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10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10篇)

第一篇: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融合

创新包涵创业,创业的核心就是创新。2015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正式把“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鼓励大学生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这既为在校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也是新时期国家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构建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内容及方法,切实提升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是应用型高校应对新形势必须要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

(一)拓展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边界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这也意味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衡量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的重要标尺。“互联网+”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发展背景下,与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深度融合、重组和创新的过程[1]。“互联网+”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人类现实世界的“实”与互联网虚拟世界的“虚”进行了深度融合、重组与创新,互联网已从最初的人类文明“传播的介质”演进为“发展的内容”,已进化为新的思维方式,催生了人类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互联网文明”,并成为了社会进步与否的显著标志,更是评价高等教育理念是否跟上时代步伐的观测点。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互联网+”思维的实质也是要求其人才培养须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以学生感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体验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的核心创新创业能力为评价指标,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应用型高校在将“互联网+”思维运用于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方式、手段及内容的升级,提升了学生和社会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拓展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理念的传统边界。

(二)开阔师生的国际化视野

大学教育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以及如何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变这个世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可见,帮助学生形成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国际化是“互联网+”思维的显著标志,它能为创新创业提供极为丰富的灵感与经验借鉴,然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恰恰是目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短板,这意味着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具有广阔的空间。受传统观念、办学资源、专业设置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应用型高校在办学类型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以及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中,并未将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和内容纳入其中,也未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列入人才培养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对自身国际化发展诉求的缺失,这种诉求只是暂时被束缚于应用型高校自身发展理念的短视。“互联网+”使创业者、市场、资本、技术等资源集聚方式以及服务提供方式均通过互联网以虚拟形式实现,打破了传统的以物理位置为主的聚集方式,并直接与国际网络连接,带来了无限拓展空间[3]。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交融,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随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一同出口至全世界,还有很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通过互联网做起了跨国的生意,他们把家乡的特产销售到世界各地,把国外的优质商品送到国内的千家万户,这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互联网+”还能够使应用型高校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例如: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就实现了不出国门接受大洋彼岸优质的教育,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传播渠道。可见在“互联网+”思维主导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将促使应用型高校重新审视其国际化发展的办学思路,开阔师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知识群落

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立足于“教育”本身,而并不是马上就要让学生去“创业”,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增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和创业实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创业关联的海量知识汇聚在同一空间,学生可通过互联网随时调取所需内容。应用型高校作为智慧的富矿,拥有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专家、丰富的专业藏书以及大量可在生产一线中广泛应用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亦可称其为“智慧库”,它是应用型高校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力量的源泉。“智慧库”通过互联网不仅能实现知识向学生的快速传递,还可冲破时间和空间边界,实现实时的、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指导,这个运行过程实际就是“互联网+智慧库”模式。“互联网+智慧库”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习惯、兴趣以及生涯目标有选择地学习,并把从互联网和“智慧库”中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从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互联网+智慧库”模式将有助于实现各种创新创业知识向学生头脑的高效迁移,这种迁移既有点对点的个性化指导,也有点对面的广谱式推送,实现了学生、学校、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多维实时交互,做到教育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各种知识在传递与交互过程中将按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自觉的重组,并在学生大脑中构建起系统化的创新创业知识群落,这将大大增加学生日后走上创业之路甚至成为商界领袖和企业家的概率。

(四)重构一个开放性校园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高校是孕育创新创业灵感的沃土,这些灵感往往源自师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而将灵感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则需要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支撑。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的显著区别在于,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应用能力,但这并不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矛盾,而恰恰更容易使学生踏上创新创业之路。“互联网+”思维能够突破传统意义上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固有的边界和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跨专业、交叉选课、按需选课的全新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并将各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衔接点移至互联网、移动终端以及各类在线课程平台上,更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教育模式的阻滞

“互联网+”思维是开放性的思维,它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域变得更加开放,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泛在的、优质的学习资源,学生能随时、随地、随事获取所需的内容,学习成本被拉低,这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对知识的垄断,原有教育资源体系面临被重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边界也不再泾渭分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地位受到动摇。教师所具备知识结构和知识面无法与互联网所包容的海量级的知识相比拟,这也削弱了以教师、教材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核心地位,当教师学术权威下降时,势必会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降低知识传输的效率。一些高校过分强调硬件建设,忽视校园创新创业软环境建设,宣传发动不到位,没有在师生中形成广泛共识,导致很多师生对创新创业活动有抵触,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去创业的学生是不务正业,极大地消减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这实则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生成的抑制。同时,一部分无法适应并掌握“互联网+”时代各种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师将会不自觉地产生畏惧和抵触心理,排斥“互联网+”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不能很好领悟“互联网+”战略的深刻内涵,不能充分认识“互联网+”思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这显然不利于应用型高校应用“互联网+”思维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增加学生对互联网依赖的风险

“互联网+”的本质是“网络智慧+现实智慧”,也就是说,需要将网络智慧与现实智慧深度融合来创造新事物[4]。泛在式的教育让学生在任何时刻都能够接受到来自互联网上的信息,学生不出寝室就可以操作网店进行交易,不去课堂就可以享受到比课堂教学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不用去考场就可以取得慕课的学分。“互联网+”思维使一切原本繁琐且耗时的活动变得容易高效,这极可能使学生脱离现实的学习生活,加重对互联网的依赖,致使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下降,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也将变得不敏锐。如过度上网,还极可能产生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如体质下降、精神抑郁等。所以,仅强调“互联网+”本身的创新性、开放性价值,而回避人在创新创业中的主导作用,忽略现实世界对学生的磨砺,势必会影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与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是不符合的,更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陷入特色匮乏的发展窘境

没有特色就等于没有创新。对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正面影响虽十分明显,但不能回避其包含的负面因素。当海量且鱼龙混杂的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易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甄别出适合自己学习借鉴的内容,由于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专注度降低,学习不系统,很多内容停留在浅表层,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从众,缺少独特的见解,这本身就是对创新性思维的禁锢。很多应用型高校未将专业特色熔铸于创新创业教育之中,也没有主动借助“互联网+”思维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活动更没有促进学生的专业提高。一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仅仅是为了参加国家省市的相关比赛,并未真正从社会生产与服务实际需求出发,比赛结束,成果入库,没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成果内在潜力,使其商业化,导致很多创新创业活动看起来很丰满,实际并未产生应有的经济价值。

三、“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构建“塔型”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可以把应用型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用“塔型”予以描述,即“塔顶”———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塔身”———院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塔基”———面向全体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系统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做精“塔顶”,探索创新创业实践之路。应用型高校要组建以“商学院+计算机技术工程学院”或“管理学院+计算机技术工程学院”等为核心的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设立“创新创业辅修学位”,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师资,吸纳来自不同专业二年级以上的具有明确创新创业志向或者具有初步创业项目构想的优秀学员,配备创新创业导师,搭建起“项目培育模块+过程辅导模块+资金扶持模块+孵化帮扶模块+智慧支撑模块”的完整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设置“通识类+专业类+实训类+互联网类”的课程集群,形成“理论+实训+实战”的课程模式,逐级递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实践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创办企业,努力实现成果转化。砌实“塔身”,积累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应用型高校要大力支持各二级学院结合学科专业建设院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主动发掘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并将他们吸纳进基地,结合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阶段的教育重点要落在“教育”上,帮助学生掌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的内在联系,并非一定要使学生开始创办企业,而是积累未来走上创新创业之路的知识与经验,努力找到创新创业实践的切入点。院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真正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知识和技术的学生推荐至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学习深造,并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夯实“塔基”,启蒙创新创业意识。应用型高校要面向全体一、二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程,重点普及企业管理、营销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方面基础知识,科学设定学分,通过规范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认识自我,普及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全面启蒙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进入院级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应用型高校若能把“塔顶”“塔身”“塔基”三个层级创新创业教育抓好,最终将形成高低搭配、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的“塔型”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格局,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实现其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二)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互联网+”创新创业样式

应用型高校要从顶层设计着手,把“互联网+”思维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纳入人才培养的全局去考量。目前,“基于互联网技术自身”“基于‘互联网+’”“基于物联网导向”的创业是高校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三种主要样式。应用型高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符合实际的网络创业样式,科学配置与自身相关的创新创业要素,使理想与实际紧密结合;要大力支持学生依托互联网成立小微企业,为学生提供网络等硬件条件保障,设立校内创新创业扶持基金,打通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向校外“天使”投资基金展示的渠道,引入“众包”“众筹”模式,集聚社会“资源”和“智源”,帮助初创企业顺利度过初期的难关,持续经营。

(三)打造有“互联网+”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运作与氛围营造体系

打造有“互联网+”特色并能被感知与认同的创新创业活动运作和氛围营造体系,开展一系列围绕“互联网+”创新创业主题的活动,使活动运作与氛围营造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热情。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活动运作体系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活动运作类型包括“意志磨砺类”“素养提升类”“技能提高类”“沟通交流类”等四个类别,从而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积极把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和工程师文化引入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之中,广泛宣传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加了解现代企业文化和运作方式;要鼓励不同专业学生协同发展,不断完善学生互联网创业知识结构,培养团队意识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积极举办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创新创业沙龙、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微电影大赛、创新创业路演、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注重对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宣传,引导学生加强身体锻炼,不沉溺于网络世界。

(四)发挥“慕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效能

“慕课”无疑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学生自学的重要载体。应用型高校要充分运用“慕课”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慕课”平台建设,丰富“慕课”资源,提升教师运用“慕课”的能力,主动邀请国内外的企业家、创业者以及学者通过“慕课”为学生授课;要支持校内创新创业教师结合学校实际,制作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慕课”,结合学生创新创业实际,录制精炼、新颖、短小的“微课”,以便于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慕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效能。

作者:于淼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危英.“互联网+”思维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思考[J].新西部,2014(30):113.

[2]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65.

[3]吕波.“互联网+”下创业虚拟孵化的晕圈效应和叠加效应[J].中国流通经济,2015(8):115.

[4]詹青龙,杨梦佳.“互联网+”视域下的创客教育2.0与智慧学习活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6):25.

第二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摘要

本文以“双创加速期”为切入口,分析了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双创”教育存在“四重四少”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双创”教育的启示,提出要以“协同”理念贯穿各个环节,并从问题导向出发,阐述了构建高校“双创”教育新生态的相关思路。

关键词

双创加速期;高校双创教育;新生态;构建思路

2015年10月,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隆重开幕。活动中,总理鼓舞青年:双创不分地域、民族,不分年龄、阶层。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英雄,创业创新者就是今天这个时代的英雄!“双创周”的举办是一个象征符号,成为青年创新创业者和有创新创业梦的年轻人投身时代大潮的青春动能。随着“双创”时代的来临,中国的创新创业者步入了“黄金时代”。

一、“双创”时代进入加速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概念的提出到中央及各地新政策的落地,从“众创空间”的星火发展到优质成果的成功转化,“双创”已进入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国家发展来看,“双创”的蓬勃兴起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体现,在传统经济增长放缓的今天,创新创业必然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社会改革来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变革的大时代,个人的社会价值呈现方式被重新定位,在各类要素及资源都需要新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处于加速期的“双创”时代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展最好的际遇和机缘。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更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塑造新一代中国人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在这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校责无旁贷,并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一是高校的科技创新主体正由“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协同转变。二是高校及社会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将逐渐发挥政策集成效应,通过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以实际孵化和吸引投资为目标的高效能成果转化。三是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在内容上将更加注重“双创”细分领域的针对性培养,在方式上将更加关注协同社会资源的沉入式体验。而实现以上这些的源动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是构建与社会发展、创客需求、人才培养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是在“双创加速期”,以完善的机制体制培养一批成功的创业者,同时引导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的品格和精神。

二、高校“双创”教育面临

“四重四少”面对“双创加速期”的到来,今天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环节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精英化培育,少普及化教育。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始终锁定在“少数精英”层面,优质资源始终集聚在那些“最小公约数”,这样虽然容易培育成功典型,却忽视了对最广大学生群体创业精神层面的教育。在“双创加速期”,每一名当代大学生都应该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课程,不仅有助于其明确人生规划,更能激发学生担当有为、敬业勤奋的职场品格,这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求相匹配的。二是重理论性教学,少实践性指导。经过一些年的探索与研究,融合各种新提法、新观念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愈发成熟。但不少课堂教学惯用大量理论知识,案例的选用不是“隔年皇历”就是“难接地气”,且无指导性的实践环节,使得观望创业的学生雾里看花、望而却步,开始创业的学生似懂非懂、学少可用。这不仅和课程的设计有关,也和授课教师本身缺乏创业经历或实践经验有关。三是重传统型引导,少创新型培育。在新的全球技术经济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主体的组织和运作模式,设计理念和制造方式等都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发生了变革甚至重构。一些高校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和载体仍旧停留在传统运作模式,不仅只能起到“减效”的作用,还会造成“有店无客”的窘境。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创业的“新点子”与我们提供的“老底子”之间的矛盾。在“互联网+创业”的时代,各类空间、平台不能只在场地布局上下功夫,更要以“腾笼换鸟”的勇气,实现“凤凰涅磐”。四是重活动型营造,少成果型孵化。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是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从认知向感知转化的体验载体。一些高校虽然不缺少热闹的活动,但在以创新成果激发创业孵化的道路上,对师生的创新项目、发明设计如何通过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推动产业化实现,解决从创新项目到创业成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往往考虑得不深、不透,政策扶持不到位。这需要我们抛掉“守株待兔”“等你来”的思想,不仅要主动出击、定向培育,更需要强化引导,推动各层面全方位资源的集聚共享。

三、“加速期”高校“双创”教育新生态构建思路

“四重四少”的现象制约了“双创加速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限制了“双创”高校人才培育的发展战略。高校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新要求,构建起“创新教育、创业培育、创优孵育”的新型生态模式。“顶层设计”环节需要以领导体制、组织运营机制和人才培育模式方面的突破创新为导向,“桥梁”是“协同”理念,“落脚点”是实现人才针对性培养和优秀成果的成功转化。具体的构建思路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功能定位,推动气血相融

新生态的构建必须紧紧依托政策制度、组织架构、支持资源、配套服务四个方面的有效互动,形成贴合国家战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校“双创”体系。在宏观层面,由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定,提供制度依据,并联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成立相互协同的组织机构,指导活动开展;在微观层面,由高校制定相配套的政策,内部协调相关部门和学院共同实施;在全局层面,逐渐构建起囊括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机构资源、校友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和政府资源等多要素的开放性、多元化支持资源体系,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终通过提供优质配套服务产生可观成果。如同人体内不断流动着的气血,各参与主体需要互融互通、互利互补,在体系内发挥各自功能,才能确保“双创”教育新生态生存发展。

(二)打通多元课堂,实现通经达脉

新生态下的“双创”教育将通过打通多元课堂的界限,实现教学模式、资源、内容的共享。多元课堂包含了第一课堂的“双创”课程教学、第二课堂的“双创”教育活动以及校外实践、实习,海外游学、考察和方兴未艾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网络教学资源。如同人体经络,需要全部打通,且互为响应,彼此之间作为教学方法、手段上的补充、衔接和拓展。要加强多元课堂的全局性设计,而非“独立作战”,便能实现“双创”教育新生态活力发展。

(三)注重平台建设,构筑强筋健骨

构建高校“双创”教育新生态必须着力打造“三大平台”:一是新型智库平台,利用学科和高端人才优势,为“双创”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教育人才培训平台,培养一支研究创业理论、掌握实战经验、信息更新快速的高校教育人才队伍;三是链式产学研平台,不仅要引入社会化、企业化师资、实训资源,同时要设计优质技术转移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创新服务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的目的。“三大平台”如同人体的筋骨,只有做强做实,方能支撑“双创”教育新体系健康发展。

(四)实时评估校验,巧用望闻问切

高校“双创”教育体系中必须加入针对教学手段、方法、师资的指标性评估和育人模式、终端成果转化的效果校验阶段,随时对体系内各项元素予以更正、调整。这里的“望闻问切”是指“回望”实施进展、“听闻”反馈意见、“问询”主体需求、“切准”发展脉搏,从而保证新生态体系中“双创”教育方式方法与人才梯队建设匹配对应的“内循环圈”和校外多样化社会资源互补融合的“外循环圈”内外协同,推动“双创”教育新生态持续发展。“双创加速期”给高校“双创”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使教育者不止于“坐而论道”,使学生从“纸上谈兵”转变为“躬行践履”,是高校“双创”教育的设计者、实施者、参与者和社会各协同主体在构建高校“双创”教育新生态过程中必须思考的,以期推动创新项目孵化为创业实体,同时进一步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和人才培育成果。

作者:王佳杰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团委

参考文献

[1]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2]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报,2014(10):28-32.

第三篇: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内涵、方式方法成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尤其是创业社团活动的特点,探索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新创业;学生社团;现状;途径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首要任务,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承载者,是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语境下,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述评

(一)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多数高校根据高等教育改革要求调整了课程设置,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但就我国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而言,存在“三多三少”问题:一是多为理论内容,少实践环节。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中,政策普及、理论指导类的占有很大比例,其次是创业规划或者创业计划书撰写指导类的图书,忽视了实践是最能体现创新意识和培养创业精神的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中缺少对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设计;二是多为案例分析,少专项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中多为对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的总结,仍未形成深入的、系统的课题研究,不足以促进学生对创业实践的认知;三是多为整齐划一,少学科特色。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多为高等教育统一出版的指导性教材,少有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学科背景编制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特色教材。

(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方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和对创新创业实践的兴趣。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强调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高校创业教育依旧摆脱不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大多数停留在课堂上,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的应试模式,只有少数高校建有创业实践基地以及配套设施,将创业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仍任重而道远。二是教学模式陈旧。创业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性高、互动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活动,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是一门集互动、启发、创造于一体的教学活动,目前高校普遍受学生欢迎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SYB创业培训。就目前我国高校而言,大部分创业课程仍采用的是大班教学模式,甚至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与小班教学相比,其局限性一目了然。

(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评估

一是对课程考核指标不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为课堂教学,理论知识教育占比重较大,对学生考核多为考试或撰写创业计划书考察的形式,缺乏对教学成果的有效评估与跟踪,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考核体系。二是教育培养体系指向性不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心理素质、项目运营等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指标,多数高校未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普遍没有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缺少对教学的量化指标,甚至大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同通识教育课程混为一谈。三是创业师资考核标准不规范。部分高校在选拔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过程中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标准和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多为兼职教师或辅导员,甚至是缺乏相关创业指导经验的行政人员,只有极少数学校配备有专业师资力量,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创业实践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高校主要依托实验训练平台、科技孵化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等阵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在创业实践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业实践平台利用率不高。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入驻率不高或入驻孵化企业存活期不长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些主要是因为高校创业基地等平台不同于市场的竞争环境,对孵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有限。二是校外创业基地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校内孵化环节与校外实践环节出现脱钩,部分高校热衷于建立各种校外创业基地,但忽视了在校大学生成长的真正需求,不能很好地将校外资源嫁接到校内,比如为学生配备创业导师,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资源对接。三是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力度不足。缺乏常态化的创新创业实训,通常都是为了参加比赛而开展临时性、针对性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创业素养、创业行为的日常训练。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普遍特点

(一)会员分布的广泛性和群众性

社团会员的广泛性和群众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社团准入门槛低,高校学生社团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凡是认同社团章程的学生均可成为社团会员,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其二,社团分布区域广,高校学生社团整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校级社团,该类社团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发展规划,另一类为院级学生社团,基本覆盖了高校所有二级学院,在一定程度上社团覆盖了全校学生。其三,学生兴趣爱好的广泛性,社团是拥有相同爱好学生的集合,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样决定了社团的多样性和会员的广泛性。

(二)社团类别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是理论学习型,如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等。二是创新创业型,如青年创业协会、科技创新协会等。三是兴趣爱好型,如大学生戏剧社、武术协会等。四是志愿公益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五是职能服务型,如伙食管理委员会等。不同的学生社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校园文化中担任的角色也就不一样,比如理论学习型主要承担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爱好,创新创业型则是承担着高校科技创新和创业知识普及以及创业活动的开展,兴趣爱好类社团更多的是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三)社团活动的自发性和开放性

高校学生社团是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以及为达到共同愿景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不同于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大多数是社团内部发起的能够吸引会员参与的群体活动,这是社团活动自发性的体现。同时,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具有开放性,一方面体现在活动参与对象上,社团承担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活动参与也都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团的活跃度,另一方面,社团活动的开放性体现在社团资源整合方面,就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现状,仅有少数高校设立了社团发展专项支持经费,这就需要学生社团对发展要素进行积极整合,比如社会、企业等主体的赞助和资金支持,这为社团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四)社团管理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学生社团虽然在性质上是学生群众性组织,但通常高校学生社团采取两级管理模式,即挂靠单位和指导单位共同管理,社团拥有自我管理的权限。高校对于社团成立、审批、管理、撤销都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流程,这使得学生社团发展趋于规范化管理。同时,在社团管理相对完善的高校,设有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每两年或三年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民主表决产生社团发展的重大决策,社团常设理事会等执行机构,负责社团的日常管理事务,有利于社团干部、会员在社团发展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灵活调整社团发展路径,达到促进学生成长、引导社团发展、繁荣校园文化的目的。

三、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展望

(一)加强社团组织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是要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和投入,尤其是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主要管理部门要抓住创新创业创优的历史机遇,切实承担大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为其健康有序发展给予支持;二是要不断推进学生社团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强校内各类社团的管理工作,在社团成立、审批、活动扶持、考核、财务等环节,明确管理内容,制定社团吸收标准,保证社团稳定发展;三是要促进自由、规范、有序发展。分层次、分专业、分门类管理,释放社团活力,引导学生在财务收支、社团活动、组织建设等方面实现自我管理,同时,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者担任指导老师,确保社团活动的正确方向和活动质量。

(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所谓的市场化机制,就是在高校社团发展中引入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原则,刺激社团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从而提高社团活动的“社会性”。在保持社团基本规范和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尝试采用企业化的管理、运作模式,把学生社团看作是一个“企业”,社团内部的管理、组织、人事、财务、活动等都看作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在模拟创业的过程中,从校内、校外寻找资源、机遇,获得生存、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会使社团的主动性、创新性不断增强,社团成员在实践中也会增强、实战性,培养创新思维,从而积累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

(三)鼓励创业社团发展,完善创业服务机制

高校社团在培养学生个性、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高校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创新创业型学生社团在服务引导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关注对创业社团政策上的扶持和资源上的支持。设立创业社团发展资金,充分发挥校内市场竞争小、扶持政策多等便利条件,鼓励创意类、产品类等学生社团开展创业活动,给予政策、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活动保障和服务体系。制定规范可行的规章制度,一者为学生社团创业活动提供保障,解除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后顾之忧,二者激励在创新创业活动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敢创业、想创业、能创业的良好校园创业氛围。

(四)依托创业实践活动,建立特色社团阵地

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团活动活跃于校园的各个领域,高校可以在推动创业实践与社团活动相融合上下功夫。一方面,利用创业学生社团优势资源,开展创新创业主题相关活动,通过开展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设计竞赛、项目路演、创新创业论坛等比赛活动,营造“以赛代练、以训促赛”创新创业训练氛围,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另一方面,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功能,鼓励学生社团创新训练项目入驻,开展科技发明、创意开发、产品设计等领域的实践活动,拓宽大学生创业活动空间,培育和提升社团的创新意识。高校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过程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学生社团对于增强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融入校园文化上下功夫,依托好、运用好、发展好学生社团尤其是创新创业社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团力量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作者:边晓杰 白凌婷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05-04.

[2]王长恒.创业型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与途径[J].黑龙江教育,2011,(5).

[3]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2010,(6).

第四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困境

摘要:

为探寻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途径,文章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即:充分研究和挖掘专业特点,使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在实践中开展教育,将理论落实到现实操作。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困境

高校的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并非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只不过随着近几年“最难就业季”给高校就业率造成巨大压力,以及经济转型时期人力资源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创新创业教育才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在创新2.0的社会大背景中,高校“双创”教育已不再仅仅是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权益之计,而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当下全社会各行业都面临着改革深水区的整体环境下,“双创”是顺利渡过转型升级转折点的关键举措。而高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场所,“双创”教育是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培养和输送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困境

高校“双创”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成效不甚理想是比较典型的困境之一。具体表现在“双创”教育能够真正落实的比例始终不高。有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中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最高可达近三成,而国内则不足5%。此外,当前高校“双创”教育还存在成果转化有限等问题,表现在能够反映大学生“双创”能力的论文、报告等数量稀少,而过半高校几乎无专利申请数量。即使是大学生有创新创意,也常常因为不能切实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而不能转化为商品和产品。不仅如此,许多高校负责“双创”教育的教师本身并无足够的实践经验,“双创”教育往往停留在书本教材阶段。薄弱的“双创”师资直接导致“双创”教育纸上谈兵,学生没自信,教育无体系。加之一些高校从管理者到基层教师并未对“双创”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导致“双创”教育从正规化的系统教育被人为边缘到了业余或精英教育范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双创”教育的改革。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充分研究和挖掘专业特点,使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高校“双创”教育之所以出现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未能充分研究和挖掘自身具有唯一性或排他性的专业特点。为此,高校“双创”教育要从以下两方面充分挖掘专业特点:其一,高校要以培养应用型“双创”人才为目标,控制专业规模,规范专业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让专业建设更贴合实际需求。其二,高校要依托行业产业,借助自身资源优势,拓展专业方向,实现有效创新。比如,山东商职院就结合本校烹饪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后,在校园内办起了一间名为“99°”的茶吧。这间茶吧从设计装修到内部一切细节布置乃至最终开业服务均由学生全权负责,教师只在旁咨询协助。由于茶吧内供应的餐点均出自校内实训室的产品,在保证了卫生、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实现了持续的创新,茶吧开业后在短短时间内就赢得了稳定的客源与持续上涨的营业收入。不仅如此,通过竞标获取了附近三所高校的生日糕点制作权,并且利用微信等信息手段实现了线下与线上的兼容式销售,茶吧不仅持续拓展着销售渠道,更引起了至少三家有意注资甚至买断经营的企业的关注。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要实现高校“双创”教育的成功,走个性化发展道路是必由之路。只有当专业化和“双创”有机融合时,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实现最后的成功。

(二)在实践中开展教育,将理论落实到现实操作

上面的例子从侧面佐证了在实践中开展教育,将理论落实到现实操作的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开展“双创”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而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进入社会,尤其是在类似于实训基地或创业孵化平台中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在当前全社会格外鼓励和需要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大背景下,许多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实训场所,将“双创”教育转移到这些基地和平台实地开展无疑更符合职场与市场的真实需要。

四、结语

从政府角度考虑解决创业失败的手段多落实于减政放权等宏观层面,而从高校自身来说,造成不少高校毕业生“双创”失败的主要原因则是多年来教育的不足。因此,面对当前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既有的困境,及时转变观念并顺应时展要求优化具体实施手段成为了当务之急。这并非是短期内实现高校“双创”的临时策略,而是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组成之一,是高校实现“双创”教育变革的系统性工程。

作者:寇鑫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刚,李强治.创业孵化的本质及其组织模式创新: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4(4):45-50.

[2]拳胜刚.创新实践教学,对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J].当代教育论坛,2012(1):28.

[3]闫华飞,胡蓓.产业集群内创业知识溢出机理研究:创业者的视角[J].2014(1):158-162,166.

第五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方面遇到一些阻碍,导致两者结合的效果不尽人意。基于此,文章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障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变思路、调整课程、开展合作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其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及人际交往和管理能力。这种理念近几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为此,教育部在2010年还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大力推动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很多学者认为“要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将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剥离开来,因为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1]主张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起来,使两者相互结合,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现实中,两者融合的情况和效果并不理想,学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两种教育的共通之处、融合的意义及如何在宏观方面推进两者的结合,忽略了微观的实际课程教学、实施主体等方面的研究,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理念停留在纸上。因此,本文对相关内容的探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障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创业教育指明大方向,并深化其内涵,而创业教育则能够以其实践性去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理论化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兴趣不高的缺陷,两者相得益彰。但是在现实的高校实践方面,两者的进一步融合存在诸多障碍。

(一)所属课程体系的不同导致两者有先天“鸿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并不少,但是最为重要的渠道还是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对应的课程是高校的“思政课”,一般这类课程主要是在大一和大二进行教授,而创业教育在现在的高校课程当中是以另外一门专业课的形式进行讲授的,就是“创业与就业指导课”,它一般只安排给毕业班的学生,与另一门“职业生涯规划课”(一般在大一开设)是同一个体系的课程。两者所属课程的分立导致其融合程度大打折扣。第一,时间上无法进行配合。思政课在大学之初开设,创业相关的“创业与就业指导课”安排在毕业学年进行,两门课程时间上的距离过大,根本无法进行合理的配合教育。第二,内容无法深化。在时间无法配合的情况下,思政课的教师引进创业的内容或创业课的教师引进思政理论内容都是无法让学生得到更为系统的认知和实践,大多内容都是“蜻蜓点水”。第三,主体极少交流。讲授思政课的思政教师与讲授创业课的教师(大多院校采用辅导员授课)在开课时间不一、所属部门不一的情况下缺乏沟通交流,要两者进一步合作则是难上加难,效果可想而知。

(二)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两者后天发展不足

尽管创业教育是新兴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已基本成熟,但是两种教育类型的“新”与“旧”并不会成为影响他们融合的因素。只是现今很多高校还不够重视创业教育,使得创业教育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虽然近年来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应届大学生到底适不适合创业”这个问题至今无法得到统一的回答,坚持认为“应届大学生根本不适合创业”“创业教育只适合部分学院”“创业教育应该开设在工商管理硕士阶段”等的高校是不会把教育资源过多集中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因此,在高校里面就必然会出现忽视创业教育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学生的思想状况、政治观点,还有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我国的高校中实施已久,是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加上其学科本身的政治属性,使得思政课在高校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创业教育则不同,它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之前,是很难有一个实际的平台及一个成熟的体系来促进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融合。

二、消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障碍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产生优势互补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面对上述融合中的障碍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消除融合障碍。

(一)转变思路看待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而非创业技能训练

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整体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其具有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和管理能力。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首创精神的培养。从狭义上讲,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通过对企业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直接实现创业行动,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所拥有的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经济实体[2]。笔者个人认为不能一谈到创业教育联想到的就是“教会学生开公司的技能”,虽说技能是重要的,但是非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更应该强调广义上的创业教育,它的核心在于使大学生在了解自己能力,能够分析目标市场,通过在组建团队、执行计划这个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首创精神、创新能力、创业自信。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精神观念上的培育要比提高其技能更为重要,它是适合任何类型的高校和任何专业的学生的,它重视的是一种过程的教育,通过接受这种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重视创新,而非追求“开公司”这个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对“是否应该引导大学在校生或应届毕业生创业”这一问题达成一致,才可以使高校教师接受创业教育这个理念,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打下基础。

(二)调整课程,缩小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鸿沟

高校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主要有创业与就业指导,以及一些企业家讲座、公选课等。旧的课程安排造成其与思政课形成了“时间差”,使两者配合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必须要对创业课程的安排做适当的调整。有以下两种选择路径:第一,创业课程脱离就业类课程,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或与职业规划课相结合,这样创业教育能与思政课的时间相接近,便于开展课程上的合作,有利于缩小两者的时间差。第二,将思政课与创业类、职业规划类、就业类课程合并为“大思政”课程,在教学目标、任务、内容上进行相互渗透,同时应要求各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的融合内容,配合讲授和实践,缩小两者在内容上的鸿沟。

(三)开展合作,使创业指导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形成教育合力

高校需要激励创业指导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开展合作,形成促进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合力。

1.实践活动方面。现今很多高校负责创业指导的教师都是由辅导员兼任的,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创业比赛活动或创业课程考核时可以邀请思政课教师担任评委或嘉宾,对学生提出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要求或建议,也可以在指导学生创业类社团建设时邀请相关方面的专业教师担任顾问等。另外,思政课教师在组织思政课实践内容时可以融入相关的创业内容,邀请创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考核。

2.新课程方面。高校可以鼓励思政课教师与创业指导教师联合开设选修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设立新的关于思想政治和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

三、结语

尽管在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遇到了诸多障碍,但是两者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才成长,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理想信念和人生态度。因此,只有将两种教育相互融合,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梁亮 单位: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信息与人文系

参考文献:

[1]梅沁芳.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关键要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3):43-44,59.

[2]邵政.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20-121.

第六篇: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建议

【摘要】

创业教育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在国内虽然已开展了将近二十年,但由于诸多因素,其结果并不理想,目前尚属于初级阶段。本文以高校为中心,高等教育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观点,充分解读和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政策,提出适合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建议

1998年,清华大学发起并主导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在国内管理学院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并在本科教育中增设了“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由此拉开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序幕。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下,教育部与2010年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自此正式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历经五年的发展,国务院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由此可见,高校创业教育不仅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基础,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所需和走向强大的有力保障。国计民生,教育为本。创新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创业是手段,创新教育在高校中容易理解和实施并已经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但创业教育并不容易被接受和执行。近年来,在执行党中央和教育部的创业教育改革计划过程中,各高校分别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已经形成体系,并已开始为社会各界输送高质量的创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瓶颈和不当之处,例如:有的高校由于传统专业教育思维固化,没有合理解读创业教育,为了应付党中央的政策文件,只是形式化的开设创业培训;有的高校只是简单成立了创业学院,开设部分创业课程,单纯给学生灌输“创业”思想;有的高校中功利色彩严重,仅仅将创业教育作为敛财的手段,在套取政府和学校的创业教育资金上大做文章;也有的高校虽然有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规划,奈何囊中羞涩,缺乏建立创业教育平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有的高校在创业教育道路上走偏,以成败论英雄,完全以学生的创业成功与否作为评价指标,以此来考核院校的教育水平,从而浪费了一部分很好的创业教育资源。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之一,笔者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并经常接触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统计,在进行实地调查国内大量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之后,深入解读和分析,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高校应改变思路,将创业教育观念融入传统教学中

但凡改革,总会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在初始阶段,需要教育思维观念的改革。作为社会人才的主要输出者,高校承担着巨大的责任,甚至于高校的教育思路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应该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教育政策,深刻剖析其内涵和意义,彻底改变传统的专业教育思路,将创业教育观念逐渐融合到传统教学中去。首先,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多年来一直被视为莘莘学子的人生目标,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社会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学而优则商”的模式也同样得到极大的推崇和应用,这其实已经为“学而优则创”的教育理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各高校应该顺应时势、与时俱进,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结合传统优势专业,将创业教育思想灌输给教师和学生,引领他们去接触并接受创业教育,从而形成适合自身院校的创业教育特色和模式。其次,高校需要理清一个问题:创业是否可教?在不同的高校之间甚至同一高校内的不同院系之间,传统专业各有优势,各有特色,要想全面开展创业教育不尽现实,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不尽相同。在某些商学院、经管学院中,开展起来可能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在大多数其他院系开展,相对来说难度系数较大。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这方面的大学生创业意愿不强,创业项目的转化落地率较低,一些高校中本身的专业优势明显然而研究力量较弱,缺乏对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提升,缺少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和优质的教材,不具备创业实践平台,也无法与社会优质资源和创业项目相联系。因而,创业教育不能一哄而上,不能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进行浇灌,由于创业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创业者们之间的关系复杂,所以不可批量“生产”出创业者。既然创业者不可教,那么就需要另辟蹊径,即创业过程教育。例如如何去评估和策划一个创业项目,并将其转变成商机,需要怎样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将商机转变为实体,从实体到企业,再到产业并最终完成创业,此种过程是可教的。再次,创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同的学生可能具备不同的心理素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大学生去经商,也不是单纯的让他们去“做生意”。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企业家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目的不是简单的“赚钱”,更不是让他们毕业就能成为“老板”,既要对所有大学生一视同仁,全面培养,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特长、特点和想法,打破专业和学业限制,适当为一些学生定制专属的培养方案,帮助他们高效的完成创业,也能同时对其他学生形成激励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创业氛围,实现创业教育的可教性。然后,高校推行创业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并不是要求在所有的传统专业基础上都加上创业教育,更不能在短时间内为了完成“指标”而改革。创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逐渐渗透到相关的传统专业教学中去,尤其对一些大众化较高、传统优势不强的专业,可以先行推进,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并在改革中学习和总结,逐渐对其他专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实现创业教育。

二、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是一种技能,应该全方位的融入高校传统专业教育中,并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让学生更多的转入到自身锻炼中去,不能简单的以培训形式进行“速成”。因此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来支撑,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实现:第一,将创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规划作为必修课面向大学生进行讲授。学生进入高校后,首先接受的是理论教育,作为创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育是必须的。因此,应设置完善的创业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业意识及职业规划等创业课程体系,比如开设一些《创业概论》、《常规及典型创业案例分析》、《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必备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他们改变传统的就业理念,提高就业信心,更能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和梦想,为以后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第二,选择有创业意愿、具备创业基础的学生进行专业化教育,实行因材施教。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需要因人而异。在全部学生中推行创业教育并不能使他们都可以创业,但至少可以从中选取有创业兴趣和创业意愿并具备创业基础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专业化教育,开设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要积极探索研究各区域、各行业之间的异同点,找到彼此的契合点,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维融合到教学中去。可以进行以下两种模式:首先,将社会上基础的商业知识引进课堂,培养大学生在企业、文化、金融、餐饮、网络、服务、物流、娱乐等多个方面的自我创业能力,这种模式倾向于在创业学院或创业研修班中进行;其次,适合在传统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依托学校的科研实力,将创业课程教学深度集中在技术创新升级、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革研究等方面,大力提倡学生去研究和钻研,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从而实现技术商业化。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在传统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样在创业教育中有过之而不及,创业教育更加重视实践教学,须注重课程内容实践化和教学方法实践化两个方面。首先,创业课程设置必须实事求是,依据现实情况而定,同样的方法和途径,不同的人去做,创业结果未必相同;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创业结果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课程讲解不能照本宣科、一成不变,需要将社会因素、主观思维、机遇、心理素质等融合进去,适时的不断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创业的内涵,走向成功。其次,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践化,应更多的采用开放式、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方法,不管教师传统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还是实习教学,都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培养学生具备创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应举办大量相关的创业成功者讲座,邀请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家、技术研发人员、职业经理人等进行互动交流,再通过相应的创业平台、试验室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业环境和机遇,让他们能在学习中创业,创业中学习。第四,改革学历学籍管理制度。高校创业教育具有特殊性,对大学生而言,需要修完一定相关课程并考试合格才能毕业,拿到毕业证。但有的学生可能只学一部分就已经成功创业,有的可能全部学完也未必能创业,所以在学历管理方面,要为那些半途而创业成功的学生有一定的政策支持,让学生在积极创业中得到合理的保障,无后顾之忧。

三、加大创业教育投资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创业教育亦是如此。在高校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未必每一位都是企业家,可以邀请学者型企业家、科学家、金融专业人士进入高校,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通过成功的创业案例总结分析经验,完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巩固更加强大的师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在于实践教学,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高校虽非营利性机构,没有大量的资金来源,但也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所需扶持力度。可以通过申请政府创业基金、社会投资的各类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所需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高校设立创业基金等。

四、联合社会力量,开拓更广阔的创业途径

为全面开展创业教育,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硬件设施组建的创业中心、试验室、虚拟或实体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学习和演练场所,但这毕竟有限,不是每一所高校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高校应该与社会力量联合,可以和企业合作,利用他们的场地、资金、信息、理念等,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建立相关的创业基地和项目,共同开发和研究,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际创业环境中学习相关的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团队协作等,也能让他们在学习中直接创业,参与政府部门或公益性组织,共同开发一些相关的社会服务型项目。

五、完善创业教育考评机制

任何教育模式都必须存在相应的考评机制,更何况创业教育目前还处在教育改革的初级阶段,因此建立合适的考评机制至关重要。对于高校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创业者是最终目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但结果并不只有一种,不管对于何种结果,都应理性的去对待,以免耽误学生的学业和前途,使创业教育偏离初衷,因此对创业教育的考评,不应该仅仅集中在学生的创业结果上。一方面,对学业有成并且最终成功创业的学生,应在其教师培养、创业领域选择、钻研学习、创业定位、创业项目选取、创业资金来源、人脉关系相处、创业资源配置等各个环节上深入考察与调研,总结成功经验,然后反馈到教学中去,从而不断的升级、完善、改进创业教育各个环节,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没挣到钱”的创业项目,不能全盘否定,要从创业理念、创业能力和创业模式等方面综合考量,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大都由于兴趣爱好,一门心思投入全部精力与激情,容易忽视其他方面的事情,结果出现意想不到的诸多问题,需要制定出一套适合的考评机制,允许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有失败和挫折,使创业者能够放开手脚、开放思维、重新拾起激情来创业,激励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克服失败,从而走向成功。最后,不是所有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都会选择创业,不能用学生创业比例或创业结果成败去衡量创业教育质量,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从学校政策、师资因素、教学环节、学生学习及实践等各个方面创造条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计划中不断完善,从而引导创业教育步入辉煌。

作者:穆亚荣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林保花.创业教育探析及其课程组织模式构想[J].科教导刊.2014(5):232.

[2]董显辉,程卿.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考[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3):62.

[3]袁圣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6):23

[4]周银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化与建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0):162

第七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价值研究

【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广泛流传。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的创新创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创业教育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符合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将其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国内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总是有诸如缺乏实践、设置课程单调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人才培养

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符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具有深远意义。该过程不但能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个人的价值,而且可以推进我国创新驱动部署的实施,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必要性

过去,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从无到有”,目前,已基本完成。但原有的目标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国家对高质量、全方位高校人才的需求。当前时期,我国的发展重点便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急需一批能够适应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要求直接推动了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增加创业创新的实践过程,对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才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另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培养过程。该过程需要不断融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缓解就业压力。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的综合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优化创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人才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存在的问题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已成为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即使近年来一些高校逐渐对创新创业教育加以重视,将其提升到日常课程安排中,增加创业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并不断更新优化创业创新教育目标体系,但缺乏实践、目标理念短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于高达高校之间。高校普遍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使其至今不能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的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高校的管理理念存在局限性。现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但高校往往忽视了将创业创新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局限性。由于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迫切需求,一些高校在极短时间内就全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导致任课教师在没有任何经历的情况下,又没有充分的准备,因此很难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家长的培养理念存在局限性。受家长育人导向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创业创新课程,认为创业是不务正业,却忽略了创业创新教育是对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其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上三个方面影响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将创新创业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我国教育的综合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学校应该坚持理想信念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为学校具有调整创业创新的课程设置、实践平台等权利。另外高校内的所有教师也需调整教育理念,将创业创新理念融入到日常课程设置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坚持全程育人导向。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和资源,加快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教学改革。通过构建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丰富了大学生的实践课堂,扩充了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知识体系,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坚持实践育人导向。社会要求人才具有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知识、高超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品质人才数量及质量的提升。最后,坚持协同育人导向。强调校企协同育人,借助社会资源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更全面的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结语

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迫在眉睫。虽然我国对创业创新教育不再忽视,各大高校也将创业创新列入课程设置中,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创新教育尚处于蹒跚学步状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供其自身素养,还可以推动我国教育的综合改革,推进我国创新驱动部署的实施,实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作者:郭琳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段丽娜.基于国际比较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4).

[2]毛亚男.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第八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反思

【摘要】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水平,是检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综合性历史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本文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大力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积极鼓励全体在校大学生群体主动参与自主创业实践活动,是确保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事业基础设定目标,以及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基础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过程中的基础性实践保障举措。也是不断深化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历史进程,有效培养建构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精神,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切入手段,切实做好指向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对于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良好稳定优质发展,具备不容忽视的实践影响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展开简要阐释。

一、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分析

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持续时间将近百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历史性发展演进过程相对照,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步时间相对较晚。时至今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演化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现有课程教学内容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改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水平,做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包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9所高等院校作为对象,组织开展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为之后一段历史时期之内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演进,建构和提供了一定表现程度的基础性经验支持条件。2010年。我国教育部正式编制和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官方文件,是我国在全面倡导和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过程中的第一个具备全局性战略部署意义的官方指导性文件。到2012年,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了以《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代表的一系列旨在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群体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政策指导性文件,为我国高等院校基础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顺畅有序组织开展,创造和提供了稳定有效的政策制度支持条件。上述政策制度基本条件为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的组织开展,创造和提供了基础性的环境背景支持条件,为一定历史时期之内我国高等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工作的顺畅有序开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保障条件。从总体性认知视角展开分析,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依然处于初始性的历史发展阶段,因而依然有较大数量比例的我国高等院校,尚未实现对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的全面清晰认识,无法建构执行科学有效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给我国现有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实际获取的效能水平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二、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模式构建思路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本身具备显著而充分的长期性、系统性,以及重要性表现特点,因而在实质性层面上,导致我国高等院校实际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本身同时需要借由地方政府、企业组织、社会群体,以及高等院校四类独立主体的共同参与。高等院校在具体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实践模式的建构实践过程中,应当优先针对高等院校现有在校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建构方面的基本现状,以及基本需求展开全面准确认识,并且在具体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教学内容要素结构安排过程中,充分结合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群体在基础创新创业能力建构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需求,确保实际呈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要素,能够充分满足对象在校学生群体在发展自身基础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力过程中的基本需求,确保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能够良好顺畅组织开展,并且顺利获取到最优化的预期效果。高等院校在具体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实践模式的建构实践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切实提升校企联合实践力度,为高校大学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模拟学习实践,建构和提供基础性的经验支持条件。

三、结语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问题,本文具体择取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分析,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模式构建思路,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王福清 单位:阳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04):4~24.

[2]游敏惠,朱方彬,邓安平.类型学视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分级分类模式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39~143.

[3]张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7(01):33~39.

[4]刘福才,王发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实践路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8):6~11.

[5]唐德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评价[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146~148.

第九篇: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6年,总理在两会期间提出了“新经济”一词,指的是要发展“新经济”就要培育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进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为创造力和企业、机构等提供链接的平台,让创造力有地方展示,让企业和各类机构实现需求,以达到社会分工更细更新更快捷的目的。“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是很广泛的,它涉及一、二、三产业,其中就包含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全社会的大众智力通过创新创业齐齐释放,创造就业机会,扩大消费需求,均衡社会物资资源,创造社会财富,为大众造福。同时还能够让更多的人实现社会公平,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个人财富,从而推进阶层流动,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谈及“创业”,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大力发展全民创新创业空间,推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创业。教育部在2010年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意见中强调了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人群是大学生群体。所以高校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1世纪将是创意和知识比拼的时代,是一个全民创新创业的全新时代。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人才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剧增。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具有活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一个庞大群体,具有非常高的智力水平、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有非常强大的创新创业能力,最有可能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这是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高校面临的竞争局面。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鼓励带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而高等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沿阵地,是我国人才聚集之地。对创新创业的教育而言,从国家层面开始在抓人才的实用性和对社会的有用性,国家倡导高校与企业合作,对学生的培养不要仅限于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应多与机构、企业、单位合作,把大学的潜在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力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生存竞争力,从而实现双赢。因此,应用型高校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培育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各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已经让社会形成了人才竞争的局面,高校之间的竞争存在更多的偏向实践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不再仅存于以往理论型学术型的人才竞争。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应用型高校应抓住契机,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出发,从而促进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旨在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一、应用型高校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性

1、现状

应用型高校是相对于传统的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而言的,它是按照中国大学培养的特点,在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应用型高校一般指的是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这类院校以单纯技能型工科较多,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培养的是介于前两类院校之间的应用型人才。但应用型院校成立普遍较晚,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更晚,在成立初期,创新创业教育要见成效还需要国家、社会的政策和环境支持,并需要一定的理论体系去指导。而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在接触新生事物如新媒体自媒体等本就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对新兴事物非常感兴趣,有强大需求。且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价值观念、自我认知都处于未闭合状态,非常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同时,互联网强大的包容性下,各类新奇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交错,对90后学生的影响可谓不小。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大学不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也就是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但衍生出的问题便是学生的素质存在很大差异,各类新式想法层出不穷,多数学生不再仅限于课本知识的满足,而转向需要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创新。因此,我们在90后青少年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中,不难发现因自主创业而休学的学生、因缺乏理论指导而创业失败的学生、因自主创业耽误课程的学生等等,这在给我们高校教育传递讯号,在高校中急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更应该为学生全面发展考虑,培养出能够手脑并用的、有创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

2、重要性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高校教育逐渐重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教学,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强化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开始以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职业素养为诉求,旨在通过实践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的助推下,应用型高校纷纷扮演着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角色,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岗位零距离接触。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我国要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他提出,建议要真正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高级经理徐小平表示,产业转型的发展升级更需要专业人才,包括高级技工在内。但是,他通过调查研究却发现,现在的职业教育普遍停留在大专水平甚至中专水平,对高级技术、精密技术、智能化、机械化了解程度不高,能在先进精密行业工作的一线技术工人少之又少。普遍存在后续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不高,不能长久适应我国先进精密行业的工作氛围。因此,高等教育要快速的做出相应反应,对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进行转型升级,在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为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留出一定的比例。现在看来,应用型专业型人才太少了。”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旨在解决这一矛盾。因此,“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要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素质和社会需求的全局出发,逐步强化各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完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师资、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已经让社会形成了人才竞争的局面,高校之间的竞争存在更多的偏向实践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不再仅存于以往理论型学术型的人才竞争。而高校作为离学生就业最近的象牙塔,在国家经济新常态下,是社会和市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阵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强化有助于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奠定基础,符合国家创新创业的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在国家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出发,以全社会发展所需求出发,对应用型高校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研究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体系有所欠缺,创新环境缺乏

就整个创新创业的环境来看,从国家到社会到高校都在积极宣传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但非常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引导。国家和社会缺少对创新创业足够的资金支持、服务保障体系。比如对有些创业者的行业要求门槛较高、资金扶持较少、后续保障力度不够等;还有,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没有对创新创业的评估,甚至根本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或者机构;在意识形态上,也没有形成足够的氛围去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甚至有些人对创新创业持不乐观消极的态度;在工商行政管理条例中对在校生和毕业生有区别对待,税收方面的条款对他们有一定难度等。如此,便让创新创业没有一定的孕育环境。

2、应用型高校在思想意识引导上的不足

在国家鼓励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点工作。高校培育的创新创业人才适合我国全面深化的要求的。具体的来说,就是学生通过在校学习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快速适应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要求,甚至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未来,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大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这是符合我国“供给侧改革”要求的。在大学中,学校对学生的意识引导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90后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期,学生能否成才,在毕业后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当前,不少高校都在对创新创业进行教育,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总体上是很好的。但近年来,在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教育教学中,以目的为上向学生灌输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信息、投机取巧、虚假广告、不实信息等不良现象经常发生,给学术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在某些高校,有些价值观有失偏颇或者比较激进的老师更是不仅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反而给学生灌输错误、激进、消极的价值观,引发学生群体的恶性事件。

3、不少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形成系统教育

创新创业的目的是开启国民智力创造力,扩大就业,而高校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出了一些成绩,但还没有形成体系,形成系统教育,很多高校由于片面扩大招生的量,不是特别重视学生就业的质量,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的是教学资源的投放。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投入的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不能真实的让学生参与其中,不少创新创业教育课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在课堂上机械的听,在黑板上完成投资分析、完成合同的签订、完成销售市场的确定、完成公司机构的注册等等。将创业教育视为“精英教育”主要表现为学校关注的目光更多是投向少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上,一些学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当成是企业家速成的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就是成立大大小小的“学生创业公司”,培养大大小小的“学生老板”。显然,这些做法使大部分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创新创业教育受益面受到极大限制,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美国巴布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领袖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应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也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4、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较低

创新创业教育对师资和硬件的要求非常高,且对专业程度、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有相应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能够满足学生需求。而在应用型高校转型以前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师资有脱节的现象,且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任教,鲜少有进入企业实战的经验,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5、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太理想

就大学生创新创业而言,很多家庭对此持保留态度,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有很多父母更愿意支持自己的孩子去考研、考公务员、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等,类似现象不断冲击大学生就业择业观。

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1、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思路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作为天使投资人,每天都在接触大学生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但真正有质量有潜力的项目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是没有创新的……但是这不能作为不创新不创业的理由,在现在这个时代,非常容易产生颠覆性的创新。在当下的高校教育中,存在一个怪圈,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毕业创业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没有关系。而在我国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和家庭观念中,认为分数的高低是可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成绩的好坏是可以衡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种牢固的教育模式将我国高等教育划在一个怪圈内,老师重视理论,学生重视成绩,家长重视分数,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兴致不高。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温思美在政协大会中指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扶持工作才刚刚起步,创业率低、创业层次低、创业成功率低是其重要表现。因此,应用型高校构建“创新创业”路径势在必行。在目前对几所应用型高等院校正在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以应用型高校为立足点,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而提出解决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2、路径

由于创新创业特殊的实战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应该为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贡献,应该充分激励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综上,我们认为“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重视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国家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台相应的环境和资金支持政策。其次,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积极引导培育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再次,应用型高校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肩负起身上的重任,为培育更优秀的毕业生建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促进校企合作。最后,以“应用型教学”为立足点,加快教师素质的转型升级,由“学院派”向“双师型”转型。

1)国家和社会层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环境创新创业是全民智力的解放,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国家政策扶持、社会环境支撑、高等院校积极的开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全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拥有最丰富的大学资源,有最广泛的大学生,正是这个教育体系和群体从1978年以来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现代化生产的永动机,为大众创造了福祉。但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大前提下,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和毕业就业呈现越来越突出的矛盾,高等教育体系面临更多的问题,比如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对口就业低、就业困难等仍然是老大难的问题。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社会要加强舆论引导,在全社会范围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2)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从思想上积极引导学生前文中提到90后学生有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应用型类院校中更应该注意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大学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择业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老师对其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影响整个学生群体学风的形成,而学风与校风、教风是连成一线的,这也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助推力。“互联网+”时代下的应用型高校更应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快教师素质的转型升级,由“学院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教育已经向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转变,旨在将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多面手人才。让学生在校就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而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知识。那么要适应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转变,我们的教师队伍也就必须升级转型,要求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必须是“双师型”人才,既能从理论上满足学生,同时还能带学生进行实战,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来反哺理论知识。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三种方式:第一,重视和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积极邀请“创业导师”讲学并指导实践。第二,积极进行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去企业深造,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建构更加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既做到满足学生需求,达到教育目的,同时还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弥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中师资力量短板。

4)开展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起步较晚,必须依托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教育才能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剔除原有教育体系中不合理的部分,比如教学内容的陈旧、单一的唯理论至上的课程体系、教育实施设备的陈旧等,增加先进的前沿知识和内容,开拓学生眼界。同时,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中,鼓励大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积极参与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为以后自主创业自主就业增加砝码,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领会创新创业精髓。

5)促进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由于前文提到的种种因素导致很多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空架子”,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创新创业知识。而我们有相当部份大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他们青春、有活力、有热情、善于思考和发现,但由于外部环境、实战经验不足等不能满足创新创业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大学生培养方案中应充分重视校企合作,给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营造更多的机会。比如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成、增加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中的权重等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莉 唐杰 谢磊 李攀 安静 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CJSFZ16-55)研究成果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项目2016年度一般项目《成都市高校“创客文化”构建路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2004-06-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N].2005-03-09.

[3]李莉,李雄伟,龙滔,詹玉姝.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成都艺术类高校为例.[J],艺术品鉴2016-06

[4]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7

[5]马永斌,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

[6]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7

[7]]李政.以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路径[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01

第十篇: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公益创业教育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方面,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符合时展的需要。本文从二者概念出发,识别其内在关系,进一步探讨将公益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益创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社科联项目《基于公益创业教育与实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研究》(201603040139)研究成果;2016年河北省社科联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03040138。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全国的创新创业工作迎来了崭新的局面。在高校教育中,将公益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单纯的掌握熟练技能或者将思想政治知识脱离实际都将逐渐被社会淘汰。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克服单一方面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训,才能提供优质的人才,为社会所需。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有关研究,找到两者的切合点,促进二者相融合。

一、相关概念的引入

1.公益创业:“公益创业”,又可称之为社会创业,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广义上的“公益创业”指的是运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用传统的商业手段来实现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而狭义的“公益创业”则主要是指一些非营利组织应用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来达到营利的目的,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创办非营利组织。所以,公益创业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创业形式,它与传统的创业思维和模式不同,是将实现社会价值进行了着重考虑,而不再是单纯地考虑个人利益。所以,当前高校所宣扬的“公益创业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2.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在对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以及对发展规律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采用引导、启发等方式将这些过程和规律传授给受教育者,以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方面来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3.公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既具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首先,从教育目标来看,二者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教育内容来看,创业教育本身侧重于一种对于人才的全面培养,既包括生理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主要涉及人才的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等方面内容。可见,二者的教育内容有重合的部分。从教育形式上考虑,传统的理论灌输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二者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教育形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统一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既能够克服其单一内容的局限性,又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复合型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将公益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创新授课形式。更新课堂教育形式是将公益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最直接的方式。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育者单方面的传授,大多数采用照本宣读的方式,受教育者在这种模式下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地位,很难对相关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或者说,在教育者传授知识与知识被完全接受之间需要较长的时间。创业教育本身注重实践教育,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侧重理论知识的传递。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展示,分享学习成果,情景模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反馈效果不断完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更新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不单单在于知识的单方面传授,而是更加注重知识传递的效果,即教育者将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否能够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或者,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这一方面来看,公益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互为动力,一方面,进行公益创业首先需要掌握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因此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就会先学习一些思想政治知识,此时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成为了公益创业教育的动力;另一方面,实现更好的创业与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纠正错误思想,这时公益创业教育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了。

3.创造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助有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学生的特点,打造积极的创新创业文化,不断引导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比如:成功创业人士讲座、创业模拟大赛、创业思想交流会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在学校开设创业文化长廊、创业梦交流群,鼓励各种新的创业思想进行充分碰撞。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是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依托的,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这种文化氛围能够传播正能量,而不是一时的校园跟风活动。

三、将公益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课堂上一对一的灌输,这种模式无疑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相违背。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外在知识的传递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追求,以达到教育真正的目的。当前公益创业教育是涉及教学、理论、科研、实践等方面多位一体的教学系统,这使得教育模式不再单一化,而逐渐实现教学形式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并以此进行针对性教学,以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将公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教学大趋势。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达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目的。所以说,在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一批学生会拥有一些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思想和技能,这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响应政策号召,创造社会价值。公益创业教育和思想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切实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方面。就业难问题一直是近些年存在的重要问题,除了竞争激烈、相关人才市场饱和等外在原因外,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能够学习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加强自身与社会的适应性,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现在国家提出的主要政策。所以,在政策的指引下,高校在教育方面要紧紧抓住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方面内容,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有效教育。帮助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创新创业思维引领风潮,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营造创业氛围,完善校园文化。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引领下,大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开始变得开阔,很多以前认为是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帮助下得以实现。所以,网络时代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外部平台。但是,当前,学生的生活和学部分还需要在学校进行,学校文化会对学生的思维和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将公益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下,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理论到实践、从虚拟到现实,逐步实现教学的真正意义。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学校自然会成为学生实现创业梦的起点,各种创新创业的思想在校园内通过各种形式汇聚在一起,这必将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也能够使校园文化得以逐步完善。

作者:周娜 李丹 哈福滔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春华.创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和载体[J].教育探索,2008,3(4).

[2]孙颖.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J].科教文汇,2013(8).

[3]王刚,周希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4]熊杰,马小龙,范蓉,杨文灏.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以创业教育为路径[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