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谈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贯彻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迫切需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培育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发展,主动寻求新时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内在关联,找准着力点,让“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生根发芽”,从而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工匠精神”一词,体现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专注、执着、创新、奉献”等,既是对高职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要求,又是高职院校追求卓越的必由之路,必须天然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一、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

(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工匠是一种职业,处于社会分工的底层,直至近现代,这个职业也不被主流价值观所推崇,在它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漫无目的、毫无创新、循环往复、死板教条”等轻微贬损的含义,如“教书匠”这个词语,正是这种观点的印证。即使从褒奖的角度来看,工匠群体也仅仅停留在“无他,唯手熟耳”的熟能生巧层次。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有分工,行业无贵贱”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国家极力倡导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工匠”的社会地位得以大大提升,社会价值也得到充分肯定。“工匠”一词不再是一个含有强烈心理暗示的贬义词,而是一种对制造类产品精益求精的代名词,而“工匠精神”,也作为一种情怀而被重新演绎,其中体现出来的“专著、执着、精益求精”等含义也被充分挖掘并广泛倡导;同时,由于生产制造行业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对利益的过分追逐,导致社会经济发展过于急功近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工匠精神”的缺失,因此产品质量无法确保,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重塑“工匠精神”成为时展的要求和呼唤。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理应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笔者看来,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一种执业精神,同属于形而上的精神意识范畴,集中反映了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它包括了持之以恒的信念、一丝不苟的坚持、精益求精的追求以及敬业乐业的态度;同时,工匠精神也属于实践范畴,因为这种形而上精神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磨炼才能形成的特殊品质,它既成之于实践,也用之于实践,动手实践、亲身历练,方能磨炼出这样的内在性特质。

(三)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近年来,国家在对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上,愈发体现出对“大国工匠”以及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视。进入2016年,高层在不同场合都强调了“工匠精神”这个关键词。密集的政策,正体现出国家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于职业技能型高端人才培养的热切期盼。高职教育作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任务,高职教育应该趁此东风积极与时俱进,把人才培养模式扎实地落实在以强技能为核心的新时代“工匠”上,这也是高职教育办学价值的正确回归,高职教育才能真正迎来新的“春天”。

二、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在耦合

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在动因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断追求,核心体现就是对“创新”的渴望。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的培养理念与之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而只有拥有相当规模的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才能实现这“三个转变”。老字号内联升第四代部级传承人何凯英说得好:“工必为之纯,品必为之精,业必为之勤,行必为之恭,信必为之诚。”创新与创业精神是我们职业教育常常提到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和创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需要锻造,需要锤炼,而这个过程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

(一)工匠精神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动力

严格意义上,创新意识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一个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技术的研发,背后都是工匠精神奠定的扎实基础。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专注于一个领域,探索其本质,研究其规律,方能破旧立新,产生真正的创新,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来沉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一脉相承,有传承才能有创新,专注才能悟道,悟道后才能掌握规律,继而才能实现“供给侧改革中”所提到的“有效供给”。总理强调:要把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这本身就反映出严谨的职业价值取向,并直接作用于工作行为表现。

(二)工匠精神是创业精神锻造的助推器

谈到创业,大学生往往激情澎湃,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想法、有闯劲。但是,很多大学生的创业仅仅是凭借一时的冲动,并没有客观分析市场,只是盲目跟风;再加上大学生创业本身就缺少足够的经验,因而常常举步维艰、最终导致虎头蛇尾,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在起步阶段一旦遇到难题,不是放弃就是转向其他正流行的新行当,缺少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坚定意志。如果缺乏工匠精神,创新就只能够停留在创意的意识层面,无法真正进入实现环节。爱迪生发明灯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将此前别人已做完90%却放弃了的工作继续做了下去,坚持不懈历经几千次实验直至成功。真正开始创新创业前,必须要有细致的研究,认真的分析和有目的的探索,而不是盲目进行。这就要求创业者要更加注重细节,锲而不舍,学会坚守,不轻言放弃,而这些也都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形成潮流,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但成功总属于那些有专注力和恒心的创业者。只要专注、认真和坚定地去创业,总能一点点收获成功,只要以“匠人之心”踏踏实实地做事,创业才有可能成功。大学生创业常常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盲目创新创业的状态中,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把工匠精神渗透到高职的创业精神的培养中,就是要让学生沉下心来研究专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形成“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着和专注,引导更多大学生创业者坚守内在、坚守独立、坚守创造,让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在务实、严谨、专注中精益求精、提高内涵。由此可见,工匠精神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长期以来,由于工匠精神的弱化和边缘化,产业持久创新之路显得异常艰难,创新也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未能真正付诸实践。

三、工匠精神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和内化

(一)产教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平台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具备“产教深度融合”的思维高度,基于产教融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改革,核心就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技术技能训练的实战场景。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各项素质要求之中,“踏实、严谨、负责、吃苦耐劳”这几个方面一直是首当其冲的,这就是看重职业态度及职业素养,而“工匠精神”的主要内涵就是职业精神,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天然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人才培养的阵地必须要突破教室,对接企业,让学生与行业企业近距离发生化学反应,学生才会耳濡目染,在实践中领悟工匠精神的真谛。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将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全面对接,搭建起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有效平台,校企双方的共同培育其“工匠精神”可以得到,实现校企共赢。

(二)课程改革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举措

创新创业的理念再先进,也要落地,而落地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蕴含着“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教育转化为课程。加快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部分重塑课程体系,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比重,在教育方法上更多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输送工匠意识。一是依托专业知识的讲授,将工匠精神内化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二是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观感受企业的工作情境,利用“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让学生融入企业生产环节中特别是创新产业发展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锤炼创新思维,注重工匠意识的培养;三是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工匠精神所包含的职业精神和岗位素养作为核心观念灌输到学生脑中,更好地为日后的创新创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体制机制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有效推进的有力保障

要想使工匠精神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并取得实效,体制机制的改革必不可少,这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可持续推进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应充分调动一切有利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学方式、平台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革,为更好扶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服务。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可以依托现有的“大师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博士工作室”等载体,整合教授、博士、技能大师、能工巧匠等高水平师资力量,搭建起多支素质优良、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生培养创新团队”;在教育体系改革方面,需搭建起综合、交叉的立体结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创新、创意、创业”三层级的教育体系;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可采用搭建“虚拟创新班”“导师制课程”“项目制课程”等方式,实施“柔性分层教学”;在教学方式转变方面,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由传统的专业教师授课方式扩展为由学业导师、企业导师、高年级朋辈导师联合培养的灵活教学方式,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有延续性和实效性;在政策扶持方面,学校可通过增加年度预算给予创新创业项目足够的资金支持;通过减免教学及科研工作量、允许“学分互换”等方式解决导师与学生的后顾之忧;通过发放助研费和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的方式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开展有效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一方面可以建立企业奖学金,一方面还可以引入更多源于企业的横向科研项目,突出实用性。因此,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甘坐冷板凳”“必出精品”的工匠精神必须被提升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民族和国家,才能够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技术能力和行业顶尖业务能力的工匠人才;也只有依托这些工匠人才发展的社会,才能够把弘扬“纯粹”“专注”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制造行业只有褪去浮躁、投机、过分逐利的“内火”,才能更加健康持久地发展,产出更多的优品、精品。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唯有在职业教育中坚定地贯彻工匠精神内在品质的塑造,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坚韧、专注、求精、创新的合格人才,才能推动转型期的社会打破陈旧的思维定式,革新沉病积弊,真正以“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作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6-03-06(2).

[2]李梦卿,任寰.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66-70.

[3]王芳.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16(5):103-106.

[4]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7-59.

[5]刘文君.基于工匠精神的校企协同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8):111-112.

[6]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与内涵解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9-12.

作者:徐瑾 苗勇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