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不良情绪的产生

钢琴演奏中不良情绪的产生

摘要:钢琴演奏中的不良情绪是影响演奏者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且普遍存在,对钢琴演奏中不良情绪的产生与调控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笔者自身及周围的钢琴学习者、教育者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什么是钢琴演奏中的不良情绪及其危害,并从各方面寻找其产生原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钢琴演奏;不良情绪;成因分析;心理调控

一、论钢琴演奏中不良情绪的危害

不良情绪对钢琴演奏者造成的实际危害巨大且是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指一个人对客观刺激进行反应之后所产生的过度体验。演奏者在钢琴演奏前和钢琴演奏中往往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产生的演奏乐曲所需情感之外的情绪,造成乐曲情绪不当或形成演奏过程中的生理心理障碍甚至阻碍了钢琴演奏的正常进行的情绪,即为钢琴演奏中的不良情绪。钢琴演奏中的不良情绪往往比高强度的技术难点更加具有杀伤力。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演奏者往往要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向观众展示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演奏技巧。然而,台下能够完整流畅演奏的钢琴曲到了台上演奏时,多数演奏者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演出结果不尽人意。部分演奏者因为不良情绪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全身僵硬,手指颤抖而无力,无法下键弹奏的情况。即使开始弹奏也是手腕僵硬,手指的灵巧度及音色处理都大打折扣,且在音准方面也会出现较多失误。严重者甚至头脑一片空白,面部表情呆滞麻木,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

二、钢琴演奏中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原因

不同性格和气质的演奏者在舞台演奏中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人的体内由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构成,四种体液比例的不同导致了人们不同的气质差异。根据体液比例的不同在心理学中通常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多血质的人朝气蓬勃、热情活泼;粘液质的人性格安静沉稳、考虑问题较为全面;抑郁质的人相对最为内向,性格孤僻、做事不够果断;胆汁质的人性格偏外向,为人坦率,我们所熟悉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便属于这种气质。演奏者在舞台上进行钢琴演奏时是大脑对该乐曲再次读取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执行者便是我们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运作与我们自身的内分泌系统相关。演奏者演奏前期的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不合理的饮食等都可能会造成自身内分泌系统失调,从而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演出前精神不振、情绪失控,导致演出失误。

(二)心理原因

后天的生活经历也影响着人们的性格。如后天学琴的人大多认为自身实力与从小学琴的同学有较大差距,从而导致其自信心缺乏、心理压力加重,往往会在演出开始前便产生紧张和恐慌感。部分演奏者过于在乎演在奏结果,造成演出目偏离。这不仅加重了演出前压力,还容易在演出过程中转移注意力造成音乐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的演奏者演出前信心满满,对演出抱有极大期待。这本身对演奏是非常有益的。不过,如果信心过于高涨且兴奋过度则不利于乐曲情感的把控,同时可能造成大脑缺氧,出现短暂的大脑空白,造成演出失误。

(三)技术原因

很多演奏者在选择曲目时较为盲目,忽略自身情况。乐曲选择难度过高,演奏者钢琴水平达不到,练琴过程只会不断增加演奏者的挫败感。这种情感在演奏前会演变为恐慌感,导致演奏失误。演奏者不喜欢所弹奏的乐曲则无法完好的投入情感,音乐就没有灵魂。背谱不牢固。我们在练琴时往往采用视奏方式,而公开演奏往往要求背谱弹奏。熟练准确的背谱也是演奏者需要攻破的一大难关,只有记好乐谱,才能够在演奏中充分融入情感,放松流畅的完成演奏。反之,则会增加演奏者的心理压力,造成演奏失误甚至中断。难点把控不牢靠也是演奏者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演奏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解决好作品的重难点,在上台前便已经预料到弹奏会出现错误,导致自信心受挫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四)环境原因

“钢琴演奏者平日里练习时的演奏,与在舞台上的演奏是有很大区别的。”[1]对于演奏者来说,从平常所熟悉的琴房到陌生的舞台,钢琴琴键的触感、音色的改变,以及琴凳的舒适度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且听众数量的改变也会给演奏者造成巨大压力。此外灯光的亮度、场地的音响效果、上台走至钢琴的距离、台下观众的私语和掌声、当天的服装造型等都会对演奏者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三、克服钢琴演奏中不良情绪的对策研究

(一)生理研究

神经系统负责大脑中乐曲接收、储存及再提取的过程。要保证神经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行,首先应当调理好自身的内分泌系统。做好合理饮食、按时作息、加强运动等。特别是演出前,切勿因为演出压力而作息失调、暴饮暴食造成内分泌失调。无论是在练习还是演奏中,音乐注意力都十分重要。有些人对音乐敏感,其实那是他们的音乐注意力较强。研究表明,人脑内的儿茶酚胺有助于人们音乐注意力的提升。补充脑内儿茶酚胺我们可以多吃富含锌的食物如:豆类、蛋类、以及动物内脏等。此外甜食能够帮助人们有效缓解压力,演出前感觉压力较大可以通过吃些甜品来进行缓解。水果中糖分较高且富含水分,对身体有益无害,是很好的选择。

(二)心理研究

演奏者在演奏的瞬间需要迅速调整好自身状态。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具备充分的自信心和强大的专注力,并以此引导演奏者准确而迅速的进入音乐。因此培养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首先要把握平常心,钢琴演奏者在演奏前首先需要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味想要超水平发挥,渴求与自身技术水平不相符合的名利。其次要树立正确自信心,演奏者树立正确的自信心是良好演奏的基础。最后演奏者演奏前应当给自己正确的心理暗示,给予自己更多正面的鼓励,切忌在出现负面想法。

(三)技术研究

所谓“艺高人胆大”,当演奏者掌握正确的练琴方法、拥有高超的技术,且能够完整流畅演奏乐曲时,其自信心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1.合理性练琴动机

钢琴学习者学琴的动机大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成为钢琴演奏家,有的则是被父母逼迫不得不学。相应的其练琴动机也大不相同,这其中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演奏者练琴时的专注度、练琴时间分配、对乐曲分析的深度等等。一心只为弹好一首曲子的同学往往比只为还课而练琴的同学的积极性和专注度要高很多。

2.科学性练琴方法

许多钢琴学者在练琴时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练琴方法。大多数钢琴初学者在拿到一首新曲子时往往直接进入认音弹奏阶段,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在获得新曲子时应当先分析其曲式结构、查询了解作曲者信息、作曲背景等,从而确定乐曲风格、情绪及创作手法。之后采用分段练习的方法逐段练习,遇到难点或者弹奏不顺畅的地方应单独提出进行练习,熟练后再加入段落练习。分段练习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弹奏练习,若段落之间衔接不流畅则单独提出几个小节反复练习。在练琴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慢练。慢练可以帮助演奏者加深记忆、弹准音符、把握节奏、掌控情感等。初学者在慢练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加速,出现越弹越快的情况。也有的人在自己掌握较差的段落速度较慢,到了自己掌握较好的段落速度就加快,从而造成忽快忽慢、节奏不稳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运用节拍器固定速度来进行练习。

3.多渠道音乐记忆

“在音乐演奏心理的培养训练过程中,对于音乐记忆力的培养也就是背谱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2]钢琴演奏者在进行钢琴演奏时,很有可能因为不良情绪的影响产生大脑空白,造成不知道第一个音从何弹起的窘况。因此在练习时我们应当做到多渠道记谱:手弹、口唱、心记。此外乐曲情感起伏变化,手部动作等等也是练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对象。

4.高强度音乐注意

“音乐注意在音乐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使音乐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并具有一定明确指向。”[3]在练琴和演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边弹边唱的方式来加强音乐注意力。也可以为自己制作合理的任务目标,并通过自我奖赏的方式来完成任务,以此提高音乐注意。

(四)其他对策研究

钢琴演奏者从琴房到舞台、由立式钢琴到三角钢琴,这一转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琴键不同的触感、不同的声场效果、舞台灯光等都会使演奏者感到焦虑恐慌。演奏者在表演、比赛前应当去熟悉一下场地,可以的话试奏演出所要使用的钢琴,模拟演出效果,提前适应。演奏者也应当提前筹划并亲自参与挑选、设计演出服,服装不合身,或者服装不符合自身气质都会使演奏者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此外,多参加各类音乐活动是演奏者提高自身音乐素质和心理素质最为有效的手段。钢琴演奏者应当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多的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切勿因为胆怯而选择回避。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者对自身不良情绪的调控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据了解几乎所有的钢琴演奏者在演奏前或演奏中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对钢琴演奏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演奏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自身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科学解决,最大程度的减少不良情绪在钢琴演奏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刘青.论钢琴演奏者的演奏准备及舞台演奏中的心理素质问题[D].西安音乐学院,2013.

[2]赖天舒.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调控[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王健健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