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安全教育初探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安全教育初探

摘要: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安全素养是安全生产的前提。高职化工专业的安全教育课程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从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化工;安全教育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工业高速发展。化学工业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化工产品也被应用到工业、农业、国防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化工企业属于高危行业,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面临的安全和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在生产中常会伴随着许多危险因素和环境问题,如果这些危险因素不及时消除,将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安全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2]。2014年,教育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了《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高等院校根据需求建设以化工安全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为特色的专业或扩大现有专业招生规模,推动高校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加强化工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2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

导致化工企业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这四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3]。2017年化工行业事故总量依然很大,重大事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其共性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又分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决策者、企业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对安全生产设备、设施投入较少,只注重经济效益,缺乏风险防控的意识,不清楚动火等特殊作业的安全风险,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企业的决策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样其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企业员工是否重视安全。企业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落实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管理,关键在于企业的决策者。二是基层员工,他们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直接操作者,更是安全生产的直接接触者,往往他们一个意识的闪躲、一个小的操作失误,就会产生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够及时排查与处理,就会成为事故引发的导火索,进而酿成惨祸。因此,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能够有效预防及减少事故的发生。(2)企业的法治意识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化工企业安全设计设施审查已经实施多年,而且每年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都将特殊作业尤其是动火作业专项整治及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但从事故原因看,这些措施在企业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地落实。(3)企业的风险意识差部分企业虽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执行环节中却存在漏洞。对动火过程的风险辨识、分析、管控缺失,相关设备不进行隔离,不分析可燃气体含量,有的动火作业甚至不进行审批,总是怀有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会发生。人是最直接和最容易引发事故的因素。化工企业要想从源头上减少及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一线从事化工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当学生的安全素质不符合企业生产操作要求时,就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因此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企业安全生产及发展尤为重要。

3高职院校的化工安全教育现状

职业安全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我国化工类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中设有化工安全课程,但高职院校职业安全教育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4-5]。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学生大多无工作经历,所学课程缺乏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等内容,学生很少能接受到专业、系统的安全教育。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生产理论知识,无实践经验。安全教育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安全防患技能、安全操作技能、事故管控技能、应急救援等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单一,教育内容不全面,教学方式简单,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培养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院校在实习前,由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只做一些简单的安全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安全技能教育重视不够,对职业安全理念、价值、文化和安全技能的学习难以落实。毕业后进入企业很难适应复杂的岗位环境,将危及安全生产和自身的职业发展。因此,在校期间要结合事故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化工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

4高职院校的化工安全教育探索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化工安全教育将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

4.1明确化工安全教育目标

化工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和实践能力,树立安全是化工生产前提的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化工安全技术进展及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化工安全生产特点、化工厂主要风险、化工生产主要安全操作原理与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化工生产风险识别能力、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

4.2化工安全课程内容安排

化工安全教育的教学方式应将理论课程教学和安全技能培训两大部分相结合。理论课程包括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健康与卫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学内容涵盖化工生产的特点及危险性因素分析、化工生产安全分析与评价、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化学反应的安全技术、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防火防爆技术、电气与静电防护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职业病及预防、职业危害与工伤、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劳动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可根据专业发展、就业情况、时代变化、结合产业结构发展,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不断拓展和完善,注重与企业对接。安全技能培训重点培养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及救援方法。可根据仿真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实际,选取和设计相关训练项目。仿真实训运行成本低,教学内容丰富,实训内容选取灵活多变,可反复强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安全、充分的动手机会,应大力提倡[6]。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际操作的培训,可进行防火、防爆、防烫伤、防电演练、防护用品(具)的使用以及进行应急事故处理的演练。

4.3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化工安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与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到化工企业进行实践,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重点培养教师的安全防患、事故管控、现场应急救援等技能。院校也可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教师、学生进行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4.4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化工安全教育的教学方式要敢于创新,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教师创设情景,把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双向互动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化工安全教育课程的考核,需注重过程考核,除理论考试外还应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笔试主要检验学生对化工安全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职业健康与卫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应由平时的安全技能训练情况综合评定;此外还应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安全文明操作、团队合作意识等纳入考核范围。

5结语

化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标准要求愈来愈高,加强化工安全教育势在必行。高职院校面向化工安全生产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安全意识强、具备较高安全素养和基本的事故预防及处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范伟中,戴泉力.浅谈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1):225.

[2]谭君,钟兢.浅谈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151.

[3]刘美英.典型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4]王瑾.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安全教育探析[J].广州化工,2009(03):196-198.

[5]杨文渊.新形势下高职《化工安全与职业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6(16):246-247.

[6]张仁忠,刘晓君.化工安全教育校内实训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220-221.

作者:薛忠义 单位: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与材料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