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论文范例

物业管理论文

物业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企业后勤;物业;管理;研究

物业工作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其主要是针对房地产等财产归属权来说的。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物业主要是针对已经建成并且投入使用的各种建筑以及其附属场地设备来提供更加完善的管理服务,其中包含了环境卫生的处理、内部交通设施的管理以及内部的安保措施等等。物业管理非常的复杂,其中关系着所在区域内所有的商家、业主以及开发商的利益,各方利益都要通过合同的方式来进行明确并且约束。服务的模式通过只包括有无形服务与有形服务两种形式,这也是市场行为,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程度适当的安保行为。一方面要充分的保护出资人的利益,同时也具备了集体消费与共享的基本原则。

一、企业后勤服务特点

企业的物业管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后勤辅助性工作,其资金主要是上级单位的拨款,服务业通常是免费或者是福利性的。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执行,都是通过行政化色彩的方式来实现的[1]。此时的业主也是单位的职工,所以也就无法对业主进行选择。在加之福利性的要求,对于物业工作也就无法提出具体的要求。伴随着住房数量的攀升,企业所需要付出的资金也逐年增加。

二、积极应对社会化转变的趋势

(一)转变思想,明确方向

后勤服务的改革首先要摆正思想,确立正确的引导。企业的职工在内心中已经认可了这种福利性质的服务,而物业管理走向社会化,会影响到很大范围内人员的利益。此时应该不断的加强思想的宣传与引导,让广大职工都认识到社会改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要摈弃传统的固有思想。同时,物业管理的社会化也不仅仅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从事后勤工作的干部职工,要深入群众当中,及时的发展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要考虑到他们的经济负担。合理的控制改革的速度,将所有的配套设施都要准备好,不能冒进。

(二)政企分离,自主经营

后勤物业管理进行社会化的改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对于一些具备了条件的后勤部门,要从编制、经费等方面从主体单位分离出去,从多种形式来进行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而对于条件不足的单位要给予一定的时期过渡。在确保各项业务都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选择有偿的方式来保证资金收入更加的稳定,如有必要,可以申请政府补贴。以经济发展规律为前提,重点是需要将管理与职能服务分离开,将后勤部门与主体单位分离开。不再提供福利性的服务,而是通过经济的方式来更好的促进物业管理社会化、市场化的转变。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在条件允许之下将后勤各个部门联合起来。这样可以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经济效益。

三、实现社会化的模式与重点

(一)将物业管理逐步转变成社会化管理模式

现代化的物业管理逐步的走向了市场化运营的方式,也不断的进行专业化转变,要选择独立运营的方式,要不断的拓展服务,使其更加丰富,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物业公司应该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存在,根据运营状况设置具体的岗位,但是不在设置行政岗位级别。企业后勤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就是将其放入到一个巨大的市场环境中,极具发展潜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各方以及工作人员都要根据岗位来签订拉动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力与义务,并且根据公司效益来发放薪酬,适当的制定激励政策。

(二)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市场经济主张的是优胜劣汰,物业公司要想获取更强的发展动力,就要全面提升其服务质量与信誉度。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升服务质量,这也是物业公司能够取得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社会化转变的过程中,要将核心业务进行转变,明确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程序,切实提高管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任何工作都应该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出发点,转变思想,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随时保持与业主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物业员工的真实需要,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来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力[2]。

(三)明确责任,加强监督

物业管理工作需要以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范为基础,同时还应该以主体单位与后勤部门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将各种不利因素排除掉。我国应制定了物业管理具体法规,所有的房屋权利人应该有组织的成立业主委员,然后进行表决,以选择符合业主意志要求的物业公司。然后进行双方合同的签订,明确规定物业所需要提供服务的范围以及管理范围,还要规定其服务质量与水平等具体要求。同时,原后勤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入到物业管理队伍当中,对物业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全面保证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四、结语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之下,住房管理制度的改革也逐步进行当中,这必然成为企业改革的重点部分。而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是提升管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改善环境的主要措施,更加能够反映出职工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中,应该充分的保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建立符合市场与各方经济利益的物业管理新模式。企业也可以“轻装上阵”,为全面提升经济效益而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俊杰,张建坤,刘娟.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05)

物业管理论文范文2

1.1管理发展越来越不均衡

我国各地区物业管理发展速度存在很大区别,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大型一线城市的物业管理起步较早,因此发展较为迅速,同时相应的服务规范也更加完善,大部分从事物业管理的企业都具备很好的经营理念以及先进的企业意识。相比之下,我国一些中小规模的城市在物业管理的发展上就不是那么乐观,无论是在发展的水平还是在普及的程度上都和一线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省会城市,大部分新建起来的小区住宅规模都非常大,这在一定程度更便于企业去经营和管理,因此,很好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重组和服务的多渠道发展,同时,经营的模式也更为多元化,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地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进步。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发达城市更多的是将物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先进经营理念的有效引入上,同时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更为看重,一些物业企业通过向发达地区同行吸取经验已经成为了各地区的龙头企业。

1.2立法还不够完善

从我国政府相继出台《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对物业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这些法规的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推动了我国该行业的发展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规范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仍存在需继续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具体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已经售出的房产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但相应的物业管理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这就为群众购置房产埋下了非常严重的隐患,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在具体的立法上仍还存在一定的欠缺。(2)房产配套的物业管理通常是通过选聘产生的,但在这一环节中经常会出现开发商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这就使得开放商很难对物业企业承担起有效的责任。(3)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业主的正当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现实上对于业主一些符合正常规定的行为支持程度显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对于一些不合乎规定的具体行为也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4)在物业管理市场的机制建立上还不是十分全面,现如今所实行的一些投招标方法和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地进行完善,在这方面存在着比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而同时也为一些暗箱造作行为提供了不少的方便。(5)在具体物业服务费用的标准制定上,物业公司还没有实现对日常财务运行的有效监督,一些业主普遍存在不按期缴费的行为,同时还存在一些业主对房产的违建行为,这些都没有在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中作出具体的明示。

1.3物业费缴纳比较困难

在我国,从事住宅物业工作的企业大多是一些微利性的企业,虽然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为住户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走上了现代经营的道路,通过合理经营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同时也有效开拓了市场的空间,具有很好的盈利,最终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更多的企业仍处于微利经营的阶段,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只能够保本经营或是亏本经营。但即便是这样,全国范围内仍有大量的小区内业主对自家的物业收费具体标准不是十分清楚,物业的收费相对不透明和不公开,这引起了众多业主的强烈不满,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现如今物业费普遍难收缴的情况。

1.4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工程的质量问题较多

根据统计报告显示,近些年来业主向物业公司投诉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工程的质量问题上,这些问题包括:屋顶的漏水、墙壁的开裂、掉灰以及下水道的反味等问题。通常情况下,业主如果发现了上述这些问题,就会到物业公司进行反映和备案,之后物业公司会根据业主的实际反映情况对工种的类别、维修的部位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之后就会安排专门的维修人员上门进行针对性的维修,这样就无形中使得整个服务过程变得稍显复杂,导致工期的时间比较长。除了这种解决方法之外,还有极少数的物业公司甚至在接收到投诉之后觉得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直接采取消极怠工的方式。以上这两种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引起业主的不满情绪。除此之外,现如今的物业管理和各个住址小区的实际投资建设是相互分开和脱节的,在进行整体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运作时没有借助物业的生产、消费和流通,这就导致了物业配套的设施运行起来不是十分理想,在速度上物业的管理远滞后于实际的住房消费和使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小区的停车问题以及一些小区直到大部分业主入住之后还没有完成整体工程事先设计好的景观设施。

1.5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还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正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人才的储备上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也很少会涉及到具体物业管理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从事该行业的专业人数。现如今这种人才短缺问题的具体表现为:(1)大多数从事该行业的人才通常属于单一的管理人才,只是针对某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才能,缺乏那种复合型、在许多方面都具备优秀能力的管理人才;(2)从事物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大多是从原有的房地产管理人才转行过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专业知识的匮乏,经常会用处理房地产问题的那一套方法来处理工作中面对的各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产生的问题;(3)在管理人才中多数是初级的管理人才,这些人掌握的管理方法通常具有很强的局限性。(4)从事物业管理的基层工作者多数学历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行业从事者整体的综合素质偏低。(5)物业管理的运营市场还不是十分成熟,一些准入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建立和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行业内不同企业在员工素质、资质等级以及设施的管理上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同时,许多物业企业还不懂得应用一些国际上的先进管理手段,在管理理念上和西方的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距。

2造成物业管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1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制约

我国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在经济的发展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差异,我国最早的物业管理行业就是开始于南方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早期受率先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在经济的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住房制度的改革上得到了快速的推进,而与之相关的物业管理行业也随之开始兴起。正是由于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物业管理行业起步较早,再加之经济条件较好,导致该地区的居民更容易接受这一全新行业的介入,相比之下,在中西部的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许多业主面对高昂的物业管理费用本身就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物业管理在这些地区的发展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2.2企业自身建设水平的制约

企业自身建设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主要集中在对物业管理人才的有效培养上。因为缺乏建设,导致了在该领域的专业建设缺乏有效的系统体系,在教育方面体现为专业师资力量的短缺,这使得培养的专业人才远远跟不上整体行业的发展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于本世纪初开始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增设物业管理的专业和课程,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强,使得许多学生对于这门专业不是十分了解,对其发展的前景也是抱有迟疑的态度,因此,各所院校每年的实际招生情况都不是十分的乐观,这也是限制该领域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2.3国家专属行业立法的制约

物业管理论文范文3

1.物业管理收费存在巨大的难度

物业管理费用是作为享受物业服务的业主应该交纳的基本的管理费用。但是对于很多居民来说,主动交纳物业管理费用的意识却相对比较弱。很多时候存在着拖延或者拒付等情况。第一,很多业主由于没有主动缴费的意识,或者由于工作过忙等原因,延迟交付物业管理费用等,使得物业费用收缴不及时。第二,由于现在很多空置房,对于这部分业主经常不在小区居住,所以物业管理费用缴纳也不积极。第三,很多业主认为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不能满足其日常生活的需要,对服务的不满意导致缴费的不积极。另外,根据国家的政策,现在物业管理服务费是政府公告的价格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收取的。而政府指导价是实行“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致使物业管理公司只能在保本微利中经营,对物业管理做好、做优形成了障碍,直接影响了物业管理水平,从而使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低,对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又增添难度。

2.物业管理重在“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质量

良好的服务质量是社区居民享受物业服务的基本保证。但是现在很多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意识却相对较低。在物业服务的提供时候,仅仅是当做一项义务,从方便居民、服务居民的方面来说,不能很好的满足居民的需求。目前很多物业管理公司都是开发商提供的,这些物业管理公司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质量不高的情况。比如对于安全服务,很多保安都是年轻的小孩子,甚至是暑期工,岗位轮换较多。对于进出小区的人也都不认识,防范意识较差。其实,在小区卫生,小区环境等方面,物业公司的管理也不能让小区居民满意。再次,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很多物业公司还停留在管理的层面,缺少服务意识,使很多居民对于其服务质量都不是很满意。最后,小区的管理上很多还采用的是传统的安防手段和安防措施,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由于物业公司的专业素质还需提高,在提供服务时服务意识不强。使得居民在接受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纠纷。有的居民会投诉物业管理公司不作为,认为交完物业管理费用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服务,从而导致在以后的物业费用收取时候产生困难。这种恶性循环也阻碍了物业服务的良性发展。

3.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物业管理的概念进入我国不到20年的时间,进入行业时间的短暂也造成了我国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建设的加快,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而言,物业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各有差异,总体素质不高。物业管理公司的优秀管理人才少,尤其是创新性物业管理人才。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或者是在其他行业发展不下去,转而投向物业管理行业。这些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培训,对系统化的物业管理知识了解甚少。同时这也导致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佳的原因。物业公司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流动人口,人员队伍流动性较强,素质较差。队伍的不稳定使得服务的品牌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对于一些保安,甚至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这种人员队伍结构使得物业管理过程中服务不够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业管理作用的发挥。

4.业主监督作用没有发挥

业主委员会是业务内部成立的监督机制,在业主委员会的协调下,业主能够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每个小区都有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根据自己小区的实际情况与物业公司进行协商和沟通,共同做好小区的管理工作。但是对于现在很多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却没有充分的发挥。很多业主委员会名存实亡,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召集人,也没有开会的制度,对于小区管理中的一些事项也没有响应的监督和管理的机制。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并没有发挥。另外,部分业主委员会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内部没有正式出台一些监督流程,对物业管理公司如何监督、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季度、年终时出示哪些统计资料等,这些都没有向各位业主公示。

二、完善物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对于物业管理来说,由于受运行机制、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制约,存在着一些阻碍物业管理顺利发展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稳定。基于这些问题,物业管理上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业主的维权意识,加强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意识。

1.对物业管理服务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为了解决物业管理收费难的问题,物业管理公司首先要反思,检查自身的问题。可以健全和完善物业管理费用使用账目,在季度末或者年终时定期张贴在公告栏处,向各业主告示,让业主们对物业管理服务费的使用情况有大致地了解。通过这些方式换取业主的信任和支持。另外,对于根据政府指导价来制定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的,可以向政府提建议改善这一收费标准,按照当地政府确定的物价上涨系数、基本工资水平调整物业费收费比例,通过市场来制定物业管理费的标准。对于小区物业公司来说,其运营必然离不开必须的资金。只有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了一定的收入,才能促使小区物业公司改善一些基础设施,改善一些管理手段,从而更好的为居民提供服务,激发物业从业人员优质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维护小区的安定和团结。

2.促进物业管理科学化,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

要实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要求,需要促进物业管理科学化,采用现代科技进行管理。现在,很多物业管理公司还是运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耗费了大量精力,造成物业管理存在较大难度,而且服务态度不佳。运用了新进手段,比如,运用电子板与公告小区信息,收费通知、收费情况公布等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公布,或者建立一个物业管理系统,业主们可以在系统里查询到小区的各类信息,有效地提升了服务质量,提高业主们的满意度。在安全上,可以进一步加强技防措施的运用,提升小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3.提高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专业人才

物业管理水平的体现主要依赖于从业者的执行水平。这就说明建立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的迫切性。因此,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从而使员工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可以送到培训学院专门学习,在学习在成长,逐渐提升其管理水平。对于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要强化其服务意识,避免在服务的过程中和业主产生冲突。对于保安等流动人员,要通过加强素质教育、业务能力教育等,强化其责任意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培训,以增强队伍的稳定性,维护小区的有序进行。同时,在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业主的需要为出发点,维护业主的利益,履行自己的责任。

4.加强业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业主委员会是小区居民维护自身权益的自治组织。因此一定要在生活中予以加强,通过业主们的联合,促使业主更好的表达意愿,促使物业公司更好的提供服务,促进小区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物业管理条例》从制度上赋予业务委员会对物业管理公司的监督权利与义务。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要加强业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充分了解业主们的意愿,并把这些意愿对物业管理公司充分表达,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贡献力量。具体来说,业主委员会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会议,来征求小区居民对于物业公司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为社区居民的代表向物业服务公司进行反馈。通过建立服务、监督、反馈、整改的良性机制,来加强和提高物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使物业管理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维护小区的和谐环境。

三、结语

物业管理论文范文4

1.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匮乏的现状

物业服务企业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在做好基础和基本的物业管理服务和经营工作的同时,必须在思维、意识、观念、方法、行为等方面有别于一般人才,具有强大、持续而突出的创新性;必须想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做不到的,从常规中发现新意新奇、从日常中做到新颖别致、从简单中悟到新法新意、从平凡中趋新趋高。但是,由于现阶段的物业服务企业的起点较低、制度不完善、竞争无序化,在许多“先天不足”、“后天不规范”限制下,导致企业专业性、高素质的从业者严重缺乏,中高层管理人员相对短缺,优秀人力资源两极分化较严重,创新型人才明显不够。

2.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素质的现状

因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滞后和迟缓,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之初的从业者大多从房管局或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行而来,还有许多与物业管理毫不沾边的其他行业人员也从事物业管理。这些人员不仅专业知识和岗位知识欠缺,对物业服务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态势也不清楚;缺乏基本的职业化素养、技能和能力,只想管理而不会管理、只为经营而不会经营、只说服务而不做服务,更别说创新型管理人才所需要的特质和特能了。即使是后续进入企业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中专生、高职生、大学生,他们虽然知晓物业管理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熟悉一般的物业管理模式和规程,清楚物业管理的基本运行规律和操作方法,初步可胜任物业管理服务的日常工作、简单服务,但是由于他们的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认识与实践的偏离,往往使他们缺乏从事专业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指令按部就班行事,达不到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标准和要求。虽然一些物业服务企业从业者参加并通过了物业管理员上岗证、物业管理部门经理、物业管理师等资格培训和认证,但是由于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培训时完全是应付国家的要求、企业的期望和从业者的需要,因此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仍然达不到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执业标准和要求。

二、物业服务企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不足不强的原因分析

物业服务企业缺乏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是普遍现象和共同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既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也有认识和观念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从业者转型太慢

物业管理在紧跟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30多年中,虽然成就巨大、业绩显著,但是由于物业管理行业从业者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物业管理市场职业经理制度仍然处于真空,以及从业者专业学习基础缺乏、兴趣不浓等原因的大量存在,使得从业者的素质、能力和创新性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原来“半路出家”的仍在半路上奔波而未到“家”,原来转行转岗的还在“行”外打转、在“岗”外转悠,未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2.社会供应偏向

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已深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校,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也举办了物业管理培训,应该说是可以满足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管理人员的需求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仍然存在“招人难”、“空位多”问题,仍然只能围着现有从业者的内部培训打转。其原因在于:学校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无意从事本专业,即使暂时以此为业,也不安心工作,最终都会“跳槽”;更何况现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学历教育尤其是高学历教育的学校还不多,招生数量也很少;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培养的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大多是现在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即使有一些新加入者也是为了找一份工、混一碗饭,因而要想这些学员有大的改观和提高,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3.思想认识误区

当前,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整个社会对物业管理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从业者的认识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和误区。比如,认为物业管理行业低人一等,物业服务企业只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物业管理从业者是“上辈子做了孽这辈子才做物业”;认为物业管理是“管家”,“管家”就该无条件服务、无条件听话、无条件满足;认为物业管理就是搞点儿卫生、收点儿费用、护点儿秩序、修点儿故障、帮点儿小忙,有没有无所谓、在不在不紧要。因此,现实中对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从业者来说,“打板子”的事情要受得、挨“耳刮子”的事情要忍得、“伤面子”的事情要兜得,好事不沾边、坏事粘身边、恶事传天边。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将物业管理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从业者深深地打上了“低人一等”的烙印,使他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一个低下甚至低劣的位置,致使很多人不愿加入这个队伍,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出现更无从谈起。

4.收入待遇偏低

物业管理发展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以及被社会误解和不看好,使得物业服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的。加之国家规定从事单纯的物业管理只能是微利(企业虽可通过多种经营而多利),物业服务企业是服务企业且大多是民营企业,这对处于初级阶段而又不太懂服务、只想盈利的大部分企业创办者来说,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薪酬待遇支付给从业者。同时,由于物业管理用房和相关附属设施设备在物业接管时未达到或不符合一个企业运营所需的场地、环境和条件的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在创办后承接的管理区域或项目时,必须进行方便其管理服务所需的相应配套投入,这无疑增加了本来就实力不雄厚的物业服务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对企业从业者的薪酬待遇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5.企业人力资源投资较少

人力资源投资,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从业者的素质、知识、经验、能力、技术,确保从业者健康、安全,给予从业者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条件,在教育、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所进行的资金、实物、劳务、服务的投入,是企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投资。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投资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投入,包括人才引进、稳定、管理、激励、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人力资源本身的投入,包括对人才的脑力和体力开发、健康和安全保障、思维能力创新、成长进步等方面的投入。当前,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的问题主要有:

(1)意愿性不强。

企业要么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全新性认识不足,缺乏意愿性或意愿性不强;要么因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从业者流动性大而不敢或不愿进行人力资源投资;要么思想上很重视,但行动性意愿不强;要么只有培训员工的投资意愿,没有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优化环境、优化管理等方面的投资意愿。

(2)方式和内容单一。

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简单投资,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较少,或不太注重。在人力资源管理投入方面,基本上是内部培训,没有或很少有脱产进修、出国考察、异地交流、带薪休假等人力资源投资方式的混合使用、灵活应用。而内部培训也大多是上对下式的指令性、任务性训话,很少开展“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即或有“请进来”式的培训,也主要是针对某一主题或专题,培训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有的企业虽然也“送出去”,但是只是参加一些会议,时间半天或一天。

(3)对象和时间受限。

物业服务企业虽有脱产进修、出国考察、异地交流、带薪休假等人力资源投资方式,但参与对象大多是企业“老总”,有的放宽到“副总”,时间多为一个月左右。企业经常采用的内部培训方式,往往是对员工进行临时性的短期培训,企业不愿或无力进行大量的长时间的投入;而且参加培训的只是高层领导者、表现突出者、中层管理者,一般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根本无缘接受培训。

三、物业服务企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对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物业服务企业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从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可持续性着手,从人才的内部挖掘和培养、外部引进和留用着力,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加快从业者转型的步伐、克服社会供应偏向和思想认识误区的弊端,以高投入、高收入、好福利、好待遇的企业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迅速加入,使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选择、培育、增加有着更大的空间。

1.加大与企业有关各方合作培养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力度和强度

物业服务企业在实际运营中,与政府部门、房地产企业、教育系统、社区组织、社会机构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相应的创新型人才适应与其有关各方的关系稳定和发展。因此,在物业服务企业自身有许多困难或限制的情况下,加大与这些有关各方合作培养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力度和强度,既必然也必要。企校合作、企社合作、企企合作、企政合作、产学研合作、工学合作,都是值得尝试的培育人才的模式。这些合作可采用战略联盟、项目对接、科研平台、培训基地等方式,旨在实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共同培养、交互利用。这方面亟需企业下工夫,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还是处于被动地接受学校、社区等派人派工的状态,不能还是以“只为利、不为人”的合作态度消极接招、被动接手,不能还是嫌麻烦、不愿接受学生学员的进入、项目课题的流入、机构组织的介入。

2.建立健全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快速成长的制度体系

物业服务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有一套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按照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的观点,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在两方面下工夫:

(1)非正式制度体系。

非正式制度是指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培养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非正式制度体系,应包括非正式制度认知、接受、体验、应用、升华等方面的文件规定和实施安排。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只有对物业服务企业乃至物业服务行业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道德习惯、作风规范、愿景信念等做到了然于胸、有所感悟、运用自如,才能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发展生命体,才能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融入企业、服务企业、助推企业。比如,一些企业的岗位培训、职务培训、升职培训等升级版或高级版,就是一种较好的非正式制度建设举措,对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2)正式制度体系。

这方面可参照或借鉴的经验较多,在此不赘述。但笔者认为应强化三点:一是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发掘、开发与任用制度。这是重要的一步,因为物业服务企业要在众多普通员工中找准具有可培性、可塑性的创新型人才,除了这些人才自身的诸多表现标新立异、独具特色外,领导者的慧眼、慧智、慧思甚为关键。对所找到的准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还需经过一定的印证、打磨,发现其新其异,然后才能放心、放胆、放手使用。当然,这些都需要制度做保障。二是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保留和成器制度。与一般员工不同,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在任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培养机会、训练平台,使他们充分发挥出管理、服务、经营的创新性,以及思维、方法、技能、手段、观念等的创新性,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知识技艺、能力素质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升华和彰显,最终成大器、成好器。而贯穿于这个过程中的各环节、各方面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引导。当前,企业人才流失是个普遍现象,是人力资源学家、组织行为学家、心理学家等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制定有效的制度、营造良好的环境,防止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流失。按照法约尔在其《一般工业管理》(1916年)中提出的“任用期稳定”原则,留住现有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三是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声誉、形象和竞争制度。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对一个物业服务企业来说,就是一种名片或标志,他们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声誉塑造、形象设计的过程。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声誉影响和维护机制、形象设计和宣传机制,以使所培养出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声誉、形象需要。同时,对不符合企业声誉、形象要求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甚至对企业声誉、形象产生严重影响的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企业应建立配套的惩处和淘汰制度,以形成人才正当、良性竞争的局面,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既有利益。

四、结语

物业管理论文范文5

(1)缺乏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我国现有的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规模偏小,运营过程不够规范化,常常会出现业主投诉等问题。这是因为这些物业管理企业的职能设置本身就不够全面,即使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制定了一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存在;

(2)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够高。我国很多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他们对于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程序与措施还不够了解,往往会产生一些误解,从而使得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来很好的执行。否则,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与监督效用是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还会受到领导的意志影响与制约,对财务信息进行弄虚作假,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施行;

(3)缺乏足够的财务内部风险判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企业的运营都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面临着一些风险。但是,我国当前的物业管理企业还没有一个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及时的预警。

二、物业管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强化措施

(1)物业管理企业应提高管理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作为物业管理企业中的核心力量,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状况。他们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与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提高他们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尽快接受并使用全新的财务内部管理理念,为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此外,物业管理企业还应为这些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教育与培训机会与渠道,重视对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工作,引导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他们在财务实践中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强化财务内部风险控制意识,及时探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让物业管理企业从源头上控制住财务内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风险;

(2)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物业管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并不容乐观,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存在。而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条件就是较为科学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尽快改变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建立并完善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这就需要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与地方相关政策,从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出发,建立起一个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标准,让物业管理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做到自己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此外,物业管理企业还应该切实贯彻并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让其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做到有机结合,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

(3)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重要力量,他们有着较为特殊的身份,一旦素质偏低,将有可能会导致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的偏差,还容易引发较大问题的灾难。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选择财务管理人员的时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甄别,杜绝聘用那些些不懂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担任会计或出纳的岗位。此外,由于这些财务人员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责任意识、过硬思想素质的人员担任财务工作人员,并强化对他们的业务能力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还应该努力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让他们成为既具备过强专业会计技能的财务工作人员,还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让他们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业务意识与创新业务能力,让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职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4)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合适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预算就是指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从而为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提供一个较为详细的资源与企业活动安排。应该来说,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性特征,还是企业的全员共同参与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机制。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就应该尽快实施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即通过预算实施来发现预算指标与实际指标间的差异性,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帮助物业管理企业实现预算目标。此外,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工作还可以让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统筹规划与安排,更加协调好部门间的关系,让预算成为企业考核的标准之一,从而发挥出企业财务预算的强大约束力与管控力。当然,物业管理企业在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其他行业成熟的财务控制理念,让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做到职责分工更为明确,账面管理更为细腻清晰,从而切实提升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整体水平与工作质量。

三、结语

物业管理论文范文6

(一)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特点

物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管理企业所开展的所有活动都是在自身的经济基础上展开的。物业管理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物业管理费收入、公众性代办性服务费、特约服务费收入、综合经营的收入,而在这些收入中每一项的利润都是受到制约的。与收入相对应的就是支出,物业管理企业的支出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服务人员的工资费用、公共设施的维护费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等,这就造成物业管理企业的收入在用于管理项目的支出后所剩无几的现象。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其在开展其他工作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造成不能充分发挥物业管理企业作用的状况。

(二)物业管理企业的人才供给

1、物业管理企业在招聘求职者时的低要求

结合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特点,再加之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在收入来源相对稳定的状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只能选择减少支出。企业支出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服务人员的工资就是企业支出的一部分,在减少支出的观念下,就不可避免地在招聘服务人员时提供的薪资及其他待遇是低层次的。在现在社会中大部分职工的工资与学历、能力是相关联的,在劳动就业中占优势的人员就不屑于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这就造成了物业管理企业工作人员的劳动素质的低要求的现状。

2、物业管理企业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方面

物业公司需要对刚入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培训人员、培训环境等的选择会极大地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及应用。在培训的过程中所培训的内容有全面与否的差别,有难易的差别,对于资历较深的培训者来说,可以在深入浅出的同时将培训的内容全面深刻地传授给受培训者,对于资历较浅的培训者来说则不然。而由于在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来说,减少支出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收入。低投入的培训的效果则造成了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呈现出工作质量低下的状况。

(三)物业管理企业的设施配置不足

在物业管理企业应急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外,必要的硬件设施也是必须的。在事故发生时,面对情况不明的危险,单一、有限的应急救援装备是不能应付的,必须使用大量种类不一的应急救援装备,以使得事故对居民的人身财产的伤害降到最低的限度。物业管理企业的营利性使其在购买应急设施的时候,在应急设施的质量、数量、种类等方面进行考量,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往往会选择能够减少支出的商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真正检验所购买设施的作用,但在应急的过程中,最需要应急设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的时候,倘若企业购买的是劣质设施或者数量有限,那么应急救援就会受到制约。

(四)物业企业管理缺乏责任感

在物业管理工作人员招聘的时候,由于对工作人员的低要求,其所能够招聘到的工作人员在劳动素质、工作能力、学历等方面都会比较低,无论是他们在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的掌握上,还是在应急事件的分析、处理上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失误,在关乎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下,失误有的时候造成的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有可能会对人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物业管理企业在城市小区中扮演着保护小区居民的人身财产的重任,但由于小区的居民较多,物业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繁杂,对于不经常发生的安全问题就遭到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忽视。大部分的物业管理企业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一种应急设施类于摆设的心理,这是不正常的。在种种因素下,作为小区安全的保障者,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设施陈旧或者数量质量不达标等不合理的状况。

(五)物业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

应急过程中最令人担心的是工作人员手忙脚乱,乱作一团。为了有效防止慌乱局面的出现,需要制订有效的应急管理制度为应急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应急运行体系三大部分。应急制度的规范化可以使应急过程中工作有条不紊,有效地提升救援的效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就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给予详实而稳定的工作安排,这样能够使工作人员各司其责,同时团队在日常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了解队友,达成一种默契,这有利于在应急中形成良好的配合,提高应急工作的效率。

(六)缺乏合理有效的惩奖制度

物业管理企业挑选到适合工作的求职者,这只是对人才选择的第一步。每天重复的工作会让人觉得乏味,物业管理企业的领导者要想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需要合理的鼓励机制的建立,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上的成绩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得到他人的尊重。一种合理的鼓励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还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促进总体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日常管理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工作人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会由于不同的原因而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据错误造成的后果的不同程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引以为戒。然而在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中缺乏合理有效的惩奖制度,使得错误不能有效地及时制止。

(七)缺少对典型事件的研究

对于应急管理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少越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基本是处于一种平安状态,安全问题不常发生,但是安全问题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发生就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正是基于安全问题的特点,我们不能够很好地熟悉安全问题。为了能够很好地掌握应急管理的方法,就需要在平时对出现的典型安全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以便在实际的事故中能够顺利地解决所遇到的安全问题。

(八)缺乏与居民的沟通

现在是个文明的社会,特别是城市小区的居民,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工作,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物业管理企业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物业管理企业可以与居民进行良好的沟通,积极地了解居民的所想所需,向他们采纳有益的建议,不断地改善。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这不仅有利于与小区居民形成和谐的关系,还能使更多的居民感受到小区的民主气息,得到更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城市小区是一个人口众多,关系复杂的集合体,城市小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物业管理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突发情况具有不可预知性,一旦突发事情发生,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沉着冷静地分析突发事件,然后尽可能有效的提出预案以制止或减轻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在制订预案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进行充分的、全面的研究、分析突发事情。在制订预案的时候也要注意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照搬以前的预案模式。

(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预案只是应急过程的一部分,确定应急预案之后需要的是具体的安排,针对工作人员的性格特点,组建不同层次的小组,这就包括总指挥小组、执行小组、探测小组等等,这一系列的安排看似只是对人员的划分、重组。但这样的划分是保证在应急过程中使得救援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得应急工作顺利的展开。

(三)建立应急运行机制

在应急运行机制中包括监测预警机制、应急预测、分级应急小组等等的建立和完善。同时要建立健全惩奖制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提高对应急管理的应急意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应急管理的效率,同时能够很好地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小结

物业管理论文范文7

(一)管理层重视经营绩效不重视管理绩效

在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其他行业的发展一样,走的是粗放型的路线,对于很多技术性和综合性比较强但对业绩没有直接提升作用的工作不太重视,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从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企业管理者大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工作抓得比较多,比如典型的卫生清洁、安保工作、绿化和设备保养等日常工作。但是缺乏整个企业发展的战略观念,对企业没有有效的市场定位,欠缺现代管理理念,认知意识薄弱,不了解内部控制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很多公司由上至下缺乏内部控制意识,无法形成对企业人力,资金,设备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形成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影响企业整体的最终业绩。长期下去,就有可能导致一个严重后果:公司缺乏战略定位导致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也没有有效的管理、业务职能对其进行支撑。一旦遇到发展瓶颈将导致企业经营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公司围绕既定战略发展,搞好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就必须要抓住内部控制,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公司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确保公司的相关资产得以安全并完整的运作,以及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至于成为空头文件,都能够很好的去执行,以实现企业目标。

(二)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缺乏有效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物业管理行业也不能例外,每天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为了高效地应对这些新情况,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即使企业建立了高效的内部控制,也常常因为在监督,检查,评估方面制度的缺失,使内部控制机制沦为形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内部控制信息在企业传递中常常失真或受阻,尤其是财务信息,造成即使能够有有效地分析出财务问题,也不能很好地执行。从物业服务的角度来说,内控制度的缺失,财务信息的失真,会带来企业日常运作的混乱,最终面临的必将是业主的不满,企业形象受损。例如:由于财务管理不完善,某物业服务公司在税务局对其最近三年的收支情况进行核查时,发现了开假发票,虚列成本费用的现象,最终受到69万元罚金的处罚。其实在我国这种案例并不少见,正如前文所说,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发展滞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资金运作效率,财务制度规范方面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长期下去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

(三)企业融资难,运作资金水平低

任何公司的生存发展都需要充足资金的支持,物业管理公司在资金的筹集、使用与分配等环节,都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从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整体来看,资金运作水平普遍不高,这充分体现了该行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局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众多,主观上来看,主要是这些公司的领导层不重视企业的资金运作,在资金偏紧的情况下,无法对存量资金有效利用,经常出现资金滞留,周转过长的问题。客观来讲,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普遍都是中小企业,自身资金不足,又没有房产等固定资产可以向银行做抵押担保,因此在资金欠缺时难以得到银行贷款。另外,这些企业又没有其他更多的筹资渠道,面对资金困境时很多时候只能望洋兴叹。

二、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培养企业财务管理的文化,从领导到员工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的文化。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对企业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要将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企业工作的始终,首先就应该树立财务管理的文化,尤其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更是如此,因为这些公司似乎天生有忽视企业管理的基因。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成本控制,日常支出,人员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管理层,当然比员工应该有着更广的眼界,可以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对物管企业是有利的。物业管理公司只有从文化上树立财务管理的理念,从领导到员工层面树立财务管理的意识,才有可能在成本上控制支出,在服务上不断创新,在人员管理上培养出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做到对的人在对的位置上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二)建立完善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在内部控制建设上,企业应该从五个要素抓起,也就是COSO内部控制框架提出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它也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经营方式,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控制环境来说,物业管理公司应该根据企业所服务客户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完善服务,控制成本。从风险评估来说,企业在重大资金使用,重大人事任免方面应该保证决策公正,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至于内控活动,企业应该根据国家规范,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避免企业成为一言堂的企业。信息与沟通的要求使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信息流通畅通无阻,企业内部信息的畅通利于企业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外部信息的畅通利于企业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改进内部管理运作。监督要求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做好预算工作,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切实有效地使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沦为一纸空谈。

(三)提高企业资金运作水平,拓宽投融资渠道

物业管理公司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受制于经营水平以外,财务资金的制约也是一大因素。尤其是在我国对于一般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说,通过内部的利润留存在支撑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是远远不够的,其一方面使得企业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而发展缓慢,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在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受阻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寻求和银行等间接融资企业的长期合作,打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合同成本。这样在企业需要资金来满足自身发展时,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除此之外,用好存量资金也是资金管理水平中很重要的一环。物业管理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业主缴纳的管理费用,这部分资金要管好用好,借助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做好企业资金运作的论证和监督,避免资金浪费和流失。

三、结语

物业管理论文范文8

1.理念滞后,物管行业被扭曲。

表现在物管公司就是“重管理轻服务”,认为物业管理就是“管”,把物业公司等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房管部门,工作多采用行政手段,动辄罚款、断电断水,以罚代管、以管代服务,没有树立行业服务理念,工作安排多站在管理立场,不考虑业主利益,长而久之形成与业主对立的局面,不利于工作开展。表现在业主方面,尤其是老旧小区年老居民,由于长期享受单位免费或低档次、低价位物业服务,对于改造后新区高层次、高收费的物业服务不好接受,存在抵触情绪,不交物业费,也不要求高端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两种落后的理念使物业管理行业被扭曲,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2.服务方式单一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多元化生活方式的需求。

由于物业管理服务理念没有完全确立,导致服务功能的老套和陈旧,没有创新和发展,服务只限于保洁、保安、保绿,对于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没有考虑。如空巢老人的监控服务,临空置住户的安保服务,有偿的家政服务等。

3.法律意识淡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了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专有所有权。全体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所有权和共同管理权。所有以上法律赋予业主的权力不可侵犯。但在实践中,由于部分物管公司缺乏法律知识,常常出现占用公共绿地改建收费停车位、违章建设经商用地等侵害业主权益的违法行为。个别业主在楼前楼后私自占用公共用地,侵害全体业主的公共权益。

4.物管公司员工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物业管理质价比。

物业管理在我国虽不算新兴行业,但也算不上成熟行业,受过物业高等专业培养的高端人才奇缺,各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多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员工多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这其中虽不乏优秀人才,但也有素质不高者,再加上近期用工荒,员工队伍难免良莠不齐,对管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显而可见。

二、搞好物业管理的对策

1.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确立全程物业管理服务新概念。

转变观念就是要彻底贯彻“重管理强服务”的思想观念,切实树立服务为主的新观念,找准物管服务行业的定位。更新理念就是要确立全程物业管理服务新概念,即物业管理服务不仅是强调物业前期介入,更是明确物业管理服务应该介入房地产规划、设计、施工、营销策划、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其本质是针对物业管理的两大类客户,即房地产开发商与置业业主,将两大客户的需要实行交集式需求整合,并充分考虑到两客户需求个性,以地产项目发展为线索,以客户需求价值分析为手段,构筑前后连贯一致的服务价值链。具体运作就是与开发商提前结合,就业主的需求、房屋的修缮、服务设施的建设做到提前谋划,从开发商处及早得到业主信息,了解业主情况,建立业主档案,有针对性地主动提供服务,做到全程、全面服务。

2.创新服务模式,实施多元化需求服务。

适应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原有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提高业主生活质量,增强公司竞争力。一是建立业主档案,完善小区内部信息网络系统,实行菜单式差异化服务。制订不同档次的有偿服务项目,适应不同层次的家庭需求,进行差异性服务,如空巢老人监控服务、有偿家政服务、类似酒店式公寓的附加服务、迷你管家的服务等。二是利用公共用房有偿开展文化娱乐健身等精神方面的服务,使业主生活舒适愉快。

3.加强法制宣传,推进依法治理。

物管公司要利用各种方式在业主和员工中进行普法知识宣传,特别是《物权法》有关业主权益和义务的普及宣传,使业主明确自己的权益和应该承担的义务,使物管人员明确依法管理的原则、方法和必要的法律知识,形成业主依法维权、物管依法治理的的法制局面,促进小区的和谐和物管工作的开展。

4.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知识型员工。

物业管理要创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向业主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首先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培养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不仅要求掌握专业服务技术,还要求有先进的理念,处理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永远是双赢、多赢、不伤害别人,在服务的高层次上与业主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和人情关系,把物业管理的理念带给业主,实现心里共同,工作共赢。培养知识型员工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方法,组织强化培训,建立学习制度和考核淘汰制度,促使员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以此保证公司服务质量的上乘,保持强大的行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