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解析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解析

摘要:现阶段,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向人们的生产、生活渗透,并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大数据环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也因此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深入地研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借好大数据时代的“东风”,积极创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优化高校科研管理方法,促使高校科研管理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科研管理

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而言,创新精神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校是文化精粹的发源地,高校拥有着数量众多的人才资源。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高校的科研管理质量,进而影响科研工作的效果发挥。只有确保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融合了创新意识,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发展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必须能够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特有优势,全面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促使高校教师创造出更多的高质量科研成果。

一、大数据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一)大数据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大数据”还未有统一概念,但毋庸置疑的是,大数据是数据库中最富前景的新领域,是利用软件工具管理、处理消耗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很多学者认为大数据具备“四个V特征”,即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价值性。规模性:互联网数据的增长不断加快,从世界角度看来,现阶段所拥有的90%以上的数据都来自于互联网,而据最新的研究显示,在未来的十年之中,全球的互联网大数据将增加至现阶段的50倍左右。多样性:大数据的类型比较多样,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高速性:大数据以数据流的形态传递、生产,立足于互联网络技术,即时性效果非常显著。价值性:大数据具备利用价值密度低,增长价值高的特点。与此同时,海量的数据源有着非常巨大的挖掘潜力,潜在价值巨大。

(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凸显。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知识经济理念不断向各个领域渗透,高校的社会开放性不断增加。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可以为高校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科技资源等,是服务于高校发展的有效驱动力。与此同时,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水平与高校科研能力的强弱关系紧密,高校的发展无法脱离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能够给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立足于大数据技术开展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发展必由之路。大数据时代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首先,有效地提高了科研申报、科研选题的针对性。科研申报、科研选题是高校科研工作的起点,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研究项目都是某一范围内的征集选题,在研究指南之后,相关的研究人员针对选题开展研究,由于各个地方的信息发展不均衡,极容易造成研究内容重复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征集选题被圈定于某一范围内,可选择的研究范围比较狭隘,极容易导致研究与社会需求脱节。大数据背景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其次,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我国的政府部门以及科研领域一直较为重视科研工作的发展,我国每年开展的科研项目数量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受制于客观条件,很多项目在研究获得相关数据、结论之后都会“沉寂”下来,科研的成果并未被有效利用,并没有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无疑是对研究资源的浪费。大数据背景下,各种科研项目的科研创新成果能够以数据形式得以共享,不同的研究可以利用其它研究的成果,不仅降低了研究成本,还能够有效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二)挑战

大数据背景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科研管理理念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无疑给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带来了挑战:首先,科研管理理念不达标。很多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在落实此项工作时只重视科研项目的数量、经费等,却并不重视科研的质量。与此同时,很多科研人员同时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身兼数职的客观情况无疑会分散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影响科研工作的创新效果。其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很多科研管理人员根本不具备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缺乏管理素质,在落实科研管理工作时只能对管理工作进行最简单的处理、分析,不仅工作质量低、工作效率低,且很难反馈科研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科研管理工作的评价缺乏对应的评价激励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消减科研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挫伤其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挑战绝不仅仅只有上述两点,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未获得广泛关注、缺乏科研工作创新机制等都是现阶段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过程中遭遇的挑战。

三、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的策略

(一)创新科研管理理念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核心应该是管理,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必须涵盖服务职能。虽然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管理创新工作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很多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然而很多人只是被动地记录、整理数据,客观情况使得很多科研管理人员产生了消极、被动的惰性思想,因而他们无法在科研管理工作之中发挥创新精神与主观能动性。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不良的思想认识无疑会影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质量。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创新意识,优化科研管理创新理念。在具体落实中可以从如下两点出发:第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帮助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了解大数据趋势,了解大数据背景之下优化科研管理创新的意义,要能够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促使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价值。第二,强化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促使他们能够将服务前移,能够主动地分析、发掘、研究各种数据信息,化传统的被动科研管理为主动的科研管理。

(二)提高科研管理者素质

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质量,只有确保科研管理人员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管理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大数据技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才能够有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方面应积极培训科研管理人员,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采集、研究能力,要确保科研人员能够具备甄别数据的能力,能够判断数据是否可靠,能够快速、有效地将数据转换为可利用和共享的标准化信息。当然,高校方面还应该积极引进优质的科研管理人员,在为自身科研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为科研管理队伍提供榜样式人物,激发科研管理队伍人员全面、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数据采集、推进数据共享

首先,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无法脱离数据采集分析,为了保证数据采集、分析的质量,高校方面必须不断强化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要能够确保基础性信息化建设所采集到的信息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应用价值巨大,还要确保技术性信息化建设能够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再次挖掘和分析。因此,高校方面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引进FTTO模式、云平台和虚拟化数据存储中心。其次,由于高校科研工作可能存在较强的多学科交叉问题,科研的过程其实是科研数据的获得过程,科研成果的积累本质其实是科研数据的积累。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科研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科研数据资料将会激增,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资源交流、共享是高校科研资料运用发展的必然。因此,高校方面还应深入研究大数据传递、共享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以确保契合高校科研管理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完善高校科研管理的相关机制

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能够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纲”,能够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创新提供“据”。因此,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是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不可或缺的。高校方面需要深入的研究自身的科研管理实际情况,并充分地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科研管理机制,进而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发展夯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予以重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高校在科研管理创新方面存在问题,如科研管理认识不达标、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不佳等,这无疑会制约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发展。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深入的研究科研管理创新工作,要能够认识到科研管理创新于高校发展的意义,要善于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积极采取措施优化高校的科研管理创新工作,促使高校科研管理发展,进而为高校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德帅、张凡.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朱金龙.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江苏科技信息.2017(11).

[3]张宇.大数据背景下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一些探索.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4]曹良林.大数据下高校科研数据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

[5]崔卫荣、钱福良.基于三维驱动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以苏州大学为例.唯实(现代管理).2016(6).

[6]佘世红、何岳红.科研服务品牌的创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方向——基于广东高校科研群体的调查.科技管理研究.2017(15).

[7]吴桂苹.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精细化的有效建议.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2).

[8]刘选会、钟定国、陈曦.大数据时代的科研管理研究:基于绩效信息使用理论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7(6).

作者:刘洁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