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

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进行生化检验的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生化检验控制,观察组采用生化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生化检验的准确率、重现性、时效性、误差值以及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生化检验的准确率为97.5%(39/40),与对照组75.0%(30/40)相比显著较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结果重现性为(0.68±0.1)、时效性为(0.32±0.02)、误差值为(0.02±0.01),对照组检验结果重现性为(0.37±0.2)、时效性为(0.20±0.01)、误差值为(0.07±0.02),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为7.5%、5.0%、5.0%,均比对照组17.5%、20.0%.15.0%显著较少,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应用之后,能显著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失效性,还能增强检验结果完整性,并有效降低检验误差值,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应用意义

在临床上,针对人体各种生化指标,采用生物或者化学实验室方法进行的临床检验,即为生化检验,其主要包括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以及病理学检验等医学检验内容,又称之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其能为临床诊治和预防各种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2]。近些年,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各种检验仪器的不断更新,生化检验也逐渐趋向于标准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既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又节省了检验时间[3-4]。但是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各种不良时间频频发生,如漏诊、误诊等,从而影响到了生化检验的质量[5-6]。因此本文对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及应用意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进行生化检验的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4.24±9.68)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5.37±8.4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采用常规生化检验控制。即生化检验前,指导患者保持空腹状态,采集标本后,无需做前处理与检测,直接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生化检验。

1.2.2观察组

该组采用生化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具体内容为:①采集标本。入院后,首先检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在空腹状态指导患者采集标本,注意采集标本之前叮嘱患者切勿进行剧烈运动,保持平静的状态,以免干扰到检验结果。其次指导患者采取卧位或者坐位采集血液样本,穿刺成功后需将血带及时松开,以避免降低血氧含量pH值,同时防止甘油三酯、乳酸、碱性磷酸酶等升高。如果需反复使用止血带,则需在另一侧进行使用,注意对压力以及止血时间进行控制,以防止影响到检验结果。一般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为脂血、溶血等,如果患者体内存在溶血症状,则需停止检验,且需在处理好溶血之后,再进行样本采集。②运送样本。完成血液标本采集之后,需立即运送至生化检验室进行检验,以防止样本长时间放置而造成样本中的各种成分出现变化。一般而言,采集后的血液样本在普通样本室放置30~50min后,就必须对血清样本进行分离,且样本放置的时间不能大于3h。如果样本超出3h放置,则血液细胞的新陈代谢仍在持续,而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就低于空气中的氧分压,从而会严重干扰到生化检验的结果。③检测样本。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根据检测质量标准,对相关设备、试剂等进行严格检查。同时评价样本分析系统,以确保其分析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另外需采取同一种分析方法分析同一项目,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生化检验的准确率、重现性、时效性、误差值以及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化检验的准确率、重现性、时效性以及误差值等对比

观察组的生化检验的准确率为97.5%(39/40),与对照组75.0%(30/4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结果重现性、时效性以及误差值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为7.5%(3/40)、5.0%(2/40)、5.0%(2/40),均比对照组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17.5%(7/40)、20.0%(8/40)、15.0%(6/40)显著较少,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生化检验结果分析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的生化检验的准确率为97.5%(39/40),与对照组75.0%(30/4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结果重现性、时效性以及误差值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生化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对于样本采集、运送、检测等加强管理,能显著提高生化检验的质量。而观察组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为7.5%、5.0%、5.0%,均比对照组检验前、中、后误差发生率17.5%、20.0%.15.0%显著较少,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与常规生化经验控制相比,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后,生化检验的误差更少,准确性更高。

3.2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采集样本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而采集样本前后的处理则会对检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采集和处理样本的各个环节都需进行严格的控制[7-8]。采集样本时,所使用的采集器以及装盛等,都需进行严格的清洗和干燥,且采集血液时应当避开充血以及水肿部位。采集样本之后需及时送往生化实验室进行检验,以确保达到较高的检测质量。检验科室还需执行严格的生化检验管理制度,并对样本的管理加强控制,以确保生化检验结果达到较高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9-10]。另外还需加强检验人员的专业培训,即促使检验人员掌握熟练的生化检验技能,要对各种检验仪器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生化检验能够顺利的完成。因此可通过组织定期培训与学习,对检验人员的质量控制管理意识进行强化,从而促使其达到更高的生化检验水平[11-13]。综上所述,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应用之后,能显著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失效性,还能增强检验结果完整性,并有效降低检验误差值,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熊晓毅.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3):259.

[2]马毅涛.加强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1):43-44.

[3]韩珍,林日文,骆妙卡.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2):2411-2412.

[4]陈俊峰.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J].当代医学,2014,27(21):25-26.

[5]姬晓川.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7(7):163-164.

[6]贺伟.生化检验全程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甘肃科技,2017,5(2):53-55.

[7]张耀祖.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1(9):62-63.

[8]靳冰,赵强元,刘敏,等.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评价实验室质量水平[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6(1):743-744.

[9]祝增兴.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8(12):91-93.

[10]胡守利,谭晓霞,钟益芳.6σ质量管理方式在生化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7(2):1786-1787.

[11]夏乐欢,夏勇.加强分析前生化检验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10):73-74.

[12]路浩.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5):66.

[13]孙晶.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1,30(22):117.

作者:李阿平 单位: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