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音乐表演能力培养

钢琴教学音乐表演能力培养

【摘要】在音乐教学当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的音乐理论教学之外,同时还肩负着培养音乐人才的重任。对音乐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之外,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在专业技术、实操能力、审美意识、艺术素养、表演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钢琴教学出发,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钢琴表演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增强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使钢琴的演奏更具感染性。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演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我国的课程也在不断地创新、课程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也就使得我们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们在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层面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们在艺术素质以及表演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一、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

钢琴的演奏技巧对音乐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而钢琴的演奏技巧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只有学生的音乐演奏技巧十分纯熟,才能够对音乐淋漓尽致地发挥。同时,音乐的演奏技巧是否纯熟也能够体现学生的音乐内涵,只有演奏内涵丰厚,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才能够更好地演奏歌曲。因此,只有将纯熟的音乐技巧与音乐内涵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体现音乐的真正意义,感染观众,让观众获得共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应对一切事物的关键,因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也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音乐表演的时候进行良好的发挥。众所周知,作曲家在作品的创作的时候都是几经修改,不断润色的,但是进行演奏的时候往往都是“一锤子买卖”,因此,在音乐的表演过程当中如果出现无可弥补的失误或者错误,只能看着其成为“遗憾”。因而在这个演奏的过程当中,演奏者展现出来的演奏水平除了同演奏者的专业技能密不可分之外,还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为,良好的专业技能只能够确保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而紧张、怯场等心理压力会让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失去平时的良好水准,造成表演过程当中可能发生的失误。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学会调整与克服自身的紧张心态,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成功的演奏。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

专业的艺术素养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学生在进行钢琴表演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技能基础,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够帮助学生更投入地演出,才能够通过自己的演奏感染他人。但是,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慢慢积累,需要学生平时多进行演奏,慢慢揣摩作曲者的心情,从而达到与作曲者心境的契合;学生还应该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当中多多去接触大自然,因为大自然能够给学生以更多的意境与感情,丰富的情感世界能够更容易使得学生获得音乐层面的灵感与感知力;另外,多参加各类的音乐讲座,从技术和知识层面了解如何在演奏当中控制自己的感情与技巧,把自己获得的艺术感知与人生体悟融入到钢琴的表演过程当中,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除了培养以上的几种能力之外,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也极为重要。很多学生常常是有着很好的音乐演奏技能,在演奏的过程当中也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却无法感染他人,无法让观众获得共鸣,这就是因为学生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没有将演奏的作品融入自己的感情,而音乐的演奏其实是二次创作,是作曲者与演奏者在情感上的融入与共鸣,而演奏者要带领广大观众通过自己的演奏进入作曲者的世界,让观众领略作曲者的情感与心声。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十分的欠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演奏的时候才能够有更好的音乐表现力。

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在演奏的过程当中也十分重要,培养这种能力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熟练地演奏每一曲音乐,克服自身的紧张情绪,使得学生能够将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只有帮助学生能够灵活且镇定自若地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才能够在临场发挥的时候不慌不忙,把握大局,能够坚持将音乐演奏到底,甚至在有一些小的失误时,也能够将曲子尽力完整地演奏完毕,不因小失大。当然这种演奏时的应变能力是要靠平时的不断积累而来的,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到各种场合去表演,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激发学生们不断的演奏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能够爱上表演,提高自己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孙曼.浅谈钢琴演奏教学中如何培养演奏能力[J].大舞台,2010,No.261(2):129-130.

[2]李莉.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3):61-62.

[3]刘琳琳.高师钢琴教学中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及训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249.

作者:刘屹昕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