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高校党建工作思考

新形势高校党建工作思考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党建工作是指党针对高校在校师生这一特殊群体开展党组织实践活动的过程。相比于其他领域,高校的党建工作对党的建设、对高校的建设以及大学生培养方面具有更特殊、更重要的意义。

(一)对党的建设的意义。

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领导者,同时也是高校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者。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本质理论,强调学校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将教师、大学生等高水平知识分子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党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是治学场所,能够吸收、发展、完善党的理论,这对于党的理论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高校建设的意义。

高校扩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党建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基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基层党组织为学校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分析

(一)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校在学术自由、去行政化等方面也在稳步推进。然而,随着国际政治局势日益复杂、经济形势日益严峻,西方敌对势力、分裂势力也借此将触手伸到了高校,希望借此干涉我国内政,甚至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被策反的报道屡见不鲜,甚至时有高校教师泄密或被策反事件,这对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2.大学生党员规模的扩大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

随着大学生党员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党建管理工作迎来了巨大挑战。根据中组部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8512.7万名党员,其中学生党员290.5万,占总人数的3.4%,学生党支部已经达到86788个。学生党员人数的连年增加,大大增加了入党动机考察、入党材料审核、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难度。

(二)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努力,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贯彻执行了社会主义党建工作路线方针。但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党员发展、学习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

1.党建工作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发展党员制度、党费收缴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不合格党员处理制度、党内监督制度、“三课一会”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在当前的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中,部分高校照搬中央党委制度,很少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党建工作制度,工作思路缺乏创新。

2.责任主体不明确。

对于校长与党委书记在高校的职责分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件》与《高等教育法》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如何处理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限等事宜上,却并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造成了权力分界不明晰的困境。

3.平台系统利用率不够。

为了提高党员管理水平,各地区都有建立党员管理系统,将党员的相关信息、档案全部录入系统,方便调取。从目前的系统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党建系统仍处于“录入”阶段,很少能够利用该平台进行党员情况分析、决策等,且该系统仅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存在,很少加入业务流程、文件存储等功能,远没有达到“集成、辅助”的目标。

4.党员管理不够规范。

在党员管理过程中,高校基本都能按照相关的制度操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入党动机审核不严。目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呈多元化、复杂化发展。部分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增加就业竞争力,部分为了获取个人荣誉、随大流等。入党动机的多样化让党务工作者的审核工作难度增加,导致管理不严。二是忽视后期教育。在大学生发展成为正式党员之前,很少组织系统的、专门的理论学习,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后出现思想懈怠的问题,无法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违背了发展党员的初衷。

5.学习活动方式单调。

理论学习与实践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前一些高校的党组织活动中,有些采取集中理论学习的方式,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习方式陈旧呆板,导致大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消极对待,甚至逃避集中学习,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落实责任主体

责权明晰是做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而言,首先应当根据不同的业务,将责任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针对每一个流程、每一项任务、每一次授权,都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党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者,党委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在学校发展方向、教学路线等方面具有决策权。必须明确“高校党委既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又要尊重和保证校长能充分行使指挥权和处理具体问题的决定权,做到放手不甩手,统揽不包揽”。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面对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一方面是国际敌对势力对高校愈演愈烈的渗透、策反,另一方面却是陈旧的党政思想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对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便显得亟为迫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将个性价值与德育价值相结合。将大学生追求自由、新鲜事物、个性化的个性价值教育融入模式化、理论化的德育价值教育,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将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实际化“”生活化”,贴近大学生需求。二是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单靠高校教师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党组织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将教育资源、党组织、家庭统一起来,共同关注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才能做好这项工作。三是充分利用新工具、新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设备、渠道,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建立学习机制,获取教学资源,采取疏通、引导的方式,积极培育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三)强化制度执行

制度有效性的体现在于执行,在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开展。因此,加强对制度的建设力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建立监督机制与追责机制,让执行者尊敬制度、敬畏制度,能够对制度和执行的结果负责,使得制度的执行真正落到实处。

(四)利用平台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来需要漫长的流转周期的流程以及难以保管的纸质档案,都能通过电子化完成。基于现有的党员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与OA、云存储等方式相连,形成全面、自动化的党员管理系统,建立从党员发展、转正、后期培训、退出机制等一整套流程,极大地便利了对于党员的管理。

(五)加强入、退党管理

当前,大学生党员群体整体情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完全出于个人考虑而入党。因此,高校党组织应当建立科学的发展要求指标,客观、实际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评价、审核。发展政治正确、态度端正、群众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优良的学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并通过党校学习、群众调查、公开公示等方式,在发展期间确保该生完全符合要求。同时建立党员发展后的培养体系,制定科学的评议与评估机制,对于变质的、不合格的党员,坚决清除出队伍。

四、总结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工程,它关系到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制度执行,创新教育模式,建立严格的党员进、出机制,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全面的党员、党务管理系统,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优秀人才。

作者:陈源波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