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应用

初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它运用不同的授课模式,在利用现今发达的高科技多媒体技术有效解决了原有初中地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突破传统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所存在的各种限制,来丰富整个教学活动,很大程度改善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缺乏的现象,最大程度地调动师生的互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实践与应用

新课改后,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利用三件套(粉笔、黑板、嘴)来授课的教学方式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如何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成为了教师所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过教师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成为了广大教师阶层的最优选择。它利用了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技术,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从主题选择、内容设计方面与教材紧密结合,遵循选择性、地域性、多样性等原则,在教师授课前的预习阶段、授课时阶段以及课后复习阶段都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运用,以此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

1微课设计所遵循的流程

1.1课程选题

微课主题当面的选择要求:必须针对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因为这些重难点才是需要教师进行深刻讲解的知识。课程主题可以参照相似微课主题作为案例参考,或是教师自行设计出新颖的微课主题,坚决避免微课主题雷同,或者直接借鉴他人微课主题。选定的微课主题必须是整个课程骨架支撑。

1.2内容设计与完善

微课的设计要包含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知识点的讲解以及最后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梳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很大程度的取决于接受知识时的状态,如果教师授课方式新颖独特,授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实用性强,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就会大幅度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与教材有机结合

微课是为了服务于教材内容的,它只是教师讲解教材过程中的辅助工具。教师在运用微课授课时决不能偏离教材,让微课变成哗众取宠的工具。

1.4师生共同评价

微课结束后,教师应该积极的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省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询问学生接受微课教学时的具体感受,罗列出学生最感兴趣的片段以及相对应的厌恶片段,分析微课的成功点与失误,积极的邀请学生和其他教师对微课质量进行评价,授课教师对以上各点进行总结归纳。

2微课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2.1选择性

地理是一门带有社会属性的自然学科,它涵盖了资源、人口、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跟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但它也存在许多简明扼要的基础知识,只需要学生进行深刻记忆,不要教师大张旗鼓地采用微课来讲述。就如何寻找知识重难点,以及其中较为枯燥、艰深晦涩的方面,采用微课来进行讲解,就是教师该做出的选择。

2.2多样性

微课的授课方式可采用多种表现形式。现今手机、电脑的普及,让教师在网络平台授课变得切实可行。教师不但可以在课堂内进行系统的授课,还可以在QQ空间、微信公众平台、映客直播等网络平台来向学生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接受知识的洗礼。

3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3.1课前预习

课前准备需要学生与教师来一同完成。例如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学生授课内容,让学生先行预习,利用教师先行在授课平台的教学课程视频,能够在课前对授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例如在讲述人教版的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时,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教师可以将世界气候分布图先完整的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先行记忆一遍;然后对全球气候进行温度带的划分,再次让学生依据温度带的不同来记忆不同温度带专属的气候;再将世界气候图以大洲为单位分开展示,让学生记忆每个大洲所具有的气候;最后再利用局部经纬图来展示气候分布。通过这种不同展示方式,让学生重复记忆,更快地掌握全球气候的分布状况。

3.2课程设计比拼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微课。先由小组全体讨论微课主题,再由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学生来设计微课方案,再由执行能力较强的学生依据微课方案来寻找微课所需要的图片或是文字材料,并利用生动形象的元素来填充授课内容,最后由剩余同学来审核整个微课的所有细节,并对微课做出相应的修改与整合,最后由全体组员来审核微课的最终成果。例如八年教学生在小组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课程时,由其中学习成绩最优秀的组长来设计微课方案。组长就东南亚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第一,东南亚的地形与气候;第二,东南亚所包含的国家;第三,东南亚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重要节日与庆祝;第四,东南亚在全球的重要性。再由两名网络技术操作娴熟的学生开始收集整个方案中所需要的地形图、气候分布图、世界地图、主要的节日以及庆祝活动、旅游胜地的图文简介、全球的石油运输线路图、热带水果分布图、全球主要矿藏分布图。然后配有相应的文字解说,再由剩余组员来审核整个微课方案,对其中的文字、图片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由整个小组确认整个微课设计成功,确保课程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3.3课后拓展

知识的课后拓展,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识积累水平。例如在讲述黄河流域的忧患,以我们南方最不熟悉的凌汛为例,教师可以先行向学生发问:什么是凌汛?凌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发言,而后教师可以用小视频或者是PPT向学生展示黄河凌汛的实际事件,并通过示意图来对展示凌汛产生的原因、时间。在地图上形象的展示黄河凌汛的多发地带,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凌汛对周边的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先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自行总结对黄河凌汛的治理办法。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通过对黄河凌汛的拓展,加深学生对黄河流域的知识巩固。微课可以贯穿初中地理教学的预习阶段、授课阶段、课后拓展阶段,通过短小精悍的微课让学生的知识容量得到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授课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运行,初中的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时的感受,同时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就初中教学来讲,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更为适合地理的教学活动,以更加精炼明确的主题线索,结合当代多种多样的网络媒体形式,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通过微课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来展示授课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参与微课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深刻的体会教师设计授课内容的辛苦,对教师的日常授课保持感恩之心,进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

参考文献:

[1]高建军.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微课应用[J].新课程(下),2017,(10):118.

[2]樊绪乾.“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艺术,2017,(10):79.

[3]袁玉珍.认知负荷理论下初中地理微课设计方法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83-84.

[4]潘超.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少年,2017,(23):42-43.

作者:张敏嫦 单位: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