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分析(4篇)

小学德育教育分析(4篇)

第一篇: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学中不断深化,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尤其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实现,促使学生在对这项课程知识内容学习之后,提升道德意识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推动小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老师密切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德育教学意识,立足于小学德育教育课程实践,探讨出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被摆在开展教学的首要位置,通过有效开展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水平,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小学生个人思想素质的形成和塑造。在本文中,通过对小学德育教学重要性的阐述,并结合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推动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规范小学生思想和行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德育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差异,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从而帮助小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对礼仪道德进行学习,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健康的人格,促使小学生德育教育与我国新世纪人才培养相契合。同时,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不仅仅对小学生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对学校乃至于我国社会发展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为促进现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需要注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

二、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德育教育教师培训,提高小学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质和德育教学水平和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密切相关的,想要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首先就需要提高教师德育教育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为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教师加强德育教育知识自学和不断钻研,探讨出适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学方法,以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就需要学校对德育教育教师队伍展开培训,以提升教师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促使教师在培训中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德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德育教育工作者、班级或者是学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并在德育榜样的领导下,起到激励学生和老师崇尚优秀品德、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作用。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德育教学

为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教学有效性,还需要从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1)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科学、合理地安排上课时间,通过宣讲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等,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提升道德水平;(2)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这就可以对学校展示栏、校园广播、班级文化墙等进行充分利用,对德育知识进行宣传,进而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3)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庆节》《祖国妈妈,我爱您》开展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日举办校园、班级活动,通过活动既能够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需求,又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目的。如:针对“国庆节”“九一八”等我国重要历史纪念日,开展主题班会或者是活动,促使学生对我国这些重大纪念日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解。针对“雷锋日”“感恩节”等开展诚实守信、感恩等主题活动,促使学生活动中加深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从而增进学生热爱国家、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实现德育教学内化

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中,由于教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大,促使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德育知识点缺乏认同感,从而导致小学德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内容的转化,增强学生认同感,进而不断深化德育意识。为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借助于生活中的素材,运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对老师所教授的德育知识内容更加深入地领悟和理解。如:在对《我爱家乡山和水》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运用视频、图画等方式对家乡山和水情境的展现,引发学生的认同感,并对自己的家乡风景展开联想,进而对我国大好河山的领略和欣赏,同时还可以对国外的山和水进行学习,如:德国的莱茵河、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等等,促使学生形成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也起到促进作用。

(四)强化课堂实践,实现德育教学的外化

教学实践是增强和巩固学生德育教育知识内容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关键。提升学生品德意识,就需要将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在结合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实践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确立自身角色,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观念。如:在对《出行的学问》开展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学生通过生活中旅游、坐车,对自己做到的和观察到的:主动为老人、孕妇让座、不乱扔垃圾、不高声喧哗等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具体实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三、结语

在本文中,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小学德育教育重要性开展,并着重对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促使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德育综合知识水平,结合生活实践,通过创设情境和强化课堂实践相结合,实现德育教学的内化和外化,为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秋.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教师,2017,(20):9.

[2]李方艳.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6):76.

[3]邹敏仪.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2016,(28):94.

[4]简跃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55):100.

作者:骆秋菊 单位:惠州市惠城区马安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其各方面性格的养成都受到这一时期的巨大影响,所以这一时期是打好人生基础的第一步,影响着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这一时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性格的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实现对小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德育教学的途径,从简单的语言讲解,到情境创设再到老师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简单探讨了在小学语文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加强德育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存在着许多的德育思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为媒介,发挥自身的教育素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同步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德育思想。

一、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1.实现德育目标,辅助德育工作开展

教育部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帮助小学生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情感,并且树立起基本的是非观念和法律意识,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对这些内容有所体现,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在课内言传身教,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对其中的德育教育目的进行深入探讨,贯彻落实德育发展的目标。

2.开展德育教学,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是一个集简单人文、地理、科学、教育为一体的学科,其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在其中渗透的德育教学理念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小学生属于不成熟的个体,为了确保其以后一直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语文教师由于自身教学功底的欠缺,对课文中的德育内涵挖掘得不深、不透彻,不能有效地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德育的作用,只是简单地追求文化课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一些小学生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好,并没有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导致小学生在言谈、举止、观念上都有所偏差,严重阻碍着小学生长久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

1.课内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教材为本,拓宽学生思路,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1)带入作者情感,进行情感熏陶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有关作者描述人物的“简历”,为学生讲授一些与语文环境相结合的情感资料介绍,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带入作者情感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获得真实和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举个例子,如在讲解《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候,这篇文章讲述是去世时,长安街路旁的景象,长安街的路旁,挤满的男女老少目送总理灵车的离开,不觉泪流满面的场景。此篇文章旨在表达人们对总理去世的哀痛和惋惜,以及人们对总理的爱戴和不舍。为了从小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领袖人物的尊敬,教师可以给同学讲授总理的生平以及总理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在课堂上利用PPT、音频等手段,营造一种悲壮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对的热爱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在语文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于自己所知道的国家领袖的小故事,并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进一步让爱国情怀渗透到他们的思想里面。(2)分析笔者人物,树立人物榜样课文描述中很多笔者笔下的人物都拥有一定的优秀品质,或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或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这些人物都是值得学习和尊重的。教师可以在讲解这些人物时,鼓励学生向这些拥有高尚品德的榜样人物学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我不能失信》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有关于诚实守信的话题,本着不能失信于人的想法宋庆龄放弃了她想要去的地方,教师应该以这一人物为媒介,鼓励学生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答应别人,从小就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2.课外活动教学

语文的课外活动也是渗透德育的途径之一。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读书、讲书活动,安排学生在课外读更多的好书,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到词汇量和知识储备的影响,应该尽量安排他们读一些简单短浅但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如《鼬鼠和狮子》《熊与狐狸》《勇敢与愚蠢》等小故事,鼓励学生在读完书后能够自己讲述故事并且提取故事的主要表达思想,在课后组织同学们交流讨论,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在一方面,锻炼了的语文思维和口头表达力,增加了学生的文学储备,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从故事中获得的道理和准则的记忆时间远远比老师强行灌输给他们的时间长,学生自己消化这些道理后还可以运用于生活中,更好地健康成长。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其思想品德都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处事方式,答应学生的事情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当众辱骂学生,避免学生“有样学样”,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关心爱护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学校获得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的规范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郝春玉.巨鹿县育蕾小学“学生道德银行”活动调查报告[J].邢台学院学报,2017,(03).

[2]刘超.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措施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34).

[3]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2).

[4]吴志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

作者:朱建国 单位:彬县永乐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方法

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而这样只注重经济发展就会造成国家忽视了学生的教育,当国家注重这一方面发展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出现如今学生及一些年龄较大的青年缺乏社会公德的教育,缺失诚信只是注重自身利益的发展,过于自我,缺失集体公众的观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要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进行价值观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通过我国的教育来使孩子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德育。所以,这就要求小学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成人”。因此,本文就对小学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积极地去教导学生从小就有社会公德的意识,并且去教育学生有更好的交际能力,并且尊重学生学习,让教育的方式更加地切合学生而不是教条地束缚学生。而教师要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导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地去给学生过大的压力,而是关注于学生的实际全面地发展学生。以下就是围绕小学德育教育管理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方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我看来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负责者,更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引领者。所以,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应全面地发展学生,并且要从细节中缓慢地渗透对学生德育的教育。但是,现如今,在小学阶段中德育教育管理的进行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时期德育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管理过于形式

小学是学生接触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最容易管理及引导教育的一个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管理还是过于形式化,教师等管理人员对德育教育在认知的方面还是出现一些偏差。对真正的小学德育教育的管理人员来说,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依照一个概念或是已知的确定的概念来进行教导。一些教师仍是认为小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优秀,遵守课堂的纪律或是及时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就是德育较好的学生。但是,这样的想法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德育教育过于的形式化把学生的德育教育都束缚住了,那样的德育教育已经不能符合现如今的时展的脚步了。而如今,要教育学生发展自身的德育,教师就应该逐渐地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地学习去自己认知真正的德育含义。然而,如今教师的德育教育管理的概念过于的形式化,这就使得如今的小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不全面,缺少德育的表现。

(二)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管理缺乏相应的机构

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德育素养,在现如今还是很难得知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小学时期没有相应的德育教育管理评价的机构。一个学校缺少相应的评价机构的话就会使对学生的德育情况没有真正的了解,也很难掌握学生真实的情况。不仅如此,如今的一些学校还缺少一些审核德育教育管理的方法,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德育审核。这就使得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的发展有所受阻,而且学校还没有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奖励及惩罚方面的机构,不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产生影响。

(三)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管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进程在逐渐的加快,对德育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今小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却仍使用旧的课程教材,然而德育教育管理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需要小学生不断地紧跟时代的发展,而新旧的时代更迭过大,陈旧的德育教育课本已经不能符合新时代人们的德育教育思想,这就导致新旧德育教育的脱节,让还在学习德育教育的小学生无所适从,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德育人员。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德育教育应积极承担起责任

如今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一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也将原有的游戏和人际交往都逐渐地取代。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课余生活的时候沉溺于网络,人际的交往也逐渐地减少,人际的交流问题也就出现在社会问题中,这就使得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这样问题的出现就是小学生忽视了德育教育,因此,教师要在小学生日常交往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管理,加强小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锻炼学生之间的交际能力及承担能力,让学生在脱离网络的过程中和同学间养成一种诚实守信,友爱平等的交际思想,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德育习惯。

(二)减少教条式的教育

教条式的德育教育容易使学生在发展自身修养的时候容易被教条所束缚,而这样就使得学小生在接触德育教育较少的情况下影响自身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地渗透德育的思想,让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时候不是十分的紧张,并且较容易被影响,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去接受死板的教育。

(三)重视小学生自身的德育教育发展

学校要教育学生不断地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而不是去死板地接受教师的教条式教育。从自己的学习方式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这样就能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在教师的教导中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德育价值观念,为自身的德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教育是兴邦之本,在我看来教育不仅是教书,还是育人。尤其是小学这一容易实行教导,育人的时期。我国原本就是礼仪之邦,而如今的重商的思想让我国德育教育逐渐地偏离原有的轨道。因此,作为育人的教师就应该挑起这一重担,不断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不忘去引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让学生不仅文化素质有所提升,德育素养也能进步,争取在小学阶段就能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五美的学生。以上就是我关于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还指出了小学时期德育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具体地提出了一些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方法,希望对相关的德育教育管理的研究者及教师有所帮助,以便更好地发展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及德育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徐生梅.小学德育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适应性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0).

作者:陆逊 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第五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摘要: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更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都要进行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识字认字、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和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学科,并且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文章具有较强的德育教育功能,这对小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将语文学科作为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前站。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探讨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提出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而德育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在小学教育多个不同学科中都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在不断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尤其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对学生展开良好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目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下文就结合本人的实践语文教学经验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二、立足教材,对学生展开良好的德育教育

在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以语文教材为根本,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和内容的特征及优势来向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落花生”这一篇课文后,学生通过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自身也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懂得了人不能过于在乎外表,更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并且,以此为前提,让学生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和发现身边心灵美的人或事,通过小作文的形式进行表扬,这样既让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了锻炼,又使其在思想上受到优秀品质的影响和教育,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又比如,在讲解‘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求学生应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以外,同时还应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可在课前依据文章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有关北京夜景的图片或小视频,使学生亲眼看到北京夜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爱国之情,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打造良好语文教学情境,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切实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也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打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情境中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并且还能够使语文教学方法和形式在情境教学的创设和运用过程中获得不断地优化和革新。具体来说,首先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前应充分依据教学目标及任务来设置相应的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与学习内容中心思想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和共鸣,继而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当讲到外国侵略者冲入圆明园展开破坏行为这个自然段时,教师就可运用课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视资料片段,在学生观看的同时结合文章对学生展开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深刻地去理解和体会,让学生亲眼看到美丽的圆明园被破坏的情境,学生顿时有一种愤怒的情绪,使学生深深地感到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不被欺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教育学生形成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操。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原因,很多小学生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从小都是家庭的核心,长辈的过分宠爱很容易使其形成不为他人着想、自我、自大自私,缺乏孝心的不良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关于孝顺长辈的文章,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比如在讲解“爷爷的小树”以及“爸爸和书”等文章时,依据文章内容创造教学情境,并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大家谁记得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奶奶最爱吃哪些食物?”等有关孝心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学生通过回答逐渐明白老师设置这些问题的目的,并为学生设置一个课下任务,帮妈妈做一顿饭、或者给爸爸洗一次脚等小任务,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从小学会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优秀品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

四、延伸课堂教学,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开设合理的课外教学活动,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合理的课外活动能够在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课外活动前要对学生的个体不同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还可以针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来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例如,母亲节、中秋节、国庆节,这些节日的传统意义都可以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丰富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快乐,还能促进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除此之外,教师开可以组织学生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通过一些社会活动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养老院去慰问老人,成立模范小组,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注重对学生课本以及语言运用上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化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从而得到综合素质上的培养。德育教育作为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教育。

五、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执行的教学任务,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长远来说,更是对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意义。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道德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以及良好品德的培养,在不断实践的经验下,找到有利于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得到德育教育的渗透,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兴玲.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赤子旬刊,2014,08.

[2]朱琴.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有效的德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作者:吴笑永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城关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