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探究(5篇)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探究(5篇)

第一篇: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摘要】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素质,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索、大胆创新。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课堂;师生关系;创设情境;探究活动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互动中,学生和教师的目的是一致的。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的优化是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并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和特长。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态度,摆正师生关系,对学生应无私关怀,和谐共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从而使师生的交流毫无障碍,配合默契。因为,作为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低下身段,在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过去,教师在课堂上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说教”,师生之间缺乏“沟通”。长期以来,有可能造成学生厌倦学习,情绪低落,抵触学习,在课堂上会做出一些小动作,以此来表达情绪。因此,教师应重视这种现象,主动承担解决矛盾的责任。用真挚的态度去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运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等去“征服”学生,使学生由“口服”到“心服”,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喜爱地理科学,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师生情感共鸣。

二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在地理课堂中,不仅要优化学生情感生活的环境,而且要有目的地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地理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内容。从自然资源到人文地理,从祖国到世界各地,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使学生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如在《中国地理》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播放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物产,中国各地在经济建设中的人文景观美、名胜古迹、民族风情、艺术作品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增加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对地理学科的热爱。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了解到由于人类的无节制开发,造成大面积的资源枯竭,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环境在不断地恶化中,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如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我出示材料让学生分析:(1)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每天“吞”掉全球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吐”出大量氧气。亚马逊热带雨林所制造的氧气至少占全球氧气总量的30%,因此得到“地球之肺”和“绿色的心脏”的美誉。(2)用多媒体播出被破坏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进而,又提出问题:亚马逊热带雨林绝大部分位于南美洲的哪个国家?如果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后果?保护环境,防止破坏森林资源,我们有哪些措施?通过这些视频和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三联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

课文中常有一些较重要但抽象或不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适当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迁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大胆尝试,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强化训练的方式。提倡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可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开展教学。如在“跨省区域的发展”中有这样一则材料:2013年上半年,湖北恩施全州累计接待旅游者131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61亿元,同比增长36.4%,在湖北省的经济战略中,东有“武汉城市圈”,西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了打造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至关重要。我提出几个问题:(1)为如何保护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优美的自然环境提几条建议。(2)联系本地的“客家土楼”,虽有优越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发展不好,本地区居民在旅游业的收入甚少。让学生为“客家土楼”旅游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于是,很多学生感到这是一个为家乡人民办实事的机会。学生从交通、旅馆、饭店、服务水平以及土楼内的垃圾、家畜粪便等探究本地发展旅游业的制约因素,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为自己“充电”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特别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探究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学生可能会提更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希望能从教师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有关知识,提高境界,拓宽知识面。如时差方向判断,天气预报,人口资源调查,旅游信息,从交通图上选择合理的路线,绘制各种图表、卫星云图、GPS全球定位系统等。

总之,作为地理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推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篇:强化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指老师在遵循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无疑高效课堂的构建,有赖于课堂上的有效行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地理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受升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非中考科目、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总体效率低下等方面。要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就必须立足现实,从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入手,诱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诚然,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统编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精神,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抓住主干地理知识,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围绕地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对于“地图上的方向”这一教学内容,我们把物理中的参考系融入其中,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概念,明确了地理方位的相对属性。

二、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的要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展现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变革,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相对应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相对静态的地理知识呈现出灵性和美感,以此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对地理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为此,我们以多媒体资料片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边听着动人的音乐,一边欣赏着风光旖旎的西欧诸国的山川河流。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的视频资料将原本略显沉闷的课堂教学烘托得充满活力与精彩,从而有效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取向,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密切师生关系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善于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中地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空间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对初中生来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老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给足学生思考时间,耐心指导讲授,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讲解指导。课堂师生关系融恰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

四、引导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性发展,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把“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原则,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就此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地理,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五、运用激励评价,愉悦学生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开创了学生学习评价的新篇章。我们应该明确学生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期待着老师能给他一份肯定、一个鼓励。所以,我们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学习特点建立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的科学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以褒扬和激励为基本原则,从多个角度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地理新课标强调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为自主探究式。这就要求老师自觉转换课堂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上老师要整合好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筹好教与学的关系。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学而不厌地理教学具备挂图、模型等传统直观教具,还要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入到具体的地理场境中,还可讲故事、诵诗文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统筹教与学的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成文.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

[2]陈慧卿.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2,(1).

[3]张群.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1).

第三篇:浅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的更新,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肩负着地理基础教育的重担,如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新型课堂模式,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结合地理教学实践经验,深入探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构建模式,为推进地理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模式初中地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以传授地理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然而,近年来受“中考成绩”指挥棒的影响,课堂教学更侧重于死记硬背,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效率,对学生未来地理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深入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的构建模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今天的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听众,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变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欣赏的观众。教师采用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之中,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化课堂发展。如(图1)所示:

从高效课堂的构建模式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见一斑,新形势下高效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包括质疑、探究、创新等能力的发展,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学习,在体验中逐步培养地理素养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教学纲要》对初中地理课时做出了明确要求,与之前相比教学内容没变,但是课时数减少,这就意味着不能再利用时间战术,靠课堂死记硬背达成教学目标,而要求教师深入分析教材,认真备课,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多变的天气》一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天气及影响、明天的天气怎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个教学板块,如果对教材把握不准确的情况下,教师可能会组织很多活动了解天气,环保只停留在口号上,然而,作为高效课堂的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应为:(1)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2)学会通过电视、报纸多种渠道看天气预报;(3)从环保角度呼吁学生保护大气环境。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将学习目标明确地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看预报,识天气”的比赛活动,让学生扎实获取阅读天气预报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找准切入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下,才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有效的时间中提高课堂效率。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模式,主要方法有:利用复习导入新课、利用直观挂图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实验演示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导入新课等。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雪龙号驶向南极”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对两极产生兴趣,接下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后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了解两极地区,于是教师出示两极地区的投影图,并让学生结合课本地图材料对照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投影图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两极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为后边的教学铺垫了良好的气氛。

(三)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状态之下,对于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获得效果最佳。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因此,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一课教学中,考虑到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如果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可能无法把握要点,于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建立我国地域的相关地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参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来填写导学案上的表格,填好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教师出示题目,从全球不同经度、纬度上看中国位置,小组需要合作探讨,将探讨结果与全班交流;再次,教师要求小组竞赛,与日本、蒙古等国家比较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通过这类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学――自学――合作――展示等环节,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适时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转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练习巩固环节也不可忽视。为了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自测题目,当堂检测,当堂评价,可以利用面批、互批、自批等多种方式实现当堂反馈,教师和学生一起查缺补漏,逐步完善学习内容。课堂练习巩固小测通常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基础知识部分、提升训练部分、综合应用部分。对于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完成第一、二部分测试题目即可,而学习精力旺盛的同学需要全部完成。测试题题目的制定需要教师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具体而定,为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提供巩固途径。

总之,要改善当前地理教学现状,以新课程为背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地理课堂看作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研究课题,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式学习中善学、乐学,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地理高效课堂,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珍.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1).

[2]郭卿.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J].文教资料,2010,(16).

[3]陈耀珍.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新教育,2011,(01).

[4]朱国良.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魅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0).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基础教育改革的10多年来,在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构建高效课堂,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从研读课标、角色转变、优化课堂、反思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探讨。新课程高效地理课堂学校工作最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活动,而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教育的核心所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满堂灌”已不再适应新课程理念,而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才是大势所趋,学生所需。

高效课堂要依据课标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地理能力的速度和效果,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实践,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地理高效课堂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研读新课标,剖析新教材

课标是教学内容的基本纲目和总体要求,是教学目标的总体概括,只有把握好课标这条准绳,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总体方向,做到教学不偏不移,形散而神不散,达到真正突出课堂教学“新、活、实、效”的目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综合能力)和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地理新课程标准(2011版)的核心理念。在当前的教育环境和形势下,能否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剖析教材,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资源,做好课堂设计。

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均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完美统一,教材选用了许多典型的材料、案例,很好地呈现了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最有效的素材,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用好教材,要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不能拘泥于教材。我们要根据实际,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外部素材的关系,根据教学实际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和挖掘,达到增强素材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亲切感。

二、做好师生角色的转变

1.教师成为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的责任在不教,而在教学生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在自主探究、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创设高效课堂,教师就须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不再是“传授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新的知识,还要注重其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角色的转换必然要求学生角色的转换,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地理高效课堂是建立在课堂上的有效探究学习基础上的,所以有效的课堂探究,就要建立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要注意多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给学生以充足的自主学习的自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急于走形式,简单化、随意化。学生自主求知应是中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可做适度点拨;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应大胆放开,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在激励中拓展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合作探究、创造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辩证的分析能力,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课堂,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昂,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

1.激趣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节课堂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地理课的导入要以趣激趣,用生动诱人、精炼点题、设有悬念且探究性强的语言去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好的新课导入要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激发求知欲,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笔。把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到课堂中,会使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化得妙趣横生,很受欢迎。

2.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过程是课堂的精髓所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可见,构建良好学习氛围对打造高效课堂的意义重大。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挖掘和发挥学习潜能。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

3.注重信息反馈

优化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效率的主渠道。而注意信息反馈,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反馈信息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控,从而加强学习指导的重要依据,必须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只有准确、及时地把握大量的反馈信息,重视信息反馈,才有可能做到合理的调节教学程序,组织教学、使教学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完成每一步的学习任务,而每步教学活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必须获得每一步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

四、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

要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师有必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对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它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疑惑点、灵感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教学反思,能够积累经验,优化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并激发教师的潜能,它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培养了教师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使教师由实践型向经验型、钻研型转变,也是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和创设有效和高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总之,地理高效课堂构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在新形势下,提高课堂效率更是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它需要我们地理教师积极参与、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将地理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第五篇: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探析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探析

1.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这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了铺垫。因此,恰如其分地导入是营造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讲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一节关于我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时,我首先提出一道问题让大家思考:"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刘艳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了带雨衣。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刘艳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刘艳爸爸妈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学生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激发了求知的欲望,于是带着问题先看书,再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爸爸是必要的,妈妈是多余的。为什么呢?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讲解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规律等。学生终于明白:吐鲁番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7月份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所以没必要带雨具;广州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又位于我国的南方,雨季来得早,退得晚,4月-10月份都处于雨季,所以有必要带雨具。通过问题式的情境创设,学生引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做到愿学、爱学、乐学。

2.联系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因此,地理教学在以学科科学的逻辑顺序开展的同时,还需要以生活为主线,围绕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所关注的各种问题组织教学。教学设计要做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疑问在学习知识中获得解决,再带着疑问回到生活中去升华知识。比如,在"备教材"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联系当地实际,调整教材,或给教材内容增加"营养"。比如,讲到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课时,我提出了"为什么在我们的家乡南宫这片土地上会形成冀南名城--南宫市呢?"谈到大家熟悉的家乡,同学们顿时兴趣大增,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他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有的说南宫地处平原、土壤肥沃,有的说南宫水源充足、历史上就是繁华商贾之地等等。通过讨论,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摒弃了传统的"你讲我听、死记硬背"的做法,达到了提升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的效果。

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

3.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刚开始,教师就要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导入的方法,如:在学习中国地形时,可指明朗诵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在学习中国的气候时,我向学生展示冬季去海南岛和哈尔滨的旅游照片。学生很快被吸引,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

3.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探究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寻求问题结论等一系列环节组成。

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我主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

3.3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无论多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

4.巧布疑阵,激起兴趣高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是仅靠表象的刺激就可以的,而在于不断给自己提出疑问,并在疑问中深思。因此,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下去的欲望。例如,在讲地球偏向力时,提问:"黄河两岸是不是对称的?如果不对称,那么哪边陡哪边缓呢?"讲授"洋流"时,提问:"郑和七下西洋,从印度半岛至非洲东海岸,为什么每次都冬季出发夏季返航呢?"讲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提问:"为什么骆驼刺根系发达,但地上部分却特别矮小?"讲"大陆漂移说"时,题问:"煤层只在气候温暖的地方才能形成,为什么在气温极低的南极大陆却发现了巨大煤层?而在炎热的非洲大陆赤道处却留着古代冰川的遗迹?"如此一问,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高潮。

5.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一方面,能够将图像、音频、声像有机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创设出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另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案、板书等内容提前制作成课件,节省了熟悉板书的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教学进度变得紧凑有序,有利于大力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形象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如:在教授"我国的地势"这一章节时可以把我国的主要地势特征做成动画,在课堂上播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国各地的地势特征,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探究,自己总结出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师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动画进行补充、评析。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新课改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从而实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