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

摘要: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逐渐融合了文化自信教育,但力度不够,存在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教育形式单一、文化自信认识不足、社会消极影响等问题。推动文化自信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融合,应当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观,结合大学生群体教育特点,在已有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基础上,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认知和认同,实现文化自信与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文化自信;道德教育;大学生教育;校园文化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国家或政党对自身文化具有极高的认同感,如从内心的尊敬、爱护、学习传承等。因此,文化自信的一般来源是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或指导民族国家重建和复兴的科学理论。大学生作为一个青年知识群体,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后续储备力量,其道德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民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大学生道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特别是文化自信概念提出以后,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活动,如“孝”文化继承、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继承等主题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现有社会背景下,就业压力的增大、功利主义的盛兴、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极易对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产生影响,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文化自信存在某种认识误区,而学校却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为此,通过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结合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对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创新尝试,试图提出新的融合方式,推动大学生文化自信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回应,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另一个途径,本质上是为了丰富和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坚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通过丰富精神世界,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当前对于文化自信的含义和特征有一些共性的认识。有人认为文化自信是指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进行认知、反思、认同、批判、比较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从而对自身文化价值、生命力的肯定和高度认可,因此,文化自信具有包容性和主体性等特征[1];也有人认为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政权组织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认可,积极传承和发扬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积极维护自身文化在地区内的主流地位。因此,可以说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2]。本文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主体(可以是民族或国家、政权)对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认同,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生命力的肯定和认可,并在积极继承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兼收并蓄、结合时代创新的精神,发展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因此,文化自信应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主体性,这是一个文化创造和继承的主体所具有的文化自豪感。每一种文化都有主体,文化主体对创造和继承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主体自豪感,并与其他文化主体进行辩论,维护自身文化的尊严和荣誉。二是包容性,文化自信最大的特点在于“自信”二字,真正的文化大国,是自信的,勇于直面其他文化思潮的挑战,因为真正的优秀文化会在文化的交锋和交流过程中,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三是发展性,文化自信不是抱残守缺,不是守着千年的荣誉,沉湎于过去,而是能积极地进行文化创新和发展,传统的优秀文化只是文化发展的肥沃土壤,只有与时代结合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中的矛盾因经济发展的放缓逐渐显露,因此,提出文化自信有利于社会矛盾在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协商解决。可以说,文化自信对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包括:一是作为调节社会矛盾的润滑剂,通过文化自信的提出,共同打造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社会大氛围,通过文化认同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立。二是作为精神支持,有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是作为精神动力,是我国民族复兴和中国梦实现的不竭动力。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道德教育的现状

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全国各高校都积极开展了关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道德教育,通过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大学生文化自信道德教育呈现了新的面貌。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道德教育发展融合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文化自信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文化自信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资源开发不足、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不足

当前中国的教育措施,导致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开发不足。大学教育中,教育体制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在专业知识不足以立命安身的背景下,大学应该学习什么成为了社会性的困惑。理工科的学生因为有专业知识技能需要学习,很少继续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也是很少开设相关的课程;而文科生因对专业未来发展的担忧,也没有更多的心思去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大学四年的过去,大学教育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不足,导致的是大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认识不足,更没有学习民族文化和继承民族文化的良好学习习惯,导致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当大学生都无法对民族优秀文化说一道二时,自然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可不足,这是高校在大学生文化道德教育中的不足之处,直接影响文化自信道德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形式单一化

文化自信教育本质上是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了解,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历程的梳理,对民族文化产生高度的认可和认同,通过不断与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照,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尊重和保护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文化自信教育本质上是要形成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形式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等基础教育课程,偶尔在通识教育中涉及。课程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简单的历史文化介绍进行了解,或者通过纪录片进行文化解读,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课程检验。看似自成体系,但实际效果较差,所谓的历史了解只是形成历史文化观感,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文化认可和认同;课程作业检验也不严谨,更多的是应付了事。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道德教育必然流于形式,并没有形成实质意义的文化认同感。所谓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不是简单的喊口号,而是能真正的找到文化归属感,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中,对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有着期待和忧虑,真正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融入自身的生活学习中,这才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但显然,当前大学生普遍没有进入这样的状态。

(三)高校对文化自信教育认识不足

多次提出和强调文化自信,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急切需要的,是当前社会贫富发展不平衡背景下急需的社会良药。当前高校对于文化自信道德教育还停留在一般的基础性教育和通识教育层次,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并不重要,其无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益的成分,相反,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或者说,高校认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不是一群掌握了很多传统优秀文化的青年人才,从而忽视了传统优秀文化对大学生青年群体的精神改造功能,忽视了文化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这样的一种认识所导致的是高校没有从根本上和体系上解决大学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口号式教育和形式化响应层面。显然,当前大学教育忽视了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就业危机下社会思维导向的影响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曾经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如今遍地皆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感,即就业危机的加重导致家庭、学校和个人都无暇兼顾民族文化的发展,更多的只关注个人的发展前途和学校整体的发展利益。就业危机所导致的是社会思维的改变,社会普遍认为大学教育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而专业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毕业后的就业。因此,普遍强调一定要选好专业,导致的是有些专业过满,有些专业人员不足。社会还认为传统优秀文化要学习,但更多只能作为一种兴趣爱好进行学习,而不能长时间的专注和深入。社会认为就业是学习的根本,其他都只是在就业的基础上进行附加,如学习民族优秀文化只是让一个人看上去更有内涵,但民族优秀文化的学多数情况下不能成为学习的主流。在这样一些社会思维背景下,导致的是对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和教育的浅尝辄止,更无法上升文化自信的认可和认同。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创新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有效储备力量,而作为大学生培养基地,高等院校应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应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放在首要地位,把千千万万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和践行者。”[1]大学生文化自信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都要硬,即理论学习上要深入,实践过程中要深刻。

(一)理论学习上,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认知和认同

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2]。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反思和反省。而文化反思和反省首先是对当前文化现实的了解[3],明白文化自信的现实需求,从而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选,认知民族文化;最后通过民族文化烙下的印记,获得民族文化的认同。

1.认识中国文化现实,了解文化自信迫切需求

当前中国改革进行到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贫富差距的扩大、身份差异的就业歧视、就业压力的加大、购房养老等一系列问题,都导致了人们社会意识和思想的浮动。加上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思潮的争锋和冲击,导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在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些挑战都强烈要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观念。这是当前文化自信建立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需要清醒认识到,尽管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社会矛盾激增,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社会观念改变迅速,社会道德问题凸显,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足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都需要强化高校的文化自信道德教育来调和和解决。

2.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作为重要的文化基地,高校首先需要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精选。当前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所有经典文化进行深入解读,但可以选择一部分经典读本进行认知。这是高校能够开展但当前并没有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词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和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培养。其次,中华传统文化还有着好学的精神,《论语》等经典中,要求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炼学习方法的重要参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当看到传统优秀文化对塑造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对传统经典文化的筛选和精读,引导学生充分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培养“四有”青年提供精神养料,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文化自信观。此外,民族优秀文化中诸如诚信品质的教育能有效帮助学生就业创业,与社会发展或社会价值相一致。

3.认同中华文化体系,深刻烙下文化自信印记

在近代史上,鲁迅先生就已经断言: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是中国的脊梁[4],也强调: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5]。文化自信的根本在于认同中华文化体系,在灵魂深处烙下民族文化的印记。因为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6]。认同中华文化体系,不仅需要在内容上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在形式上要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相协调;不仅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同时要以丰富而接地气的方式进行推广和传播[7]。认同中华文化体系,要求从灵魂深处坚持文化价值理念,认同民族文化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要从多方面的角度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反省,通过时代背景的融合,不断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弘扬。文化自信体现在生活行为习惯的方方面面。从生活中讲诚信习惯,到工作中的艰苦奋斗;从日常生活的谦和恭顺,到文化交流中的侃侃而谈;从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反省,到对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维护。所有这些都是文化自信印记的烙下,正如“只有对自身的文化保持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8]

(二)实践过程中,实现文化自信与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

高校的文化自信道德教育是有其特点和特色的,包括多样化的校级组织、班级院系为单位、跨校联合互动、课程体系健全等。对文化自信与道德教育的融合也不应脱离大学教育的特色,离开大学教育实际,大谈改革和变革只会适得其反,没有多大意义。

1.以校级组织为依托,丰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评比活动

高校的文化自信道德教育应当遵守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应当首先通过校级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自信教育活动。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主题活动,与其针对相同主题反复开展活动,不如将文化自信道德教育融合一起,开展诸如“儒家文化”、“孝文化”、“德与得”等主题活动,通过多样的文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与班级荣誉评分挂钩,在科学严谨的评比赛制中,将文化活动的学习价值和娱乐价值融合在一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丰富内容,了解更多的文化内容,从而为文化自信道德教育打下基础,以实现认知层面的目标。

2.以班级院系为单位,开展跨校跨区的优秀文化交流活动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不仅仅是校园内部的活动,还可以将活动扩大,开展跨校跨区的优秀文化交流活动。活动范围扩大的意义在于提高活动的级别,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多校联合,将比赛的竞争性和公平性提高,促使参赛的班级院系更加积极主动的了解和学习民族优秀文化。为保障学校班级院系参与数量达标,应当采取多样措施鼓励和引导班级院系参与,包括班级院系的荣誉评分、比赛奖金的适当提高、比赛荣誉的规范化和正式化等。通过跨校跨区优秀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在比赛过程中,通过辩论等方式,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肯定。

3.以课程教育为基础,切实优化大学生通识文化教育体系

高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教育,文化自信道德教育除了通过活动予以强化,还应当科学优化课程体系,针对所有在校大学生,不论是工科还是文理科,都应当有足够的民族文化通识教育学分。在课程设置上应当选择大一、大二两个年级,趁着学生群体有较高的学习动力,在高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认知,从而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教育基础。

4.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加强文化自信道德教育成果的宣传

高校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才,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就业率作为考核核心的评价体制中,高校逐渐注重的是就业率的高低,而忽视学生教育的质量问题。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本质上还是存在着差异,社会和高校在价值理念上应有所不同,高校不应因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而趋同,高校应主动维护社会价值的正确性,以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同时,高校也应当通过不同价值理念下教育成果的展示,强调文化自信道德教育下的学生有着更高的社会道德、更加敬业守信,更容易在社会中竞争与生存。这就要求加强对文化自信道德教育成果的宣传,包括树立典型、宣传文化自信道德教育影响下优秀大学生事迹,甚至可以将大学生支教、支边等事迹作为典型进行宣传。这些宣传不是一种作秀,而是向社会宣告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担当,并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垮不掉的一代。

四、结语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融合是一个过程,高校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积极作为,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融合是基于大学生现有教育的基础,循序渐进,打下文化自信教育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获得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而从长远看,应当积极改革中国教育体制,重视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培养更加全面、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新轩,王秋莲.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放在重要地位[M]//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专家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老教授协会,2012:3.

[2]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2.

[3]谢莉勤.文化自觉自信与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M]//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理: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大理学院,2013:4.

[4]鲁迅.鲁迅全集: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2.

[5].选集: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6]赵付科,孙道壮.文化自信观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6(5):9-15.

[7].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

[8]黄蓉生.文化自信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N].光明日报,2016-12-11(6).

作者:黎会友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