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培养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培养

[摘要]近年来,国家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资助体系,帮助学生解决资金难题。同时,高职院校也采取了多项措施,使学生资助金额呈现上升趋势,有效地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大多数学生对此心怀感激之情,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此毫无感恩意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分析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其原因所在,进而培养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培养方法

感恩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三观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不断地进行扩招,学校内的学生数量不断地增加,贫困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国家创建了贫困生资助体系,以缓解学生的燃眉之急。但是,在这项工作的不断开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培养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一、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目前,随着贫困生资助体系日渐完整,高职院校的学生出现了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感恩意识。部分受资助的学生在享受资助的时候并没有产生感恩意识,认为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去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没有将这样的帮助当作恩惠,缺失了基本的感恩意识。(2)无感恩行动。部分受资助的学生拥有感恩意识,但是缺乏具体的感恩行动。例如,生活方式不节俭,利用助学基金大手大脚花钱,毫无节俭意识;不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并且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挑拣拣;做不到诚信还贷,当学生有能力偿还贷款时,一味地拖欠,不主动还清贷款。(3)没有主动的施恩行为。对受到资助的学生而言,更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更应该做到主动回报社会,帮助他人。然而,部分受资助学生不能主动奉献,传递爱心,报答社会。

二、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措施

(一)国家为开展感恩教育提供社会保障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感恩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符号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蕴含着浓厚的感恩文化,例如,清明节,我们追思故人;端午节,我们悼念先贤;中秋节,我们万家团圆;重阳节,我们敬重老人等。国家把这些节日以法律的形式记录下来,能够使民众从心底拥有感恩意识。其次,国家还应该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让孩子从启蒙阶段就受到感恩意识的培育,避免孩子感恩意识的缺失。

(二)学校需创新感恩教育的形式

感恩意识并非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人们从外界进行引导,用来感化被教育者的内心,并且通过感恩活动表现出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者需要对感恩教育的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首先,从感恩认知上,让学生知道贫困资助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其次,从情感教育上,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做出感恩行为。同时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创新管理形式和管理内容,如开展以工带资等活动,使贫困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体会到家长的不易,从而能够培养其感恩意识。此外,学校也要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建立感恩平台并定期工作求职类的信息,鼓励受资助的学生培养自己的自立自强精神。最后,在资助工作中,学校、社会等爱心团体也需要改变自己原有的资助模式。我国现阶段的资助模式主要是以金钱资助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资助,使学生养成一种“等、靠、要”的懒惰心理,因此,学校在资助的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对学生能力和精神层面的关注上,通过感恩教育帮助受资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例如,可以让教师与受资助的学生共同参与“结对子”活动,让资助教师深入到受资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当朋友和家长的角色,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家庭应重视感恩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应该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首先,父母必须先具有感恩意识,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如果父母都缺乏感恩意识,那么如何能够教导好学生呢?其次,父母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度满足学生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不是以父母为中心的“一言堂”。最后,父母应该经常与学生交心,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部分受资助的学生存在缺乏感恩意识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以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力图使受资助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回馈社会、报答社会,以构建一个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大集体。

参考文献:

[1]蒋林.浅析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J].南风,2016(29):61-62.

[2]张超.高校受资助学生感恩与回报意识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4(15):161-162.

作者:张琳曼 单位: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