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构建

【摘要】

随着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总体性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生成发展过程中。研究并揭示其生成条件、内在逻辑及其价值功能,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而和谐地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

【关键词】

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中,时代性、丰富性、民族性和社会主义规定性是其基本特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而充满生机的发展,对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多重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存在于国民个体意识结构中的以社会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文化精神。

从文化价值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不是一般性的社会共同体,亦非一定的阶级与民族,而是更大程度上的由不同阶级、多个民族构成的现代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构成国民的个体。公共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存在于国民个体意识结构中的社会公共价值。这是一定社会中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之共同利益在国民个体意识结构的内化与凝聚。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共意识是基于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国家总体价值在国民个体意识结构中的积淀和升华,这是国家凝聚力的文化支撑和国家软实力的精神内核。一旦国民公共意识在国民日常生活与交往实践中变为个体的实际活动,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由潜在的精神能量和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而凸显其内蕴的巨大价值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是多向度的。例如,国民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发展层面。具体又体现在以争取、维护、发展社会、民族、国家、民众权利和科学真理为价值取向的公共精神,如此等等。依其内在结构,大体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其一,以国家、民族、“天下”之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价值理念。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二,以追求宇宙真理、人类理想、社会正义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意识。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真精神等。其三,以服务人民、投身公益事业,包括舍己为人、助人为乐为价值取向的的公共意识。例如雷锋精神,新时期的抗洪抢险精神、女排精神等。就其存在形态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一种观念形态。但公共意识的形成并非是纯粹抽象的精神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历史的具体的现实过程。“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的物质活动,与人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无论那一个时代的公共意识归根到底都是特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社会物质存在的反映。公共意识的生成因素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复杂系统。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公共意识的生成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它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生活发展条件。社会物质生活的总体状况及其经济政治关系架构是考察与研究公共意识生成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历史的看,越往以前追溯,由于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发达而决定的公共意识的生成就越是缓慢而有限。而在资本主义开辟的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时代,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抑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国民公共意识的生成发育则呈现出显著的加速度态势。当然,公共意识的生成不是自发的,而是一个自觉地理性建构过程。在公共意识形成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公共核心价值理念一旦与历史人物社会影响力结合起来,其文化的驱动力和社会导向功能是巨大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植根于社会结构中的文化因素具有显著的社会形态性。社会形态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2]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一系列的解构和重塑过程,“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文化变革。这些公共意识始终贯穿着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独立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之国民公共意识其生成始终贯穿的轴心是线性的,例如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表现为单向度发展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意识的发展主题则是复调式多样化的。首先,当代中国的历史转型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奠定了现实基础。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性社会深刻转型的历史进程。我们对内通过改革不断破除各种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些列环节与障碍,对外积极加入全球化进程应对挑战捕捉机遇,从真正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当代复兴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国家的繁荣发展,民生之不断改善,这无疑为新时期国民对国家认同度、自信心的日渐提升,民族自豪感、归属感的不断增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焕发生机,是新时期中国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发展社会形态条件。再次,社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在新旧社会阶层衍生、分化、整合过程中日渐凸显根本利益与共同价值诉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重要条件。第四,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力图主宰全球化进程的图谋日趋明朗。国际资本秉承冷战思维,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通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多种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化、西化”,实行玫瑰色革命,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问题、安全问题、身份丧失与身份认证问题日渐凸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始终是国际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分化西化”的重要目标。外在局势压力也大大增强了国人以反对国际强权政治、外来干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凝聚力,从而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或一以贯之或分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多项活动,在全党全国范围内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例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反对“全盘西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长期不懈的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近百年来,在国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经济社会建设,抵御天灾人祸之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强烈感染力、巨大感召力及其在国民个体身上所释放出强大精神能量是举世瞩目、世人共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既有其内在规律,又是一个理性自觉的建构过程。建构和推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民族复兴、追赶时代、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多重价值和重大意义。首先,对于改善民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民生问题是国民衣食住行用为主要内容的民众生计与生活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说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次,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不可测因素逐渐增多。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伴随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调整,社会分工、就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迁、整合与细化日渐凸显。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民主政治上则是国民对国家权力与个体生存发展权利之辩证统一关系与内在共同价值的自觉意识。据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愈是发展、成熟,他们关注、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驱动力就愈大,从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性力量也就愈强。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个体人格从生成到健全,是一个由自然角色向社会角色、自我私人意识向个人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敞开与发展过程。

作者:陈建业 单位: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