是结果的应用,这些均是以可量化的数据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对高校的评估是与高等教育改革同步进行的。1985年,中共中央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同时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而评估真正深入人心,却是2003年至2008年在全国开展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在整个评估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在指标体系中的位置是八个一级指标中第七项“教学效果”中的六个指标之一。真正影响评估效果的是师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可量化的指标。在评估的基础上,社会上广泛开展的大学排名工作,通过社会舆论的方式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影响。如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武书连大学排名和校友网开展的大学排名,均没看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评价。评估和排名后的筛选,成为高校分层的依据。高校评估和排名靠前,拿到的项目多,获得的资源多,专科学校可以升本科,本科学院可以改大学。通过舆论的放大作用,高校在竞争中就有优势,效益就可提高。因此,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氛围下,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监控出现了弱化现象。

(二)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保障弱化

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高校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选择中获得主动权,实现效益目标,就必须在评估中取得优秀,在排名中靠前。事实上,适当的竞争可以促使高校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方式,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但是由于市场化导致这种竞争“已经过度,走向极端,竞争这种教育领域原本正常的现象已经异化”[3],市场化异化了竞争,使部分高校一切以可量化的数据为目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与保障弱化。部分高校的领导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短期内难以出成绩、出亮点,因而对其抓得不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落实得不到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部分高校出现弱化。部分高校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配备辅导员,甚至部分公办院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辅导员大部分由非事业编制的聘用人员担任,部分聘用人员素质不强,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和认识弱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使教育商品化,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引发更多的竞争和效益问题。大学生在多方面面临更多的压力,如专业知识学习、人际关系、就业发展等,承载了家庭的更多关注和希望。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不断增强,学生的物化的需求增多,使部分学生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是部分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忽视全面发展。专业知识学习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只重视专业学习可能导致个体发展出现误区,重“才”而轻“德”。二是部分学生只重视技能提高,不重视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他们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资格证考试和职业技能培训上,不愿意参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党团活动。三是只重视个人利益需求,集体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将利己主义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愿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变得非常薄弱。

三、高等教育市场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市场化在一定条件下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高等教育市场化有较强的生命力,对于激发大学的活力,提升办学质量,帮助高校有效履行职能有较大的作用。在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要从新情况出发,广泛调动多种力量,把政府制度建设与社会舆论引导相结合,把学校认真落实保障条件与加强平台建设相结合,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相结合,创新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一)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市场化为高等教育发展打开了一扇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必然会带来一些预料不到的冲击。在这种条件下,对已有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就显得非常必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就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袁贵仁提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这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的热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确实存在问题。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要划出底线,加强管理和引导,使各部门行之有据。其次,要合理划分高等教育中市场化与公益的边界,各种评估和考核要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规范高校的各种行为,防止高校一切行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第三,要从法律层面上规范各种从事教育行业人员的行为,如制定《课堂教学管理办法》,明确各类人员基本的行为,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学生[4]。第四,要规范媒体的行为,对媒体特别是新媒体要坚持管建结合、善管善用,壮大主流舆论。

(二)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渠道,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要求,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保持课堂教学的权威性、时效性和开放性,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要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必须立足于社会思想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实施创新计划,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二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补充作用。以其丰厚的人文底蕴,潜移默化地起到对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法制观念等的培育作用。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正确认识当前一些社会现象,不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发挥自然科学课程的拓展作用。要高举科学的伟大旗帜,树立科学理念,培育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增强科学伦理,让学生在深入挖掘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增强“三个自信”,积极反对反科学、伪科学的理念和思维,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三)要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骨干作用

政工干部是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骨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其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配备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辅导员队伍无论从数量、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第三,要加强对思政队伍的培训。通过培训使辅导员掌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帮助他们了解所在学校的学生,掌握与学生沟通的话语权;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掌握新媒体的特点,拓展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第四,要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市场化过程中属于公益的部分,无法用经济效益去衡量。第五,要加强正面宣传。高校要主动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建立互动机制,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基础作用

班级、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级和学生会是学生生活的最基本的正式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通过有效的班级活动,可以实现学生内心成长和情感交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得到深化;通过班集体和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学生社团是按照学生的兴趣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在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一些正式组织无可比拟的作用。要加强这些组织的建设。首先,要加大投入。目前不少高校学生社团形同虚设,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少工作的开展经费不足,导致活动开展没有抓手,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提供班级的活动经费,采取多种方式资助学生社团建设。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制度,明确班级、学生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的“量”和“质”,把它作为班级考核的重要内容。最后,要大力繁荣学生社团。要按照学生的兴趣,主动设置社团,帮助社团选好干部,指导社团开展精品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提升理论水平。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见实效。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强调理论灌输的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次,要尊重大学生的特殊性。要根据大学生的时代特点、行为习惯,尊重高等教育市场化下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探索符合当下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渠道。最后,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大学生有不同的家庭经历、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集中教育前提下,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教育活动,为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创造条件。

作者:张宝强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