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业教育研究(5篇)

高职创业教育研究(5篇)

第一篇:创业典型在高职创业教育的应用

【摘要】创业典型在高职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应该重视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总结创业人物的典型经验;发挥社会典型的教育价值,挖掘校园典型的创业故事;分析正面典型的成功经验,剖析负面典型的创业教训;结合行业典型的示范作用,学习其他典型的创业精神。

【关键词】创业典型;高职创业教育;应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创业浪潮的席卷下,如何做好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政府、高校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教育部提出2016年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以课程为依托的高职创业教育能够使得教育系统化,但要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在创业课程内外积极辅助以相关的创业素材,而创业典型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资源。在新闻传播学中,典型报道是指媒体根据新闻事业的指导性工作原则,以新闻中所蕴含的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寓价值观念于事实,引导受众思想认知的一种报道方法。而相关的学者在研究典型报道中,指出典型报道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能够起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典型报道的相关研究,探讨高职创业教育中创业典型的应用,能够为高职创业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能够为高职学生的创业之路提供相关的指导。

一、重视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总结创业人物的典型经验

从典型报道的类型来看,典型可以分为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两种。以创业为例,典型人物无疑是在创业中获得了较大成功的人,而典型经验则可以是人物或者相关机构为围绕创业相关话题探索形成的经验。一般来讲,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依据典型报道进行教育活动的机构,都习惯性重视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2015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开展了以“奋斗•青春”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就业人物事迹宣传报道活动,遴选了来自各个省市和各个行业的一批大学生创业典型,并通过相关网站刊登了大学生创业的事迹。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创业教育实施和创业课程开设中,就离不开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创业典型人物的报道,并进而分析整理为相关的教育素材,引导高职学生学习创业典型,坚定创业梦想。当然,在高职创业教育要真正发挥创业典型人物对学生的创业引领作用,不能是简单的将将相关媒体报道和新闻网站推荐给学生学习。在以典型人物引导高职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既要让创业典型人物的材料丰富创业教育与课程的材料,更要通过仔细的分析和梳理,引导学生去总结创业人物的典型经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播放创业典型人物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去思考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去体会创业者的创业历程,去分享创业的效果,去明白创业中的担当与责任,去借鉴创业过程中去折射出的创业精神。在分析创业动机时,应该说任何创业的成功都是能够将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脱离社会需求的创业必定面临失败的结局,高职院校和创业课程应该仔细分析和归纳典型人物创业之初的故事与素材,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创业中寻找、辨别社会需求。而任何的创业历程注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曲折与挫折,要求创业者能够具有超强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的要素有哪些?如何支撑创业者渡过创业的难关?这些经验都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引导学生学生去探寻。在创业之后如何更好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这一方面也有许多的新闻典型案例可以值得借鉴,有的在创业初有成效之后裹足不前,有的创业成功之后继续努力,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创业成功之后失去了动力,又是什么精神鼓励创业者继续前行,这也需要在借鉴创业典型开展创业教育中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认知。

二、发挥社会典型的教育价值,挖掘校园典型的创业故事

一般而言,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具有时间根据的新闻事实能否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新闻事实,还要受制于各种“距离根据”,这种距离根据就是各种各样的接近性。根据创业典型与高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分类,可以将创业典型分为社会创业典型和校园创业典型两大类。高职创业教育在运用典型教育资源时,要分别区分典型的教育价值。大致来讲,社会创业典型的教育价值,要弱于校园创业典型的教育价值。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创业典型与高职校园的之间存在时空上的差距,并且其创业的案例与经验,可能让高职学生感受到难以复制和借鉴。当然,并不是说社会创业典型就完全不能够在高职创业教育中得到合理和适当的应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要能够在社会创业典型与高职学生创业之间,寻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能够调动学生对社会创业典型的关注。特别是一般而言,社会创业典型的创业成效要远远大于高职校园创业典型的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高职创业教育中,不论是课程的内容还是教师的讲授,引用适当的社会创业典型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引用社会创业典型实施高职创业教育中,可以舍弃社会创业典型具体的创业方法,而注重从创业的原理、创业的精神、创业的价值等抽象的层面上介绍。比如很多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成功的社会精英,其成功的因素离不开他们对互联网这一行业的提前预判,在这些社会创业典型的经历中,高职创业教育要引导学生积极借鉴新的技术,勇于探索新的领域。挖掘校园创业典型的故事,应该是高职创业教育的一个重头戏。当然,这其中也可以按照时间距离,将校园创业典型划分为在校生创业和毕业生创业两个小类。在校生创业是目前高职院校中出现的一个活跃群体,高职院校中不少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联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创业团队,虽然这类创业的规模较小,但是其中蕴含的创业教育价值,可能因为更为接近在校学生,显得更为有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可以依托校园创业明星等等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并通过校内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大力宣传推介在校学生的创业故事,给予其他在校学生以创业的启迪。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不长,毕业生创业的成效可能也不是太大,但是,学生毕业生创业能够对于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价值还是十分值得挖掘。因为,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创业有可能面临学历、专业等所谓的先天优势不足等问题,但是,在毕业生创业的故事与经历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更能够获得足够的创业启示。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挥校友会等平台的作用,积极遴选优秀的毕业生创业代表,通过创业毕业生返校的传经论道,发挥出毕业生创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分析正面典型的成功经验,剖析负面典型的创业教训

创业教育不是成功学的教育,高职创业教育中应用创业典型,既要分析正面典型的成功经验,更多通过对负面典型创业失败的教训的总结,使得高职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创业的选择,理性看待创业的风险。虽然国家为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也逐渐在形成创业的氛围和浪潮,但是,高职院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应该理性看待创业本身对于学生今后成长的影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通过对2015届20余万大学毕业生和历届近5000个创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发现20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86%。而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一年的存活率只有4.6%,而成功率则更低。虽然,在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可以达到20%以上,但应该看到,欧美国家的创业教育及其成熟的市场配套体系,是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基因。而在我国,创业教育刚刚起步,经济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以及创业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当前的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较好的舆论环境,是因为政府基于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需要,各种媒体也基于受众对于成功的渴望,而在极力的塑造和打造一个创业舆论氛围。应该说从未来社会的发展来看,创业确实是值得鼓励的,但是,面对如此低的创业率以及更低的创业成功率,高职院校如果简单的向学生推介创业典型的成功经验,盲目的鼓励学生创业,就偏离了教育的本位了。特别是创业教育中,不论是学校还是课程都应该注意更多的搜集创业失败案例,总结创业的风险与教训,并将相关的素材转化为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合理认识创业。还有一个值得指出的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是适合鼓励学生创业的,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来看,其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某种程度上与创业要求的领导型人才培养是相违背的。高职创业教育应该积极通过负面创业典型案例的搜集与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水平与创业之间的存在的差距,指导学生合理的寻找创业的时机,教导学生在创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切勿盲目创业。

四、结合行业典型的示范作用,学习其他典型的创业精神

高职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而创业教育是一种普遍性的教育。虽然创业可以在各个行业中取得成功,即所谓的“行行出状元”,但是,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不同,其创业的成功要素可能也就有所不同。在高职创业教育应用创业典型加以引导,还应该注意区分行业的不同性,并结合高职专业的不同,注重创业教育的特殊性。专业对应行业,高职创业教育中应该大力增强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创业典型应用,这是另一种教育接近性的划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大多是依托或者针对行业进行人才培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可以按照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与行业中的企业联合开展行业创业典型教育。虽然对于不少创业者而言,其创业大多存在跨行业的情况,但是,不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创业者是绝不会在某一行业进行创业的。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专业对应的行业内进行创业,从而避免学生创业的陌生感。而要做到结合行业典型的示范作用,做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在行业创业精英中特别是本校培养的行业创业人才中,采用遴选的方式,聘请一批行业创业典型为创业指导教师。在一般的创业教育活动与创业课程中,邀请行业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创业辅导讲座,并可以将这些讲座制作成视频资料,在校园网站上公开,从而提高行业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覆盖面。在具体的创业指导过程中,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同时可以遴选一批在校学生创业团队,让他们与行业创业指导教师形成对接,具体探讨和分析创业团队项目的可行性,并可以借助高职院校的行业背景和创业指导教师的行业资源,对学生创业团队的项目加以孵化,从而避免学生创业过程少走弯路。以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行业创业指导教师的示范作用。行业创业指导教师还可以与高职院校的创业师资力量结合起来,联合分析其他行业创业典型的具体情况,探讨总结创业的经验与教训,并将相关的内容转变为一般性创业规律,纳入到高职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让不同行业的创业经验为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内容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林露.高校科技成果优先向学生创业企业转移[EB/OL].[2015-12-11].

[2]侯增文.榜样的力量———社会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典型报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

[3]刘刚.新闻价值判断与表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42.

[4]李双溪,赵丹丹.报告显示:2015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86%[N].中国青年报,2015-11-30.

[5]杨蓥晖,王力.解析两个“27条新政”的内在逻辑[N].杭州日报,2016-01-15.

作者:蔡胜宇 胡静 单位:长沙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学工办

第二篇:高职创业教育在非商科专业中的问题

摘要:本文从创业教育对非商科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分析创业教育在非商科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旨在引起非商科专业学校重视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业精神

对商科专业学生和非商科专业学生授课内容是否相同的问题,还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内容应相近,但授课的方式应不同。工科和理科的学生更喜欢实用性的授课方式。普遍性的观念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一定的经济学、市场营销和管理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事实上,虽然大部分非商科专业的学生不具备广泛的商业知识,但其中也不乏具备好的技术并时常冒出一些强烈的产品创意的人,然而他们在商业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处于弱势,他们需要参加知识产权、商业化进程、市场营销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学习。我们的目标是,无论是何种技术专业毕业生,他们都需要关注创业。本文就高职创业教育在非商科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显的研究。

1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业指的是用个人的能力将思想转化成行动。个人能力包括创造力、创新力、勇于承担风险以及为了达到目标任务而对经营的项目展开有效的计划和管理。该能力利于员工更清楚地认识他们的工作内容,更好地把握机会,并为创业者今后建立社会和商业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对每个人每天在家和社会要面临的日常生活同样有用。不同于常规的商业和经济学,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创造力、革新和自主创业,其基本要素如下:(1)扩展个人价值和技能,形成基本的创业思维倾向和行为(创造力、主动精神、勇于承担风险,有自主权,自信心,领导能力,团队精神等等);(2)提高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尽可能将创业作为职业选择;(3)从事具体的企业项目和实践活动;(4)就如何建立和经营公司提供具体的经营技巧和知识。其目的是:(1)开发学生的创业驱动力(提高创业认识和创业动机);(2)培训学生建立业务并管理其成长;(3)开发用于创业的能力,识别并挖掘创业机会。

2高职教育对非商科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业项目教学为学生展开创新思维提供工具,使其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人,具备客观分析问题的商业思维,能对参与的任何项目展开沟通、领导和评估。学生建立个人的业务后更显自信,在教育环境中对自我商业思维展开测试。尽管,创业本身存在竞争,但它帮助年轻人对其从事的任何事情更有创造性和自信心。欧洲议会和欧洲联盟理事会于2006年12月18日鉴定人终身学习的八大关键竞争力,认为主动精神和创业精神应该贯穿于教育和培训的全部阶段。然而,在普通学校和大学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并未接受过这样的教育,此类课程也并未纳入全部的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中。创业教育是观念模式、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观念模式的形成在人成长的早期阶段,因此创业教育应该早早地植根于校园中。高等教育中往往权利高度分散,但不乏公共策略驱动创业的例子,如公共行政与大学之间合作。对即将离校又未曾涉世创业的毕业生而言,缺乏创业的相关经验和自信心是两大需求,这两大需求应该在大学早期阶段获得,该经验的学习是在意识力、理解力和能力方面建立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为学生创业生涯的出口。大学和技术院校应该将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课程设置与其他课程合二为一,贯穿于不同学科间,要求并鼓励学生参与创业课程的学习。

3高职创业教育在非商科专业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3.1创业意识模糊且不强

从办学机构的角度看,当创业不是行政管理者也不是院系优先考虑的事项时,办学机构的意识和积极性也是一个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校将研究出版物视为更重要的事。因此,办学机构非常依赖某些领导人的意愿和远见卓识,这更像是一个战略问题。创业教育应该像学术成就一样被评估。实践为导向的模块和练习不被视为学术本身,这往往是今天大学的现实情况。我们往往忽略了实现较高的学术标准不仅仅是反思、想象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的能力知识,而是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从高职院校非商科专业的学生角度看,创业教育对学生是个陌生而遥远的名词,由于从小缺乏创业教育指引,大部分人对自主创业既缺乏相关的认识和知识,又信心不足。传统教育下的高职学生自身就缺乏主动、冒险精神,大多数对创业也毫无热情可言。2015年最新的调查显示,广东省创业成功率仅有1%,上海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4%。从全球来看,只有10%的初创公司能维持3年以上运营时间,其他公司要么关门停业,要么便被以折扣价出售给更大规模的公司。

3.2师资队伍的欠缺和资金的不足

资源(人力和财力)是另一个问题。由于学生需要的增加,创业教育显然有必要加强,但它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参与创业研究或商科学习人员的总体要求。一方面,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开发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这需要劳动力和劳动力成本。高职院校资金和创业研究需要明显不协调,学校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培养学生。虽然,首选策略是组织专项资金,并将其纳入此类教育的核心财政资源中。然而,短期的项目资金的终止和筹资机制的不断变化,使得资金显得非常脆弱。另一方面,目前创业教育中教授、专家太少,其中多数教师都没有从一开始就在这一领域得到培训。因此,他们不可能知道正确的创业方法教学。教师对创业教育及其目的、方法和内容应该有更好的了解,有必要参与教师培训、专题研讨会和讲习班。在创业教育中,还应该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储备足够的教学资源。然而,相关技能和经验传授的缺乏不但在中国,即使是在欧洲中部和东部的某些国家都相当严重。

3.3创业教育无法达到跨学科的发展

一个基本则是创业教育应该散布到各个水平的课程中,跨越不同的研究领域。在这方面一个主结构的问题是高等教育机构被分割为办学机构和师资两块,这对跨领域的建立是一大障碍,而跨学科的建立往往有利于多学科团队和项目的建立。院系机构和师资的工作非常独立,对系间相互调动学生和跨学科课程结构的建立形成巨大阻碍。

3.4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缺乏改变一贯教学方式的意愿,课程传授和创业业务没有任何联系,像学术课程一样传授创业课程,一些人仍然认为技术学生应该仅学习技术知识,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

4问题解决方案

4.1明确和提高创业意识

要明确创业意识,必须从办学机构和学生两个方面齐抓共管。办学机构首先要提升创业认识,树立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从而加强和推进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在学校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去参与创业活动、创业实践。同时,要澄清一个事实,创业教育并不意味着让人人都成为商人、老板,创业教育是新的工作岗位的制造者,使受教育者将自身的创造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勇于承担风险的能力转化为行动。创业能力的锻炼不仅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更利于增强其自信心,为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顺利发展提供推动力。

4.2全面建设和提升师资队伍,多方位的筹措资金

一方面,创业教育内容和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健全和完善。师资队伍的构建要注重多元化,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适时邀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专家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讲座、交流活动,对学生创业过程实践辅导,以确保学生是按照正确的流程展开创业活动。同时指导校内教师的创业技能,提升校内教师具有专业创业水平,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创业教育指导。完善校外指导教师管理制度的同时对校内教师定期展开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要结合所经营项目,多方位的筹措资金。(1)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中筹措资金应该得到政府、企业和学校的政策扶持。(2)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园、大学生孵化基地,帮助大学生筹措资金,寻找合作伙伴,以企业带动创业就业。(3)大学生创业门坎的定位也至关重要,很多创业项目门坎高,融资就难。

4.3建立多元化、跨学科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对职业教育创业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设置,符合创业教育跨学科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开设情况和办学特色,组织教师编写针对本校学生的创业教材。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开设相关的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对创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打好今后创业的基础。必修课培养创业基础能力,为学生了解和熟悉创业环节、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供帮助。选修课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创业爱好、加强学生创业积极性、开拓眼界为主。强化创业教育课程与不同专业的结合,提升创业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体现专业特点,突出实践能力、科学化、多层次。

4.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符合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参考企业发展体系、结构等对创业教学各个层次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创业教育的主体效果。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应该来源于企业市场调研,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按照真实的企业进行项目教学,设计开发或承接企业项目,分配企业任务给学生,校内外教师指导实训任务的完成。所以,创业教育教学的模式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搭建一个实战平台。有很多高职院校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开放式的工作室自我运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开发项目、筹措资金,参与到真实的企业运作中,大大提升学生的管理、组织和经营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核心竞争力。创业能力的核心是实践能力,因此,以强化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为标准的开放性创业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健全是非常必要的。

5结语

随着中国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进入了经济增速放缓期,中国政府呼吁全国要更加注重创新,发扬企业家精神。中国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建议年轻人延期毕业,追寻自己的创业梦想。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应该积极扮演服务角色,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推荐、融资支持、网络信息等创业服务项目,协助政府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和激励大学生,尤其是非商科专业的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创造机遇。

参考文献

1韩振,王雁,段存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3(3):208-209.

2张黎明.基于Ebay平台的高职外贸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研究[J].NewCurriculumResearch,2014:112-113.

3王晓燕.大学生校园电子商务创业现状分析[J].PERSONEDCUCATFION,2015(4):87-88.

4刘杰.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61.

5石峰.高职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D].燕山大学,2012,5.

6徐天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宜春市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1,6.

7陶钧宜.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萍乡高专为例[D].南昌大学,2012,12.

8赵毅.对我国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建议[J].成人教育,2013(12):97-98.

作者:贾晓园 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广东省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课程、学分、师资和支持政策等方面调研其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和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及方法

笔者以广东省开设会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共分为5个方面,分别是各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课程、学分设置、教育实践、师资建设和指导服务等,问题包含单选、多选以及建议等。广东省开设会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67所,主要类型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64所,95.9%)、学院(2所,3%)、高等专科学校(1所,1.5%)、综合类院校(37所,55.2%)、工科类院校(23所,34.3%)、财经类院校(4所,6.0%)、艺术类院校(2所,3.0%)、农业院校(1所,1.5%)。笔者共发放67份问卷,回收52份,问卷反馈结果显示,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36所。

2结果分析

2.1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情况

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管理就是在该校相关管理部门的主导和推动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调查显示,36所院校中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管理的部门归于就业指导中心的有11所,比例为30.56%;归于教务处的有10所,比例为27.78%;其他分别归于学生处、校图委、科研处,而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新教育管理部门用于统筹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这些部门包括创业学院、创业教育中心等,这些部门也负责对该校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管理。显然,大部分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主要还是集中在就业指导部门,其次是教务处,这说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是与就业指导部门和教务处相关,部分对创新创业教育特别重视的高职院校还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用于负责该项工作。

2.2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学分设置情况

笔者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得知,给予反馈结果的52所高职院校还有16所没有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重为30.77%。这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般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公共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作为会计专业公共必修课的院校有17所,比重为47.22%;作为会计专业公共选修课的有12所,比重为33.33%;作为会计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别只有5所和2所。显然,将其作为会计专业必修课的高职院校,要多于将其当作会计专业选修课的高职院校。许多高职院校都为本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获得创新创业学分的机会,包括选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发明创造获取专利,积极参加竞赛获取荣誉和奖励,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其他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外活动等。在已经设置该门课程的36所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均将创新创业学分限定在1~5个学分,其数量为25所,比重为69.44%。学生可获得的创新创业学分数量越多,表明该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高,这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其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财税和法律知识、企业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人际交往的技巧与礼仪、创业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案例剖析等方面。

2.3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情况

这36所高职院校从事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都达到了两百多名。从这些老师的职称情况来看,分布于正高、副高、中级和初级及以下的老师比例分别为8%、24%、52%、16%,高级职称老师的比重占到了32%,中级及以下职称老师的比重占到了68%,可见高级职称的老师比重都还是比较高的。从这些老师获得有关资质的情况来看,有接近三成的老师拥有这方面的资质,但另有近七成的老师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资质的考试与考核。这些老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占大多数,超过了一半,本科及以下学历的老师约占四成,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老师比重则不到一成。

2.4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情况

(1)支持资金规模。这36所高职院校能够为本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专项资金数额,因学校类型的差异而各有不同。5所部级示范高职为开展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提供的专项资金达到了1175万元,平均每所学校为235万元;22所其他公办高职院校可提供的专项资金只有1069万元,平均每所学校约为49万元;9所民办高职院校可提供的专项资金有703万元,平均每所学校约为78万元。(2)学分转换情况。在36所高职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允许本校会计专业学生将创新创业成就和该专业的课程学分进行转换,比重为63.9%;而在剩下的36.1%高职院校中,允许将其转换为会计专业必修学分的比重,要大于允许将其转换为会计专业选修学分的比重。(3)对休学创业的支持情况。在36所高职院校中,允许会计专业学生以创业为目的进行休学的有31所,比重为86.1%,占绝大多数。其中,这些允许休学创业的高职院校已经出台相关政策的有5所,比重为13.9%,正准备出台相关政策的有25所。

3讨论

3.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普遍,但管理不当

从调查情况来看,广东省高职院校普遍比较重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和广东省教育厅发下发《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号文件均规定,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由各校的教学部门统筹,而执行责任则具体到高校的各部门。当前,由教务处主导和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占多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跟许多学校没有准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而并非某些致力于创业的少数学生,这项教育要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

3.2多数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数量少、类型少、学分低

多数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有自己的创业教育课程,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也有选修课和专业课。但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还是以公共课为主,专门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是比较少的,表明许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难以融入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相关内容,创新创业教育和会计专业教育没有得到有效统一和整合。同时,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创新创业学分的渠道相对较多,但其分值并不高,且可供其选择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并不多。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3.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师资层次仍然偏低

各校专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数量已超过二十多人,且有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参与其中,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基本上能够满足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求。但是,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任老师数量还是比较缺乏的,且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都不太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所比重偏低,且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层次人才也很少,表明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较高水平的老师参与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在这些从事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中,仅仅只有三成的老师获得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资质,这些老师从事该项工作的专业性仍然令人存疑,且曾经有过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也很少。

3.4大部分院校对学生休学创业给予肯定,但少有配套措施

各校基本上都为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相应的经费,且支持学生休学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但投入的经费数额和相关政策仍然不够,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所投入的经费数额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以部级示范高职获得的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最多。只有少数高职院校提供了支持学生休学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配套政策,甚至还有部分院校完全不支持学生休学创业,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此外,多数高职院校都不允许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的转换以及相关学分管理制度,因而难以产生对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激励效果。

4结语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普遍比较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并未真正与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各校虽然在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待从管理、课程、师资、学分和休学政策等诸多方面对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进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胜利.试论创新创业教育为重要载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

[2]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

[3]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2015.

作者:章雨晨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化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机制

摘要:文章通过对化工高职创新创业要素分析,提出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师资力量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要素,并探讨了化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机制。

关键词:化工;高职;创新创业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国高职院校将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展投放到质量提升上来,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目标。专业建设是优质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主题[2],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毕业生需要在专业实践的核心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实践。

1研究内容

1.1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思路,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学校将技术型与服务型人才培养观的专业设计人才培养计划转变为技术型、服务型与创业型人才方向,将创新创业意识教育从单纯的就业教育向就业与创业教育转变[3]。为此,学校广泛利用社交平台、移动网络﹑海报以及广播等多种形式,宣讲身边创业创新成功案例,调动广大高职学生创业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更多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在社会经济大潮中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1.2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学院化工专业建设了一支具有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专职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团队具有丰富教育、研究与企业经历。团队成员具有渊博的学识背景,知识体系更新快,成员博士比例达到30%以上,硕士达80%以上。具有企业委托或者企业项目研究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70%,其中具有中石化直属研究院以及中石化直属企业项目经历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与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训结合考核,打造创新创业后备力量。为此连续多年,每年选派教师参与江苏高校校长与骨干教师境外做访问学者研修项目,参加德国校企深度合作“双元制”、澳大利亚校企合作“TAFE”以及美国校企合作的社区化“合作教育”[4]等职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针对不同经历与教育背景的教师,进入专业背景企业进行一线工程挂职锻炼。学院还定期聘请创新创业企业家﹑专家和毕业学生到学校宣讲和兼职授课。这种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多元化的创业创新教育与实践师资队伍,有力促进了学院以化工为主的高职创业创新教育。

1.3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理论以课程形式,由教师通过课堂、实验室或者其他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具体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习得。通过组织具有创新创业理念的教师,结合其企业生产与科研项目实际,从学校和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编写校本创新创业教材;修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课程体系,或者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创新创业理念,了解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的出发点和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1.4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实践是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创业创新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应结合学院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化工高职创新创业实践要素如图1所示。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环节,依托企业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训练基地;其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俱乐部﹑校内实际创业等实践活动,为广大高职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创业创新教育,为引导高职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场所。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与高职化工专业紧密结合的社团活动。通过开放专业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自主开发实验。着力高端技能训练装置建设,将传统的实验装置到虚拟的仿真加实操装置,逐步向高端智能化训练装置过度,实现实操、分析、预警、改进、纠偏等多功能复合,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保障。利用专业教师承担企业的真实科研项目为支撑,吸纳学生参加项目研发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学生参与南京金浦锦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氯丙烷深加工技术研究”、江苏常丰农化有限公司“废旧活性炭再生利用”以及“江苏省基础教育英语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等具体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践,寻找到化工高职创新创业实践成功的外在原因、内在动力和存在问题,评价了学生全过程参与所达到的创业创新实践效果。

2结语

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在开展科研项目的同时,对参与其中的化工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指导,项目指导与实践研究实时互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来源于企业强烈的实际需求,企业、学校以及参与师生实行激励机制,激发化工高职进行创业创新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化工高职生在校阶段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通过具体企业项目进行创业创新实践,达到激发创新意识和勇于实践的效果。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尤其是通过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的实施,寻找化工高职创业创新实践成功的外在原因、内在动力和存在问题,评价学生全过程参与所达到的创业创新教育与实践效果,形成化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机制,达到指导化工高职学生成功创新创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青,李力.高校“多维型”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217(1):140-144.

[2]程清.战略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C].沈阳: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013.

[3]孟庆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15(2):22-26.

[4]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硏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作者:于清跃 于荟 张云良 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第五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讨

摘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融合国家制定各项扶持政策,从而改变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如何优化创业教育模式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1引言

我国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教师创业教育意识薄弱,创业教育理念陈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加上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创业教育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因此,为了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的要求,需加强高职院校模式建设,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创业教育质量。

2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2.1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力量相对较少,没有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学科,许多院校的授课老师为就业指导教师或者学生管理员,所以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经验等结构不合理,有些院校聘请了校外的创业教师,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长期规划,影响了模式的稳定性。有些高职院校扩招,使得高职院校中师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创业教师的数量供不应求,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难以有精力来应付各种教学任务,也很少进行创业教育的创新实践,这就很难保证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此外,有些高职院校的创业型教师没有相关的创业经历,只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不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2.2创业教育缺乏性和时效性

虽然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开展,但是许多的高职院校创业形式比较单一,创业的领域较狭窄,将创业项目局限于商品的贸易活动中。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没有结合学生实际,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教育特色,所以许多高职院校的创业项目只是在描摹前人成功的案例,不具有创新性。

2.3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

从目前来看,许多的高职院校没有对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规范管理,这种不健全的管理体制会阻碍创业教育的发展。有些高职院校,创业教师队伍中有许多的兼职教师,他们的创业教育工作属于一种“业余”工作,并且对创业教育没有很大的认同感,缺乏相关制度规范,难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此外,有些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创新教育工作,即使设立了相关部门,部门也没有较大的行政管理权,所以创业教育的管理职能较低。除此之外,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创业教师的任用只是流于形式,或者创业教师的培训以及课程安排等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有效开展。

3加强创业教育模式建设的建议

在进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计划,明确实际教育标准,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3.1优化模式建设

第一,在教师的选拔上,高职院校需任用一些专业性的、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创业教育教师。第二,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薪资待遇,以增强创业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第三,学校需为创业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鼓励他们深入企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第四,高职院校还需制定创业教师的长期培养计划,积极培养创业教师,壮大创业教师队伍。第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绩效考核与教师的利益挂钩,使教师的“投入”与“产出”相对公平,尽量提升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第六,优化教师队伍薪酬体系,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创业教师的教育潜能。

3.2注重对创业教师的培训

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师生的综合性活动,所以创业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创业教育水平。可聘请社会上的创业者、企业家等为全校师生讲课,将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创业经验传授给广大师生,师生可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在现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还需提升自身技能,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学习相关培训课程或者教授相关课程。

3.3建立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并不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它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第一,学校可聘请一些创业“专家”作为学校的创业教师,全面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模式。第二,学校需严格规范教师的聘任机制,如聘任条件、聘任程序、聘任薪酬等。第三,学校需加强“三师型”模式建设,注重传授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教师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3.4加强国内外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

我国的创业教育模式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相对较慢,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创业模式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可供各国之间交流与学习,所以要加强国内高职院校之间,国内高职院校与国外高职院校的交流和学习。首先,需进行校际间的合作,可实行教师互聘,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其次,在进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国外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管理方式,不断丰富创业教育模式,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地走上国际舞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进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需要依托现有的教师资源,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科学合理创业教育课程,控制好周围不良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创业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刘雪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模式探讨[J].绿色科技,2014(2).

[3]史明艳.高职创业教育现状审视与反思[J].中国高校科技,2012(7).

[4]谭炀.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0).

作者:王辉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