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创新工作基本思路

高校党建创新工作基本思路

摘要: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从而才能更好的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本文主要围绕五个方面,提出创新思路:一是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二是以科学的党员分类指导为导向,坚持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创新;三是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党员后续教育为动力,加强高校党建的活动创新;四是以落实基础性工作为根本,致力于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创新;五是以多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为切入点,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方法创新。

关键词:高校;党建;创新;思路

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呈现出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国内国际形势也因此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需求不断提高等各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与变化对于高校的党建工作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不断下移党建重心,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理念,创新党建工作,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继而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障。

一、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

创新必须要理论先行,理论是一切实践创新的方向标、指引剑。在新时期,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社会环境不断发展,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党建工作的理论方法创新势在必行。高校党建工作有着先天的优势,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教师、专职的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他们富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理论基础。因此,要整合利用好这部分资源,对他们进行积极地组织引导,凭借自身的先天优势,结合实际,尽可能的结合学校实际拿出一批高质量、令人信服、可运用的理论研究成果。让这批成果能够与当前党建工作的具体工作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党建创新服务。在加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的同时,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检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始终将师生员工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着力探索新的关于高校师生党员接受教育有效载体。以党员身边的正反典型事例感染党员、启发党员,警示党员、教育党员。努力挖掘身边榜样的力量,让正能量能够贯穿在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坚持负面教育为辅,通过全方面的教育引导方式来切实的加强、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

二、以科学的党员分类指导为导向,坚持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创新

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要以学校党委为核心,各个二级学院以及系部的基层党组织为主线,教职工、学生党员为主体,以学生辅导员和专职的党建行政干部为骨干,层层推进、有序开展。在组织建设中,由于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的身份不同,党建工作的很多方向、目标也有多不同。因此,对他们分类指导,分层培训很有必要。同时进一步细化党员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进而实现党员教育的组织创新。在大学生党员中坚持组织创新,尽量做到统筹考虑。充分发挥大学生“三自”服务能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党员工作尤其是实习阶段的党建工作是学生党建共组的一项难点工作。针对那些因毕业季需要较长时间在外实习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党员,可以按实习地区或者实习基地组建临时的党支部,同时通过更加灵活地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管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教师党员队伍中坚持组织创新,务必做到持之以恒。高校教师党建工作需要转变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师党员队伍的组织创新,建立健全集个人自学、岗位培训、外出培训、学历教育、网络教育等的一套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同时注意各种培训方式间的交互性、融合性。通过搭建灵活多样、实用灵活的学习平台,调动每一名教师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在党员教师内部形成优良的学习氛围,构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党员队伍。在搭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同时,还应该严格准守“”制度,抓好日常组织的学习。始终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政治理论知识武装自己。

三、是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党员后续教育为动力,加强高校党建的活动创新

高校志愿服务特有的紧扣育人主体、注重社会实践、形式新颖多样的内在特点,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党员所能、社会所需结合起来,使党员能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样就把党员的后续教育的意义充分的挖掘出来。加强高校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前提是要搭建好服务平台的建设。一是搭建学习平台。1、加强党员的前期培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2、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在做好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公益、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通过设立专项志愿服务项目、专项课题等形式,加强党员的参与积极性。二是搭建实践平台。1、是整合资源,推荐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规范校外党员服务基地建设,颁发党员志愿者上岗证书,使服务基地真正的成为党员志愿者在实践服务、奉献的阵地。2、将主题教育、党日活动的开展常态化、持续化,结合社会热点、民生所需,与相关的志愿服务单位紧密联系配合,力争将党员的志愿服务项目上层次、品牌化。三是搭建宣传平台。1、是与当地的新闻媒体紧密配合。2、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比如微博、微信等,加深社会对党员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广泛的舆论氛围。

四、以落实基础性工作为根本,致力于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创新

高校党员管理工作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创新需要在党员管理创新的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展示自身的先进性,与时俱进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平台,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中不断地提高进步。在管理创新的内容上,需要着力提高党员的政治意识,充实党员的政治生活。新形势下创新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充分的扩大党内民主,让每名党员都能参与到党务的各项建设中来,最大可能的调动每一名党员的积极性。坚持完善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坚持并完善“争优创先”、“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各项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党员集中学习记录、考勤、检查、知识竞赛等制度。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地拓展学习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的榜样引领意识,使学习培训逐步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在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上,积极构建“三个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党员队伍,有利于对师生党员个人素质、人格构建的升华进步。三个课堂分别是:首先是课堂教学,它是创新理论教育和专业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能够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二课堂是注重管理工作与学生教育方面的创新教育,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可以更好地加深对第一课堂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直观、形象地把握国家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教学。它侧重于师生思想品德教育、科技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创新。

五、以多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为切入点,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方法创新

在《之江新语》中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在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中,一定要强调党员学习和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促进高效党建工作有序发展。1、坚持教育党员与关心党员相结合。在高校党员教育过程中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健全党员教育机制、树立人文关心情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党员群体,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急人所急、想人所想。特别是针对家庭困难党员、老教师党员,党组织要经常进行慰问帮助。只有把教育党员与关心党员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党员的实际需求和境遇,党员教育才能深入人心,落到实地,开花结果。2、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思考相结合。党员教育必须要求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在坚持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思考,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3、坚持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和重点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普及教育,党员教育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就不可能深入人心。重点教育是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的提高教育,不抓好重点教育,那些担负重要和特殊任务的团体和党员,所以,党员教育要坚持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既覆盖全党,又重点推进。4、坚持场所教育与活动教育相结合。在高校党员教育过程中,要将场所教育与活动教育结合起来。另外还要结合党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一些读书演讲的党员教育活动。这样将专业思想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场所中和活动的全过程,可以充分拓宽党员的思维面和认识面,取得党员教育的最大效果。5、坚持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方法在高校党员教育中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网络教育较传统教育方法有其特殊的优势,因此,在党员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中,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有效结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和熟悉网络环境,具备足够网络信息知识和优秀网络舆情处理能力,才能从网络上获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资源,并把其用于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网络时代合格的高校学生工作者。总之,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要以高校发展这个中心布局,紧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从上至下,由点串线、以线汇面,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落实与创新相统一。

参考文献:

[1]修耀华.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工作的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育,2011,(01).

[2]周文云.秦时器高校党建创新研究[J].燕山大学,2009,(12).[3]苗庆.高校党建创新谈[M].改革与开放,2010.

作者:乔心阳 单位:宿迁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