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诚信教育探究

初中思品课诚信教育探究

【摘要】

在人类道德观念中,诚信一直占据着美德的制高点,它是人处于社会交往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存在的思想基础。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形成影响终身性格和素养关键阶段,并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一个身心特殊的社会群体。所以在这个人生养成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关键词】

诚信;诚信教育;初中思品课;有效开展

一、什么是诚信及诚信教育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也就是做人做事要忠厚老实、行动上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与人交往中必须遵守信用、履行承诺。“诚”的意思一般和我们日常说的“诚实”、“真诚”和“忠诚”等词汇相关也就是行动上所做的要和心里所想的或者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没有欺骗。诚信教育是一种人格感化,是世界观教育,指让受教育者了解诚信的本质内涵,帮助受教育者将诚信转化为自己内在的心理品质,并促使受教育者表现在外在行为的教育。思想政治课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是必修课,一方面作为中考考试学科它独立存在课堂教学体系中,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重任。在我们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思品课的前一作用得以重视,甚至被夸大了,也就是说,学校、老师还有学生更多是把思品课放到考试科目的位置上,而忽视了它应有的育人启德的功能。在笔者调研的结果分析来看,大部分思品课的教法较为单一、死板,不能灵活生动地运用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缺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多学生仅仅在作业解题或考试时才运用课堂所学的观点来分析某个问题,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来提升自我的思想认识。令人担忧的是,相当一些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上有应付考试的想法,课堂存在“假、大、空”的不良现象,结果是学生只能抽象、肤浅地掌握几个理论和某些概念,根本达不到影响学生情感向“真、善、美”靠拢的教化作用,即思品课在德育尤其是诚信方面的特殊教育功能,被严重弱化了。

二、当前思品课诚信教育出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的教育侧重于智育忽视德育,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社会大环境出现诚信缺失的背景下,学校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把诚信根植于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中。近几年,旨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材的现代教育理念下的素质教育得到推广,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基础内容的诚信教育的开展较以前有所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品课没有建立对学生诚信表现的关注和监督。学校进行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帮助他们树立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笔者认为,诚信教育的成效必须以学生的接受和受影响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所以思品课老师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通过对比学生阶段性的定期的表现记录,总结和掌握思品课关于诚信教育的开展情况。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很欠缺。在笔者采访的十多位一线思品教师中,几乎无人有过尝试。

2.思品课在开展诚信教育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几年前,我校在学生中搞过一次问卷调查,主题为“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结果显示,思品课的得票接近垫低,相当多的同学认为,思品课就是老师在“说教”,既罗嗦又无趣。相比其它学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教师在教学中涉及到诚信这一块时,学生反应比较冷淡。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开发不够。笔者发现,很多老师上课只停留在照本宣科地朗读一则诚信故事,讲解一段有关诚信的理论观点,在教学手段上很呆板,形式过于单一,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缺乏思品课堂教学艺术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是当前思品课诚信教育质量不高的一个难题。

3.诚信教育在思品课教材的比重偏小。初中思品课在中学教学所有学科中,属于小学科,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章节相对少,而其中关于诚信的内容,主要有一章。当然,有些章节也有所关联,或者多少谈到诚信的话题,但没深入。总之,比重偏小。这应该引起有关教材审定部门的重视。

三、初中思品课有效开展诚信教育的对策

在初中阶段,思品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渠道。担任思品课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有利于开展诚信教育的教学资源,学会多视角挖掘一切可利用因素,探索出一条两者完美结合的新途径。

1.抓好思品课堂主阵地。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必须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在思品课上,如何有效灵活地把诚信教育融入课堂情境中,对教师来说,需要“吃”透教材,找到恰当的切入口,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以情境逐步导入引领学生接受知识,并在情境中渗透情感价值观教育,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去年我校主办了一次区思品课公开课观摩活动,顾卫东老师在实现诚信教育融入教学内容的做法上很成功:他那节课的主题是关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会有什么重大影响,应该说许多老师很难想到切入诚信教育,或者找到切入口不容易。当时,顾老师先抛出问题:“同学们,加入世贸后,你知道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承担什么?”经过与同学讨论以后,从承担国际义务入手,逐步展开到重视国家信用、履行条款,最后升华到个人诚信品质的培养。另外两位思品老师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学目的的侧重点不同,但也都能按照教学环节的更替,有序导入关于诚信教育这一主题。

2.提高教师的专业及综合素质。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不但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必须有超越一般人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包括健康的心理、广博的知识和见解。尤其是思品老师,在学校担负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具有榜样的示范作用。汉代著名思想家杨雄在他《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诚信教育中,教师首先要起到一个表率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在业务上面要精心专研,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把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前提下接受价值观教育。

3.建立以思品课为核心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位协作。诚信教育作为德育的思想基础,不只是通过思品课教学单一完成对学生的道德和情感影响,它与社会、家庭、学校及三者内部的各种资源紧密联系,并且相互作用,产生合力,因此在中学生诚信教育中,我们对其所存在的环境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利用。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形成、诚信素质的养成和诚信资源的积累除了和他们内心对诚信的信念坚定程度有关外,其成长的各类环境对其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应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在如何开发思品课的课程资源,与家庭、社会、学校建立有效的协同关系。作为一位扎根于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切实体会到当前在我们初中学校中,诚信教育失去应有的重视。固有的选拔考试机制的存在和激烈的生源竞争,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学科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学校本该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任务-育人。社会上诚信缺失的消极现象或多或少正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不难看到,许多初中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判断上,走进了误区:考试作弊和作业抄袭已然不是个别行为,一些极端的不良事件甚至犯罪活动的滋生屡见报端,而其中相当部分与诚信危机息息相关。难怪有人说:美德已死,诚信贬值!我没有这么悲观,也相信这只是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但作为担负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的教育者,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初中这个青少年优良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以诚信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发挥强大的“正能量”,去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美德思想。

作者:金孝红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中学

参考文献:

[1]中世组编.中学生诚信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4.4.

[2]杨大兴.中学生诚信道德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教育,2002.

[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中学校园网[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