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机制研究

高校行政管理机制研究

第一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

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行政工作人员存在缺乏时间观念

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在行政机制上存在着问题,传统体制影响下导致了大部分的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都缺乏足够的时间观念,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存在着一种拖的观念,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过程较为复杂,诸如,在进行一份文件的审批过程中,可能需要多个部门的审批才能够实现文件的生效,但是在进行手续的办理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领导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只是将教师和学生当作是自身管理体制下的重要部分,因此理所当然的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工作实际都是一种请求,并没有将其看做是自身所服务的对象,这就使得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对于学校的形象具有非常恶劣的影响,与学校的工作理念存在着脱节。

1.2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不健全的现象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来看,其仍然存在着制度上不够完善的现象,这就使得非常多的工作人员仍然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也就是根据实际经验来进行工作,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今的实际管理工作。由于高职院校在实际的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性的模板作为借鉴,这就使得各个学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工作,这就使得事情的处理过程中产生重复或者导致步骤上的错漏。在进行高职院校的工作过程中,为了不断的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进而就必须制定一套更加科学的行政办事的实际规律,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实现工作流程的简化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相反,对于工作效率并不高的高职院校存在着行政管理工作方面规章制度的不清晰与不明确的现象,进而导致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板一眼的现象,实际的工作流程比较模糊,时间上相对的拖延,影响到总体的工作效率。

2.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

2.1注重行政管理人员在时间观念上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的注重时间上的观念,通过多个行政工作部门的时间观念上的不断提高来促使行政管理人员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建立绩效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与促进,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工作时效性比较低的问题,不断的实现校内的通报。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绩效管理机制上的建立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以及相互促进,不断实现工作时效性的提高,让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一种严格的时间观念,形成办事不拖延的良好,实现本职工作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进而不断的实现高职院校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最终实现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建设。

2.2实现行政管理制度上的建立与完善

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进而实现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分工明确,同时还需要对于行政的岗位实现职能化,实现人力资源方面的合理优化配置,进而避免出现工作上的失误。在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来进行新课题的构建,通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办学效益的提高提供重要的保障。在进行管理制度的配备方面需要更加的注重科学性以及完善性,进而使得工作流程能够得到更加清晰的展示,促使行政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的了解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分工,实现工作责任上的不断明确,避免出现责任推诿或者是逃避的现象,进而为办事效率的不断提高提供十分重要的保障,实现实际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水平上的不断提高,同时也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与教师学习与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服务意识方面的不断增强能够实现其业务水平上的不断提高,这样就能够为先进管理机制的运转提供重要的保障实现行政管理工作水平上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认知观念,通过多样化的培训与考核来实现行政人员在业务水平上的不断提高。

3结语

作为国家在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行政管理工作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实际的工作效率直接的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实际生存与发展,实现办学效率的不断提升。随着新时期的不断发展,高职学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水利一种责任意识以及服务的意识,通过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行政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提供,最终为教师的科研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非常大的便利,实现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实现高职院校在社会形象上的树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娅茜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

第二篇: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执行力

一、高校办公室的内涵

1.高校办公室的职能。

尽管现阶段各个高校的行政管理现状不尽相同,但是最主要的职责主要还是以下的几个方面:学校教学方面的日常事务、学校内部的决策、学校活动的组织和筹办、工作总结、审核文件报告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细化工作职能,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

2.高校办公室在整个高校组织结构当中的作用。

高校办公室的意义和特征决定了它在我们现阶段的高校管理工作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高校办公室平时的工作不仅涉及到了宏观的管理,参与到学校运行的过程中,是一个承接领导阶级和学生教师的部门。各方面的消息和内容都要在高校的办公室内进行中转和初步的处理之后才会送到领导的手中,有的时候还可能直接影响到领导的决策中。办公室平稳有序的运行能够直接地让外界对本校形象有非常鲜明的认识。因此高校办公室工作的有序,是可以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的。

二、当前高校办公室的工作存在的弊端

根据我国国内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现状来看,大多数均存在执行力不高的情况,以至于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最终严重影响到高校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现本文将目前行政管理执行力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叙述,具体介绍如下:

1.管理机制不完善。

1.1观念比较陈旧。

在高校办公室的实际工作当中,经常会凭借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同时使用固定的方法片面地着眼于事务性的工作,而忽略了新的问题和阻碍,导致整体工作陷入被动和水平比较低的状态之中,不利于办公室的运作。

1.2内部的规范不完善。

高校办公室通常工作任务较为繁琐复杂,因此如果缺少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会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但是相对的如果有比较完善的规范制度但是上下运行不畅也是会产生不良影响。

1.3机构不完善。

高校办公室很多都存在内部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有的高校对办公室工作不太重视,空设一些没有员工的岗位,人岗不匹配,影响工作效率;还有的设置非常多的员工,人浮于事。

1.4办公室工作人员普遍职业素质有待加强。

高校办公室需要专业素质比较高的人才,至少需要拥有必要的相关技能,工作之中的再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更新新的知识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适应新的形势,因此作为高校办公室人员必须接受培训,使知识和理念都得到同步的更新。不过目前很多高校在这方面还十分不健全。

2.学校的硬件设施利用率低。

在办公的设备这一问题上,即使信息社会已经发展的非常快,虽然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了各个高校的办公室,但是数量还比较少、质量也不是很高,加上一些办公室人员的技术知识还不完善,导致一定的资源浪费。

三、提升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及建议

1.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所谓制度,就是要每人都去遵守的一些规则,人们普遍都应该接受并且去遵守,因此必须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高校办公室的工作较为复杂,同时也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想要让高校办公室能够有序稳定的运作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行为,不然就会造成工作中比较严重的失误并且最终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办公室的管理制度需要收录进整个学校的管理规范当中。尤其是激励与约束执行工作人员标准与制度的建设,由此保障所有执行管理工作人员均有效落实自身工作任务,从而进一步实现高校发展战略目标。

2.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作为引领时代文化的奠基人,需要各级部门都有非常高的职业素质和修养才能做好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能力、业务水平和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第一,需要加强对党和国家的相关指导方针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不断提高相理论知识的水平,办公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否则会影响到相关的工作;第二,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高校稳定运作的需要,由于高校办公室的工作具有非常广泛的覆盖性,因此办公室人员的知识结构要非常完善,同时也要总结经验强化业务水平;第三,办公室工作者的道德水平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上级部门的工作需要及时完成,基层的呼声也要及时处理,同时积极完善服务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质量,进而树立一个比较好的职业形象。

3.提高办公室设备的水平。

办公设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比较重要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现代化水平,按照现在社会上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高校需要提高自动化的水平,提高工作的实际效率,同时确保学校的工作平稳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提升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概述,并且将目前行政管理执行力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介绍,最后,针对上述所存在的原因而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从而有效改善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现状及问题,由此使得提升后的行政管理执行力能有效满足新时期高校的发展需求,以有效推动其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为本院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程佳鹏 单位:徐州医学院

第三篇:高校行政管理

一、高校行政管理概述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工作目标,高校依照相关规章制度,通过相应的措施和具体工作的实施,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工作任务。高校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学校拥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以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在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初步形成了高校行政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在保障高校实现教学、科研两大主要任务目标、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数量多,大学生人数众多,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也不断改善。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行政管理是保证高校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障。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因此,高效的管理工作水平对高校取得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行政管理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行政会议多、文件多、指令多,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隐性流失,影响了高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部分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置机关化现象明显,高校行政管理普遍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轻慢、服务效率低下甚至是实行有偿服务的现象。层级制度和严重的官本位现象使得各行政机构之间视野狭窄,管理中强调部门利益至上,大局观念不强,不能以整体意识去想问题、看问题、办事情,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质量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应有之义。而在一些高校内,领导班子片面的将行政管理工作简单化,认为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无关紧要,不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一些高校行政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影响,工作方式方法落后,不注重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从事工作开始时就与自己专业不符,这加大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难度。我国大部分高校内部管理机构都是在计划体制下逐步形成的,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对于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必须全面分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制约因素。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来源不一,并不是所有人员都是通过严格选拔上岗,很多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行政工作专业知识,没有系统经过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现代高校管理知识的学习,这种现实情况直接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办公能力的提升。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没有进行适当的合并与精简,相应地行政管理干部数量依然很多,有些高校甚至超过教师的数量。高校行政机构层级众多,机构重复设置。过多的机构与办公人员使学校背负着极大的酬薪压力,许多高校甚至以牺牲学校既定发展规划而保障沉重的教职工酬薪福利。一些高校行政干部在工作中逐步养成“明哲保身”的消极工作态度,在决策过程中过于保守,墨守成规,对学校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路径

理念创新在管理模式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更新行政管理理念是加强和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应放在“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上,在实施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增强为师生服务的大局意识。摆脱机关化倾向和官本位思想的束缚,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首要方面是校级决策与管理。各个机构应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职能间具有联系的人员要加强沟通与联系,促进团结、竞争、协作局面的出现。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应建立全面考察制度,注重引进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切实把专业对口人员配置到合适岗位。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管机制和科学的考核制度。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采用恰当的奖惩手段,对高校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培养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创造条件,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在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要改善和优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能力结构,积极鼓励中青年管理干部在职学习、再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新时期新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大学生群体是主力军和新生力量,高校行政人员是这一群体对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校行政管理应为教育目标服务,高校的行政管理也应向透明度高的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作者:付文? 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四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创新实践

一、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不强的突出表现

前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进入21世纪后,执行力对一个企业或团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或团队竞争力的核心,是把战略、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之后,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高校都越来越关注其行政执行力的建设。近些年,高校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显现出一定的效果,但从我国高校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行政管理执行力不强已经成为高校管理中的通病,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执行主体的角度来看

首先,由于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套用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因而具有明显的科层制特征。这种组织结构会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官本位意识浓厚。或是极易产生多头领导、下级工作人员任务繁重的现象。同时,校内各职能部门难以做到信息共享,各层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高层与教职工的合作协调欠缺,缺乏密切配合,遇到问题相互推诿,踢皮球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高素质,但有些管理者,为了职称评定而对自己的份内工作简单应付、执行意识淡薄,或因繁杂的行政工作而缺少脱产进修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而造成知识欠缺、专业素质缺乏的情况。而从整个宏观情况来看,高校最主要缺乏的是懂管理、善创新、素质高、知识强的优秀管理人才。

(二)从执行过程的角度来看

学校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时常发生,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常有“拖延”、“应付”、“打折扣”等问题出现,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决策执行的速度与效果,且削弱了学校高层管理者的权威性,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并放缓了发展的脚步。但同时,针对这种种“执行对策”,高校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问责制度,因此助长了一些“占位不办事”但始终“稳坐钓鱼台”的执行者。

(三)从执行体制的角度来看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职权方面授权明确,但集权化的特征却愈显突出,许多校、院职权集中于学校一级,权力在过于集中的同时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与监督,逾越了一定的界限,则会造成权力泛滥,最终导致腐败问题出现。而权力如果过于分散,则会造成管理决策零散,校、院两级缺乏沟通与信息共享,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外,高校内部行政与学术之间权力的失衡与错位,产生权力的泛化与责任的边缘化,以致难以落实行政问责制。

(四)从执行的绩效评估角度来看

“由于高校组织的特殊性,导致各级管理者的工作成果难以量化,难以设定有效的指标进行准确的测量等原因,导致高校执行绩效评估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首先,在评估主客体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评估主体对评估标准带有个人主观意见,评估客体出于某些因素提供不客观的材料,使评估数据存在一定的水分,而这样人工的评估方式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使“形式化”、“走过场”的绩效评估普遍发生,失去了其真正目的。其次,要增强高校行政管理的执行力,使各种重要决策全面贯彻落实,还需要执行对象的积极配合。而目前高校存在目标群体参与程度低、积极性差等问题,这样必然影响学校决策的执行速度与效果。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创新对策

破解高校行政管理执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高执行力水平,具有有利于改进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有利于提升高校管理者的能力、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等重要意义。而要实现发展目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高素质行政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

行政机构固然是行政执行的重要组织,但真正的执行主体是人,“执行主体是执行活动的重要因素和执行力量的重要来源,发挥着核心作用,执行力的其他一切要素,都必须通过执行主体才能发挥作用。”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扮演着维持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良性运作并协调各种关系的重要角色,而优秀高素质的执行主体更是提高行政执行力水平的关键。为此,要加强高素质行政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就要求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例如,我国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招聘和任用行政管理人员时,基本上都遵循了专业化的原则,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和人事处等行政部门都选择聘用专业对口的人员,且在学历要求上都提高了学历标准。同时,在加强管理人员的知识修养之外,也要提升其能力修养与职业道德,阶段性地进行执行技能培训并对执行技能的运用定期进行考核以强化行政能力。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和科学的选拔制度,精简机构,优胜劣汰,人尽其用。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服务完成目标任务,体现其价值,在管理中将服务理念融入思想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全体教工、学生服务,为科研教学服务的公仆意识,始终把解决全体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树立这样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体现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本质特征,进而提高行政效能。

(二)健全行政管理体系,规范运行机制

以制度保障一个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以确保最终目标实现是管理学中对制度下的定义,因此,要实现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从而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就要建立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并规范运行机制。首先,要健全行政问责制。作为集权力与责任于一身的行政执行者,在行使权力的同时还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高校在提高行政执行效率的同时,也要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责任制的同时问责并惩罚不履行法定职责、胡乱作为、滥用职权的机构或个人,对不能履行职责的机构或个人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后果,“将失职惩戒举措同失职人员的职务晋升、岗位津贴挂起钩来”。因此,高校对于这一制度的实施办法,不仅要明确问责的主客体、问责的事由及后果,还要规范问责的方式以及程序,以确保这种问责制确确实实具有可操作性,保证问责制落实到每个层次,不姑息每一个坏人,但也不冤枉每一个好人。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有效地激发教师队伍的积极性,“而且能使高校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素质良好且有竞争力的教师队伍。”管理学中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也可以应用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从“保健激励因素”和“内部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系统,激发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构建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为教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休息环境、荣誉激励等。另外,激励办法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三)营造良好的高校执行力文化氛围

高校执行力文化是高校内全体执行主体在多年高校发展过程中沉淀形成的保障学校的战略、计划、目标得以有效执行的价值观念、理念及行为规范的总称。执行力文化以执行力为终极目标,具有导向、约束和凝聚作用。受到良好的执行力文化影响的执行者会将这种文化内化于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之中,最后逐渐成为执行者自觉的执行习惯。高校通过营造良好的执行力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鼓励执行者积极地创造,挖掘出自身的最大潜力。执行者充分认识到个人的工作、生活与学校这个大集体紧密相连,愿意全力以赴地工作,与学校同甘苦、共患难,使学校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在这种执行力文化的影响之下,学校组织制定的各项战略、决策也会更加高效、有序、保质保量地贯彻执行,促进高校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不断向前迈进。

三、结语

总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要更新观念、准确定位,清楚地认识到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执行力,使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培育和构建和谐高校。

作者:付爽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一、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因素

1.内部行政权力被泛化,从而导致学术权力的缩减,日渐服务于行政权力。

学校的行政事务履行地不够井然有序,如果出台新的行政制度的话,从上级到下级贯彻额的力度不够,应对突发状况的措施不够稳妥,周期拖延时间太长,各部门不能有序地协调配合,导致办公效率低下。在行政管理方面,行政管理人员没有高度重视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过于理想化,认为工作需要的只是热情和有理想,传统的僵化行政管理条款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那些落后的观念如崇尚权力,任人唯亲,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服务意识淡薄,人本主义等成为了高校行政管理顺利进行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用传统眼光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被管理的对象,而不是被服务的对象,工作消极,不主动改变工作方式,更新管理模式,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学术管理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不应受到侵犯,任何一所高校,学术研究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生存的基础,也由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需要更精进的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需要全面提升。

2.管理人员比较复杂,业务素质尚需全面提升。

行政管理需要人员分配才能完成,而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行政管理执行能力的效果好坏,对高校行政办事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文化水平低的人员势必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多数决策水平低。不遵守职业道德,破坏职业氛围,职责观念淡薄,会引起争荣誉,避责任。现阶段企业的行政管理对管理人员要求较高,必须有现代化思想和管理意识,及要求有管理能力,有要求有文化素质,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精风貌和充沛的精力。如今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中,因健康问题而调动岗位的人员并不少见,这也或多或少的影响了行政效率。在一些高校里面会出现这种情况,行政管理人员大多数为教职工的家属,这些安置性的工作岗位导致这些员工工作积极性不佳,工作热情很低,这不仅使工作岗位得不到有效分配,还使年轻一代的积极向上的人员无法获得此岗位,丧失工作机会,从整体上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果。长久以来,中国的大学一直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的思想,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科研人员引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高校教师和学生,想在主导的位置,那些教不了书的人,不能从事管理,导致目前的教学管理人员从纷繁复杂的人群里面抽调出来,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和提高总是缺乏有效的措施,管理人员可以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渠道有限,导致整体服务质量的管理团队长期不能提升。

二、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建设加快了步伐,在几十年的高校改革中我国高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创新领域非常注重,响应国家与时俱进的号召,对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方法都做了充分的改革。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只有制度明确,管理科学,学风端正,才能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行政管理改革势在必行,行政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处于纽带地位,只有把行政工作做好,奠定基础,才能使教学和科研活动顺利进行。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素质。

上文分析到,高校各部门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总会或多或少的有错误行为。这种情况在管理层人员中尤为突出,他们经受不住物质世界的诱惑,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变得越来越离谱,最后致使丧失职业道德,凡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这样做是否会为高校或者本职部门带来不良影响,讲人生理想摒弃,追求个人利益和特权。而对于本职工作却再三拖延,并且缺乏积极性和工作热忱,服务意识低下,对于自己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认识,思想古板守旧,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潮流。这些负面情况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会使高校工作效率降低,并且带坏了高校风气。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也是基础性工作。

2.建立一个行政权力制衡的机制。

在当今的高校行政研究中,许多研究论著都把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划分为对立的两方面,但笔者认为,这两者不应该被对立起来,而应该作为互补的双方资源共享。在基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权力划分不够严格,对于行政权力监督不严的情形,基层的措施比较切合实际。在高校学术环境中,要使学术权力充分发挥,营造出深厚的学术氛围,这样就减少了行政权力的参与。在行政管理中灵活地管理,协调各部门关系,同事提高行政权力的自我提高,为学校最基本的科研和教学提供坚实的后盾和技术以及资金支持。以大局为重,以服务为出发点,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并存,共同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3.转变行政管理理念,转移行政权力的重心。

人员素质对于部门来说是很重要评判依据,行政执行的能力跟人员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在行政管理大定义下,行政权力的重心大都转移到加强管理,提高行政质量上来,在大多数人眼中的行政管理模式就是对人员的分配,人力资源可以算作是一个部门的资产,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模式不仅不注重人力资源潜能的的开发,反而抑制了人们主动工作的积极心态。因此,在今后的行政管理中,中心要倾向于人力资源,并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提高理论知识,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行政管理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其细致程度并不低,原则性非常强,归根到底,高校行政工作就是高校环境中的服务性工作,既要服务于教师,又要服务于大家,使行政人员将服务的理念扎根,从自我做起,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分工明确,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避免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术业有专攻,将工作安排合理,认真地加强权力制衡,才能保持各个方面的和谐,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潘石瑛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