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论文范例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1

信息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构成了现代企业的三大支柱。信息是其中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伴随着物流与资金流的产生而产生,但它起到的作用比物流和资金流更加重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收集掌握大量的、有用的信息,包括经济信息、营销信息、产品开发信息、政策税收信息等等。信息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手段,是企业成功和发展的原动力。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发展到立体的三维空间。谁掌握并占有大时的信息和网络空间,谁就能在市场上拥有最大的势力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经济的到来,信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在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事实告诉我们,未来注定是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与管理进步融为一体的时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共享,将会对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产生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信息共享与跨平台应用”。应用互联网,企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向全世界产品,介绍信息,宣传形象,进行网上交易和招商引资,给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商机。通过网络企业还可以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产品价格和营销策略。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子系统,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组织、计划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物资采购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网络时代企业管理发展变化的特征

在信息网络时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交易电子化。

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电子商务。它使企业的营销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广告、电子交易和售后服务,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提高市场透明度,并可以在互联网上发现及获得大量的潜在客户,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电子商务和电子采购通过运用互联网作为一个开发的平台,能为企业以实惠的价格在网上获取快速的信息交换,简化供应链及中间环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2.企业组织虚拟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主要以有形的经济实体存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就是对实体的人、财、物的管理。在信息网络时代,由于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和网络化,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使空间的距离变小;另一方面,又使企业的经营空间扩大。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出现了虚拟组织,如网上企业、网上商品交易平台、网上银行等,企业的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开始由宝塔型向亚铃型转变,企业的组织形式向扁平化发展。

3.办公方式自动化。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管理方式的现代化。运用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可以在数据管理中心的控制下,对公司的成本、销售、设备、物流等,进行高度综合的统计与管理,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办公效率。企业的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虽然是在管理手段上发生的变化,但企业的管理效能和经营理念却产生了质的飞跃,使企业摆脱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粗放经营、静态管理、定性管理和经验管理等陈旧模式的束缚,使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市场应变能力、企业核心发展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和明显的提高。企业外部信息密集、时效性强,企业内部就要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不断追求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因此,对企业内外大量信息的处理就成为管理关键,只有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进行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信息时代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对企业的传统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作为企业的决策层和领导层,必须高瞻远瞩,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企业管理发展变化的趋势,统筹规划,超前决策,及时地把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束缚。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有超前意识,能够抢抓机遇,在不得不采取行动之前就要超前决策,在不得不做出变革之前做出变革。信息时代和网络经济正在全面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产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革命。如果我们不及早进行战略决策,就很可能被时代的发展远远地抛在后边,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加强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中,应该首先做好哪些工作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的各种信息实行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设计与开发和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从企业的整体优化、系统工程和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是企业各种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它与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搞好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加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必须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彻底的改革。

3.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机制、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等方面,具有技术复杂、协调难度大、周期长、投资高等特点。因此,搞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展开。为了提高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我们必须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信息管理项目工程的论证分析、可行性研究,开展企业管理咨询,实行业务流程重组,建立人员竞争上岗机制,实行工程项目监理和绩效评估体系等。

4.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主体,必须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加强以人为本管理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各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2

1.网络安全防范机制差,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为因素。由于档案信息易操作,加之外部网络各环境赋予它的共享性,在利用过程中若对信息进行删改,势必造成档案信息失真。二是技术问题。当前电脑病毒的横行。电脑黑客的攻击,使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受到严重威胁。

2.档案信息化标准滞后

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可是许多单位对此项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较高。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相关专业标准未能及时出台,致使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各自为政”、“各显神通”的局面。例如,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管理软件造成档案数据库结构不统一、数据不规范等各种问题,给资源共享带来很大困难。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对策

1.争取领导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取得领导的支持是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应当在每年预算时,争取领导统一安排,档案信息化软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并根据实际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提高自身工作业务水平,与软件程序开发人员一起,争取合理的经费支持,把投入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统一规范档案信息化标准

对档案信息化采集标准的规范化,可使档案录入数据库的格式统一;通过档案系统存储标准的确立,可使档案存储载体统一;通过对管理标准化制定规范制度,可将档案信息化工作进行具体化、细分化;通过对网络传输格式的标准化,可实现快速、准确传递档案信息;通过对档案信息软件的标准化,可以拓展档案信息化的服务功能与范围。

3.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核心要素。在工作中,档案工作者要自觉地努力学习,刻苦实践,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单位和社会也要为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创造方便条件。如:加强对档案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安排档案工作者学习新的信息化技术和软硬件操作技能。组织档案工作者与系统编程人员、管理人员交流沟通问题,参与到系统开发应用的过程中,从而加深对电子档案的制作、接收、保存的认识。要强化档案工作者的信息鉴别和保管能力,以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有效、完整及长期可读。

4.做好档案信息的安全维护工作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3

由于医院业务性质和运营方式较为特殊,内部计算机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但是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了解医院工作流程及运营模式并同时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这一现象决定了医院仅仅针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及基础技能进行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集中火力培养计算机技术复合人才。否则,不仅会降低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硬件因素

(一)服务器

服务器上所有局域子网络系统的中心,它储存着整个子网络系统的共享信息,实时监控着子网络系统的一举一动。医院所选择服务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及性能好坏,因此,选择一个价格合理性能优秀的服务器,对于医院信息化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医院信息系统的关键服务器中,数据库服务器及存储服务器应进行备份,并存放在磁盘陈列柜当中;应用型服务器应为三级集群,互相备份,这样即使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其他服务器也能代替其进行工作,在故障服务器恢复正常前保证其工作不间断。除此之外,还应加入异地备份计划,这里所指的异地至少应为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利用软件和网络定期将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异地备份,作为紧急事件的应急计划。

(二)客户和打印机

客户和打印机的选择空间非常大,首先配置上应满足目前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其次,打印机和计算机应尽量选用国内外知名企业所生产的品牌,以确保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避免重要信息泄露或感染病毒,工作站不允许安装光驱及软驱,封锁所有USB接口,禁止私自拆机等情况发生,必要时安装网络版杀毒系统。客户机一旦陷入故障,将会引起信息系统中某些部位发生异常,阻碍流程,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客户机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配备一台备用机器,或者利用GHOST软件设计相应文件,一旦客户机发生异常,运行GHOST即可恢复正常。

(三)网络设备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也蒸蒸日上,网络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当医院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张时,医院内部网络的故障率也不断提高,而网络设备的错误选择是导致网络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设备主要由中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网线等部分构成。在对网络硬件进行设计或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便捷性,并体现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产品性能与网络设计要求相符合;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产品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较高;产品性价比高;产品售后服务具有保障等等。

三、软件因素

软件因素所指的主要是医院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它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将管理理念导入信息管理系统、为医院改革指明方向的重要因素。软件因素的好坏最终会直接影响到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市场上出售的软件难以满足当前医院管理需求;二是医院管理需求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这必然将要求信息化管理软件也不断进行完善,一个软件不可能永远跟随医院的管理需求进行更新。除此之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洞,存在着各种故障隐患,这些问题都要求医院在最初选择软件时,就应考虑周全,尽量选择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商,并注重开发商的市场口碑、可持续发展情况。

四、安全因素

在任何一个信息化环境当中,所有资料和信息都是以数字形式储存在电子媒体中,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一旦正式开始运作,其内部管理数据及运行数据就面临着非法泄露或非法破坏的危险,甚至还可能遭遇网络病毒的侵害。而医院特殊的业务性质,要求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作,数据丢失或者破坏等情况是万万不可的,否则将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确保信息安全是医院进行信息化管理必须关注的问题。由于医院信息数据是进行分散处理并实现高度共享的,系统使用者包括医院全体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个特点来设定一套稳定且可行性较高的管理手段,使任何一位用户都拥有自己的系统帐号,这样既方便操作,又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来查阅数据或更改数据,有效地防止了文件丢失及病毒侵害。

五、制度因素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4

1.1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社会的日益发展使得信息日益膨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拓宽。在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和实践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指导现代化教育管理方式,促进教学管理的科技化和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作用体现在既可以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快教育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科技化,也能提高高等学府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教育信息化管理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作为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它必定是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

1.2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对教育管理的信息处理应该严格确保信息具有新鲜性,时代性,信息简洁明了,准确无误。第二,必须严格约束对信息资源的处理,自始至终都要确保信息的合法性与有益性,以防不良信息的肆意传播,要保护我们获取的信息是健康和健全的。第三,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要遵守信息传递渠道和方式的步骤和要求,获取的信息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原本的信息资源不相上下,无过大出入,保持内容的重要性。

2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举措

根据“信息化管理,而非管理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新思维与严格规范的教学过程管理的理念相结合。

2.1树立全面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观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管理资源,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信息化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的中心,具有信息量大、离散度高、更新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种种特点。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是要确立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新思维,思维的更新换代决定了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作为教育者,使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他们的义务与职责,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应该冲破观念的束缚和跨越思想的障碍,接受并实行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让教育教学更加信息化、社会化和终生化。

2.2加强网络基础建设,构建四通八达的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建设严格遵循高性能、安全性、先进性、稳定性、扩展性、经济性等原则进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接入认证系统,提供方便的上网服务,为每一个认证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通道。

2.3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5

1.1从历史角度看:

医院科研管理涉及了课题立项、过程管理、成果的产出及应用转化、科研评价、科研交流、科研经费等一系列科技管理活动及产学研合作问题,过程繁琐,意义重大。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单就每年科研项目、成果、获奖、经费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就很费时费力,还不能完全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更不用提信息的及时更新与查询。管理工作跟不上,便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医院的科研状况,更无法跟踪、引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对科研的管理就无法到位。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使常规的工作程序化、自动化、网络化,能够很好地解决科研管理中的信息问题。

1.2从长远角度看:

医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满足医院目前对信息化的需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还要兼顾将来数据膨胀、网络兼容以及信息安全的问题。

1.3从技术角度看:

良好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从科研管理的内容出发,按照流程及科学规范的管理要求,将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自动化,网络化,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贮存、信息反馈及信息利用等工作,做到简化工作流程,快速、准确、高效地管理科研数据,降低科研管理成本,可以使科研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科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以电子数据处理为代表的初级阶段,也是信息孤岛阶段,发达国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是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作为强有力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手段,得到应用。其特点主要是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而进行数据计算和存储,逐步由管理数据的信息化发展到管理过程的应用。第二阶段: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发展阶段,也是集成应用阶段,这一阶段面向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这些系统能够提供大量信息,但由于业务覆盖能力弱,系统灵活性较差,难以及时反映业务流程变化,并且系统维护和更新费用昂贵,使其可持续发展性受到极大限制,信息化效率达不到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基于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往往彼此不能沟通,数据不能够共享,出现了信息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基础信息重复建设、信息化投资得不到合理的回报等问题。如何有效地整合、分类管理和应用信息,成为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新问题,从而提出了组织管理理论变革的需求。第三阶段:以决策支持系统为代表的提高阶段,也是信息融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快速积累,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过程管理,将企业各部分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信息得到更加系统的收集、充分的整合、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应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制定规划,实施低成本运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它的出现为构建知识管理体系积累了良好的实践经验。第四阶段:以“知识管理”为代表,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T服务管理等信息技术应用和理念引领的全方位信息整合应用的新阶段。体现了管理思想从“资源管理”到“知识创新”的进步,管理信息化实现了资源整合、业务与技术融合和法制化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从国家层面实现了网络化,建立起移动社会,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平台和数据资源得以整合应用,管理信息化日趋成熟,智能化决策支持模型得到推广。更多的管理创新概念涌现,信息化过程实际上是管理创新的过程,信息化管理成为改进管理水平,提高组织效益的有力工具,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变革成为重中之重。

3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科研管理变革的关系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的必然选择,科研管理变革是医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力量,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医院管理变革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信息化技术又推动着管理变革走向更深的层次;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需要以管理变革为前提,而管理变革推动着信息化的实施与应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科技信息网站建设;②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③办公自动化系统;④决策支持系统。虽然很多医院都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但是都是各自为阵,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目前科研管理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技术的限制和部门条块分割的原因,造成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设计;②各医院信息资源分散、信息平台各自独立,导致医疗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困难;③已有的网站和平台众多,由于管理、运行机制等的原因,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使得信息的实用性、时效性差。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科研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瓶颈。解决以上问题需要科研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变革。管理是整合资源、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医院科研管理是按照医学科研的性质、特点,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对医学科研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发挥医学科研整体功能,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活动过程。变革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能力和财富的行为。医院科研管理变革就是医院科研管理者在信息化背景下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力量,创造一种全新的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使调整后的人、财、物、信息这四大资源之间的协作关系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整合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医院科研实力和综合水平。医院只有真正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才能充分发挥科研管理的全部功能,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使科研资源合理配置,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加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4信息化对医院科研管理的具体作用

4.1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减少决策失误:

医院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方面信息,建立医院统一的科研信息数据库,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医院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形成项目、经费、成果以及科研人员专家库等统一的动态科研数据库,可以把握所有执行环节,动态地对医院、团队的发展情况进行掌握,为评价医院的科研水平、竞争能力提供信息和依据,进而给医院宏观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后,管理者还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详细的医疗信息、医学科研成果以及市场发展导向,以根据最新的医学发展情况掌握决策方向或制定可行的管理决策,从根本上避免决策的失误。

4.2提高医院科研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工作中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前需要很长时间或者很多手续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因为有了信息系统的应用,简化了办事环节,实现无纸化、自动化办公,免除了填写各种统计报表的麻烦,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3有助于信息共享,可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大量的科研信息数字化后按照一定的规范存储到数字空间,通过网络提供数据共享,并能将信息按用户的逻辑提取出来。并向不同权限的人员进行信息,为全院提供统一服务内容并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的信息服务。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第一时间了解科研资讯,各级用户之间也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科研管理部门也可以,保证了信息的畅通。

4.4通过信息化平台可实现科研绩效考核的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

借助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全过程管理并进行绩效考核,主要表现在:①可以实现全过程管理,从过去事后评价为主,转变为预防和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②从检查结果变为监督过程,从而使绩效考核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③可以实现考核互动,员工在系统中制订工作计划,并与上级共同修改、确认工作目标;上级通过系统跟踪员工的工作进度,在线完成绩效评价和结果反馈;可以将绩效管理全过程数据在系统中自动存档,并不断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关联信息,为科研绩效考核提供实施依据。④可以实现无纸化、自动化办公。考核表的发放可以由系统自动完成;考核结果可以自动汇总、计算和分析等,可优化科研绩效考核过程和提高考核效率。

5医院科研管理变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5.1加强组织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建:

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要整体规划,要把科技信息化的建设纳入医院信息一体化建设方案,成为医院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不至于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医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领导支持、统筹规划,以人为本,综合建设,首先要组织有关信息技术、科研管理等人员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弄清真实的管理需求,然后在规划形成的框架指导下,采用有效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步实施,保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和规范,与其他各系统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有效共享。

5.2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保证信息系统的普及:

科研管理信息化需要管理层和具体用户都要有现代化的观念,只有全员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才能真正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成为网络,也是实现信息化持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领导人员要具有一定的领导管理意识,从决策出发,利用各种方法、途径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其次,医护人员也应努力践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实践,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并通过工作中的总结和经验来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

5.3完善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信息化下科研管理的规范:

科研管理信息化依然需要管理的规范化。首先,要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进行管理规范,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其次,要对人员的行为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新的科研管理流程虽然有信息化平台的辅助,依然需要大量人员的投入,比如业务指导、业务培训、绩效反馈、绩效改进等,只是说这些过程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来进行。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各项适应信息化系统下的监督机制,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日常工作中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5.4加强医护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人员培训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科研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对以下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加强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培养。其次,加强信息系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仅要进行信息化专业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医学科研管理的专业培训,以促进信息化系统的完善。第三,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医护人员对科研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还为信息化的普及、发展做了铺垫。总之,医院要格外重视人员技能培训,并设立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有效提升人员素质,保证信息化的实施。

5.5重视数据安全问题:

信息化后所有的数据应用都在网上,这就要求做到对信息的安全管理。一是必须保证数据的保密性,防止对数据的非授权访问;二是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使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不被破坏或不被未经授权恶意或偶然地修改;三是进行数据备份,防止系统突发状况而导致数据的丢失和破坏,并在系统出现异常时有必要的备份并能够快速完全地恢复,从而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

6结语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6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现有多家权属单位的各种类型地下管线由于建成年代、管线类型、材质、埋设情况、使用期限等等有很大不同,情况非常复杂,至今未能有效统一管理地下管线档案,已经严重影响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步伐,建设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如规划局、城建档案馆应专门委托具有一定软件开发能力和地下管线探测资质的单位共同进行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建库工作。

1.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创建

(1)创建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要素数据及各类相关数据等;地下管线数据如各类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等,其内容应充分反映普查成果;元数据如标识、范围、数据描述、数据质量、数据编辑状态等信息;还可包括规划建设管理及运行维护管理等数据。

(2)软硬件环境:创建系统软硬件及网络运行平台。按照GIS相关标准及网络运行技术等,充分考虑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城市建设管理等有关需求建立软硬件环境。具体包括:①硬件环境应满足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满足系统数据传输、交换、分发与服务等需要;②软件环境应满足可实现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三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具有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具有开放式结构;具有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具有支持数据共享的功能;支持常用的多种数据格式。

2.管线普查

(1)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内容:管线种类(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数量、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信息。

(2)资料调绘、分类整理:是指将各权属单位现有管线资料(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等)进行搜集、分类、整理、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图层划分(包含管线大类代码、亚类代码,并规定图层颜色等),并转绘到大比例尺基本图上,作为地下管线普查的参考依据。

3.系统建库

开发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管线普查资料应依据计算机和网络以及GIS等技术,充分考虑城市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性能与扩展性等多方面有关需求,制定统一的创建数据标准,来建设档案信息与地形信息数据库为一体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数据管理以及资源的共享。而在创建地形信息数据库过程中,地形要素中的分层以及属性数据采集一定要满足城市地理信息有关地形创建数据库的需求,从而为GIS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另外,系统可以在专用的网络环境中实现运行,和国际互联网或是其他相关网络实现了物理隔离,有效防止黑客或是一些非法用户利用网络系统获取相关数据,加强了系统自身的安全性。

二、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及动态管理

1.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查询应用

建设企业(包括地下管线权属企业)在申请《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证》之前,应到《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查询施工区域中地下管线有关资料,获取该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实际状况及拟铺设的新的地下管线上报规划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在系统中验证现有管线情况后审批新铺设地下管线,符合规划要求时,方可发放《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证》,在建设项目施工时,施工企业应在项目施工之前通过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系统获取施工区域的相应管线资料,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实际状况,从而防止由于盲目施工导致地下管线出现损坏问题。

2.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动态管理

管理机构应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利用管线竣工测量、定期修(补)测等方式,及时更新和维护数据库。管理机构应与管线权属单位、地下管线探测单位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采取签署协议的方式确定信息共享办法,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进行即时交换,亦可由专业管线探测单位结合自身管线数据库情况将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将整合后的管线数据汇交至城建档案馆,整合后的数据也可供管线权属单位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使用和提取。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应提供相应的功能接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同应用。

三、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7

首先,各大医院应该充分地做好电子病历档案的归档工作。对需要保存的电子病历主要内容的结构化信息建立详细的索引,以便于医务人员检索和医院的管理分析。其中检索的条件,包括患者的住址、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院科室、出院诊断等。

其次,相关人员要及时地反馈信息,补充电子病历档案数据信息。比如,医院应该保证电子病历和纸质病历的同步,实现病历的双轨制管理。当患者出院时,系统会自动地将患者的电子病历进行转换,传输到病历归档服务器,并且进行保存。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好信息登记工作。

最后,医院还应该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加强对电子病历档案的管理,定期对电子病历进行检查,以保障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安全。如果出现病毒,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还应不断完善电子病历档案的内容,以更好地实现病历档案的利用价值,为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

二、提升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病历档案系统的建设还需要不断地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第一,医院应该定期对病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比如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计算机实际应用操作知识等,通过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其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二,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严格地保护好患者的个人隐私,并且及时地防止病历档案信息泄漏等。

第三,病历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历信息输入,要正确及时,核对无误,以保证病历信息的准确性。

三、结语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8

一、信息科技在如今的建筑项目管控工作中的发展状态分析

1.没有全面的应用到单位中

如今,信息科技并未在建筑领域得到普及,它只是单纯的用到少数的建筑单位中,而且在此类单位中,很多的管控体系都只是用于打印资料,以及信息搜索等活动,并不能够实现它的真正意义。很多单位为了使项目管控体系发挥实际的意义,设置了局域网络,虽说其在一定的层次上实现了单位自身的资源共享,不过信息的流通却只是局限在建设场地的管控部门,并未与企业其他部分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同时也不利于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交换,脱离了外部信息世界。

2.信息科技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

很多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仅限于项目施工的前期,如工程造价预算、招投标、工程设计等工作。而在施工过程中则基本未运用到信息技术,如工程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控制等。项目施工管理基本上还是凭借管理者的能力、经验来操作,这样的管理方法完全背离了现代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很多管理人员都更青睐单机版软件,至于软件相对应的网络功能则很少应用到,如网上招标、采购材料、信息、信息交换等,软件的利用率非常低下。

二、针对当前发展状态提出的几点建议内容

1.强化信息管控建设工作的力度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项目管理者肩负着项目信息管理的重要责任,负责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信息集散地。在信息管理中,项目管理者的信息管理任务包括:首先,要对项目基本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系统化,编制出项目手册。管理者要按照项目的实施要求、任务,设计出项目管理信息流,确定信息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同时保证信息流在实施过程中的畅通;其次,管理者要制定各种资料、项目报告的相关规定;第三,根据项目管理、项目组织、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构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控制信息流;第四,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三方都各自拥有信息管理任务,为提高信息管理效率、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实现科学的信息管理,各方必须明白各自的信息管理任务,各自编制信息管理手册。

2.分阶段实现信息化管理

如今许多建筑项目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关的项目管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不良问题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才可以显著的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因为建筑项目本身牵扯到的管控区域非常宽泛,而且信息总数也很多,因此当前的建筑项目的信息化管控工作还是存在很多的困难。同时由于项目的时间跨度非常大,而且其完整性高,因此管控起来较为繁琐,就是这些要素的存在使得信息管控工作也面对着很多的困难。当前的工程管控工作还处在发展时期,因此在管控工作中凸显的不利点也很多,也让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前建筑管理最迫切的任务。管理者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管理中能够实现信息化的部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完善现有管理。对还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部分则可暂缓执行,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不可冒进。

3.积极协调活动步骤

把项目管控的很多步骤有效的协调到一起,设置一个综合完整的活动步骤。合理的使用信息科技,高效的把相关的内容联系到一起,确保管控工作的体系化。经由对多项内容的协调处理,把大局掌控好,只有这样才可以强化凝聚性,实现建筑工程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

三、结束语

当代的信息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使得项目的很多管控活动变得更为便捷有效,而且能够明显的降低项目管控的费用,提升管控工作的功效。由于竞争一直都会存在,建筑领域的单位要想获取发展就要积极的使用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管控工作的信息化,进而提升总体的竞争水平。

作者:刘建杰 单位:秦皇岛市辰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二篇

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运用这种技术,不仅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将工期缩短,还能够有效的将生产效率提高上去。所以,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法,这些年来在许多国家都得到广泛的利用,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近年来,由于时展的必要性,我国的一些建筑企业也开始采用同样的或者是类似的信息化管理,并且,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施工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发展存在着局域性以及不完整性

相对于国外的信息化发展来说,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还具有一定的缺陷,虽然已经引进了或者是开发了一些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软件,但是,在应用方面,还是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一些发展比较先进的公司企业中,内部管理和办公管理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技术,但是,这不过是一部分的公司企业而已,还有绝大部分的公司企业,依然没有实现或者仅仅是部分实现了办公管理信息化,远远没有达到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在我国的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信息化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地步,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来说,这方面更是是一个欠缺,需要我们投入更大的力度去进行更快更先进的发展。

2.在施工技术中实现了机械自动化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省了人力物力,比如在施工技术中,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来实现机械自动化,既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又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规律性以及可靠性。而这方面,也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化发展的最为理想的一个方面。比如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等,在检测方面,建筑物沉降观察、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部位中都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施工,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控制机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出空间模型计算分析、网络反演分析等。这些都是信息计划化应用的体现。

3.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了一定的阻碍

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化发展的相对较晚,所以还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比如,在管理软件的开发上,我国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国外的节奏,而且,管理软件设计的内容单调,程序死板呆滞,缺乏智能化,很难满足不同的施工建设对于不同程序的要求,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次,我国信息技术化管理人才相对比较凋零,缺少那种能够独挡一面的技术性人才,加上信息技术化发展的不是很顺利,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学习创新性,固步自封,更是造成了人才凋零的现象。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的对策

1.重视起信息化的作用,推动信息化发展

面对时展的趋势,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信息技术化发展必将成为一个既定的发展趋势,所以,作为一个建筑企业,既然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就必须抛掉陈旧的思想,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融入社会,全力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绝大部分的建筑企业依然没有重视对于信息化的发展,这显然是不行的,这样的企业,在未来的科技化的社会竞争中,必将面临着淘汰的危险。作为一个建筑企业,就应该做到管理办公技术化,以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同时减少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降低建设成本。而且,相对于人类来说,拥有系统化规范化处理技术的计算机,在核算以及统计规划上,拥有着人类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这些,都将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资本,所以,作为建筑企业,应该重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刨除现今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不完全性的弊端,全力发展信息化技术。

2.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加强软件的开发与更新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不同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改变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的现状。企业要重视起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绝不能仅仅使用在施工中的机械自动化中,在企业的管理中,同样要利用起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建筑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另外,应用软件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所必须的条件,如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业务没有开发或购置相应的软件而只有良好的硬件配置,则难以达到信息化建设的预期目的,同时也不能充分发挥硬件资源的作用。因此,为了切实推进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筑企业要对应用软件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软件的开发与更新。

3.注重人才的培养

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我国信息化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为了能够满足信息化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必须重视起对于人才的培养。对于现有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再教育与集体培训,将这些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的第一线人才培养起来,使其能够真正的应用到信息化的发展中。对于当前在校的或者是在培训的未成形的专业人员进行深入教育,可以聘请一些国外的信息化专家来对他们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培养,对于那些较为优秀的有着更进一步培养潜质的高智商高水平的人才派遣到国外进行进修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发展,努力提升我国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水平,增加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商业地位。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