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了信用风险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征,从信用评级体系、信用风险信息系统、信用风险处理手段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四个方面去探求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最大。信用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受到其重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信用风险影响以下三个方面:宏观金融体系的运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从微观的角度去看,信用风险影响以下两个方面:商业银行经济实体的冲击和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如何降低和分散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指的是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意愿或者没有能力去按照规定及时地偿付所借贷款造成的违约,这种违约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而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是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

1.不确定性。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我们很难对未发生的事情做完全精确的预测。不确定性是风险所具有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风险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样,银行在作出借款决策中,也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存在违约风险。即便该企业在过去的信用状况超级优秀,也不能保证其在未来履行还款义务时,有意外的状况发生。2.客观性。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信用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无论是银行还是整个市场,都不可能有力量将其完全消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其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3.相关性。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发生经营困难,可能会导致一连串不良事件的产生,而这些都将影响信用风险。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少数个体的经济状况有可能对其他个体的状况产生影响。4.可控性。虽然信用风险难以彻底消除,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手段,可以将其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信用风险的可控性,也使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了存在的价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由于起步较晚,且没有大型的信用评级机构,整个行业的运作不够规范,一些小的信用评级机构也不够权威,因此所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并不能使人信服。国外的信用评级体系完善,机构也比较健全,但是由于信息获取的成本太高,也只有极少数大型企业才会聘请国外人员。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相比较之下信息成本较低,实施起来也更为方便,但是这要求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起步晚,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信用评级不够科学客观,将导致后续的决策产生严重偏差,从而影响整个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

(二)信用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对于任何一个管理系统来讲,数据是最基本也是保证管理系统良好运作的关键。数据收集的质量以及数据处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国的数据收集质量较低、准确性较差且可比性较低,不能统一,这使得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结果缺乏可信度,影响了整个风险管理系统。数据质量较差,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方面不够完善。由于高质量的数据和信息对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这对于一直追求规模和速度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讲,无疑是难以做到的。二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这使得信息收集的困难加大,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信用风险处理手段不足

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就在于尽量将信用风险转移和降低,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与分散的手段不足,当贷款发放之后,大多只能寄期望于企业能够及时偿还,这相当于被动地承担信用风险带来的后果。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分散风险、如何在信用风险的出现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事情。否则,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我国商业银行将产生动荡,损失不可估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信用风险处理方法,以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四)对信用风险重视度不够

我国商业银行的关注点全部放在了如何发放贷款,如何寻找到大客户。贷款越多,意味着经营状况越好,却忽视了在此过程中信用风险的存在。我国的商业银行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风险管理理念,在运营过程中,片面地追求业绩而忽视贷款的质量。一旦发生大规模违约,账面上的资产不能兑现,贷款不能及时收回,损失将是巨大的。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大多追求短期的目标而缺乏长远的考虑,为了眼前的利益,没有对客户做进一步的考察。虽然短期内确实会有一种发展繁荣的景象,但在繁荣景象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巨大的风险。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对于信用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很多的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信用评级体系

构建良好的信用评级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信用评级体系,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完善,无疑加大了内部信用评级机构运行难度。我国应当加快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与健全,形成一套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的质量。要进行信用风险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质量。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首先要提高信息技术,从信息的采集到信息的处理,都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是信用风险管理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是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要任务。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减少公司结构冗余,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并将其落到实处。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使其独立于管理层,令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实际的作用。

(三)丰富信用风险处理的手段

商业银行在良好的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如何应对信用风险,分散与转移信用风险,使商业银行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是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与最终目的。当发放贷款之后,商业银行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信用风险的发生,而是主动地去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使其降到最低。

(四)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视,而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应当自上而下地形成风险管理的意识,使每一位员工在工作时注意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国外在企业文化这一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去借鉴。这种无形的企业文化,往往是一个企业凝聚力的核心,是决定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国商业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商业银行体系。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不是很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也不是很强。建立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地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作者:秦志磊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