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解析(5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解析(5篇)

第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澳大利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倡导“创业基于创新,创新面向社区及全球问题”的教育理念,完善组织运行机构,结合专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塑造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文化,都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机构

大学生创新创业,被称为21世纪教育的新常态,要“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1]澳大利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全球位居前列,最早可追溯到“二战”之后,各高校为缓解就业压力,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创办微型企业的培训,至今近七十多年历史。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下简称ANU),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作为全球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理念、组织运行、课程开设、服务平台、文化塑造都对我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树立“创业基于创新,创新面向社区及全球问题”的教育理念

澳大利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倡导创业基于创新,创新面向社区及全球问题。据《澳大利亚创新系统报告》(2016)指出:“创新是商业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澳大利亚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创新商业活动占比位列第5名,创新型中小企业功不可没。2014至2015年,澳大利亚45%的商业活动为创新驱动。”ANU特别指出:“ANU的创新是紧密联系思想、研究、政府和商业来为社区创造价值。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认证、咨询、建议,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机会来支持创新创业。”由此,一方面ANU高度重视创新,其创新是以自己的学术研究、思想传承来为社区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创业是从属于创新的框架之内,创新是创业的前提,为创业提供机会来源。ANU作为研究型高校,其30多年的历史始终是依托于高校的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商业化其智力资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新的一大鲜明特色就是问题导向,直接面向社区及全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ANU一直奉行的是“PBL”(基于问题式)教学法,其创新创业课程TechLauncher,最开始的一环便是社区、政府、企业登陆课程网页,需要解决的问题。TechLauncher课程进行12年,依托其鲜明的问题导向,这一真实性、复杂性、挑战性极强的课程,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澳大利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始终着眼于全球问题的解决。例如2016年10月,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ANU名为“可再生认证”的学生创业公司在大会发表演讲,向全世界自荐应对气候变暖的创意。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积极向澳大利亚学习,牢固树立“创业基于创新,创新面向社区及全球问题”的教育理念。高校作为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的重要交汇点,应该担负起时代的重担,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满足于培养“学生老板”这一功利目标,停留于引导学生生存型创业,创业项目层呈现低端徘徊,应该以创新引领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型创业。创新不是始终局限在校园内、实验室里,而应该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身边社区问题开始,为社区创造价值,并逐步上升为面向全球重大问题开展创新创业,为全球创造价值。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假期兼职等形式,让大学生有机会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了解到关系国情民生的问题所在。搭建创新创业项目投放对接、创新创业全球挑战赛等平台,直接将社区及全球的重大问题以项目的形式面向大学生投放,在解决社区及全球问题中,帮助寻求创新创业灵感,识别捕捉创新创业机会,聚焦精力,有的放矢,开启创新创业实践。

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运行机构

当前,要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停留于从上至下的行政命令,而应该融入高校的战略规划,设置完善的组织运行机构。ANU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再次纳入了2017-2021年战略规划,反思自己如何能更好地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领导者时指出:“我们将为新业务作贡献,为员工和学生提供培训,帮助他们获得创业发展资本和支持。以此来衡量我们知识产权数量方面取得的成功。我们将鼓励员工带着学生一起与行业合作伙伴、创业支持组织进行互动。”为有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运行,ANU完善组织运行机构。负责领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是其副校长,其主管三个创新创业机构:ANU技术转让办公室,ANU企业有限公司,ANU风险基金。ANU技术转移办公室(TTO)为ANU及其他社区大学的研究提供帮助。它的使命在于“为企业、政府,更广泛地传输ANU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一种跨越ANU和地方创新系统的创新文化,通过合作和伙伴关系持久互利,整合校园里的创新活动,完善支持、流程和奖励机制。”技术转让办公室的目标是要传播高校的世界级研究,普惠学术、科学及商业利益。有效提供系列针对高校师生及社会人士的服务,包括帮助认识和评估新想法的商业潜力,合理保护知识产权,为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寻找市场,帮助初创公司取得技术许可,为师生员工提供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的培训。ANU企业公司(ANUE),成立于1979年,位于大学校园内,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专注于提供咨询、合同研究和高等教育服务。服务涵盖整个商业项目的运营周期,从初始概念设计,到投标、预算、协调人员和资源、监督、交付以及影响评估。ANU一直被视为是“加快堪培拉地区各类研究商业化进程的资金和战略支持的关键提供者”。ANU风险基金(ANUCV)在政府的协助下成立,管理高达2700万美元风险基金,为大学生高增长、高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种子投资,投资高达50万美元。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教育

2017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专门指出:“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一直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澳大利亚多数高校已经建设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创新创业实践操作、企业家精神等主要领域。ANU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课程开设融入专业教育,并且注重过程评价。ANU共有7大学院,28个系所,并未单独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论,融入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中,比如面向全校本科生的是“工程创新”“创业与创新”两门课程,面向全校研究生的是“创业与创新”“新媒体创新与研究”“基础设施部门的创新和技术”“贸易与创新”四门课程,一门课程3个学分,参与课程的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创新创业课程注重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体验,课程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环节对接的所有项目来源于企业和社会,学生团队自主签订项目合同,接受项目发包方的监督。2017年,为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之间、学生和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ANU开设创新创业课程TechBroker,吸引外界的创新创业公司与学生一起合作项目。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拥有知识产权,通过签订协议,学生可以把产权卖给公司或者拿着产权证书到学校请求支持,或者是以产权分股。比如ANU艺术学院开设的“艺术大师”课程便将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与行业大师紧密结合起来。ANU的创新创业课程丰富,与专业教育紧密相融,许多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开设自己的公司,进行创业实践。2017年,ANU推动面向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辅修学位课程和创新创业硕士学位课程,希望培养的大学生拥有自信和勇气,从不同角度改变世界。这些课程通过与世界一流学者、企业家等进行合作,帮助学生提升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创业技能。课程参与方式较为灵活,可以经过两年的学习,通过考核获得创新创业硕士学位,也可以在攻读本科学位时,辅修创新创业硕士学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致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课程成效的评价,不能单纯以学生是否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否成功等作为标准。过于功利的课程评价势必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压力,应该更重视过程的评价。ANU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价,学生必须参与课程中间的每一次讨论,这种讨论计入总成绩的。这样注重过程的评价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过程中,而非在最后一次考试或者答辩中心存侥幸。

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系统工程,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承担场地租赁、资金筹备、团队管理、心理挫折、法律纠纷等多重风险,需要构建服务平台来为大学生提供智力、政策、场地及资金的服务。ANU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主要有:“创新堪培拉”“29度空间”“堪培拉创新网络”“开启”。“创新堪培拉”是堪培拉最大的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为那些尝试开启创新创业旅程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人脉网络。其流程主要是:每年的8月、9月,在网上注册报名、登记。然后,组织一次专门的酒会称为“组合之夜”,进行团队组建、导师和学员之间的组合,随后就是延续近半年的“精益创业”工作坊,通常每两周一次,包括:商业模式、市场确认、寻找团队、愿景品牌等主题。这些工作坊的参与情况要计入最后总分的,最后评委根据团队组建、工作坊参与、项目潜力进行初评,决定参与最后决赛的团队。决赛获胜的团队将有望获得5000澳元的奖励。创新堪培拉吸引ANU等诸多大学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并且通过近半年的竞赛参与,系统化的工作坊培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全方位的提升。“29度空间”是堪培拉一个创业者和企业家联合工作的空间。由堪培拉一些热衷于创业的社会人士发起,至今已经成长为“为大学生初创企业蓬勃发展服务”的生态服务系统。它通过专业的服务、热诚的态度、丰富的活动,紧密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者、企业家、投资基金以及高校和行业的创新创业导师紧密联系起来,随时准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目前29度空间是堪培拉最大的商业社区,有75位员工,46家初创公司进入。日常主要开设系列工作坊和炉边谈话,邀请堪培拉最好的企业家讲述:“如何选择自己的项目”“如何去获取更大的市场”“如何进行团队激励”等重要话题。“堪培拉创新网络”支持和推动着堪培拉的创新。该组织号称是澳大利亚创新的最前沿,最独特之地,对世界级的教育和研究机构给予高度关注,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大学、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堪培拉创新网络,高校和各类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形成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初创企业提供创新支持。在每个月的第一周星期二,它将组织工作坊或者是酒会,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收费及不收费两种。主题模块设计为:帮助创业者测试可能的商业思想,发现广阔的机会市场,创造成功的商业模式,有效处理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思想和创新的影响力等。“开启”是一个长期支持本科大学生开创自己“小生意”的项目。该项目目标在促进大学生获得商业成功,建立一个创造性的小企业。项目涉及各行各业的所有创业形态,从食物速递到家政服务等都涉及。该项目开始于2014年2月,参与者将接受2500澳元的创业资助,和有效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会给每一位参与者配备导师和演讲指导老师,特别强调参与者团结合作以帮助彼此获得商业增长。

五、塑造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

创新创业文化的塑造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澳大利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构建特色的“PNCP”创新创业文化。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才能激发更多的大学生融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全球化竞争,政府拨款逐年下降,各个高校在思考转型,构建创新创业型大学成为一种选择。以ANU为例,学校非常关注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赛事。通过校园网开设创新创业专栏,并利用Facebook等多种新媒体渠道来进行获奖团队的宣传。为激发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ANU合理利用校友资源来营造文化氛围,每年进行校友评选,其中一个奖项便是评选年度创新创业校友。ANU评选的2016年度创新创业校友,获得奖项的是西蒙埃森。他在ANU攻读科学学士,辅修完成了法学学士学位,精通国际环境法。西蒙埃森一直致力于创造开源软件和云计算,创造和引导公司帮助广大创业者创造新的网络应用。接受采访时,他特别指出ANU的教育和校园文化对他的影响:“在创业的征途中,最好的前进道路从来不那么容易。ANU给了我思维的方式和全球视野来自信地面对世界,去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构建特色的“PNCP”创新创业文化。文化的塑造必然源于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语境。经过探索,澳大利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一种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文化,即:“Pitch(组合)-NoJudge(不评判)-Community(社区)-Practice(实践)”的创新创业文化,可以简称为“PNCP”。“P”指的是英文单词:Pitch,翻译为:组合、匹配。无论是在创新创业课程还是创新创业大赛中,“Pitch”文化盛行,主要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组合、匹配,在各类创新创业课程、赛事中,通常都是大学生先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自由组合形成团队,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团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匹配。创新创业团队和导师在各自充分了解沟通之后,自由组合。无论是团队之间还是导师与团队之间,这种组合匹配,尊重双方的意愿,为后续长远合作奠定基础。“NOJudge”,无论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还是赛事上,无论是评委还是导师以及观众,人们对与“Idea”(想法)总是高度尊敬,特别强调不作评判,不随意作出负面评价。这种文化,极大地保护了大学生们的想象力,也从创意的源头之初,便营造了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Commu⁃nity(社群)”文化,主要是指创新创业的想法和项目设计呈现开放状态,注重帮助解决社区的问题以及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创新创业的成果也要求能够服务社区和人类社群。“Practice(实践)”文化,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真实市场,创设真实项目,进行真实操作。无论是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模块还是创新创业赛事,都需要与客户签订法律合同,项目成果需得到客户确认。这种实践文化,让大学生必然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而非国内创新创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部分大学生参与显得过于随意,缺乏诚信。目前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尚在培育阶段,“PNCP”的创新创业文化,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团队甚至包括与导师间的自由组合,宽容失败的氛围从尊重创意阶段开始,直接面向社群问题,服务于社群,直接面向真实的市场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刘延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N].人民日报,2016-10-16.

作者:罗亮 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与使命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意义与教育价值,指出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普遍存在偏离教育目标、缺乏职业行业指导、忽视师资培训的实践导向等深层次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应在“双创”教育新理念的形成、校企合作生态体系的构建和高校创意共同体的创设等方面进一步更新理念、确立目标、找准方向、选对路径。

【关键词】“双创”教育;问题意识;解决途径;价值与使命

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现代教育特点的职业性教育,正在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焦点。大学生“双创”教育将带来教育模式、体系和评价的重大改革,并成为促进产业转型、转变用人观念、建立宽容创新氛围的重要契机。【1】深刻认识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进一步探索其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能够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双创”教育改革的途径,而且可以加速大学生“双创”教育新局面的形成。这对于推进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社会意义与教育价值

美国互联网时代思想家、预言家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预言:对创新产生巨大影响的,将是一个社会所能为创业者提供的获得制造能力的手段和机会。由此而形成的创客运动,将不仅是全球性的全民创造运动,而且将演进为新一轮工业革命。【2】大学生“双创”教育实际上是“创客与教育的碰撞”,其大背景是技术快速变革和个人价值实现,既不能简单归类为经济现象,也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年轻人改变弱势地位的一种途径。大学生“双创”教育最具价值的,是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这也从本质上折射出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多样性特点。【3】

(一)加快僵化落后教育模式的改变

大学生“双创”教育正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而导致的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而造成的问题意识淡漠的认知型传统教育模式。大学生“双创”教育以培养能够担当风险、富于创新、具备独立人格的开拓者为目标。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安德鲁.迪克斯(AndrewJ.Deeks)认为,要准确把握高校“双创”教育的重点,不能功利性地单纯教给学生创造财富的技能,而是要通过具体的项目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把握科技发展、懂得跨文化理解甚至稔熟人际交往等一系列能力。【4】大学生“双创”教育之“创新”,旨在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创新的学术研究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和科技中的各种问题。大学生“双创”教育之“创业”,则在于培养学生项目策划、资本筹措和商业化运作等实践能力,养成创业新思维新观念,使其将来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更具开拓能力。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双创”教育必将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而导致的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而造成的问题意识淡漠的认知型传统教育模式,其办学方式将打破校园内外壁垒,其课程设计将打破学科壁垒,教师的教育教学将融入创新思维和创业行动,学生的学习理念将强调综合和整体意识,教学和学习的考核方法也将更加注重实践和过程。

(二)促进新的人才标准的建立

大学生“双创”教育正在从内涵和价值方面促进建立新的人才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创新有两个基本模式,一种是探索式创新,即发现未知事物;另一种是利用式创新,即在原有基础上作程度不同的改进。无论应用那一种模式的创新,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超乎寻常的创造能力都是创新者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这里就有一个如何评价人才的问题。既往的约束式教育,以标准的考试和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评定一个人的优劣,只能是极大地扼杀个人的创造力。大学生“双创”教育就是要打破约束式教育的人才标准,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培养和释放大学生超乎想象的创造力。对于大学生“双创”实践的评价,也将打破以少数大学生成为企业家才算是“双创”实践成功的标准,而注重对全体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辐射和培养。在上海理工大学,为了撬动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改革,制定了全新的学业考核标准:不开设课程、不指派教师,只认定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创新创业类必修学分和创新创业两大作业,将此作为每个学生最终能否毕业的“黄金学分”。【5】

(三)引导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大学生“双创”教育将引导教育更大范围的变革。首先,大学生“双创”教育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就业和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在理念上有一个逻辑误区,那就是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就业,就业的目标是为了摆脱体力劳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基思•伯纳特认为,“想做就做”的工厂,是一种“未来工厂”;“想做就做”的工人,才是“未来工厂”的工人。在传统产业中的工人,不过是经年累月地重复生产同一种产品而已;而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工人,则总是想着如何做出一种独一无二的新的产品。他希望,打破各种技能的界限、让工人“想做就做”,必将从改变教育观念开始。“想做就做”的工人才是未来的理想创新者:他们既是思考者,又是实践者:当脑海中出现创意,他们自己就会动手把它做出来,哪怕它有多么复杂。【6】其次,高校“双创”教育将成为未来的一个学科。一些“双创”教育教师一提到培养的创业项目,就都是做电商。对此,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KAB高级培训师韩威的认识完全不同。他认为,就每个学生个体创业者来说,去做什么行业都没问题,但一个学校90%的老师或学生一窝蜂地做电商,因干不了专业而不干专业,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将处于尴尬境地,也是极不正常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邓汉慧教授认为,创新与创业,重在一个“创”字。这意味着,对于“大众”创业者来说,寻常意义上的“创业”往往是人脉稀缺,资本微薄,近乎白手起家。面对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对于教育出发点的认识和实践也就完全不同。需要把大学生“双创”教育跟自己的专业更有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才能实现工作的目标。这是否将意味着,大学生“双创”教育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来说,将是一个特别有效的补充,甚至将带来大学生教育方法上的根本颠覆。【7】

二、大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与有效解决途径

我国高校普遍开展大学生“双创”教育以来,经过努力,工具化和功利化理念正在克服,师资队伍正在逐步稳定,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现象正在消除,以传统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在改变。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亟待解决,否则将制约大学生“双创”教育的质量和效能,甚至严重影响全社会对于“双创”的信心。

(一)偏离教育目标

1980年代末期,“创业教育”继学术能力、职业能力之后,被看作“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后来者居上”,提到和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在于其“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作为关注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而这正是现代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种国际教育理念影响下,国内许多高校早些年就开展了以“培养创业精神,教授创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然而,一直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呈现出一种“政府很支持,学校很给力,但学生不在意”的困局。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的一项调研分析认为,创业教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局,其根本原因是创业教育的目标有所偏离。创业教育不在于偏重素质还是瞄准技能,而是着眼创业还是立足教育的问题。现实问题是,大学生对创业知识基础的需求迫切,只有先“学习”,才能再谈“创业”。事实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带有功利性观念主导下的“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并不理想。有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仅为2%~3%,发达国家也仅为10%。这反映了创业教育是极为不成熟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提出“双创”教育“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教育本质定位原则,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把创业放在第二位,即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创业率、融资额不再作为评价创业教育水准的核心质量标准。二是坚持价值观培养优先原则,价值观教育先于创业教育,不仅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还要注意校正其创业价值取向,平抑其创业情感冲动,以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三是坚持育人育技融合原则,做人教育与创业技能教育同步进行,即以引导为主,在育人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地学习创业知识。【8】

(二)缺乏职业行业指导

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大学生“双创”教育内涵和价值理解的误区,导致仅仅将其理解为“找工作”的就业教育,强调就业目标要明确,甚至提出所谓精准就业。一说起创业,不是一窝蜂地开网店做电商,就是四处寻找资本风投。这会导致大学生对于职业和行业认知的缺失,甚至于对自己的特殊技艺、兴趣和能力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将不利于“双创”教育效能的发挥。针对由认识上的误区所导致的行动上偏差的问题,“双创”教育应该增加和加强大学生创业前职业、行业方面的指导: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调查和实际的经验,发现较适合自己的工作,明确创业的方向;二是鼓励学生通过找工作去强迫自己研究和分析各种职业和行业,打开眼界,培养创业的意识;三是改变创业的观念,将就业当作一种创业,进入一家合适的企业,通过勤奋工作增长才干、提高素养、积累经验,为创业做进一步的准备。这方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这所学校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时充分体现不同专业群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中引入企业创办方案和产品创新的工艺、流程等设计,实质性地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这所学校还创设“创业认知、创业体验、创业模拟、创业实战”中心,以此为平台构建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孵化服务一体化“双创”教育体系,创新“创业认知教育、创业体验教育、创业模拟训练教育、创业实践”(四层递进)模式,有效实现了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以认知和体验为目标的创业前职业行业指导。【9】

(三)忽视师资培训的实践导向

“双创”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大学生“双创”教育改革是一种“双重变革”过程:一是开设“双创”课程,势必要重构或改革课程;一是组织“双创”训练,也须开拓和构建前沿教学模式。重构或改革课程,决定了“双创”教育成功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师资队伍,一是教育教学实践。大学生“双创”教育教师的重任不仅在于启迪学生创新观,教授学生创新知识和技能,还重在引导项目落地并获得长足发展的策略。在德国汽车行业,必须有在相关企业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才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大学教授,这样他们不仅知道企业需要上哪些课、用哪些教材、教哪些技能,并且有能力把学生直接送到原企业实习,企业也对教授们高度信任。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由经过简短培训的学生管理人员组成,既没有专业背景知识,也没有创业实践经历;对于市场需求和企业运营就更是一窍不通,难以给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在加强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教师培训时中,首选要重视实践导向,在已有的就业指导教师中选择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员,到相关企业感受实地氛围、接受实践锻炼,以积累创业实战经验;或利用校内创业实践平台自主策划项目、成立创业实体,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其次,学校要打破以科研、项目、文章来评价“双创”教育教师的评价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加入进来,或专职参与,或在教学之余参与,带领和指导学生组织“双创”项目,开展实体经济活动,并通过考评将其记录为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实绩,与评优和评职等挂钩。多角度营造环境,多样化配置措施,“双创”教育教师培训工作一定会形成新的局面。

三、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期待

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正如说“创客教育是全人类的主题”一样,大学生“双创”教育不仅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焦点和新主题,而且将从宏观视域对整个教育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作为一项涉及国家社会经济、教育战略和千家万户核心利益的教育改革,需要更新理念、确立目标、找准方向、选对路径,大环境与小环境要紧密融洽、节奏与范围要准确把握,改革土壤要进一步培育等,而不是狭隘地将其当作对抗应试或者变革教育的救命稻草。不仅要正确理解大学生“双创”教育,而且不断探索其教育体系、办学模式、教育方式和方法、师资队伍和人才组织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也十分重要。大学生“双创”教育正在期待理论的深层探索和实践的扎实试验。

(一)进一步形成科学新理念

大学生“双创”教育要进一步形成科学新理念。目前,大学生“双创”教育存在两种倾向,要么是将“双创”理解为开讲座、做电商、搞比赛、找风投,要么是热衷于建立创业园、创立孵化器、开设创业班、设立创业学位证书课程和颁发创业项目证书。前者是一种肤浅泛化的“双创”教育,目标往往局限于就业;后者则倾向于特定群体或“精英”学子,走的是一条“培养少数企业家”的精英教育路线。这两种倾向实质上都是误区,至少失之于浅薄,都不利于“双创”教育的深化。从国家教育战略层面来说,大学生“双创”教育是一种面向“大众”(全体学生)的教育。“双创”教育如果也像专业教育一样走精英教育路线,将目光仅仅投向少数大学生“双创”实践的成功,以此来评价学校整体“双创”教育的成效,甚至将此作为高校的政绩,而忽视对全体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辐射和培养,这无疑会使“双创”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也将导致绝大多数大学生难于接受系统、全面、有效而持续的“双创”教育,“双创”教育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应有的意义。因此,进一步形成“双创”教育的科学新理念尤为重要。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黄兆兴教授提出一组“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新理念,即大学生“双创”教育要“与人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与个人事业的成长联系起来,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以此为导向的“创新创业观”教育,将深化“双创”教育的内涵,丰富“双创”教育的内容,提升“双创”教育的层次,创新“双创”教育的形式。【10】这种基于学校文化建设层次所理解所确立的“双创”教育理念,也将对“双创”教育架构完整的体系和完善的机制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进一步创设高校创意共同体

大学生“双创”教育应该进一步创设高校创意共同体。大学生“双创”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意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从想Idea(点子)到做成事情的距离。这与“创客教父”米奇.奥特曼(MitchAltman)“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理念十分契合,且没有功利性,不带商业假设。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了一个困局:学生习惯于为老师打下手,做“帮工”,让他们提问题,做“主角”就太难了。他们感叹,这样的学生实在是“没有创意思维啊!”由此可见,“创意”对于“双创”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学生“双创”教育中,高校必须成为一个创意共同体,让“双创”教育成为一种融合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一体的活动,让大学生不断探索、创造、实验和相互学习。但目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双创”教育在这些方面显然做得不够,甚至还停留在一个知识教育的“标准模式”上。大学生“双创”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脑力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所以,“双创”教育应营造有利于智力发展、习惯养成、品格锻炼等方面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各方面协调发展,让高校成为大学生新鲜创意的孵化地,习惯养成、技能训练的共同体,发现已知、探索未知的试验田。【11】针对学生缺乏创意思维的问题,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KAB高级培训师韩威所带学生在做“双创”教育项目时,体会到:找到任何一件事情的毛病也许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很多的可能性,而把这些想法实实在在“转变为现实”,则是“是完全不同的事情”。【12】其中体现的正是“双创”教育中“创意”的价值。

(三)进一步建构校企合作生态体系

大学生“双创”教育应该进一步建构校企合作生态体系。如何能与社会、企业形成自然贯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全球高校面临的问题。【13】长期以来,多数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利用渠道不畅、大学生“双创”教育脱离实际、创业项目存活率过低。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双创”教育并不是开设几门创业课,请人作几个讲座,组织几场大赛就能奏效的,也不是创建一所创业学院、做几个创客空间和孵化器这么简单。“双创”教育的基础关键是资金和人才的相互流动,而这正是企业的优势。企业转型升级的要素是产品、技术、资本和人才,最短缺的是人才和人才的转型升级。高校的优势是专业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高校发挥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发展方面的支持,就能实现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的融合。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相关专业课程和活动,为学生开设创新中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校企合作生态体系,将成为大学生“双创”教育的良好土壤,前景十分可观。因此,高校的大学生“双创”教育要想获得长久、持续的成功,势必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生态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王海英,钱旭红.双创教育:是凤凰涅?的良机?[N].文汇报,2016-9-23(7).

[2][美]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萧潇译注.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章正.创客最大的价值就是为社会提供方案[N].中国青年报,2016-10-30(4).

[4]张东.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视角[N].中国教育报,2016-11-4(5).

[5]樊丽萍.2个“黄金学分”倒逼人才培养改革[N].文汇报,2016-10-27(6).

[6]许琦敏,沈湫莎.“未来工厂”改变就业和教育[N].文汇报,2016-9-25(2).

[7]王梦影.直面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挑战[N].中国青年报,2016-4-8(T2).

[8]黄蔚,庞少召.创业教育到底要教什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创业教育剖析[N].中国教育报,2016-10-15(3).

[9]董鲁皖龙.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创融合为“创客”圆梦[N].中国教育报,2016-11-1(5).

[10]黄兆信.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岗位创业”为导向[N].光明日报,2016-11-8(13).

[11]陈法宝.学校应成为创意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6-9-29(6).

[12]张东.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视角[N].中国教育报,2016-11-4(5).

作者:吴昊 单位:山西大学

第三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日益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影响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对陕西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

2014年,总理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政府工作报告又将“双创”列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显示了中央对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765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巨大。教育部要求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将其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1】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更是符合政策导向、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实践能力弱、学科定位模糊、项目存活率低、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影响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等问题展开调研,探索高校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对策。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为主。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涉及到陕西省内的10所高校,其中包括3所211院校、5所省属本科院校及2所专科院校。在所有调查对象中,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人数分别占总样本的42.7%、40.1%和17.2%。专业类型主要包括经管类、理工类、人文类等。本次一共发放800份调查问卷,经过筛选,674份问卷符合要求,有效率为84.2%。

一、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调查显示,明确不愿意的占比为39.7%,非常强烈的占比为15.2%,有38.5%的大学生的意愿不确定,有6.6%的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一般。长期以来,在传统思维和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学毕业生倾向于寻找比较稳定的工作,一方面是工资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不容易失业。于是,事业单位、国企、公务员等具有“铁饭碗”性质的行业成为大多毕业生眼中的“香馍馍”,学生们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比较狭窄。尤其对于学生家长来说,这种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一时之间难以转变。创新创业需要时间、精力和财力的付出,但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获取相应的回报,属于高风险活动,因此一直不受毕业生青睐。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号召和激励措施的出台,大学生的就业观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有更多的大学生产生创新创业的意愿,这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国家创新创业政策非常熟悉的占比为5.2%,熟悉占比为9.6%,一般熟悉占比为37.6%,不熟悉占比为31.9%,不关心占比为15.7%。由此可见,对创新创业政策一般熟悉以上的占比为52.4%,47.6%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不熟悉或者不关心。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都有所了解,这可能是由于当下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尤其是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创新创业政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平台,大学生熟悉政策的渠道已经多元化,国家的政策方针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大学生,满足了大学生的相关需求,这也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奠定了基础。有意创新创业大学生的领域选择情况如图1所示。兴趣爱好占比最大,为32.2%;其次是专业相关,占比为20.6%;进入门槛低占比为16.5%,启动资金少占比为11.2%,选择科技前沿占比为5.1%。由此可见,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专业相关的领域进行创新创业,由于日常对这些领域接触比较多,更为熟悉,起步相对容易,成功率会更高。这也反映大学生创新创业时选择项目更为理性,而并非盲目地开展活动。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鼓励个人爱好与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同时还要注重与专业相结合,发挥专业和技术特长,这在针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更为重要。还有27.7%的大学生选择了进入门槛低和启动资金少的领域,这主要集中于那些专业性不强、资金不足的大学生,比如餐饮行业,最容易成为学生创业的首选,虽然进入门槛低,但在没有技术优势的情形下,市场竞争往往更为激烈,因而成功率更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机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占比最高,为25.6%;符合个人爱好占比次之,为20.3%;喜欢自由占比第三,为17.6%;发展前景好占比为13.4%,收入高占比为10.5%,实现社会价值占比为9.2%。前三名之和达到了63.5%,表明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并非完全是为了解决就业、获得经济效益,而是满足个人的价值诉求,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创业动机截然不同。可能原因是除了家庭的资金支持以外,来自国家、社会和企业等各种创新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更大,风投、基金、贷款、补贴等各种金融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资金保障,缓解了资金压力,因而无需立刻就业,在创新创业动机上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更多地聚焦于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层面。

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调查发现,只有23.6%的大学生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而76.4%的大学生都未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这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大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不够,认为那只是针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不强,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自己的帮助性不大,指导性不强,作用不够显著,因而选择不参加。但对已创业的大学生访谈显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其项目选择、运作管理等方面提供过意见和建议,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因较多。其中,为了提升自身能力而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占比最大,为35.8%;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占比次之,为24.5%;个人兴趣爱好占比为19.7%;被迫接受学校要求占比为11.2%。由此可见,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性较强。尤其对于那些主动接受学校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提升自身能力以及满足创新创业需求才是根本动机,这也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类型如图3所示。讲座和培训占比最大,为26.5%;创新创业大赛次之,为23.1%;相关课程占比为19.8%,就业指导占比为15.4%,实训基地占比为9.3%。前两名之和接近50%,表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讲座和培训、创新创业大赛为主,主要是因为这两类教育方式灵活性较大,随机性较强,相对较为容易开展。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相关课程设置较少,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度不够,而且实践教育欠缺。这是大多数高校教育中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高校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像企业一样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自然难以提供最为前沿的实践课程。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不一,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好或者很好的占比只有25%,认为效果不好或者一般的大学生超过55.7%。这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甚满意,主要原因可能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不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感低。另外,教育本身也存在目标不够明确、与专业相关性弱、指导性不强、传授的知识与大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偏低,这种负面评价亟需高校通过实际行动加以引导和转变。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期望获取的知识中,关于创新创业流程的需求最大,占比为27.6%;项目选择次之,为20.3%;实践动手能力占比为18.4%,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占比为16.2%,财务、管理、政策法规占比为13.9%。这表明,大学生更期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获取实践知识,尤其是关于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但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显示高校教育在此方面的不足。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如图4所示。有27.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其次为创新创业氛围,占比为21.6%;政策激励占比为17.9%,家庭背景占比为15.3%,工作实践占比为11.9%。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由于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和同学,学校教育正可谓近水楼台,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学校教育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等。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氛围的调查显示,认为氛围很浓厚的占比最小为3.5%,认为浓厚的占比为10.2%,认为氛围一般的占比为51.4%,认为不浓厚的则为21.7%,不清楚的为13.2%。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氛围不足,没有形成浓厚的校园环境,这可能是学校关于创新创业的宣传不到位,没有调动起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热情,也可能是全校上下没有形成创新创业的共识,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些情形显然都不利于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程度不够、政策不熟悉、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比率过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佳、氛围不浓、大学生难以获取期望的创新创业知识等。为此,为了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传统高校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创新能力弱,创业激情不高。首先,高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改变纯粹的就业教育目标,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为了缓解就业,而是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把创新创业的思想贯穿到整个日常教学当中去。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讲座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其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部大学生的“大众教育”,而并非只为少数人的“精英教育”。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创业作为一种新的职业选择,作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宣传企业家的成功事迹,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树立信心,从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顺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首先,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大众性原则,如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要求学生完成专门的创新创业学分,通过大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以此保证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其次,要注重课程的类别设置。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最终都会从事创业活动,所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开设不同等级的课程。这不仅能够节约教学资源,还能通过递进层次的学习和培训,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稳步提高。第三,将课程设置与专业相结合。高校要根据各专业特点,开展区别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比如对待理工科学生,要注重专利申请、技术转化等;对于文科学生,则要注重营销、管理、创意等。还需面向所有学生,开设财务、法律、税收、会计等实用型较强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2】

(三)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教育普遍比较欠缺。首先,应发挥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重视软件的配置,选拔专业性的指导教师和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孵化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技术保障,制定相应的措施制度保证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积极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利用学校和校友资源,积极寻求校外企业的合作,联合企业共同打造校外实训平台,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将专业特产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第三,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合作,开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项目,从而谋求与地方政府共建创新创业平台。【3】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首先,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高校应为教师制定常态化的日常培训项目,尤其是重点开展实践能力培训,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培训,扩充、丰富教师的知识面和专业素养。同时制定鼓励教师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激励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校内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其次,选拔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鼓励那些符合要求的教师,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第三,从企业选聘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作为创新创业导师,为学生传授来自生产一线的专业知识和实战技能,传递最为前沿的市场信息,以便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

完善教育管理模式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保证。首先,在整合现有行政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管理,具体包括相关国家政策的落实、教学方案的制定、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与企业的沟通合作以及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跟踪监督等,在全校上下形成创新创业的共识,构建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评估考核范畴。学校应建立科学性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将课程评估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对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进行全程跟踪、督查,以提升教师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促进其不断摸索和改进教学方式;健全对创新创业导师的考核制度,让导师切实承担起指导学生的责任。【4】

(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良好的氛围会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寻求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如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贷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并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给予重点支持,以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利用校园广播、bbs、公众号等新型媒体,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信息和相关政策,宣传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成功事迹,组织学生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并进行大力推广。第三,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共同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从而锻炼实践能力和意志,激发创新创业激情。

参考文献:

[1].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6(14):3-7.

[2]申晓腾,崔金奇.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就业的策略与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3):39-43.

[3]刘铸,张庆祝.关于新时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16-18.

[4]李成龙.校企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机理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6(10):87-90.

[5]于伟丽.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5):41-45.

作者:王美霞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四个矛盾困境,接着分析了产生矛盾困境的具体原因,然后以ISM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在此基础上从生源与起点、“教”“学”、结果价值四个维度提出了基于标准的“合规性”质量评价、基于回应的“适应性”质量评价、基于跟踪的“过程性”质量评价、基于未来引领的“创新性”质量评价的创新举措,以促进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期发展,保障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矛盾困境;体系优化;创新举措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截至2000年,美国已有超过1500所大学有创新创业课程,并成立研发中心,而我国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在2003年才正式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只有大约8.4%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且在众多的大学生创业者中,创业成功率只有2%~3%。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如何评价和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矛盾困境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未形成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之间的矛盾。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萌芽发展时期。2014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次年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出重要部署,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至今三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大大促进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开始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开发了“创新思维”“创新训练与商机选择”“创业领导力”“创业沙盘”等课程,招收大学二年级学生作为学员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成立了创新创业的研究团队,提供专项经费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快速发展呼唤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有些高校直接沿用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或者简单地以学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这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发展。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相对滞后性与质量评价周期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特性,其中成效相对滞后性是其显著特性之一。所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相对滞后性是指,相对于专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大学生毕业后短期内是体现不出来的。这源于创新创业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无论是创新成果、申请专利,还是创办公司,都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且呈现效果的。一般的教育质量评价周期为4~5年,即从大学生入校当年至其毕业后1年,有些高校会跟踪调查大学生毕业3年后的发展质量,其教育评价周期会延长至7~8年,但即使是大学生毕业5年后,其创新创业的成效都未必能够呈现。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相对滞后性与质量评价周期之间存在着矛盾。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化与以学生反馈为主的评价方法之间的矛盾。良好的生源质量、学员具有高的创业期待和认知以及较好的家庭支撑不仅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正向作用,而且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创新成果研究和创业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除了生源质量,学员成长过程、课程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师资力量以及毕业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等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些因素可以采用学生反馈的方式进行评价,如课程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创业期待等,而有些因素则不适合采用学生反馈的方式进行评价,如生源质量、教学组织运行的保障、社会声誉、行业和地区的贡献、创新成果评价等。显然,以学生反馈为主的评价方法不能科学、完整地评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化需要有多层级、多指标、多维度的质量评价体系。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当前的质量观与其中长期发展的教育价值之间的矛盾。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观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原有的高校教育质量观,即长期关注教育的结果和重视“教”的评价。例如,把应届毕业生的毕业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等就业数据作为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指标,把应届毕业生中创业学生的比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把大学生对每学期课程的评价作为评价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指标等。这种质量观是随着我国高校发展形成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观应更加注重对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教育价值。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种教育价值是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内容,将教育从“量”向“质”转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不能局限于以就业画像为指标的结果评价和以“教”为主线的师资评价,而必须建立过程性评价、“学”的评价以及中长期发展的评价等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产生矛盾困境的原因

1.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不仅可以给予区域内大学足够的经济支持,使得相关政策得到快速落地,如成立创客中心、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配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等,而且区域内大中型企业较多,能够为高校创新创业学员提供许多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岗位。而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创新创业相关政策难以落实到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创业实践机会较少等原因,导致区域内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王秋梅教授的研究论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对全国排名前35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有4所,地区分布为深圳和南京各2所,均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设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过高过细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高校,过低过松的评价体系则无法激励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领先的高校。2.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第一,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创办公司和企业完全对等。在教育过程中,大量加入“企业管理”“营销策略”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引导和激发学生开办公司和企业,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教授学生创办公司,对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第二,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程教育完全对接。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高校第二课程来开展,将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直接移接到第二课程的教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独立的、系统的内容和形式的认识存在偏差。第三,将创新创业实践与大学生课后社会实践混淆。大学生课后社会实践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一种形式,但部分高校并未有针对性地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进行设计和规划,简单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嫁接在大学生课后社会实践上,以学生干部作为主要组织者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其中有些实践活动甚至连活动内容都没有变,只是将实践活动的名字加上“创新创业”,混淆了创新创业实践与大学生课后社会实践的不同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存在偏差。3.高校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发展得好,就必须认清它的特殊性。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适合创业,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适合创新型研究。适合创新创业的大学生除了自己要有高的创业期待和认知以及具备一定的家庭支撑外,其所在地域还要能够提供创业机会和具有较高的创业容积率。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必须是通过一套严格标准筛选出来的特殊群体。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呈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具有特殊性。每个学员的兴趣点和未来创新创业发展方向不同,传统的大班或整班上课的形式不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必须符合学员的个性化发展和兴趣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因为每一次兴趣点的尝试,很有可能是下一个创新的诞生。多元而个性化强的教育形式更加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其中创新创业实践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而且应该占有较大比重。许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忽视了其特殊性,常以全铺开、全覆盖的模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产生困境。

三、基于ISM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优化

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有很多,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StructuralModeling,简称ISM)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影响因素的关系,从而建立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通过ISM专家小组讨论,结合相关文献,筛选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七个核心因素,分别为生源质量、学员成长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应届毕业学员创新创业质量、毕业学员中长期创新创业发展质量、学员创新成果与创业评价。然后,进行矩阵分析、区域分解和层级分析,厘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核心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弱关系、区域关系、层级关系,这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构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解释结构模型。该模型优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划分了四个质量评价维度,分别为基础质量评价、核心质量评价、过程质量评价、结果质量评价。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解释结构模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如下图所示)。该体系共有三级指标,形成一个3×4网状结构的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有4个,分别为基础质量评价、核心质量评价、过程质量评价、结果质量评价;二级指标有7个,分别为生源质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学员成长过程、应届毕业学员创新创业质量、毕业学员中长期创新创业发展质量、学员创新成果与创业评价;三级指标包括家庭背景与地域、教学质量与评教评学、教师满意度与敬业度、学员适应与学习投入、社会声誉、创新创业画像、创业特征等26个质量观测点。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创新举措

1.生源与起点维度——基于标准的“合规性”质量评价。“标准”是指招收创新创业学员和聘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质量评价标准,“合规性”是指招生生源和聘用教师应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与社会需求。从形式上看,基于标准的“合规性”质量评价是起点设计,即从教育的起点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从内容上看,基于标准的“合规性”质量评价能够明晰教育内容、设计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划分教育教学任务、合理分配教师与教育资源等,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依据。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生源质量和合理配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评价教育质量的两个起点。根据客观条件与主观意愿建立生源质量评价标准,根据教师行为与教学参与建立师资队伍质量评价标准。从学员家庭背景、创业预期和意愿、招生力度等方面对招生生源质量进行评价,维持高质量生源为后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厚实基础;同时,从教师的教学投入和课程满意度等方面对师资质量进行评价,为后续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供基础保障。2.“教”的维度——基于回应的“适应性”质量评价。“回应”是指学员对创新创业教育最直接的反馈,“适应性”是指创新创业教育与学员学习之间的契合度和融合度。基于回应的“适应性”质量评价是整个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以学员反馈作为主要的质量评价手段,通过教师教学、核心课程、教师满意度和敬业度、教学组织满意度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的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配套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淘汰机制,对评价低或满意度低的教师进行再培训,督促教师对与学员“不适应”的课程进行教改,从而提升教师的敬业程度和教学投入,完善课程体系,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运行和高质量完成。3.“学”的维度——基于跟踪的“过程性”质量评价。采用跟踪调查的方式,按培养计划或者定期(一学期)对学员成长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测,对创新创业“学”的质量进行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可用于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动态调节。学员成长过程的质量评价观测点包括学员创新创业的能力素养、成熟度和认知度、培养目标的完成等。评价标准不仅是质量观测点的数值回应,更重要的是质量评价观测点随着学习深入(时间)的变化程度,对在一个评价周期(如一学期)中没有变化或者变化程度低于某个临界值的学员给予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帮助其加速成长,若在下一个评价周期(如一学期)中,该学员成长质量评价仍达不到要求,则依据该学员的具体情况给予留级或淘汰处置,进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度和质量。4.结果价值的维度——基于未来引领的“创新性”质量评价。前三个阶段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从而能够在未来产生创新性成果,创新性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质量评价观测点。对学员创新成果和创业公司进行创新创业画像,包括成果转化、孵化、社会价值、行业贡献、创业公司规模、发展前景等方面。以应届毕业学员创新创业质量作为基础数据,定期(每3年或5年)对学员发展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对比基础数据,结合校友评价和社会影响力的反馈结果,不断地反思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培养引领未来的创新成果和创业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举措,也是实现我国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创新创业教学质量,而且要着重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中长期发展;不仅要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效果,而且要着重关注大学生成长过程和“学”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创新创业的结果,而且要着重把握生源质量和起点。

[参考文献]

[1]饶莹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原因及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14).

[2]王秋梅,张晓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20).

[3]曹威威.基于ISM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

[4]梁海霞,张锦,严中华.基于数据包分析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14).

[5]蒋德勤.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

作者:王兴立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相融合问题上面临着突出挑战。探索以渗透式教育的方式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实践为导向,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为契机,通过“产学研”结合、第二课堂教育、导师制的创新创业训练等方式,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为创业教育注入创新的元素,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渗透式融合

我国创业教育课程起步较晚,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部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并在之后设立了8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试点学校,带动并影响着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思想上,师生们对创业教育的理解还有很大部分仍认为是培养大学生开办企业的能力;教学安排上,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课程设置上,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的设置和与专业融合的针对性,关于如何有效开展适应专业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的调研和可操作性分析,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仍待进一步深入。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和关系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简单地说,是使学习者以企业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广义上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的教育,提升学习者创造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管理和社交能力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教育是以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等系列课程为主体,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相应的专业实践训练进而掌握专业领域的系统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学习能力的教育体系。[1]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也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课程需要专业教育作为背景,为创意想法打开思想的源泉。科研项目中的新思路、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只要顺应市场的需求,都可以成为未来创业的主营方向,实现以专业教育引导创新创业教育。[2]创业教育推动专业教育的深远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得笨拙高耗的企业难以维持,改革创新、生态高效的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显示出其特有优势,这意味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的专业型人才转向创新意识强、专业能力突出的新型人才。因此,新常态下创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开拓新思路、新方向、新模式。创业教育融合专业知识支持创新科学研究,使专业教育效能最大化,推动专业教育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专业教育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又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引领创业教育的同时又受到创业教育的影响。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合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含括公共课和专业课等系统课程,校内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理论实践、课堂教学与创业实训结合的科研训练等。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进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创业素质。开展以导师制为主的科研训练,导师带领学生完成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带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树立以实践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渗透式融合创业知识。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各高校实际,推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一是通过“树立理念”“渗透教育”“分层次分阶段教育”三步走的实施策略开展创业教育。二是以“第二课堂”为例的实践导向教学,通过开放互动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模式,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紧密联系企业,引导创业思维,渗透创业教育。[3]

(一)分层次分阶段培养方式

古语有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的不同,可以划分出多个层次多个阶段的创业人才教育模式。例如创业教育划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面对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整体的创业技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通识教育后,创新意识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继续修读创业教育专业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分类施教,专业和创业教育渗透融合,分层次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创业人才。对已有创业行动的学生,除了传授经营一个企业必要的知识、技能外,学校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实践,提供专业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政策、管理、技术、专业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更有效的让“创业实战”学生的项目真正落地。[3]

(二)以实践为导向开展创业教育

调整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比重,加强实践教学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以“挑战杯”为契机,广泛开展创业大赛、学术竞赛、科技节、开放性试验、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吸纳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参与科研项目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向,为创新思想提供源泉。此外,还要多联系校外的实践基地,促进校企联合,创造更多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增大学生与校外企业的接触面,这样不仅能拓展大学生的创业实习活动,还可以加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广度,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4]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结合高校教育教学情况,融合区域文化特色,成立专门的机构统一指导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实施的自主权下放到二级学院中,各个二级学院结合实际、发挥特色、多元化发展,渗透式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5]以梅州嘉应学院为例,2012级开始创业教育单独设立创新创新业教育课程,2015级起根据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将大学生创新创新业教育的学分分配权利下放给各二级学院,各学院结合实际可将学分分配到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活动中如专业实习、见习、实践课,也可根据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如:创业团队、创业大赛、学术竞赛、卓越工程班或卓越师范班、开放性实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职业资格证等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综合给分。

三、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融合

(一)第二课堂等课外实践体系

课外实践活动与创业教育课程理论学习相结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团队精神。“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的创新实践活动,推动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业素质,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团结合作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开展实验项目或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等大型创业比赛,充分利用各个二级学院教育资源,学科协作,取长补短,开展“协同创新,协同育人”。[6]

(二)导师制的创新创业训练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由导师立项设题,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加入到导师的项目中,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接触专业前沿知识的机会,而且很好地摆脱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专业性强的限制,为专业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提升专业技能的方式,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发了创新创业能力,解决了学生因为知识面狭窄,经验不足难以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问题。导师制创新创业训练的方式,一方面借助导师的专业指导,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专业技能,形成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塑造科学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贴合科技前沿,接触最新的科学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优秀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给予一定奖励和宣传表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挖掘有创意、能创新、敢创业的学生。

(三)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合作,组成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形成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国内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的中关村模式,中关村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中地,依据区位资源优势,国家政策鼓励研究人员与民办企业合作,通过该模式培养出大量创新型技术人才。企业与高校联合的技术研究,科研成果的产品化为企业带来可喜收益。高校可以借鉴“产学研一体化”成功的案例,积极与企业寻求合作,坚持市场为导向,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可以通过较为松散的“项目式”的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学生与科研人员、企业员工合作交流,创造学生向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学习探讨的机会,通过共同研究、思想碰撞、共同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还可以在高校和企业间建设实习实训平台,学生可以到企业科学研究和生产经营中实践学习,与课堂中的知识相互印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校园学习,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企业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锻炼学生灵活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同时在学校和企业间实行双导师制,鼓励学生团队参加创业大赛,学校导师指导前沿的专业知识,企业导师指导企业运营将遇到的问题。[8]“产学研一体化”通过校内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创造能力,掌握创业技能,增强创业素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方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四)把握“互联网+”的契机

全国两会中提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抓住“互联网+传统行业”这一机遇,明确互联网变革带来的变化,跟紧时代步伐,扎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技能,借助专业背景发挥创新思维,加强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开拓“互联网+”市场,走在创业者的前列。

(五)注重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健全和发展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部门,领导省内高校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报告交流会,开设创业教育论坛等方式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吸取国外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各大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时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

[2]岳伟艳.渗透式专业教学模式浅析[J].科学中国人,2016(6):319.

[3]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91-94.

[4]梁松.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3(19):120-122.

[5]赵国安,刘成柏,张春阳,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基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39-41.

[6]李敬然.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5-6.

[7]何桂玲,夏丹,陈泽凡.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6-49.

[8]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作者:何桂玲 沈洁仪 许良政 夏丹 王翠平 李嘉颖 单位: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