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总结报告

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总结报告

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以及《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年管理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制订落实《镇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年以来,由于政府重视、措施有力,我镇在校点撤并调整工作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由原来的38个校点,先后撤并了20个校点,保留下现在的18个校点(其中校本部12个,分校6个;09年春季期划入镇管辖的水泥厂小学和甘化小学不计在内)。现将年以来我镇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工作情况作总结报告。

一、生源变化情况

学年度我镇小学在校生人数分别为8354、7588、7139、6885、7239、7317、7250人,生源数开始平稳反弹,加上镇是区政府所在地,台泥等企业增加,城区人口不断增加,估计学生人数将逐渐增加。

二、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措施、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政府牵头,制订方案,明确对象,做好宣传。

年成立以镇政府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为组长的工作组,根据《-年管理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精神,制订《镇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召开部分相关校长会议,摸清布局不合理的校点,共14个校点,再考虑这些校点的学生人数(不足50人)、路程情况(不超过2.5公里)、校舍情况及村民的思想状况,结合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撤并。认真做好撤并准备工作,分别召开有关村委干部会议,明确撤并的意义统一思想认识;继而召开队长、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宣传校点撤并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使村民对校点撤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撤并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群众基础。

(二)如期进行,撤并较顺利。

由于我们较为综合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工作思路清楚,每步工作做得扎实有效,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因此撤并工作较为顺利。年首批撤并的9个校点全部如期完成。年第二批、年第三批计划撤并的3个校点,有2个校点按期完成,原计划年撤并的六务分校提前在年完成撤并,小学大罗分校于2003年撤并也提前2年完成。在原计划撤并的校点中,只有小学的分校,原计划并入分校,由于生源过于分散、路程较远、村民意见不统一等种种原因,而耽搁未按计划完成撤并。年第四批完成了分校,以及小学分校。至年,我镇12所小学先后撤并了18个校点,超出原计划的2个。后来又相继撤并了周村小学的杨志、回龙2个分校。目前,由原来的38个校点,先后撤并了20个校点,保留下现在的18个校点,其中校本部12个,分校6个。

通过调整学校布局,精简教学点数量,优化了布局结构,扩大了办学规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教师编制紧张而无人可用的窘境,有利于提高我镇的教学质量。

三、当前义务教育布局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经过了布局的调整,校点减少,办学规模有所扩大,有不少学生家离学校远了,特别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上学不是很方便,安全上也有一点的隐患,加上有25%的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学习、安全和精神上缺乏有效的家长管教和关爱。因此,办寄宿制农村学校势在必行,需要政府在加大寄宿制学校在住房、食堂、人员等方面的投入。

2、农村小学教师的编制过低,与城区学校的编比有较大的差距(城区学校有些学校超出应得编制的30%),农村小学由于校点多而散,教师承担的科目多、课时多负担普遍过重的客观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在教师编制上要对农村小学有所倾斜。加大实现城乡学校平等的行政举措,加快城乡缩小差距。

3、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艰苦,除了唯一的一点点工资,住房、奖金等福利几乎为零。建议提高倾斜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对农村教师特殊补贴,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要真行动、快行动!

4、对撤并停办的校点,已闲置的校舍如何处理,村、校双方存在争议,不好处理,建议有关部门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文件明确处理办法。特别是学校办有房产、土地使用证的闲置校舍,校方应有权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