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多媒体教学问题和策略

高职多媒体教学问题和策略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高职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降低了多媒体教学的质量。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了一些策略,希望能够将多媒体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提高高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高职;多媒体教学;质量;效率

高职教育本身便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比较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其和普通的高中教学存在的差别比较大。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高职多媒体教学。

一、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生交流比较少

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过度的依赖课件,一味的进行课件的讲解,这和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没有什么分别,这会给师生的交流造成很大的影响,让整个课堂教学受制于课件,会给教师的教学发挥造成较大的影响[1]。这便要求教师必须真正的熟悉教学内容,认识到和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二)信息过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思维

和以往的教学相比,课件的使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相关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若是将教学内容简单的搬到多媒体屏幕上去,课件和教材也没有什么分别,学生也很难产生兴趣。并且大量知识的呈现,会让学生无法跟上教师节奏,很多信息无法及时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很难接受相关的知识,很难掌握其中的难点和重点。

(三)教师课件制作水平比较低下

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存在布局比较的混乱,页面风格比较的多,声音插入混乱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制作课件的时候,对相关的软件工具掌握不够到位[2]。其次,虽然教师能够掌握软件工具,但是不够重视,这也直接导致了课件的质量较差。所以,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二、高职学校中做好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师生间的交流

师生交流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这一点[3]。首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课件的内容比较新颖,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兴趣,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和学生互动交流,学生才能够够一定的收获,所以,教师在进行课件内容制作的时候,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重视课外知识的引进,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该加入一些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多媒体课件思路清晰

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需要保证课件思路的清晰程度,真正的做到层次分明。页面设计的时候,需要确保整体的风格一致,并且还应该存在一些区别,确保课件的清晰[4]。在内容页中进行问题讲述的时候,需要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让学生产生自己的联想和推理。这种课件不但能够帮助教师解决那些比较难的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此外,还需要重视课件的导入和结束,导入的良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束语的出色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教师需要重视课件制作质量的提高

想要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首先,教师需要将自己的位置摆正,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虽然科学研究对于高职学校也是非常重要的[5]。但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首要目标是育人。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给教学服务,不能够凌驾于教学之上,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教学。为了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技能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师的课件制作技能。为了更好的提高培训效果,学校还可以定期的组织课件制作大赛活动,从而提高教师课件制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信息技术的运用,高校多媒体教学也愈加的重要,教师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并做好多媒体教学。此外,教师还必须对多媒体课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必须明白其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辅助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其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提高高职多媒体教学的实际质量。

作者:王欣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闫继华.论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1:134-135.

[2]张洪映,王景.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10:57.

[3]张玄.高职院校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电子测试,2013(24):154-155.

[4]屈宝丽.多媒体在高职院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软件导刊,2013(05):175-176.

[5]冯婧.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