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分析

小学生德育分析

摘要:小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尤其是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外界信息缺乏很好的判别能力,加上学校对小学生的德育不够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素质教育

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理念后,德育作为教育之首,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得不被提上日程。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其他几个方面教育的全过程,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尤其对于思想未定型的小学生来说更具现实意义。德育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不仅仅需要依靠学校、教师的引导,家庭和社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小学德育提供更好的借鉴。

一、小学德育现状

(一)德育未得到真正的落实

德育的目的由不同社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决定,当前我国德育目的是用马列主义、思想哺育年轻后代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陶冶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养成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普遍存在走形式化路线,没有把德育真正落到实处的现象。第一,榜样示范作用弱。小学阶段的学生将老师作为最权威的重要他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言行,甚至伴随学生一生。近些年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滑坡现象,学校频频报道出老师体罚、辱骂、虐待学生,老师参与、进入违禁场所等,教师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对自身的言行缺少规范性的行为准则,对自我认识不到位,只看重教书而忽略了育人的职业道德观。第二,课堂与常规教育脱节。德育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日积月累的工作,所以仅仅依靠几十分钟的课堂教育自然是不够的,除了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教育以外,常规生活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很难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规生活中关于德育问题的情境并不和德育理论教育一一对应,小学德育主要表现出课堂教育与常规生活教育相脱轨。第三,奖励机制不完善。小学德育中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对小学生好的表现没有给予及时或准确的鼓励,对小学生的陋习更多的是采取惩罚的方式,如罚站、罚抄作业、罚打扫卫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小学德育适得其反。第四,对学生缺乏积极关注。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教育,落脚点也应该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小学生对外界一切事物都表现为好奇、多动,是拥有自己思维的、活生生的个体,但是往往小学教师把小学生看成是没有想法、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个体,对小学生的德育缺乏情感的倾注,未做到积极关注,没有很好地融入小学生的情感世界,未做到以情育人、以理育人。

(二)德育未形成有效合力

教育最初的形式是以社会教育的形式开展的,年长的一代将生产劳动技能传授给年轻的一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出现了,学校在人的教育面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家庭教育却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便形成了三套不同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套教育模式有重合的地方,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三套教育模式的区别。只有将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高效的合力,才能将小学德育功能发挥到极致,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质的未来之星。第一,没有统一标准。家庭中的德育教导孩子不是自己的事少管,关系到自己利益的东西一定不能谦让,这样的教育自然让孩子形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学校教育刚好相反,教导孩子遵纪守法、待人真诚、无私奉献,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热心、乐于助人的性格。社会对孩子的期望便是全能的人,尤其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尤为明显,处在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形式更多样、更灵活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大众传媒对家庭、学校德育构成了威胁。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有不一样的期待和标准,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不一样,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所以孩子往往容易混乱,无法获得良好的德育。第二,德育工作效率低。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之外,小学德育工作效率低,学校教师与教师、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部门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学校教师对德育工作所采取的态度就是坐等上级命令,缺乏大局意识和积极主动的态度,以至于没有一套完整的德育机制。

二、小学德育的对策及建议

在了解了小学德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后,我们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落实小学德育

第一,利用榜样学习抓德育。小学德育中的榜样学习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师榜样对小学生的德育更是不言而喻,对于老师来说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素养,需要以身作则,能做到慎独,为小学生做好带头作用,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监控。第二,课堂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将课堂教育与生活常规有机结合,在课堂的德育可以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小学生对德育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常规生活中及时对小学生所遇到的德育问题进行解释与引导。第三,以情感教育为主线,鼓励手段相配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时,在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深入他们的感情世界,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的活动,最终将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小学德育中。

(二)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德育合力

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德育合力是德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重标准下的德育,很难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深入的教育,我们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教育服从学校教育。家庭与学校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家长通过询问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这样也可以加强亲子关系沟通。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主动与学校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需要时刻注意避免把不良思想或行为带给孩子。第二,提高学校教师与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德育方面的学术与心得交流,邀请表现突出的教师在全校进行演讲,除了校内的交流,学校还应把眼光投到更广阔的校外,组织教师到外校学习先进思想与方法,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徐静.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J].鸭绿江,2015,(12).

[2]黄志强.关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J].小学教育研究,2015,(4).

[3]吴遵平.论小学生德育教育[J].教育科学,2016,(1).

[4]孙彩云.浅谈加强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J].思政教育,2013,(1).

[5]康健.浅谈教师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6]贾伟.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J].吉林教育,2015,(7).

[7]李桂辉.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J].科技教育,2013,(10).

[8]张文红.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J].教育天地,2016,(8).

[9]吕世计.浅议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J].中华少年,2016,(6).

作者:高靖博 邹瑜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