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论文范例

社会实践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1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目的性———唯利是图

笔者对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都做过产品促销员、宣传员、以及餐厅的服务员等。在被问起为什么要参与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回答的比较理性,比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等,还有的同学回答的比较直接,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做兼职或者实习就是希望能够多赚一些钱来替父母分忧或者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充裕。可是有的学生却一味的盲目的追求钱财,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非常少,如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失去了理性,利令智昏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在我国,一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误入非法传销组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高职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容易受骗上当

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多,对于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分辨能力不足,同时又比较缺乏相关方面的指导。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做兼职或者实习的时候对用人单位缺乏提防,轻易地相信他们的许诺,最终付出的劳动和辛苦得不到兑现,却无处申诉。另外,社会上还经常有这么一部分人,利用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差的弱点,以较高的薪水和待遇引诱大学生为他们打工,让他们做很多很繁杂的工作。这些人采取奸诈的手段不与大学生签订任何的劳动合同与实习协议。这样,在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之后,由于没有法律依据,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大学生大部分都年轻气盛,处理问题争端的方式往往会有些偏激使得问题处理不当,甚至还可能对他们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造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机制是推动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来负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只是由辅导员做一些简单的安排。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大都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也很不科学。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确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题与基地、预算活动经费、编制活动计划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应该有具体的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有迹可循。真正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项培养方案来实施。减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隐患。

(二)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指导不够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自我知识结构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当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的时候,也为他们的老师增添了一份身为师长的责任。作为我们年轻教育工作者,虽然有工作的热情,缺少处理有的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我意识到这也是我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去为学生服务。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工作分析

(一)加强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增强学生、学校、社会的安全责任意识

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除了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结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同时,如果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宣传工作到位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顺利进行,还可以提高学校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因此,只有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积极地开展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是培养学生成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二)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

参加社会实践的高职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学生,他们都具有约束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要做好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工作,最终还要通过学生自身来实现。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充分地认识社会实践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利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自我健全意识。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实际上就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化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变,帮助他们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以及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有利于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心理准备。

作者:李奕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二)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

目前,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多种多样,已形成一个政府明确责任、社会广泛支持、家长重视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环境的多种社会实践模式;如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模式;如校区、社区、科技园区融合与联动发展的三区联动模式等。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和重视不到位,更多的是敷衍了事,忽视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规划,没有发挥大学生的实际优势,没有注意到真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教育和锻炼的特殊重要性,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性。同时家长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重视也不够,有些家长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解的失误,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的活动,纯粹是为了游山玩水,有些家长怕他们的孩子吃苦受累,所以并不予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表面上开展的是热火朝天,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只是一少部分学生在真正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投入非常少,而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项目,在实际的开展运行过程中,只能以压缩时间、减少费用开支、减少社会实践参与人数等方办法来满足实际的正常运作,很多高校通过对重点实践队扶持的形式来开展运行社会实践活动,并加以报道宣传,但是却忽视了大多数没有正规组织形式、没有足够经费支持的自主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

由于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未能给予重视,使得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四处奔波寻找实践场所,造成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甚至只是走走过场,收效微乎其微。

(三)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指导

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通常局限在社会调查研究、国家政策的宣传、专门的参观访问、特定的文艺演出、固定的生产劳动等形式,还停留在社会实践的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深入发展的改革和形式的创新。实践的内容也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也没有针对社会的具体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村的实际,没有顾及到群众的实际所需,没有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作出实际贡献,为群众办实事的目的。

(四)社会实践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单凭实践总结报告和单位公章证明有很大的水分,因为有些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与此同时,学校对于实践报告往往只有字数的规定,而对内容和格式等没有确切的要求,评选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即使制定了奖惩机制也很难落到实处,社会实践活动搞得好坏与否也就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差别,这样就很难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

二、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按照“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的原则,同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依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组织体系创新

学校可以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设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把社会实践创新作为必修课。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社会经历和成长需要,设置多样丰富的实践创新内容迎合各类学生的需求,各选所需,各有收获,建立系统化的社会实践创新平台。

(二)实践活动内容创新

将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相结合,集中组织学生骨干到农村和基层进行锻炼、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等科技作品申请项目立项,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和项目调研活动,把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鼓励各立项团队开展富有创新元素的科学研究,通过实践方式将现有知识作进一步推进,在取得成果的同时贯通所学、了解未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有效促进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三)机制创新

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首要环节是立项工作,学校应充分调研、总体规划、科学论证,根据学生实际和实践地需求,按照“量体裁衣”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内容设计,使实践项目既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又结合地方需求。学校可以制定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处理、反馈机制,加强对社会实践实施过程的指导检查。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申报的目标,既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也及时掌握社会实践小组的实践动态,实时监控,针对实践活动实际,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目标,注重解决现实问题,产生实际效果。同时,可以建立一个量化评判与模糊评判相结合的评价制度,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使实践活动在评估上既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例如时间长短、论文质量、科研成果等,同时又有模糊性的评价指标,如社会成果、教育成果、个人知识积累等。在评价方法上采取以社会实践小组为单位自评、服务地满意度测评、学校实践指导机构考评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监督机制,也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实践实际效果,促进实践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孙彤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

一、在教学场所上事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

我们通常可以采取的方法有:1.把事先可以教学完成的知识提前在校内完成。比如说在认识马路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课前把需要教学的内容拍成照片,在课堂中利用照片对学生进行教学,把所要外出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提前一个感知,并在外出之前做好安全、行为礼仪等教育,这样在外出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针对一些路程、天气等客观条件因素制约的只好把实践场所放在校内。例如:学校要开展宾馆的客房服务这一教学内容,经常性的带学生到宾馆实践,一是路途较远,二是宾馆生意好的时候没有空的房间供学生练习,而这一教学内容又比较适合学生毕业后实现就业,我们带学生参观后和酒店协商,在校内布置一间标准间按照酒店的标准进行配置,请酒店的员工定期到学校来教学生操作,这样节省了学生外出路途中时间的消耗,也不会和酒店的生意相冲突,只需酒店定期派一名员工过来给学生培训同样能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达到实践的效果。

二、在教学人员上实现教师和志愿者相结合

学生外出社会实践是一个开放多变的场所,不会把学生固定在一间教室里,通过老师利用投影大屏幕或黑板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而更多的是一对一,或者是二三人的小组教学,平时在学校里一个老师可以实现对一个班的集体教学,但在外出实践当中这一点教师就难以做到了,这就需要增加教师人数来实现,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也是需要配备更多的人手来进行教学,但是学校教师平时的工作基本是均匀分配在各个班级和各个学科,很难就社会实践课单独抽调大量的教师来参与其中,否则势必影响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整体工作。借助志愿者或社会义工的力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和绍兴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长期结对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在和大学生志愿者结对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志愿者的素质进行筛选,选择有爱心和耐心的志愿者参加,要求志愿者能固定时间固定人员来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如果频繁换志愿者,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陌生人对自己的指导,志愿者对学生也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几年来校外志愿者为我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起到了不少的帮助。另外,在有些特定的场所除了我们的老师外,还可以找到比我们更加合适的人来担任老师的角色,我们自己的老师只要做好组织工作,例如我们在带学生参观医院体验病人看病时,我们邀请了医院的志工负责人给我们讲解,带领学生参观体验,在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我们邀请博物馆的讲解员给我学生讲解,在参观沈园时我们让景区的讲解员给我讲解陆游的爱情故事等等,在这些专业人员的讲解和帮助下,我们的学生体验或许会更加的深刻。此外,我们还可以发挥家长的力量,学校部分家长文化层次较高,通常精通于某一领域,或手中拥有一些可以提供给我们孩子实践的资源,我们要善于利用家长这以资源为我们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

三、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理论和操作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的时候,我们通常先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教育,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操作体验。我们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职前培训教育,首先老师先会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需要具备怎样的本领,上班后需要遵守企业哪些规定,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后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教育学生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理论上的铺垫,学生只是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体验,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有真正的劳动体验,我校组织学生先到一家文具生产企业进行参观,走进车间看看工人是怎样生产自来水笔的,一支自来水笔从部件生产到加工组装成品共,需要经历几个流程,工人一天的劳动强度大概有多大,工作环境到底是怎样的。最后,我们选择自来水笔组装车间的一套工序作为实践操作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我们把笔芯、笔杆、笔帽、笔头这些零散部件拿进教室让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自来水笔装配,对每个学生的装配数量进行登记,按照计件制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生产产量进行发放报酬。学生通过生产劳动一天能取得10-2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工作生产的艰辛,同时也让学生明明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自己也能创作一定的财富,可以做到自食其力。在学校当中开展岗位劳动活动,把社会实践融入到日常的学校生活当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特意设立了送报员、人数统计员、卫生清洁员、花草养护员、超市理货员、体育器材摆放员等劳动岗位,每个班挑选学生参加学生每天到校按时参加岗位劳动,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的情况对学生每次的劳动发放5角到2元不等的代币券,一个月到了学生可以拿着购物券到学校的小超市购物,学生的劳动岗位每月重新安排人员,这样学生一学期就可以体验到不同的工作岗位。通过这些岗位劳动学生自然就能体验到工作是需要坚持和付出的,可以增强学生的品格和意志的锻炼,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作者:钟小平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育才小学

(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广泛,活动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教学角度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学计划内的活动,一种是教学计划外的活动。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区别:1)组织的对象不同。前者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后者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配合一定的教学过程而开展的,后者是为了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而开展的活动。3)特点不同。前者大多与专业教学联系紧密,有比较固定的实践平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后者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组织形式灵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国内外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认为这是为了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必要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国外很多高校规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正规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国外许多学校并不设置德育课程,而是强调隐形课程的德育教育作用,这种作用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高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较早、成效显著的是美国。在美国社会实践活动叫社会服务学习。社会服务学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特殊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社区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随着后期的迅速发展,被广泛用于高等学校的各门学科。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特点有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服务组织各方面的实力较强,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音乐专业大学生在欧美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定期去养老院演出,如室内乐及声乐表演等,参加教堂唱诗班演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演出,电视传媒演出活动等等。

我国社会实践可以追溯到1980年。清华大学的学生提出了“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提倡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这一号召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社会实践活动很快扩展到全社会。198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通知,号召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标志着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正规化。我国音乐学院及各大院校每年都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周及其他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由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总体看来,国外的社会服务与我国的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和社会的作用是相似的。我国在发展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社会服务学习理念和策略的可取之处,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推荐一批优秀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参加由内蒙古团委、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各大院校联合举办的“红红青春”大学生青春励志选秀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本次活动是以“健康、智慧、向上、美德”为主题,展示内蒙古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精湛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对青春梦想的追求。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传递了正能量,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艺术实践、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本文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三种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调研分析。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有的学生是参加比赛的选手,有的学生是现场比赛的键盘乐手,还有的学生是比赛现场导演助理。通过问卷调查及对个别学生的进一步了解,本人进行了总结及研究。音乐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团委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及鼓励。参赛选手从选择比赛曲目、音乐表现力、演出服装的设计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积极充分地准备了这次比赛,通过和其他选手的竞技和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展现自我的目的,积累了宝贵的舞台经验,增强了今后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的欲望。键盘伴奏的学生通过这次比赛伴奏,专业技能得到了评委老师及导演的肯定,大大增强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在活动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自己对音乐感觉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进一步地完善自我。担任比赛现场导演助理的学生,通过一些琐碎的协调工作及帮助导演配合现场顺利比赛的工作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这些是在大学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磨炼自己的性格,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

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一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认识的偏离,导致没有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宝贵机会。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往往是被动响应社会实践活动。二,音乐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很多有表演欲望的大学生对于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显得茫然,对活动的具体任务、目的、意义、要求等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三,音乐专业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勇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源于大学生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自信心与实际的差别,对人生前途的迷茫,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来困难。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摸索了解大学生心理思想变化,如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使所学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人性化的引导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去启迪每个学生的内心心灵,有效释放学生的本质潜能,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激励他们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社会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实践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2)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的觉悟。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国情,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思想。通过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学生增强勤奋学习的责任感。3)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发现了自身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5)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21世纪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艺术教育又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观,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把自己活动中的感悟和感想积极主动地运用到自己的各项学习中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对于当代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音乐专业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有效控制自我具有促进作用.让音乐专业大学生尽可能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有利于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娜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

(五)

一、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有较宽泛的学科背景,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律等多门学科,对政治教师开发选修课程来说,选择的余地非常大。而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国家课程看,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主要是属于知识类的,即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虽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强调了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重视学生“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要强化实践环节,但是其课程类别已从本质上决定了教师会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在利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开发各类选修课程时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更多地开发与学生生活更密切的社会实践类课程。2011年7月,我校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深化课程改革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建设实验项目试点学校。校内部分教师先行开展了相关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我校政治教师在利用其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开发选修课程时,也更多地从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要求出发,努力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

二、实践

在过去单一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是教育理论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学法专家等,他们设计好规范的课程文本后,由教师去实施。所以,教师只被当作是课程的实施者、使用者或消费者。也就是说,这时教师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而在当今深化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人都有权参与选修课程开发,而作为学校之主要构成部分的教师则自然地成为了选修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同样,我校政治教师也充分运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所赋予的课程开发的权力,主动承担起选修课程开发的重要责任。当然,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各种课程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选修课程开发时要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规划,并要关注其持续性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进行社会实践类的选修课程开发,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确立了五项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一是校本化原则,即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课程总体规划;二是生本化原则,确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三是科学性原则,开发的选修课程必须符合深化课程改革相关精神,同时关注所开发课程本身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四是学科性原则,既充分挖掘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相对宽泛学科背景资源,又充分发挥我校政治教师所具有的较高学科素养优势;五是整体性原则,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挖掘高中思想政治课国家课程各个模块的学科背景来开发选修课程,在开发时四大类选修课程都应得到重视,但应更多地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上,我校政治教师认真开展了以高中政治为学科背景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确定开发方向。2011年10月,我们向全体高一学生发放调查表,研究分析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课程规划和我校政治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长,初步确定开发三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以国家课程《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法律知识为学科背景、由市名师冯金泉主持的《模拟法庭》选修课程;以国家课程《政治生活》的政治学知识为学科背景、由市属学科带头人杨立公主持的《政协委员助理》选修课程;以及以国家课程《经济生活》的经济学知识为学科背景、由市属学科带头人韩云主持的《生活中的经济学》选修课程。

2.拟定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课程审核、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2011年11月,我们认真编写了上述三门选修课程的“课程纲要”,主要包括课程说明、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课时与学分、实施及评价等。2011年底,上述三门课程通过了学校课程委员会的审定。

3.编写校本选修教材。通过课程审定后,我们着手编写校本选修教材。在编写时我们着重考虑:一是体现正确的导向功能,教材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二是发挥引领教学的功能,教材要努力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尽可能提供多种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三是引领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教材内容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力求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引领学生更多地走向社会,更多地合作探究。四是努力增强可读性,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努力做到活泼生动,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行文风格,正文与辅助文结合,以增强可读性。例如,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我们在《模拟法庭》课程中引入很多校园学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在《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列举了“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等十大经济学效应等。

4.课程实施。完成课程审定、教材编写后,通过学生自主选课,《政协委员助理》课程于2012学年在高一年级实施,《模拟法庭》和《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于2013学年在高二年级实施。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突出三方面,一是生活化,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主题的结合,努力把基本理论融入生活题材之中。二是参与性,重视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活动过程的参与来展示观点。如让修习《政协委员助理》课程的学生旁听市政协会议并参与小组讨论;让修习《模拟法庭》课程的学生扮演法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庭审为参照,模拟审理某一案件。三是实践性,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让修习《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开展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让修习《政协委员助理》课程的学生去社区调查并撰写提案,以充分体现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特点。5.初步成果。我们开发的三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从立项审核、教材编写,到教学实施经历了两年多的实践,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教师层面看,较大地提升了参与教师的选修课程开发与教学能力。其中《政协委员助理》被评为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参与《模拟法庭》课程开发的吴老师在2013年10月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程教学课堂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从学生层面看,选修课程较好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2013年嘉兴市“两会”召开前夕,我校修习《政协委员助理》课程的20多名90后“政协委员助理”在充分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准备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加装电梯”“、让嘉兴籍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在公共领域推广电动汽车”等三个“提案”,受到与会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和好评。

三、反思

长期以来,高中课程作为标准化、法理化的教育内容,不允许教师有自主性的解释与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只有机械传递的权力。因此,我们广大高中教师的工作方式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在选修课程背景下,需要我们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因而必然要求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课程能力。同时,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课程内容的选择、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师特长的发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亲身参与选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不仅要不断地研究学生、研究自己,还要研究选修课程理论、研究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等,成为名副其实的选修课程的实践研究者。而我们政治教师利用其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实践就是一种积极尝试。而且实践证明,唯有对具体的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才能快速全面地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和研究能力。当然,选修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能“拍脑袋”或“跟着感觉走”,而是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实施。我们在利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怎样更好地结合学生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怎样更好地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怎样更好地贴近社会生活以体现社会实践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选修课程开发与开设的实践中加以改进,并不断完善。

作者:冯金泉 吴林佩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六)

一、为什么要对共产主义学说进行新论证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学说,它是历史发展必然规律的理论反映。共产主义作为理想信念是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当然我们不应在狭隘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科学,马克思所理解的科学是广义的科学,是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它们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为了揭示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说,“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在马克思那里,人与自然、社会历史与自然史、哲学与科学是完全统一的。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科学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如果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作为一种狭义的精确科学或实证科学对待,则必然会阉割,甚至完全否定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没有这样的科学观,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就是不可理喻的。人们怀疑共产主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共产主义思想长时间的重复宣传产生了枯燥乏味的感觉,导致了思想认同的疲劳。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在思想界与大众话语系统中的长期高频率流通逐渐使它的原始意义受到了磨损与削弱,其鲜活的生命力开始下降,人们感到的不再是力量与新奇,而是无力和枯燥乏味。马克思主义要想保持对普通民众的说服力,就必须不断更新其话语表达,以避免其枯燥乏味,让人生厌。但这种话语表达的更新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更新,必须有新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共产主义的新根据,在新的科学成就基础上再次发现并论证共产主义。不完全、不充分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长期性以及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是人们怀疑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我们把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去宣传、研究,作为在将来必然会实现的一种社会形态,但共产主义在当代还没有完全实现,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实践为人们的怀疑留下了空间与时间。共产主义虽然有其实践基础,即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但这些现实基础毕竟只是一种趋势、一种因素,人类社会整体上的完全的充分发展的共产主义仍然是遥远的、不易想像的。人们往往从当代社会的局限性角度、从人们的精神道德水平尚不够充分发展的现实出发,认为人类不可能彻底解决这类问题,从而怀疑共产主义。一些人之所以怀疑共产主义,还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攻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有密切关系,还与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利用有关,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大大加强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的怀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总体上的落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利用,这些社会现实因素是人们怀疑共产主义的浓重现实背景。不管人们怀疑共产主义出于何种理由,从一定意义上说并不是坏事。这种怀疑会促使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共产主义的科学性,从而丰富和发展共产主义学说。这种怀疑是推动共产主义理论不断深化与完善,从而使人们在思想上不断增强共产主义实践自觉性的契机和动力。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在理论上对共产主义进行新的论证。

二、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根据和现实基础

恩格斯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这两大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下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才能成为科学的结论。恩格斯说:“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结尾处引证摩尔根的评断说:“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惟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恩格斯对原始共产主义的发现与论证显然是作为未来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证据,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原始低级阶段的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公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体现。原始共产主义的发现说明,未来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生长出来的,是千百万年的发展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对一种科学理论的证明最终是实践证明,其它任何证明都不能代替这种实践证明,任何形式的理论证明都必须最后归结为实践证明。共产主义理论也是这样,必须在实践中完全证明,才能最终证明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提供了根本上的根据,但这一证明还没有最终完成,对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证明共产主义,只不过它是在共产主义因素、发展趋势层面证明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从发展趋势上说,所有当代资本主义能够称得上发展的因素,如果撇开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整体框架而言,基本上都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因素,是在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提供契机。当今社会全球化趋势甚为惹人注目,但全球化过程中社会主义因素增长的趋势也会最终导致在全球范围内突破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整个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具体形式与机制。那些怀疑共产主义的人或许看到了这些因素和趋势,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心中怀着一种仇视或嫉妒社会主义的情结,总是把这些趋势与因素归结到资本主义的框架内去认识,从而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这种因素和趋势。

三、现代科学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新支持

1.从人类文明发展机制看

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是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过程,当代人类文明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但丁语),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是共产主义。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证明,史前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导致人类文明诞生。人类文明诞生后的每一个重大进步,也同样是解决重大问题的结果。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需要摆脱“零和游戏”。只有摆脱“零和游戏”,人类才会找到根本出路,彻底“跳出兴亡周期率”,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样的出路从本质上说只有一条,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否则只能是以变换的形式从本质上重复“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这一文明的基本问题。人类现在的斗争与冲突实质上都是在寻找解决“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这一根本问题的出路,经过所有的试错后,人类终究会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是解决现代文明基本问题的唯一出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压迫制度没有改变,用暴力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压迫制度、建立新的剥削压迫制度的社会变革方式也没有改变,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周期率”。打破这一周期率显然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划时代进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动力是各种社会矛盾。对剥削和压迫,对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不断斗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动力。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也是一种动力,是作为引领力量的动力。只要有矛盾,只要有理想,只要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这种追求与斗争就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机制,这种机制会推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从生物学新发现(利他主义)

看人的本性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利他本性是否存在?解除这个迷惑,对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十分重要。在私有制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动机主要表现为利己主义。没有利己主义,个体的行为几乎不可想象。但是历史中还有另一条线索:利他主义,它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中,英雄主义和大公无私是一种典型表现。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利他主义,集体主义何以可能?人类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在基因与本能层次上具有社会本性。这种社会本性可能是利他主义的生物学基础。现在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在不同领域探讨利他主义,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J•菲尔德的《利他主义———行为科学、进化理论与互惠的起源》(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就对利他主义进行了带有跨学科性的研究。从历史的辩证发展角度看,利己与利他是辩证统一的,利己主义得到了极致表现,接下来应该是利他主义出场了。当资本主义的所有潜在发展空间都被开发完时,社会主义就会全新登场。现代科学发现,“人类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混合体”。经济学、生物学、进化理论的最新进展都不断地支持着这一理论。利他主义的具体表现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私有制社会,这一倾向始终受到压抑,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相反,利己性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我们越来越把个人利益看作惟一可靠的动机,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看作能最有效发挥他们才能的途径”。这种人生观只不过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超历史的真理。心理学、动物学研究表明,认为邪恶、利己是人类本性这种观点是人类的一种主观偏见。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说:“动物越是往高等发展,越接近于人类,它的纯粹原发性的攻击本能就变得越来越微弱,到了猿人那里,有关于这种本能的证据似乎根本就找不到……如果人们仔细地研究猿猴这一在所有动物中与人类关系最近的动物,那么在这里,有关原发性的恶意攻击的证据几乎完全找不到,相反,我们却能找到大量有关于友爱、合作精神甚至于利他主义的证据……所有这一切最终意味着,从今以后任何认为人的动物性驱使他为进攻而进攻、为破坏而破坏的进化观点都应该被加以怀疑或拒绝。”“来自人类学方面的证据使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人身上的破坏性以及那些恶意或残酷的行为看成是基本需要受到挫折或威胁而产生的继发性的和反应性的后果。”可见,利己或利他、友善或邪恶,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们在生物学上并没有固定僵死的区分,并不纯粹是来自遗传的本性。利他主义而不是利己主义,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主导力量和未来发展方向。利他性是更原始的,利己性是派生的,是利他性受到挫折或威胁而产生的。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看,利他主义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凸显,是对利他性的呼唤,将成为激活利他性的酵母。在现实需要的刺激与孵育下,利他性会不断生长发展起来,直至到达真正彻底的集体主义———自由人“联合体”,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成为现实。生物学意义上的利他性,其社会文化表现形式是: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等。历史上那些大公无私的人、道德高尚的人是共产主义新人的种子。我们之所以永远地怀念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甚至牺牲的伟人们,不是因为他们利己,而是因为他们的利他性。他们可能因此而损害了自己及其家人的利益,但却对整个民族、国家,甚至对人类有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若想维系下去,就需要这样一些利他主义个体,在人类社会遭受解体危机时特别需要这样的利他主义个体。这些利他主义的表现形式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因素的生长,利他主义将获得空前发展,并逐渐在更大程度上成为文明的主导力量。

3.从精神分析心理学基本发现(集体无意识)

看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必要精神条件是:人类必须具备整体意识、人类意识,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国家,没有阶级分别。“自由人联合体”作为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意义上的集体,必须在精神心理上有一种与此相称的集体意识,即人类意义上的集体意识。没有这个精神心理条件,便不是完全的充分的共产主义,阶级、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消亡。这个条件何以能够具备?从荣格心理学来看,人类普遍具有一种集体无意识,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无意识,没有民族与国家之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最终指向是成为完全的集体意识。在共产主义条件下,集体无意识就发展成集体意识,从而为“自由人联合体”奠定精神心理条件。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是共产主义社会新人的发展状态。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的完成形态是人的自性化,即达到个性化目标,每个个体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一个独特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最高度社会化的人。这样的人也就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

4.从现代心理学看自由人联合体

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思想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思想,所有的科学发展新材料不断支持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在已经自我实现了的人的价值系统中,其最高部分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它是个人独特的性格结构的体现。这种情况非常清楚、不容置疑,因为自我实现就是实现一个自我,而没有两个自我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已经看到,我们的研究对象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同时个体化的程度却又更高。他们更加鲜明地成为他们自己,他们也不像任何常人对照组的成员那样容易彼此互相混淆,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同时非常相似但又迥然不同。他们同迄今描述过的任何一类人相比,都有着更加彻底的个体化,同时又有着更加完全的社会化,有着对人类的更深刻的认同。他们同时既更接近于他们的人类族群共性,又更接近于他们的独特的个体性。”从共产主义理论看,这种自我实现了的人其实就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雏形,是共产主义新人的原型。《动机与人格》的翻译者许金声认为,“所谓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有尽量多的心理健康的人,即自我实现的人的社会”。“自我实现者在一切人中既是最有个性的,又是最富有利他主义精神、最喜欢交际和最富有爱人之心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将这些性质置于一个单一的连续统一体的相对的两极,这显然是一个现在必须加以纠正的错误。在自我实现者身上,这些性质是并行不悖的,在他们身上,两分的问题获得了解决。”这一思想同时印证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思想:共产主义是一切矛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真正解决,是一种整体和谐的社会状态。过去人们怀疑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原因是形而上学的二分法,非此即彼。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当人的境界达到自我生长发展阶段时,这种两分式状态便会消失。马斯洛认为,两分法是不健康者、匮乏性阶段的产物。基本需要获得充分满足,自我生长与发展成为主导、决定因素,两分法就会彻底失效。马斯洛说:“我的研究对象如此地把相反的事物合在一起,它使我认识到,把自私与非自私看成是矛盾和相互排斥的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人格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的特征。这样,在我的研究对象中,许多其他的‘二分’也被消融为统一体……责任成为享乐,而享乐蕴涵在责任之中。工作与游戏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在利他行为成为自私的快乐时,自私的快乐主义又如何能与利他主义相对立呢?在所有的人中,最成熟的也是最有孩子气的。具有被描述过的最强自我意识、最具个性的人,也恰好同时是最可能没有自我、超越了自我、以问题为中心的人。”利己与利他,个性自我与没有自我,所有对立的两个方面都融为一体,这在自我实现的人中已成为现实,这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雏形。利他与利己并不一定对立,在共产主义阶段,它们最终获得了统一。这就是现代心理学描述的“自由人”及其未来的“联合体”,以及劳动与享受融合统一的状态。

四、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问题

要理解较低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必须理解高级发达社会阶段,即充分发展了的社会发展阶段。研究共产主义社会,对于我们充分理解过去人类社会各形态,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是什么问题(矛盾)推动共产主义继续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实际上就是说,共产主义是精神发展的新开端,是精神的舞台。因为“知道”、“完全自觉”的本性只能属于精神,只有对于精神才可能谈自由自觉,物质本身谈不上自由自觉。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已经预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问题,也可说他们明确地谈到了这个问题,即精神文明的发展问题,只不过他们没有专门地、充分地研究论述这个问题。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根本问题是物质匮乏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会导向共产主义。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惟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所理解的人类文明至今的根本问题,即物质匮乏问题。共产主义实现后,物质匮乏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然后重大问题就会转向另一个:精神贫乏问题。有些人有意或无意地认为,物质生活问题解决了,精神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精神的独立性决不仅仅表现为对物质的反作用,而主要是其本身的独立性,即独立生长发展的规律性,这是精神独立性的根本体现。精神在本原上派生于物质,但精神的生长和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所以精神生活问题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重大问题解决,而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物质问题的附属性、派生性问题。人们对共产主义理论往往有一个错觉,认为只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也会自然而然极大提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它忽视了精神的独立性。精神道德境界的极大提高不一定与物质财富的丰富成正相关关系,物质的丰富甚至有可能吞噬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制度文明建设)逐渐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作者:白新欢 单位: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七)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模式的不足

1、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高校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和资料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应对快速增长的信息成为社会实践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不少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使用人工记录参与活动对学生信息和学生的实践进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容易出现差错,同时加大了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智能管理,让大学生个人信息和活动进度实时显示在管理系统中,便于管理人员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然而,由于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投入较大资金,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过分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长远发展,不愿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2、资源整合力度略显不足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及实施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之间普遍存在各自规划、单独管理的现象,教学和活动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整合。例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场所之一,由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尚在探索之中,基地建设在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在建设过程中运作不规范,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也不足。这个问题从侧面表明,整合资源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良性发展尚存在较大进步空间。

3、受众范围还不宽泛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通常由校团委指定,学生个人没有选择实践活动的自主权。管理人员指定学生负责人带领普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负责人按时反馈活动信息,自身并不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导致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突发状况无法及时处理,影响了实践工作的成效。同时,由于部分高校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风险评估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按照学生需求及形势的变化进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导致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偏离意图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此外,就我国大学生现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来看,实践活动基本都是学生工作者带领着一群学生干部在完成任务,很多普通同学缺乏活动热情,这就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联动效应,很难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思路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项目化管理模式伴随着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而发展成熟,它是指从具体任务入手,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将项目的设想和具体实现过程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活动。项目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素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项目。所谓项目,是指组织或机构为实现预定目标,在一定时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开展的一次性工作。将项目化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是指使用项目化管理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实践工作的计划制定、实施监督、成果评测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管理,它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其目的性更加明确。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包括社会实践项目的制定及授权,实践活动负责人的任命,实践活动小组的划分以及实践项目利益相关人的确定等;二是项目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例如活动的区域、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活动的人力物力分配,项目预算编制,时间活动项目的考核和管理等;三是项目实施阶段:此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进度的监督及管理;四是项目总结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验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之一,项目化管理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管理对象、管理模式以及活动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连接点,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可行性的基本保证。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都是以实现预期目标为活动原则并且具有一定生命周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各小组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围绕相同的总体目标进行活动的设计、实施、监督及总结等过程。而项目团队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具体项目,团队成员通常完成项目中分配给自身的模块,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最后由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模块总结。而在生命周期方面,项目化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项目进度、费用及质量等因素的管理有所侧重,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和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则通常要经历准备、开展和总结等阶段,并且需要保证以上环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管理方式上都具备系统性的重要特征。项目化管理通常将大项目进行分解,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和责任分配,促使成员之间有效协调与合作,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活动经费、活动周期以及活动成果等方面关系密切,并且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成员的活动预先进行分配,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协调性。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组织上都具有较高弹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通常具有一定弹性,这是由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小组的活动开展进度、经费使用情况、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删除部分实践内容、延长实践活动时间等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而项目化管理的组织性质由项目性质决定,由于项目的目标和实施方式会跟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因此项目通常具有临时性和高柔度性,这样才可以保证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及时配合项目的需要。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价值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管理人员意义显著。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理念和知识体系构思,是实践活动的全新尝试和探索,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新的思路。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机制体制,使用企业项目运作的方式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还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人员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模式,同时强调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其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大学生也有明显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可以避免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合理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管理人员通过前期调研可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焦点事件进行分析,使其可以选择主题突出的问题进行实践。同时,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认同团队活动在处理复杂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其与同伴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向实效性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

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促使高校管理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渠道,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为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1、科学分组,合理侧重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活动的任务要求和特点,将整个活动按照特定标志分为若干项目组。所谓项目组是项目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相异、范围较小的个体。项目分组可以明确反映总体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同时在各个项目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所占的比例、分析各组在总体构成上的重要程度,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对各个项目组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成果进行有效判定和评价,并且帮助各个项目组成员明确小组和个人的活动内容和职责,强化其责任意识。以某高校大学生“绿色环保中国行”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该活动内容涉及生态规划、生态旅游、公共设施规范化、社区环境管理、家庭节能管理、企业节能管理、绿色办公和生产等诸多环节。此时,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思路,可将该活动横向划分为进农村、进城市、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五个项目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分组的实践对象不同而不同。该活动从纵向上又划分为调查研究、问题调研、宣传、技术、方案设计等层次。经过横向及纵向的划分,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一项目深入开展下去。

2、责任明确,制度完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活动主体为正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学生,因此实践活动的责任可以根据高校教学模式的特点分为实践活动项目负责人职责、指导老师职责、大学生职责等三个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在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制定目标管理责任清单,确定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促使各项目负责人加强组织领导,对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和部署,保证活动预期成效的实现;第二,活动的指导教师需要经过个人申请、组织筛选而确定,担负着培养和指导大学生的重要职责,需要管理人员制定相关规定对教师队伍进行规范和监督;第三,为规范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更好地体现团结、求实的精神,可以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

3、量化考核,综合评价

为全面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在活动全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活动前期,应当对各项目组及整体活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活动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目组的活动内容和进度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不足和改正措施,帮助小组成员顺利完成本小组对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后,管理人员需要依据活动评价体系,对项目组、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的活动表现和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

作者:韩旭 单位:江苏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八)

一、积极开展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活动

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音乐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繁荣和发展绝对离不开音乐的繁荣。首先,我国的高校是承担着培育将来的音乐领域人才的重任,这不仅仅是为了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证了人才的供给,同时完善了我国社会的音乐文化建设。此外,我们要看到另一方面就是,高校的音乐人才是社会音乐建设的主力军,同社会的艺术实践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对于高校音乐专业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进行加强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1)关于高校音乐的实践加强是为了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我国在长期的计划中对于自身的教育方针论述为,要坚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培养全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艺术的实践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就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习者的一项劳动的实践,同时也是其学生了解国家的国情以及民情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也只有深入社会才能够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2)实现我国高校的学校职能的必然途径就是加强各地高校的音乐艺术实践。我国高校的四大职能就是人才的培养、科学的探究以及社会服务和文化的传承,这对于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音乐要加强其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锻炼,同时要加强高校师生同社会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党和国家提出的要求。

(3)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音乐人才必然的要求就是加强音乐的艺术社会实践。人才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贯彻这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在社会中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音乐人才,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使得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规律性。教师要在社会艺术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加以认真的指导,这就不仅仅是能够使得学生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也能够积累自己的音乐演出经验,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内涵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只有合格的专业性人才,才能够推动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

(4)我国各个高等院校的自身建设要求高校要加强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我国的高校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校的文化也同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承接了社会的文化的,但是又不是完全的属于社会文化,是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之内。当下,高校的文化建设是离不了音乐的文化的,不仅仅是音乐专业院校,也包括高校的音乐专业,这就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在高等院校之中开展社会的艺术实践,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的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要大力的加强我国高校关于高校学生的音乐社会实践,推动当地社会的文化建设发展

(1)我国的高校要高度的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活动。我国的高等院校要积极的相应党和国家的决定,将当地的文化建设同高校的社会艺术实践放在相当高的战略地位上,成立高校社会艺术实践的组织,积极的配备师资的力量,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2)高校音乐专业社会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就是师资的力量。一般来说,高校如果成立专门的负责音乐学习者社会实践的组织,定要选拔出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优秀品质的教师,这样的师资力量能够更好的带动学生总结社会实践的各个经验以及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3)将音乐专业的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更好的带动当地的文化建设。在人才的培养中,高校的音乐艺术社会实践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不能因为校方的原因而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制定出一套相当完善的细则,明确社会艺术实践为音乐专业的必要活动,并且将其纳入到人才的评分之中。

三、综述

现今的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之前的各国经济的竞争,而是变成了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软实力的综合竞争,文化建设作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是绝不能落后的,我国已经明确了高校在音乐文化构建方面的目标,这就使得各个高校有了统一的方向,应该紧密的结合自身的实际,完整的结合自身的资源,努力的培养出一批批适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才。

作者:王伟 单位: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

(九)

一、雷锋精神内涵及实践方式转向是时代的要求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任何精神现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物质生产和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顺应时代需要是精神现象的内在特质,也是特定精神现象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与雷锋精神产生及实践的1960年代乃至1970年代前期都有很大的不同:

(1)面临的基本任务不同。1960年代和1970年代前期,我们党和国家受错误政治路线的影响,奉行“阶级斗争为纲”,广泛进行政治分层,开展残酷的阶级斗争,雷锋精神主要倡导“阶级情感”和“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而当前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触犯刑律的各类罪犯,广大社会成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通过各阶级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2)社会成员利益诉求不同。1960年代和1970年代前期,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全社会利益高度一致,社会成员几乎没有个人的私利空间,“公而忘私”自然成为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而当前由于所有制的变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分层加剧,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各利益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因此,满足社会成员合理的物质需求及其他需求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同时,全社会也出现了精神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3)追求的社会理想不同。1960年代和1970年代前期,我们党为全国人民设定的政治理想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精神文化也服从了这一目标的需要,我们突出的是雷锋精神的“共产主义风格”。而我们现在的现实目标则是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进步、幸福、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4)社会信任度不同。1960年代和1970年代前期,由于1950年代我们党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干部以身作则,再加上我国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的洗礼,社会风气良好,社会信任程度高,人与人的关系相对比较和谐,几乎不需要防范他人,从而为实践雷锋精神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而当前我国社会信任程度低,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坑蒙拐骗偷”等不良现象,极大地削弱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信任感,提出了革新实践雷锋精神的方式和方法的必要性。(5)执政党的具体要求不同。1960年代我们党刚刚取得政权不久,通过雷锋精神对民众进行“感恩”教育,使广大人民记住旧中国的黑暗,感念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伟大,提倡“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归属感和“不忘本”的道德观,进而强化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达到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目的,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雷锋精神内涵解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当前我们党面临的任务则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如何克服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成为党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近年来学习雷锋运动的逐步式微,社会成员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外慈善事业理念的渗透,也提出了雷锋精神内涵重新解读的必要性和实践方式转向的迫切性。精神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精神在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新的需求必然要求产生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雷锋精神的转向,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雷锋精神永葆青春的需要。雷锋精神产生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实际上对雷锋精神内涵的解读也在不断发展。196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真善美”;197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爱憎分明”;198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钉子精神”;199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爱岗敬业”。雷锋精神及其实践方式在不同时代打上了不同的烙印。

二、以我国当前的现实需求解读雷锋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超越时空的内在特质,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知力,完全称得上是一座精神富矿,为我们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新的解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缓和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对雷锋精神内涵的现代解读显得极为重要。

作者:谢俊春 班术珍 单位: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十)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1、参与文献资源订购,提高采访质量

高校学科覆盖面广、专业设置齐全,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源的订购更为严格。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由几名馆员负责,而实际上由于人员数量和专业的限制,这些采访人员往往不能完全了解学校所有专业的知识特点,难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多元化文献资源需求。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图书馆可以让志愿者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志愿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院系,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了解自己专业读者的阅读倾向,把他们的意见加入到文献资源的采访中,可加大订购的准确度,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提供导读服务,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馆藏,但是一些学生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图书,却不知道从何读起,造成了阅读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图书馆具有文化教育的职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阅读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高校图书馆可组成馆员和志愿者服务团队,每周推出几种图书,并由馆员和志愿者撰写书评,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或对生活产生的看法与他人分享,为想要读书的人提供参考。

3、提供真人图书服务

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读者服务模式被称作“真人图书馆”,它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用来促进对话、减少偏见、鼓励理解的教育活动,每本图书都是一个真人。在这种活动中,真人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灵活的对话和交流场所,这些“图书”通过面对面地接触读者来介绍自己的经验、心得或者传授知识,读者可以与“图书”互动,将接收到的数据快速地变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些真人图书通常被按主题制作成了书目,读者可以通过书目事前了解所要借阅真人图书的基本情况。在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中可以引入真人图书馆这种服务模式,每个可以作为真人图书的志愿者的文化程度、学习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工作技能都在图书馆留有记录。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些志愿者的特点和学习经历为其编目,并给予适当的标注,然后这些真人图书就可以按照正常的手续办理借阅。图书由真人志愿者充当,读者就可以和这些真人图书就某个主题,某个方面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读者在阅读“真人图书”的过程中,可以激发读者急切求知的愿望,同时也满足了真人图书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真人图书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以及真实情感的流露会让读者获得更深刻的教育。

4、提高志愿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志愿者服务,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场所,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使志愿者早一步进入工作状态,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增长的实践经验。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与图书馆员的交流、与读者的沟通以及岗位职责,培养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交的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图书馆服务工作,志愿者更加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熟练掌握利用数据库资源的技巧,提高信息资源检索能力,从而能快速、准确的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

二、建立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系统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但是服务层次不深,满意度不高。如何全面、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校志愿者管理系统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1、建立统一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机构

图书馆志愿者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摆脱松散的管理模式,才能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健全志愿者工作办公室,建立统一的志愿者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沟通和解决服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监督志愿者服务工作,制定志愿者服务计划,加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间的横向联系,实现志愿服务资源共享,保证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系统

建立了统一的高校志愿者管理机构后,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和管理工具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机构可以建立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志愿者管理系统,用于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志愿者管理系统可以借鉴美国VolunteerMatch志愿者匹配网站的一些模式。VolunteerMatch志愿者服务组织是美国最大的以网络为基础的志愿服务组织之一,是美国最大规模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志愿者服务组织,这个组织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志愿者找到可以参加的活动,同时也能帮助活动组织方找到相应的志愿者。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系统包括志愿者信息数据库、志愿者培训数据库和志愿者与活动匹配数据库三个部分。

(1)志愿者信息数据库

志愿者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单位(学校)、联系信息等。要想加入志愿者队伍,必须在数据库中进行注册,详细填写个人相关信息,经过审批后才能正式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志愿者数据库除了记录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外,还使用基于角色的管理方式,对每个志愿者擅长担任什么角色进行登记和分类,能力信息进入数据库前需要进行审核确认。每个志愿者参与的活动都会被详细的记录,以此作为评价和升级的重要依据。志愿者数据库还包括志愿者个人主页与博客,使志愿者能够分享活动成果与成就感。高校图书馆需要与志愿者签订服务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志愿者提供所需的志愿服务证明。此外还可以采用积分式的管理方法,根据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次数、时间及服务效果进行积分,根据积分给以适当的奖励如报销交通费、提供餐券、颁发奖金、赠送图书,将事迹照刊登在内部刊物上等。

(2)志愿者与活动匹配数据库

志愿者与活动匹配数据库用于为志愿者服务岗位匹配人员。数据库根据图书馆提交的服务岗位描述信息,自动在志愿者数据库中选择出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按照不同的角色比例,组成拟组建的志愿者团队,并通知志愿者本人。拟组建的志愿者队伍确定后,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活动的性质,正式组建志愿者团队,明确团队中各人员的分工,由选定的负责人进行召集。

(3)志愿者培训数据库

志愿者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培训数据库向志愿者提供服务相关的培训内容。志愿者的培训可以采取岗前培训和常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公开授课、下载资料自学和在线视频三种形式提供。岗前培训具体包括: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服务项目以及工作流程,介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以及开展加强个人安全意识讲座等,让志愿者了解自己从事工作的性质和所承担工作的职责。常规培训:包括熟悉一线读者服务岗位工作如图书排架、修补图书等,对于素质较高且能长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给予提供图书分类、编目、信息参考咨询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等更深层专业知识培训。

3、志愿者与活动的评价体系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系统通过志愿者服务时间、服务态度以及工作完成情况等信息,建立评价模型,对志愿者进行评分,评出星级会员,针对不同的星级,授予不同的荣誉和培训资源,并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宣传。志愿者的奖励采取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激励体系,同时制定详细的实施激励规范,包括奖励对象认定、奖励的内容、奖励方式、奖励标准、奖励时间等。奖励的方式要丰富,要把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实行精神激励,也要注重物质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给予颁发奖状、表彰证书等,并把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记入综合测评和学生档案中,让志愿者感受到图书馆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图书馆对志愿者的信任以及认同会让他们倍增满足感,从而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图书馆的服务事业中。

三、结语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2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符合新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亲身经历,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容易束缚学生思维,使学生放不开,尤其是政治课堂,大多是一些道德的说教,对学生而言十分无趣。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更注重实践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也会激起参与欲望,产生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

知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是不容易掌握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才能达到预设目标。课堂教学就是理论,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实践,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出课堂,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升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目标。

二、如何加强初中思想政治实践活动

(一)合理安排实践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什么事都是一样的,都要事先做准备,只有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才有成功的可能,而反之不去准备、计划,就会把事情搞砸。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提前不做计划,盲目地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会使活动十分低效,学生也不能从实践中学到什么。而提前做好计划,如何组织,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地点,活动的步骤……都胸有成竹,有计划、有组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高效地完成实践活动。

(二)注重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就是活动的内容与方式,选择正确,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使活动更有效,选择失误,会使活动低效甚至无效,同时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我们在设计活动内容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与课题相关的、有趣的、热门的事件。比如,3.15之前,我们组织了关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超市、商场进行调查、采访,并且与当地的文化、司法部门挂勾,建立固定的活动课基地,共同开展好活动课。根据当地的环境、文化传统等条件因地制宜开展活动,使活动课与国情、区情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从中得到更深的感悟。

(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实践

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一点: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组织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时,开展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批评建议权”教学探究活动。对于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有言论自由等政治权利,学生已经理解,但是让他们对国家事务进行批评与建议,对农村学生来说有些力不从心。我为他们设计的活动内容是“给校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以网名给校长信箱投信,谈谈自己对学校管理的看法,提出批评与建议。学生有感而发,针对学校的食堂管理、伙食状况、作息时间、课程设置和老师评价纷纷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尽管意见不是很成熟,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学生都体会到了“主人翁意识”——公民可以依法通过合法的途径有序参与政治文明建设。

(四)灵活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很多老师会说,“现在学习压力这么大,哪有时间组织实践活动啊!”并以此为借口不去开展实践活动。其实,实践活动不一定非要在课上腾出时间进行,也可以在周末的时候,或者在寒暑假的时候,或者选择刚开学学生没有进入正轨的时候,这样灵活组织安排,就会使时间比较充裕,也会使学生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比如,学习完《珍爱生命》以后,了解长假,我就要求学生在假期时学校的安全教育,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并根据自己长假期间的经历来制作手抄报,题材可以是防火、防触电、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制作完成之后,等到开学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比。这次活动,既让大家互相学习安全知识,又寓教于乐,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体现了学生独特的视觉和个性。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改变了其原来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灌输道理的错误认知。

三、结语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3

(一)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个性与人格逐渐健全和完善的过程。据教育部社政司2000年3-4月份的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并支持党的方针、政策,理性看待国家问题,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社会化不够、生活社会化不足、技能社会化不强。即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强,政治鉴别力弱、对国情、民情和社会缺乏实际深入的了解;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致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价值主体过于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教育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造成理论与实践环节结合不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实践能力不强。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找寻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进而完善自我价值取向,锻炼社会适应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健康发展。

(二)服务社会大众和提高自身能力

从高中到大学,是从“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的过程,从大学到求职,是“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的过程。现在社会需求的往往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大学生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服务中,能够使其与社会进行良好的接触,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还能够培养一定的吃苦耐劳和踏实奉献的精神。这样,大学生在就业面对现实问题时,就能积极调整思路,选择应对策略,使社会实践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三)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高校的教学内容严谨,但相对滞后.与社会的创新性需求存在差异,学习教育与社会教育需要不断形成对接,才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同时,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能将社会需求与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从大学生自身到学生家长,从高校到社会,对社会实践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制约了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首先,大学生认识不到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或为了奖励或为了应付学校,并不将其作为职业锻炼的机会;其次,家长缺乏长远的考虑,一般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愿让儿女们接触社会、走进社会;第三,很多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实践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殊不知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第四,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虽然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但具体措施不多,资金投入也有限。

(二)社会实践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没有真正被纳入教学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团委缺乏教务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缺乏必要的课程计划、大纲和考评体系。其次,各高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开展实践活动的需要。再次,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以实践报告、接收单位评语和实践论文进行考评,缺乏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缺少系统的社会实践档案,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将社会实践与奖学金评定、先进个人评选等挂钩,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薄弱

据了解,现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随意性和临时性大,通常有个实践活动,就找一部分人参加,针对性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不相符合,不能很好体现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和特点。缺乏固定的社会实践形式和服务地,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够了解,数量不多的实践基地也存在不能将大学生放到实践主体位置的问题,不能将单位发展与大学生这一资源联系起来,使大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效融合,使基地化建设的薄弱在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上尤为突出。

(四)社会实践指导队伍建设不够

很多高校将社会实践单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仅仅依据学校特点有选择性开展,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指导,是影响实践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研,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和党政干部,专业教师队伍进行技术型指导比例甚少。各高校或缺乏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培训,或培训不够系统,多数都是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践,已经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也基本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指导,都是临时指定人员。由此,脱离了专业教师的优势资源的高校社会实践,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导致实践效果不理想。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育人理念,营造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氛围

社会实践保障支持环境欠缺、高校自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健全和高等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属于是精英教育的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但没有发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够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作为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向注重学生丰富个性和完整人格的培养过渡,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加大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和氛围,探索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理顺管理机制,提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保障

现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以教育部门、高校为主,需要按照“合理定位、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强化效能、双向受益”的原则,形成由政府教育部门主管、高校主办、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需要广泛汲取典型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有效整合本地区社会资源,建立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供求关系。进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类型上精心设计,探索出学生兴趣所在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实践岗位的调配、专业教师的人员安排、实践学生的生活保障和其他事宜。对社会实践的程序、操作规程、安全保险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安全制度保障。

(三)健全管理体系,建立过程化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

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规范社会实践的内容与要求、保障措施和奖惩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本着“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简便可行”的考核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目标体系,尽可能量化考核指标,最大限度减少主观随意性,确保考核目标科学合理。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相挂钩,规定实践学时和学分,制定大学生各学习阶段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并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建立全程督导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能够促进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效果。实践中,采用指导教师实时督导的方式,将理论知识最大限度运用于实际,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服务社会;实践后,采用高校和接收单位双向考核的机制,对学生社会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可以设立实践学分制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发展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4

(一)创新实践模式首在教学理念重塑

在众多模式当中,不难发现,人们更注重的是“器”(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而忽视了“道”(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的内涵塑造。就当前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来讲,无论从组织施教部门还是施教人群,都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一般来讲,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理念重塑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领导理念转变;二是教师理念转变;三是学生理念转变。从教育部门及教师来讲,很多停留于这样一种认识:思政课社会实践就是一个教学方式,是弥补课堂讲授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些施教部门或教师甚至将其作为一些教学任务,认为完成任务就行,不用深究其要义,而一些高职学生更是认为社会实践课就是玩。这些错误认识究其根源是没有深刻认识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真谛。要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重塑理念尤为重要。本文认为,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重塑应当立足于4个服务和3个反对,即“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服务长远”。服务学习即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完善教学的一个必要手段;服务学生是塑造全面素质和完成人格的学生之必需;服务社会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应当有益于社会实际需要而不是流于形式;服务长远是指思政课社会实践不仅仅是短期的一个教学活动,更主要的是其长远效益。3个反对是:反对因教而实践、反对因考核而实践、反对形式化实践。要做到4个服务和3个反对,就必须夯实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认清社会实践的应有之义。

(二)创新实践模式重在夯实基础

1.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

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在实践,实践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它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将现实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使理性认识从现实中来,再到现实中去指导现实,从而真正实现理性认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就是一个基本的实践过程,它通过多种方法、不同模式的反复实践,从而探索出真正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从教育学自身发展来讲,有着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分析教育学及马克思主义科学教育学的不同流派观点,这些主张的存在客观决定着教学方式手段的主要内容,观点不同,侧重也就不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张历史与逻辑、事实与价值、一元与多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运用实践观指导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2.社会实践的现实基础。

任何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都不能离开现实的客观存在。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其特有的现实背景基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一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大环境的影响,自本世纪初,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已经由单纯的说教开始向实际体验侧重,开始注重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国也及时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经验,进一步改革传统的灌输说教式的理念,将实践教学及时纳入了教育体系当中,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切实感悟,真正提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2005年,和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就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二是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实际需要。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生搬硬套、学生兴趣不高等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胆突破,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三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大学生不但要专业技能优秀,而且还应涉猎广泛,要有一个综合的知识结构。思政课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客观上能够做到“德”与“才”的有机结合。通过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高职学生在坚定人生价值观的同时,也增强了多学科的修养,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四是高职院校发挥自身特色功能的实际需要。高职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使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单纯的理论教学显然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因此,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彰显这一特色。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学必须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创新和发展紧跟形势,才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3.社会实践的本源要求。

从社会实践教学的本旨出发,社会实践能增强道德认识和道德责任感,培养应有的道德情感。笔者认为,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思政课教学实施重在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道”的修养;而专业学习重在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是“器”的锤炼。这固然与思政课本身性质有关,但也与学生实践过程有关,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有切身感悟。

(三)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必须坚持方式手段创新

方式手段创新是保持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活力和效果的重要保证之一。要做到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要深刻了解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演进过程。

从高职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以来,基本走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课堂内实施阶段。在该阶段基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将实践应用于课堂之内,比如观看影片、进行讨论等。教学过程中固然添加了实践要素,但也仅仅是一个调味剂,还未能走出课堂,真正发挥作用。第二阶段是走出课堂阶段。其主要表现为非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教学,比如主题教育、演讲读书、专题讲座等,实践的地点主要在校园内。第三阶段是走出校园阶段。主要是通过参观考察、公益服务、实地练习、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节假日或实习时间进行。第四阶段是基地推进阶段。在此阶段,社会实践越来越受重视,高职院校基地建设不断加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有了基本保障平台,通过对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极大地保证了教学实效。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中,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管理日渐规范,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效果日益突出。要进一步加强方式手段创新,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扬弃,才能取得实效。

2.要正确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的关系。

毋庸置疑,思政课课堂教学是社会实践教学的基础,社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与拓展,课堂教学为社会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教学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忽视或贬低任何一方的地位和作用,整个思政课教学效果都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本文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合理安排好二者授课时间的比例。无论实践教学有无单独增加学时,实践教学时间所占总学时比例不宜超过40%,这样一来可保证课堂理论教学的连贯性,二来可以集中主题,深化认识。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实践教学对经费、场地、环境等因素也有很高的要求,应当给予侧重,避免流于形式或实施不到位。

3.要实现基地资源的有效整合。

当前高职院校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形成了实习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社会服务基地、素质教育基地等多种基地相结合的格局。作为社会实践的载体平台,这些教学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些基地在各有特色的同时,整合力度还不够,还不能够综合利用,发挥合力。所以本文认为,应当重点思考如何将这些基地有效整合,由点到面,形成最大合力。

4.要始终坚持创新意识。

坚持创新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式,面临新问题、新形势能够敢于突破,从多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在原有资源要素上能够实现扬弃,寻找新的路径和方法。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有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不能因循守旧、踏步不前,必须能及时创新施教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

(四)创新实践模式不应忽视社会实践长效评价机制

一直以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是一块短板。其表现为:一是容易流于形式;二是硬性过硬,弹性不足;三是注重短期,忽视长远。从教育学理论来讲,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一个综合评估、评定过程。评价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长远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成功与否绝不能仅仅靠着短期的形式上的检查就可以确定。笔者认为,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难点不在于模式的千变万化,而在于其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其评价的关键点在于思政课对学生的实效如何,科学的评价机制应当促使思政课的实效性得到提高,而不是为了评价而实施授课,或授课是为了应付评价。评价不应当成为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羁绊,而应当成为长久的助力。因此,建立科学化的评价机制体系,需要从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弱化评价的行政化色彩,即弱化官方色彩而注重民间口碑。二是注重评价的长效性,即不能看短期指标而要看长期效果。三是评价去利益化,即要弱化评价结果的利益色彩,尽量避免结果与奖金、职称等挂钩。四是评价去纸面化,即要将施教的权利充分下放给施教机构和教师,给予其自主性,而不是“一纸规定”画好路径。比如美国就没有明确的思政课教学大纲,也没有必须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但其教学效果很好。总的来讲,思政课社会实践长效评估机制必须立足于长远,真正作为评价考核为施教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

二、结语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5

在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主要形式包括实践教学(主要大四下学期进行)、社会考察(寒暑假的三下乡活动)、科技文化服务(支教支农支医等)、勤工助学、志愿者活动、学校社团协会活动以及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活动。同志曾多次在高校座谈会中强调让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去社会实践,去吃苦,去锻炼。独生子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犹如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就无法真正成材,因此特别需要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这个形式磨砺大学生的意志,让大学生在奉献中展示才华,提升自我价值,培养担当能力和追求远大的理想。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了解社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对大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自我塑造等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团中央鼓励大学生从事志愿活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服务、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等大型活动工作中,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展现出了勇担社会责任,富有激情与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体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些大型活动中大学生更深入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勤工助学活动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大学生勤工助学如家教、兼职助理以及从事一些计时计件的劳务性质的工作不仅缓解了经济上的困难,同时,这些实践活动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树立勤俭节约的风尚,并增强自强自立的信心,为将来就业创业、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看到少数大学生怕吃苦,不愿意埋头苦干,做事儿“三分钟热血”,有的大学生在支农支医支教的下基层活动中趾高气扬,存在自己是“天之骄子”、“高人一等”的思想,不能真正融入基层生活,没有真正体验社会生活,更谈不上服务社会了。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以积极心态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有利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首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进行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业生学习更多的党的理论知识,高校在选拔实践活动队伍的队员上一直都很注重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一般都会要求党员带队,并在各种活动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一般来讲在社会实践活动之前队员们都要系统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有关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和团中央关于年内开展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让队员们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进行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更直接深入地理解党的相关政策。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会对党的相关政策、路线、方针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进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尤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我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并能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减少对非主流价值观和敌对势力进行了的各种形式渗透的盲从。了解改革和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克服偏激急躁情绪,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其次,促进大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是很严重的,从课程设置至教师的教授内容上与社会需要和市场经济有着很大的距离,如何拉近这个距离,主要的方法是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和实践衔接起来,弥补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的不足。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难点问题,会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践教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觉到所学与所用距离是如此近,所学是非常有现实价值的。而且丰富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兴趣会促使学生对学科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帮助他们很好地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动手的能力。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也看到了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大学生大学四年基本是三点(寝室、教室、食堂)一线的生活,课堂上学习了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知识,但没有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可以将大学生所学应用于现实的机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检验所学是否到位,所学是否与实践相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懂得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了解自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确立多学习知识,多掌握本领的目标。同时更进一步接近社会现实,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自我。目前的教育体制度下,高考前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经历小学、中学而直接升入高校的,很少有亲身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再加上现在的学校教育所传授的书本知识很多脱离实际,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学生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圈子里生活,导致他们对社会现实缺乏理性的认识,对中国的国情了解不透彻。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远离社会现实的大学生很容易被网络所传播的并不客观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宣传所迷惑,有的甚至做出了违反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的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了解社会现实,通过亲身的体验生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经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在与广大人民民众的接触中增加智慧、在现实的活生生的事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进一步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更好地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四、有利于就业和创业途径的拓宽

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和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近三年来重庆市政府给各大中专学校学生提供了带薪实习的机会,每年的寒假、暑假都有大批学生深入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实习,从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有关单位、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为以后就业更好的融入社会,更好地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做好相关的准备。有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了以后工作的就业单位,社会实践无疑是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走的一条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努力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为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努力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发展和职业技能拓展结合起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走向社会的技能和经验,为他们实现就业打下坚固的基础。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像课堂教学那样有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空间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因此在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从而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大学生创业作为当今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各高校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有计划、有意识地开辟学生专业实践场所,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区,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一些稳定的创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假期选派学生去用人单位实习,增强对市场化商业运作的认识和了解,既加强了实践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为大学生就业创业选择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结语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6

1.1社会实践内容缺乏特色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院校的实践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没有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可持续职业发展的需要。有些实践活动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制定实践计划时对社会缺乏足够认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初始满腔热情,一旦面对困难与挫折,即灰心丧气、丧失斗志,导致实践活动匆忙结束,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挫伤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1.2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缺失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社会实践教育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应达到具体什么要求;学校如何依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授课方式,逐步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同时,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标准、评价机制及督导检查的缺失,使得部分院校的实践活动效果仅局限于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内容较为肤浅,实践大多停留在初级形式。

2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几点建议

2.1突出专业实践技能,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行业实际,这样既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又能提高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要与专业实践密切联系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又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2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营造社会实践氛围

高职院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确保实践活动有章可循,要协同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层层落实,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良好的组织和保障体制。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在宏观的大环境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给予支持,提高社会大众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为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可借助多种媒体途径(报纸、电视、网络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对实践活动进行深入追踪报道,扩大影响力,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发展氛围。

2.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学生实践活动要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涉及的范围为依据,要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效果明显。其次,确定实践活动的形式。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专业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及综合素质。最后,制定考核评价标准。从实践活动主题、内容和计划、实践态度及能力、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工作的良性循环。

3结语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7

1.准确定位,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责履行者

目前大学生群体已全面为“90后”新一代的群体,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的他们性格独立,个性强,思维活跃却容易激进,作为高校辅导员老师,其言语教育已经不易成为有力的教育途径,更多的主题班会、年级大会也逐渐流于形式,很难深入人心,因此作为辅导员要通过更多新型的沟通模式和沟通渠道去深入学生的心理,在带队进行支教的过程中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日常管理者的身份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引导。真正做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辅导员带队参加大学生志愿支教的活动过程中,正是自我职业目标明晰化和职能化的最有效过程———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的经历不仅仅会增加辅导员的社会发展要求,也会提升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

2.科学引导,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目标规划者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其目标规划作用主要体现在向学生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即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尽量避免在实践中大学生产生消极、功利等不正确不合理的想法;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深入基层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吃苦耐劳、培养坚忍不拔的优秀意志和品质。此外,一名优秀的高校辅导员应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积极营造适合的氛围。同时应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并努力拓宽社会实践活动渠道,引导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近年来,社会实践队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队员选拔机制,导致支教队伍层次良莠不齐,社会舆论针对暑期的短期社会实践也是褒贬不一,作为带队老师,一方面要做好支教队品牌的打造、实践基地的稳固建立,另外一方面则是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指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能够科学引导,明确目标。

二、以行践言,提升辅导员个人综合素养以及职业竞争力

一名合格的辅导员不仅仅只局限于定位其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完善人格素养以及扩充其学识水平。因为大学辅导员对于一个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学术水平、学识结构、人生阅历、思想品质、人格魅力和个人综合能力等综合素养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必须具有极高的学习、实践能力并且懂得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去提升个人的能力。

1.加强沟通,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在支教过程中,老师们往往要克服许多困难,包括语言不通、生活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难题。但是,支教过程作为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从而接受进一步基层锻炼和做奉献的机会,也进一步拉进了与大学生的距离,通过自身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起单纯的言语教育会收获更好的效果;同时大学生的生理年龄日趋成熟,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组织、协调能力也略显不足。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组织者,其强调的是辅导员应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及开展过程中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比如辅导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具有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辅导员应妥善采取各种手段和相应的有效措施以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辅导员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程参与,增强学生管理能力

在笔者开展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的过程中,辅导员作为活动的一员全程参与其中。辅导员的参与既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信心,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自身修养。也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交流,是辅导员走进学生生活与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辅导员的参与者角色主要体现在与学生共同拟定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探讨活动细节、启发和发掘学生创新思维以及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同时,辅导员还应全面多角度的了解活动进程并及时提供活动相关指导以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3.强化提升,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而言,在学校中接触到的人际关系相对较为简单。社会实践需要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面对一些平时很少接触到的社会现象、民生百态,自然他们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也就变得复杂得多。由于社会上被各种利益矛盾所充斥,这很容易使学生树立扭曲、不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道德观。一旦出现此种现象,就需要辅导员抓住典型实例,与学生进行深度剖析,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并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三、结论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8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框架下的实践活动不同于马克思常用的实践,是包括生产劳动、经济交换、政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活动在内的人类实际活动,三个重要的概念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分别是场域、资本和惯习。场域表示行动者从事实践的空间,表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社会是由相对自主的场域组成,每个场域具备各自的运作逻辑。布迪厄强调场域内部的关系性和冲突性。场域之内的行动者处于各种动态关系之中,利用各自所掌握的资本依靠行动者的惯习在场域内进行斗争。资本是行动者实践活动的工具。资本需要在场域中体现价值,既是行动者争斗的工具,同时又是争斗的对象。当资本被个体或群体作为私有财产占有时,就表示资本占有者占用了社会资源。资本可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经济资本是最根本的资本形式,可以直接转化为金钱;社会资本由各种社会关系组成,行动者可以凭借这种关系网将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以三种形式存在,即身体化形式、物体化形式和体制化形式。身体化资本是指行动者在实践活动中内化的社会世界的实践逻辑,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的形式存在,包括行动者气质、秉性、习惯等,根本上来说是行动者的文化价值观念;物体化资本表现为各种文化产品,如图书、工具、艺术品等;体制化资本是得到国家制度保障的文化资本,并不是以客观有形的形式存在,而是超越了具体化形式,使特定行动者占有的资本得到制度上的认可。惯习可以了解为行动者实践的逻辑,即行动者如何实践。惯习产生于长期的实践活动,经过一定时期的累积,实践经验内化为行动者的意识,进而引导行动者的行为,体现为行动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策略等。惯习一方面会组构并影响行动者的社会实践,是“具有结构能力的结构”(struc-turingstructure),同时,也是行动者先前社会实践的烙印,是“被结构的结构”(structuredstructure)。对于场域、资本和惯习的关系,布迪厄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可以理解为行动者凭借惯习和掌握的资本,在某一场域中做斗争,从而形成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公式投射到翻译研究,则可阐释为译者依靠惯习和资本,在某一场域作斗争,进而形成翻译场域。

二、布迪厄社会实践一般研究方法及其在小说翻译活动中的应用

布迪厄提出了研究人文与艺术领域的三步骤:第一,对特定场域的研究应与更大的权力场域的研究结合。这体现了社会等级与权力在布迪厄社会学框架中至高的地位。在人文艺术领域,文学场域镶嵌在权力场域之中。第二,应该辨别个人或群体在争夺知识或艺术的合法化中所占据的对抗性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特定场域中的经济和文化资本是什么?资本如何分配?场域中行动者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地位如何?第三,要分析行动者的阶级关系以及在斗争场域中的地位和社会轨迹。这一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小说翻译实践活动,在此观照下,可按照以下步骤分析小说翻译实践活动。第一,对小说翻译活动的研究要放在更大的权力场域—翻译场域中,翻译场域同时又置身于文化场域这一更大的权力场域中,所以,要考查特定历史时期的小说翻译活动,必须首先考查翻译和文化活动中的权力斗争。第二,研究译者在争夺资本过程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分析译者所掌握的资本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本之间的转化改变所处客观关系结构。第三,分析译者的惯习。当然,译者的惯习不仅是个体的秉性和社会轨迹的表征,也体现了社会群体在个体译者身上打下的烙印。

三、晚清小说翻译活动的社会学解读

1.场域斗争分析。

晚清的小说翻译活动要放置在翻译场域和文化场域中进行考查。文中所指的晚清翻译场域时间段为1894年甲午战争起至1916年,这是中国近代翻译场域的时间段。甲午战争后翻译的方式、数量等与之前大不相同,而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开始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在这一过渡转型阶段,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包括翻译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都体现了极其复杂的矛盾与斗争。在文化和翻译场域中,如果从宏观向微观挪移,主要存在以下斗争:华夏文明与外夷文明、小说与其他文类、翻译与创作。中国自古就存在华夷之辨,中华文明与外夷文明之间斗争随着甲午战败而愈演愈烈。甲午之前,西方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有所转变。但是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官方代表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中国文明的居高地位。把西人比作蛮夷,自然西方文明在国内仍受贬斥。而甲午战败的耻辱,使国内士大夫阶层认识到,受西方文明影响的日本真正让国人感到民族危机和亡国之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国人的夜郎自大,不得不接受一个新的世界观,自古被认为的西夷蛮邦,其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华。在中外文明到底孰优孰劣的斗争中,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不断提升地位的西方文明,他们声称,西方世界取得的巨大文明,小说功不可没。严复和夏曾佑在1897年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中阐明了小说价值所在:“且闻欧、美、东瀛,其开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翻译西洋小说随之成为学习西方文明见效最快的办法。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相对于其他文类,小说处于社会边缘的地位,是“小道”,鲁讯感叹过“在中国,小说向来不算文学家的”。班固在《汉书•文志志》里把诸子之书归纳为九流十家,小说不入九流,十家之中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小说虽列十家之中,然“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由此得出,小说不仅不入九流,而且被排斥在十家之外,仅为“道听途说,街谈巷语”。而在晚晴的翻译场域中,却产生了小说界革命。康有为在《日本书目志•识语》(1897)中借上海点石者之口,指出“书”“经”不如八股,八股不如小说,因为小说可以启童蒙之知识,引之以正道,“故‘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输,当以小说输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清末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小说形式占绝大多数,翻译过来的散文仅有4篇,诗歌也屈指可数,而小说却有1000多种。士人通过论证小说在欧美国家的开化民智功能证明翻译小说的合理性。在小说地位被抬高到“文学之上乘”之时,按理说,小说的创作应该也是如火如荼的。但是翻译小说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创作小说的数量,1906-1908年为晚清小说翻译的高峰期,这三年分别有105、135、94种小说翻译,大致等于创作小说的两倍。翻译小说的广泛接受性也可以从假借译本之名而创作小说的现象中体现。从事小说翻译的文人及出版翻译小说的杂志更是数不胜数。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小说创作需要费时费力,而小说翻译却相对高效,同时想要实现向西人学习、改良群治的宣传效果,非翻译小说莫属。

2.译者资本占有及其争夺。

权力斗争是场域最鲜明的特点,而行动者赖以斗争的基础就是所占有的资本,通过对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及象征资本的占有、争夺及转化,行动者掌握更多的社会权力,从而构建并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在小说翻译场域,不同的译者占据不同的资本,为了使小说翻译的社会学解读更加具体化,文章将选取晚晴典型的小说译者林纾为例,对其所占有的文化资本及其利用转化情况做以分析。文化资本包括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水平、品味与生活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文化体制。文化能力表现为行动者的身体或精神方面的持久性请,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产品包括图书、雕塑、绘画等客观存在的形式化实体,一旦被制造出来,就可以被更多的潜在主体占有;文化产品的有效性体现在作为投资形式参与文化生产斗争。文化体制以制度化形式存在,为行动者所掌握的文化资本合法化提供制度性保障。具体到作为小说译者的林纾,他所掌握的文化资本主要是其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并不是指林纾的外语表达能力,相反,林纾不懂外文。所以,这种语言能力是指林纾的古文修养。林纾的古文修养受到桐城派主将吴汝纶的赏识,称道其古文“抑遏掩蔽,能伏其光气者”。林纾在古文词方面确实颇有造诣,他于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周作人论其翻译时可以“笔墨腴润轻圆”,鲁迅也评论其“文章确实很好”,树珏认为林纾的译笔能够做到“高尚淡远”。林纾本人更是强调了古文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吾中国百不如人,独文字一门,差足自立,今又以新名辞尽夺其故,是并文字而亡矣。”基于对这种文化资本的占有与强化,可以得知林纾旨在维护自身的传统文化身份,其小说翻译目的并不是文学性的,而是社会性的。他的小说翻译也为其带来了大量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实现了文化资本向其他资本形式的转化。林纾的稿酬相对其他译者较为优厚,以每千字六圆计算,而包天笑译《三千里寻亲记》和《铁世界》,每千字两圆,共得稿酬一百圆,“除了到上海的旅费以外,还可以供几个月的家用”。同时,林纾译稿的备受好评,也为其带来大量的社会和象征资本。林纾的翻译思想、翻译原则、对古文的推动作用以及所取得的“今世小说届之泰斗”的社会地位,可以说都根源于他的古文造诣。

3.译者惯习分析。

惯习是一种稳定的性情倾向体系,译者的惯习是译者在翻译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维倾向,受到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是社会实践在译者意识结构中的内化,同时又指挥和调整译者的翻译实践,比如翻译选题、翻译策略等。文章仍以林纾为例,分析其惯习及其影响。林纾的古文翻译惯习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知识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林纾自称崇尚程朱理学,以“读书则生,不则入棺”为自励,自幼养成了用古文写作的习惯,古文已经成了林纾的思维模式,虽然一生翻译180余种作品,但毫不受到外文的影响。古文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在翻译中的词章句法,框架结构均遵循古文义法。传统的语言文字不仅影响了译作的措辞章法及其结构轮廓,更影响了译者对文学作品的态度。“文以载道”是自古以来士人的文学观和社会观,林纾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倾向同样体现了这一点。比如,翻译文本的选择格外体现了林纾的文学社会观。他每译一书,都要郑重其事,作序,跋尾,再三表明他希望人们学习西方、救国保种的良苦用心。翻译《黑奴吁天录》,正是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小说中美国黑奴的悲惨遭遇很容易使国人产生唇亡齿寒之心,激发国人救国保种之志。译者惯是与译者所拥有并争夺的资本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林纾的这种翻译惯习给他带来的成功是他始料未及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经出版,则“书出而众哗悦”“一时洛阳纸贵”“不胫走万本”。可见特定的翻译惯习会带来的出乎意料的社会和符号资本,这也从侧面扩大了小说的社会改良和开启民智的作用,带来了了晚晴小说翻译的高潮。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