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风险识别研究

供应链企业风险识别研究

【摘要】低碳供应链可减少碳消耗,但因存在不确定因素,故存在低碳供应链风险。文中对风险具有的物理性质进行识别,将风险划分为物质风险与非物质风险两大类。对风险源进行识别,找出了低碳视角下供应链企业风险的来源,最后通过分析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低碳;供应链企业;风险识别

1引言

当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前进。随着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到大气层中,成为目前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因素。近几年,世界气候异常和多次厄尔尼诺现象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标志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我国政府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正式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之后进行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与民众的低碳意识普遍提高,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革新技术,开发低碳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一部分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供应链作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减排,以期达到低碳供应链目标。在使用革命性技术与具有针对性手段的过程中消除和减弱了部分供应链风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风险。风险有两种形式体现:一是物质形式,二是虚拟形式。风险是客观现实的必然表现,而事物的随机性产生风险,企业不可能消除风险,只能通过管理控制等手段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或者降低风险损失。

2低碳视角下供应链企业风险识别

2.1传统视角下供应链企业风险分类

传统供应链企业风险可以分为物质风险与非物质风险。其中,物质风险可以分为自然灾害风险、事故风险、不可控因素、产品质量风险等十一种;非物质风险可以分为政治风险、产品预测风险、生产组织风险、库存风险、原材料来源风险、销售风险、运输风险、财务风险、决策风险、合作风险和信息风险等十一种。

2.2低碳视角下供应链企业风险分类

低碳风险是在低碳背景下,供应链中的企业为了适应这一新要求会采取相应的手段与措施,在此过程中因策略调整或者革新理念,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下面从8个方面对低碳视角下供应链企业风险进行识别。

2.2.1碳标准变动风险

此类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生产工艺与科技水平有了较普遍变化,政府在适应新生产工艺对碳排放标准进行重新划分和建立新的评价方法。政府在制定新的碳排放标准时可能会提高过去的碳标准,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因工艺与技术落后从而无法满足新的政府标准,无法继续运营的风险。

2.2.2地方政府的低碳偏好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法令与政策的一线执行者与一线监管者具有明显的低碳或非低碳偏好。在部分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方政府为了改善当地经济环境的状况时,对外的招商引资政策可能会对高耗能与高排放企业有着较高的容忍度,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与高污染地区的政府在相关行为上则会存在明显差异,即对高耗能与高排放企业的入驻有较小的意愿,甚至反对和禁止高耗能与高排放企业入驻当地。也会存在随着时间推移,当地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出现对高排放容忍力强的政府转变为容忍力较差的政府的情况。

2.2.3原材料碳超标风险

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都是供应链的一个节点。供应链上的企业都会使用他人提供的原材料或者商品作为本企业生产的原材料。然而,一些上游企业因为工艺或者技术的落后,并不能生产出相应碳排放达标的原材料。以此作为原料所生产的产品即使在下游企业加工工程中碳排放达标也面临着碳排放超标的风险。

2.2.4销售碳超标风险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使用比如广告、集会等营销手段。在此过程中因过度使用广告、集会(汽车巡游)等营销手段将会带来碳排放超标的风险。

2.2.5运输碳超标风险

在运输过程中因运输方式不合理例如大车运小件,重复运输,空载运输等情况的出现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达标的产品与原材料在达到目的地与客户手中是碳排放不达标。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可能伴随着时间、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随机发生。此类风险发生时可以被相关的数据监测到,并予以反馈。

2.2.6管理层低碳偏好风险

管理层作为企业运营规划的直接制定者与执行者,对企业的运营状态具有直接的影响。在管理层具有明显的低碳偏好时,企业运营将具有明显的低碳偏好。然而在管理层重要人员离职或更换之后,他的继任者是否具有明显的低碳偏好将会改变企业现有的运营状态。这类策略的改变将会带来一定的企业运行风险。

2.2.7碳变动合作风险

在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在低碳供应链中企业的合作关系建立在对方的碳排放达标的基础上。随着政府碳排放标准的改变或者企业经营者的理念的改变,双方合作基础发生改变,原来可以被接受的合作伙伴变得不被接受,导致供应链的断裂。对于企业来讲这种情况出现会导致企业的运营状况出现改变,导致企业利润降低,进一步会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2.2.8碳信息失真风险

供应链企业是一个系统的节点。作为一个接受信息同时也传输信息的节点,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会发生碳信息传递偏离正常值或与现实情况不符等现象。此类现象称为碳信息失真。管理层在根据已经失真的碳信息进行决策时会出现决策错误,由此则会对企业正常的运营产生风险。这样的风险称之为碳信息失真风险。

2.3低碳供应链风险识别表

本文根据供应链风险产生的物理性质进行划分,并对传统风险与碳相关风险进行汇总,将低碳视角下供应链风险分为物质风险和非物质风险。

3管理启示

3.1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

当代企业的构成日趋复杂,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旧的信息传递模式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要求。信息不对称风险对企业来说是最需要防范的风险之一,也是企业重要的损失来源之一。为了减少此类风险带来的损失与影响,需要企业去建设完备的信息系统以帮助企业完成信息传递的目的,从而避免或减弱信息不对称和碳信息失真风险等信息风险带来的影响。

3.2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企业作为供应链或者供应网中的一个节点,不可能独自完成庞大的供应链供应目标,这样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要对合作伙伴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确定合作伙伴的同时还应考察“备胎”合作伙伴,保证在发生碳变动合作风险的时候可以快速适应新的环境,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3.3设立经营预案,建立柔性低碳供应链

面对市场的波动需要管理者拥有高超的管理技巧。设立预案则是对此类风险一种较为有效的防范措施与管控手段。通过对预案的建立可以做到有效的事前控制,当风险发生时按照相关预案的计划快速的建立响应机制,迅速行动,减少企业的损失。

3.4使用高科技手段安排生产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管理科技的影响。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拥有高水平的生产、运输、协调策略就尤显重要。我国在企业管理中起步较晚,所以更需要在这一领域内进一步发展。使用高科技手段与先进的经验对生产过程进行组织与协调,避免出现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的碳超标情况,降低此类风险发生的概率。

3.5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测机制

面对原材料等物质风险,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需要有具体可行的质量验证体系,不随意更改相应的指标,对原材料与产品进行完整且可靠的质量检测。排除在原材料与产品中的质量风险与碳传递风险。

3.6稳定科技投入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必须时刻保证自己不落伍,不被市场所淘汰。政府也会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发展随之调整碳排放标准,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工艺,企业将可能被政府强制关闭。企业必须稳定的进行科技投入,保证自身工艺与科技在同类企业中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从而在应对碳标准变动风险时占有主动权。

4结论

本文在低碳视角下对供应链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同时通过列表的方式对风险进行汇总。本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没有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风险的传递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有待在下一步研究中解决。

[参考文献]

[1]付加锋,郑林昌,孔珊珊,等.区域低碳环保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1):1-6.

[2]杨乃定,乔继娇.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

[3]王稳,王东.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04):96-100.

[4]商迎秋.企业战略风险识别模型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69-73.

[5]姚树俊,张晓瑞.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C].Phuket,Thailand,2011.

[6]田会,邵祥理.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防范[J].物流科技,2006.

作者:舒良友 郭琎 原白云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